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就业素养的高校就业课程体系探索论文_曾继平

基于大学生就业素养的高校就业课程体系探索论文_曾继平

重庆三峡学院招生就业处 曾继平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热点。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应以就业素养为立足点,重新探索大学生就业课程体系:以就业背景为依据,分析就业课程体系的实际状况,并借鉴“板块”原理,探索一套“以就业专业素养为基础,以就业通识素养为重点,以就业实践素养为载体,以就业科研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就业素养 课程体系 依据 现状 内容

在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下,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学者说,“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展,许多学生从高等教育的学习向就业进行转变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1]当前,各高校如何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探索就业课程体系以推动大学生建构良好的就业素养成为其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探索的现实依据

伴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十八大报告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为此,各高校要积极关注大学生就业的现实背景,并以此为依据探索其就业课程体系。

(一)应对当前依然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已实现由传统的“统包统分”向目前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在新的就业体制下,高校实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转变,逐步形成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被赋予诸如收集就业信息、组织“双选会”活动和就业思想教育指导等职能;同时开始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机构,为大学生就业开展咨询、心理指导、帮助他们自我评价和自主创业指导服务。此外,基于体制转变引起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随即出现,高校扩招引起的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与需求市场相对饱和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更加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此,要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就需科学分析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丰富完善大学生就业课程体系的内涵与外延,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二)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诉求

就业指导,由美国学者费兰克·帕森斯于1908年首次提出,美国职业指导协会解释为帮助学生选择职业的过程。尽管今天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泛,但仍是指导大学生求职择业、正确规划人生的重要途径,更关注“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有学者说,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其顺利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则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3]因此,如何适应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就业课程的重要课题。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实效性的理性追求

大学生就业实效性是根据当前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以培养大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及方法提升自我的就业素养为核心,从而转变就业观念,形成良好就业认知和行为习惯,促进大学生就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实效性是大学生就业素养提升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大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生命线。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课程虽得到社会及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可,但仍存在诸多实效性问题,如大学生提升就业素养时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部分大学生没有把相关理论运用于就业素养提升中,把它变成就业武器。因此,高校就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不能仅着眼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应拓展其内涵,把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作为最高追求,并借助整体性目的、有针对性探索就业素养指导体系,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二、探索的实际状况

目前,在高校就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中,像美国、加拿大以及德国,经过长期研究形成较为成熟的能力或关键能力的探索方式;而我国虽积极引入“全程化”、“全员化”等概念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但忽略“就业素养”概念的引入,因而存在以下欠缺:

(一)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探索的基础需重新审视

就业指导从择业指导、职业指导向目前的职业生涯指导阶段的转变,其基础由关注就业者的职业信息把握、思想与心理向当前的“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的发展,推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变化,不仅追求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更强调能力背后的过程与方法及其渗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丰富了就业内涵,体现就业指导的个性、心理、思想和品格,把大学生主体的就业需求、就业问题及就业差别作为贯穿始终的价值取向,将就业指导的过程看成是大学生自身就业素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成过程,把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提升作为高校就业课程体系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使整个就业课程体系探索的过程看成是引导、教导与指导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认识、发展以及完善的过程,“要以个体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为基础,不设置统一标准模式,不限定完全一样内容和形式,不使用单一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而是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一切从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出发,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困惑,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5]。

(二)对目前高校就业课程体系探索问题的反思

目前,很多高校就业课程体系采取的“全程化”、“全员化”和“发展性”就业指导无论内容、方法还是活动都不同程度贯彻为大学生就业素养提升服务的理念,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指导目标相对偏狭,仍集中在信息掌握、观念转变,未整体科学理性分析大学生,尤其大学生就业素养的科学构成与内容。其实,大学生就业不仅要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能力,更需要良好的就业个性、健康的就业心理和健全的就业品格。第二,评价标准相对滞后,往往忽视就业指导的质量。评价过于强调就业形式,仅追求大学生是否能就业,忽视就业质量,更不问就业期望、就业专业要求和就业后的职业发展。这与国家强调的“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相称。第三,缺乏就业指导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反思。很多高校仅围绕就业指导模式谈就业指导模式,忽略实际指导效果的科学探索。为此,应重新思考高校就业课程体系,解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的精神,并根据各高校具体实际明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具体培养目标,积极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

