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育人工作若干问题的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高校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毫无疑问,育人或者说培养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但是,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却是当前我们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可以说,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党的教育方针表述明确,共识已经达成。高等学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上,高校还存在很大的偏差,很有必要加以重新审视和探讨。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这一重大课题做出了系统、科学、全面的回答。笔者试以《意见》为指导,就“如何培养人”这一课题所涉及的高校的育人理念、育人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思考,发表尚不成熟的意见。
一、关于育人理念的思考
理念是方向性的意识,是价值的判断和追求,也是活动选择的依据。在高校,育人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高校育人模式,也直接影响育人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事实上,我国高校现成的“如何培养人”的模式是与现时的育人理念基本相吻合的,但育人模式改革还滞后于育人理念的形成。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能力直至注重提高素质,或者说,育人理念从注重成才到注重成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高等教育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有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有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于是,素质教育就成为一种育人理念。[2] 所以,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能把学校仅仅看作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不能把教学活动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高等学校所培养的高质量人才不仅仅是基础扎实、能力强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应具有较高的素质。
近年来,高校在不断追求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升的同时,很重视采取措施确保教育质量不滑坡,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一些高校和一些教育工作者,在育人理念上,“目中无人”、“重智轻德”、“重知识能力轻全面素质”、“重成才轻成人”的倾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还较为严重。由于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觉性不高,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再加上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一些高校的领导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学校的扩张和提升上,没有认真研究“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很少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很少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于是,“育人为本”这一办学的第一要义在这些高校中被淡化了;一些高校的领导职数不断增加,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化,但又缺乏有力的统筹协调,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在一些职能部门和一些人心目中只有所管的“工作”、所管的“事”,而“目中无人”、“以事为本”,忽视“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目的。于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被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很大削弱。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在一些高校,主要领导抓科研、抓学科建设、抓课题项目就象地方官员抓GDP一样,学校工作的成绩、政绩以及考核制度、奖励制度与此硬挂钩,学校的人财物也主要向此倾斜,造成学校的其他工作,特别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学校工作的边缘,缺乏应有的工作保障;在高校的“扩张”、“提升”、“布点”、“设重”等关系到学校的命运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手中所举的“指挥棒”、考核的硬指标(有些甚至仅仅是统计数字意义的指标)基本上不涉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状况,而主要冲着科研、教学、学校硬件设施。学校主要领导在有限的任期内要想出“政绩”、立“形象”,也就难免要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也难以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前不久,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在实现这个转移中,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之一就是“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成人”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就是要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大学生,使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要把既“成人”又“成才”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3] 所以,今后一段时间,高校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显然,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在高校坚持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并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2] 因此,就高校而言,注重素质教育就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在高校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武装,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除了传授给学生有关专业知识外,更应重视学生“成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也要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的能力,即“做人”的能力。而且,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注重素质教育,就要更加注重渗透性的教育,养成性的教育,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就应更加注重实践,包括社会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因此,素质教育要求传统的育人模式进行变革与更新。
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道理,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人,换言之,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缺乏较高素质的人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或是健全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2] 由此可见,注重人才素质的育人理念的形成,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从注重传授知识到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培养能力,是育人理念的一大突破。而从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在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育人理念的又一升华。当然,我们并不由此推断,过去的教育,特别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着眼点的育人模式,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产生影响和作用。就一般意义而言,任何一种模式的教育对人才的素质都会产生影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可以体现于任何一种教育教学之中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在对素质提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本身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而只有当注重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形成以后,提高素质才能成为教育教学的明确目的和重要内容。因而,注重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育人理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突破。
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重新思考育人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在高校,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高校的任务是育人而非制器。育人,首先就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实际上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我们从事育人工作所应当树立的一种理念。在育人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要确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品德”,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位置,是方向,是灵魂,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核心是健全的人格;二是“学识”,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根本,主要指学问和见识;三是“才能”,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主要包括自学能力、选择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四是“体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基础的地位,包括“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就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下发了《意见》,前不久又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意见》的学习,我们要进一步统一三点认识:第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第二,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第三,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成人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育人新理念,贯彻落实《意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关于育人模式的思考
