做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物简介:
张老师,今年45岁,有25年教龄,她热爱工作、为人单纯善良,做事追求完美,以往长期带中大班,今年自己选择带小班。
故事背景:
45岁的张老师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说话柔声细语、笑容满面,让人看了很是亲近。差不多十年了,一直带中大班,今年,好不容易才争取带了小班,并一直陪伴到孩子毕业离园。如今,她希望从小班开始,给孩子建立各样规矩,养成好习惯,这样便于提高教育效率。因此,新学期一开始,她就召开了家长会,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都告诉了家长,家长们也都表示了认可和支持,通过观察,看得出来,家长们的心气儿都挺高的,愿意配合老师。
三周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几天,张老师无意之间发现班上的家长送完孩子后不走,十几个家长凑在幼儿园栅栏外面在私下议论些什么,她本以为家长有什么事,就赶快跑过去,没想到,还没有等到靠近,家长们就四散走了。当时,张老师就有些纳闷,不知道家长们怎么了。
又过了一周,园长来到班上,看了一会儿活动,通知她中午孩子午睡后到园长办公室。看到园长有些严肃的表情,张老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终于安顿好孩子,张老师忐忑地走进了园长办公室,还没有坐稳,园长就拿出了一封信,仔细看完了,张老师倒吸了一口凉气,眼泪掉了下来。这是一封“告状信”,班上的十几名家长联合写的,主要是说老师对孩子要求过严,态度不好,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说的跟做的不一样,孩子害怕老师不愿意上幼儿园,等等。
接下来园长说些什么,张老师已经无心听了,现在,她满心的都是委屈。“哼,想对付我,没门!”张老师在心里狠狠地说,“反正,我尽力了,问心无愧!满不满意是你们的事!”不是吗?小石头的妈妈一开学就提出小石头来幼儿园必须带着小汽车,午睡也得带着;小桃子的妈妈说小桃子喜欢表现自己,要多让她展示;飞飞妈妈说……每个家长都有一堆的要求!
张老师赌气离开了园长办公室,这让园长有些无奈,说实话,平心而论,张老师是个好老师:聪明、勤奋、敬业、认真。但是,另一面,她很固执,很少能听进别人的劝告。
心理指导:
看到张老师委屈的身影,园长心里也不好受,于是电话邀请我去园里给张老师一定的心理援助。见到张老师时,张老师虽然委屈,但并不排斥我,她很希望通过我好好地“教育教育”家长,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有经验的老师,明白自己的价值和良苦用心。
听完张老师的讲述,注视着张老师因为委屈而憔悴的面容,我的心里有些隐隐作痛,我知道她的工作是认真的、努力的,只是,她忘记了教育是需要配合的,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哪里来的配合呢?她也忘记了教育的主体是孩子,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去调整教育方法,而不是孩子来适应老师。但是我知道如果我直接把这些讲出来,也许她不能接受。
于是我环顾左右而言他,对张老师说:“你穿多大的鞋?”张老师有些诧异,但是还是回答了我,“39号的”。我拖下自己的鞋给她说,“把我的穿上,我的是37号的。”张老师更加诧异,“太小了,穿不上啊?!”在我的再三劝说下,张老师试着把脚伸进了小两号的鞋里,又在鼓励下尝试站起来走走,没有走到第三步,张老师费力的坐下,满脸痛苦地说,“不能穿,不能穿,太疼了!”
这时,我结束了这个小游戏,温和地问她,“猜猜为什么让你这样做?”张老师有些摸不着头脑,试探着说,“让我明白道理?”我继续追问,“什么道理?”她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迟疑地说,“脚穿不合适的鞋很难受!”我进一步追问“那怎么办呢?”这次张老师很坚定的回答,“要么调整鞋,要么调整脚。”我反问,“脚能调整吗?”她略有所思地说,“好像有难度。”我启发性地问,“那怎么办呢?”张老师顺着我的问题回答,“做合适的鞋呗!”此时,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反问我“余老师,这跟我的工作有关系吗?”
此时,我知道是谈论张老师面对的难题的火候了,继续和她说“你看教育像不像鞋子和脚的关系?家长和孩子与你的关系是不是也像鞋子和脚的关系?”