育人模式,或者说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按照什么样子”去实现育人的目标。模式是一个软科学概念,不仅具有构造功能,而且还具有解释功能和事件进程的推断功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4] 育人模式的内涵,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指导下,为实现育人目标而对整个育人过程进行全面地构造、解释和推断,并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征。而其外延,应视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介于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之间。其要素主要有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育教学组织及评估方式等等。因此育人模式改革的实质,就是针对上述诸要素进行有别于传统的变革和创新,比如培养目标如何与全面素质教育挂钩,既重“成才”又重“成人”,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和满足个体,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如何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教育教学组织如何体现教学相长,评估方式如何有效导向,等等。
高校常规的培养模式一般是,为了实现某一专业“教学计划”所设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通过设置一系列“铁定”的课程,采取“严格有序”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不断修订”的评估方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学分,从而取得毕业资格,实现培养目标。传统的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痕迹依然较浓。而且,使学生“成才”被视为制订“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教学的硬任务,使学生“成人”则被视为软任务,主要由教学系统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完成,所谓“两张皮”的现象清晰可见。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尤其严肃,于是,“教学计划”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唯一依据,不容调整。如果增加一点“两课”课时,只有拿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决定的红头文件,才有可能。至于其它的调整,往往被视为不懂教学的“瞎搞”,是对教学规律的冒犯。而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活动就更是可有可无了,甚至被视为影响课堂教学、影响学风的原因。近年来,一些高校针对以往“教学计划”偏重于“成才”,偏重于专业课程,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忽视“成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人把“教学计划”狭义地理解为课程的安排,甚至只重视几门专业课的安排的现象,不仅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较大调整,而且,把“教学计划”改称为人才培养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以引导人们重新认识所谓的“教学计划”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教育计划,是人才培养的蓝图,首先是育人而非“教学”的根据。实际上,高校的教学问题就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所谓“教学计划”应当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参加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一通盘考虑,全面安排。应当说,这些尝试和努力对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高校毕业生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能够占据主动,在创业中能够成功的往往是有赖于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意识、开拓意识、拼搏精神、吃苦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等。用人单位也一改过去唯学习成绩和专业水平是取的录用原则,他们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看重德才兼备。这就迫使高校重新审视教育质量的真假问题,所谓真假质量的判断依据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假质量就表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也就是说,严密的“教学计划”塑造的“人才”并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也不被毕业生自我认同。在调查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原来我们用那么周密的“教学计划”培养的毕业生所就业的岗位并不专业对口,并不是高校“教学计划”制订者所期望的专业岗位。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历届优秀毕业生事业成功的岗位要求与其所学专业的直接关联度也不太密切。目前在各行各业业绩突出的毕业生中,其专业对口率也并不是很高,有不少业绩突出的毕业生,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无论是自谋职业,还是应聘上岗,甚至是一些师范专业毕业生,他们所从事的业务也并非所学,他们认为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水平主要是毕业后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毕业后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而取得的,在校所学出校门后对自己有用的主要是基础课程而非专业课程。一些毕业生回忆毕业后对自己有用的课程倒是那些原来被厌恶的“两课”,因为这些课的老师教了一些为人之道、处世之法,而使他们安身立命。被毕业生普遍认为“很有用”的,而且“影响大”的还有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等。周济部长在一次讲话中谈到,清华大学在回顾解放后的育人工作时归纳了三条经验,很朴素但很深刻。一是在学生当中大力发展党员;二是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工作锻炼人;三是鼓励学生扎根基层。笔者感到,以上的这些现象是值得我们育人工作者深思的。
当高校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必须对现行的育人计划与育人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使育人计划、育人模式更好地与育人目标相协调,从而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符合社会要求。要确保育人质量为核心的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重新定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总之,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把既“成人”又“成才”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体化的运行方式,是高校在育人计划的制订中,消除教育教学“两张皮”、“成人”“成才”相脱节现象的关键。整体,无论对于个体或是对于组织,都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强调的是个体或组织各个部分的平衡与关联,注重的是作为有机统一体的整体效应,体现着整体活动的巨大力量。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又要讲究育人工作中教育教学有机同一体的整体效应,同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育人计划安排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应当看到,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及其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之中,无论战略策划还是具体操作上的计划性,都显得十分重要,这往往成为工作成败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缺乏科学的战略策划和工作的计划性,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疲于应付,显得被动。而战略策划上的计划性体现为事前的前瞻性、周密性,事中的应急性、机动性,事后的回顾与总结,调整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策划必须以学校工作全局为出发点,把握大局、服从整体,在此前提下根据各个部分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分别作出具体计划,并与教学工作同步协调实施,统筹兼顾。
《意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体现了系统性。强调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各门课程育人功能:既要拓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传统有效途径,又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既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和班级、社团作用。在学校,所有的人,不论是教师、还是专职干部,还是一般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应该树立育人意识,都有育人的责任。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而不是孤立的。所有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遵循教学教育性的规律,有机地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其他人员也能够在管理服务中注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德育与管理服务相得益彰。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是教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氛围。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团学工作。高校的团学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绚丽多彩的团学工作实现了更好的引导人、陶冶人、塑造人的目的。只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团学工作,才能够在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之中透视到它真正的内涵。团学工作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启迪思维、锻炼多种能力,使学生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团学工作从学校育人理念出发,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活动,各种活动都有很强的思想性,且兼顾了学生成长的特点,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把思想教育融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把育人的理念、原则及整体要求贯穿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团学活动来源于学生全面素质成长的内在渴求,为学生提供了文化享受与知识创造、社会实践的空间,提供了学习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通过学生参与管理,自行组织策划等实践,对学生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想与信念在这里实现并得以升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育人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意见》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吹来了春风,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强了信心和力量,也给高校整个育人工作吹来了东风,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受到了鼓舞。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意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新的育人理念,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建立和健全新的育人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素质教育论文; 教学计划论文; 人才理念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大学论文; 政治论文; 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能力素质论文; 人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