意料之中,张老师对此还是有些愤怒和委屈,又开始和我讲自己的所作所想,“可是一开学我就讲清楚了,这学期我们要干什么,家长怎么配合,也说清楚了为什么这样做?家长都是同意的。丑话我也都说在前面了,包括孩子会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等问题都说清楚了。甚至我把后面两年的规划和目标都讲清楚了,按照我的计划,三年幼儿园毕业时孩子都会非常优秀,家长也都很向往啊!他们现在不但不满意,还联名告我。”
“对呀,你给每个家长都提前画好了‘鞋样’,按照你认为好看的样子给孩子们做好了一双‘鞋’,鞋子没有穿之前,看上去都挺好的,因此家长也表示同意。现在,他们真正穿上,才知道难受不合适,跟你这个设计师说了,没有用处,只有去找园长申诉呀!”我帮她分析这些问题。
这让张老师想到了家长的种种要求,又愤怒起来,“孩子到幼儿园不就是来接受教育的吗?如果事事都以他们舒服了为目的,那还来幼儿园干什么?如果孩子都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那还要我们做什么?再说家长们的那些要求有什么合理性呢?要带依恋物、要多鼓励、要多展示,全是特殊要求,我们班三十多个孩子,个个都有个体差异,我怎么可以全部兼顾到!”
这时,我语重心长的告诉她,“教育就是要以幼儿为主体的,关注每个孩子的需求和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也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因为幼儿园不是军队,你不是教官,孩子不是士兵,我们不能整齐划一,换言之,孩子不是你用来加工的原材料,你也不是流水线机器!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人必须服从自己的设计,你的设计只是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关注到每个孩子,本身就是不完善的,还是回到刚才的比喻,你的设计只是一双鞋子,从颜色、款式、大小上,它不能满足所有孩子。”
张老师终于放下了所有的委屈和心理戒备,迫不及待的追问我,“那为什么这么多年中大班的家长都很好相处呢?孩子们也很好引导,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我也很为张老师地成长感到高兴,进一步回答她,“因为中大班的孩子已经有过一年的幼儿园生活,比较适应。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可以告诉家长,你会尽量满足她们的需要,但的确不能时时事事兼顾到,请他们谅解。另外,你还要留出时间让孩子先适应幼儿园生活,你要实施的常规的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爱上老师并信任老师,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是我太着急、太武断了?”张老师终于承认了自己的不妥,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一个多月后,我接到了张老师的电话,她现在和家长的关系好多了,孩子们也渐渐的爱上了她,不像以前那么怕了,从她的言谈之中,我真实的感觉到,放下“自我完美规划”的张老师也轻松了很多。
案例总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更在意周围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幼儿园小班,是孩子走向集体生活的开端,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家长爱最浓的时候,最不信任别人的时候,也是家长要求最高的时候。因为孩子还小,家长实在是不放心。
案例中的张老师虽然自己有清楚的规划,也告诉了家长,但是,她忽视了家长的感受和要求,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才造成了家长的不满和投诉。
幼儿在入园之初,最重要的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喜欢来幼儿园,能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喜欢,并原意信任老师。因此,作为小班教师,必须清楚的知道孩子在入园之初最需要什么。而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让孩子来配合。
工作建议:
小班班长开学之初,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告知家长接下来你要干什么。而是应该比较全面的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以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个孩子的年成长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起居规律、基本能力特点;孩子的家庭成员、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期待、基本要求;班级整体孩子的能力水平、男女生比例、情绪状态;等等。
接下来,教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制定工作计划,而且,由于孩子不是整齐划一的,对孩子及家长的要求也要考虑个体差异。工作计划不能只是宏观的、长期的,更应该从家长最迫切关注的眼前问题入手,比如:怎么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减少幼儿的哭闹;怎么帮助幼儿与班级建立感情;怎么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怎么增进家长对班级和自己孩子情况的了解;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工作计划与家长沟通,征求家长意见,并达成共识,同时提出家庭配合要求,以及班级的相应措施和沟通机制。比如,告诉家长班级的电话、教师的联络方式、每个教师比较方便的联络时间、特殊事件、特殊要求的沟通方式与预约机制;等等。
最后,需要重点提醒的有两点,一是资深教师切忌自以为是、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有经验,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家庭也都不一样;二是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用远期的目标人为的抬高家长当下的需要,也不要对家长的所有要求都全部应承,要有必要的解释,让家长理解教师量力而为的心情与不能全部兼顾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