(三)就业指导构建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

尽管有的高校在就业指导构建中也参照学生的职业规划,但往往流于形式,这表现为:第一,重视从人才培养角度整体规划,未考虑每个学生的性别差异、层次差异、性格差异等个体特点;第二,重视从校内角度规划,未适应社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差异分析;第三,重视个别教师的个别指导行为,未形成全校合力,将专业通识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和实践环节指导等有机整合思考。对此,一方面,要顺应现实要求与社会需求,进一步拓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内容设置的范围,尝试引进最新的政策指导、大学生创业指导等内容,并突破中国与世界各自为政的指导状态,在指导内容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指导思想,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国际意识与现代意识;另一方面,要适当压缩就业信息指导内容的学时,增加新引进内容的设置,以便充分实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人才培养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探索的结构内容

关于大学生就业课程体系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基于新的背景与现状的探讨较少。究其原因,主要与体系及其分析框架不易确定有关。基于此,可在高校就业课程体系探讨中引入“就业素养”概念与“板块式”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其基本内容。

(一)“板块”与建构内容

这里的“板块”一词就来源于板块构造学说。20世纪60年代晚期,基于海洋地质和海底物理研究的进展和随即出现的海底扩张、地壳消减等概念,法国科学家勒皮雄、英国科学家麦肯齐和美国科学家摩根共同提出板块构造学说。高校就业课程体系中的“板块”框架既取板块构造学说之“板块”原理,又凸显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结构框架。有学者说,“就是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有序地安排,使其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要素或教学活动,即就业指导教学的内容要素甚至是教学的过程要素都呈板块状分布排列”[6]。还指出,“从结构上讲,能凸现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及其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在功效上,借助‘块’状呈现及分布,能进一步细化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及其目标,……具有增值性。”[7]

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需汲取板块构造与迁移的板块化思想,“将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分解成一个个板块,又将板块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学生就业的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板块,通过增删、调整单元内容及其组合方式,实现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学生需求调整的适应”[8]。具体来说,板块构造与迁移的板块化理论可作为一种基础的就业指导方法应用到高校就业课程体系探索中,根据大学生就业素养的需求与外在环境的变化,适当增、删、调、换就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并对之进行教学分析和设计,形成相应教学板块;再根据各教学板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方式组织教学。

(二)探索的具体内容

面对大学生依然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素养的诸多不足,以就业素养为立足点,借鉴“板块”原理,探索一套就业课程体系。

1.以就业专业素养为基础,创新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模式

就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转折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关键。大学生就业的数量与质量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专业素养。这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竟争力,也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以就业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经过教育培训整合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此板块开设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知识和就业心理品质。其中,就业意识、就业心理、就业者素养、就业指导等,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理想信念和就业价值观念,培养就业意识与就业精神,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备良好心理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而就业知识与就业技能则是根据大学生自身就业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有针对性拓宽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知识面,强化大学生的就业文化底蕴,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

2.以就业通识素养为重点,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储蓄增值”水平

就业通识素养板块主要以“理念更新”、“专业发展”为主题,体现就业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就业素养提升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点。此板块主要通过各类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显性或隐性的知识,潜移默化影响和陶冶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与心理,激发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意识和健康的就业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一定程度确立大学生良好的就业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储蓄增值”水平。此板块包括就业诚信风险意识、就业道德预警机制等就业道德问题和就业法律法规问题等内容。具体可利用高校就业课程平台,使大学生增强就业道德的风险意识,强化失信责任的认识,明辨就业诚信的内涵,从情感上接受诚信观念,把诚信道德观念上升为执行意志,把诚信意志落实为行为习惯;也可对包括简历中学习成绩报表、学生干部经历、违纪记录、社会实践内容等内容在内的大学生自我介绍资料进行预审与核查,对于发现的失实情况予以纠正,对有失实行为的个人进行教育。

3.以就业实践素养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实效性

在高校就业课程体系中,就业实践素养最能体现就业指导的特质,弹性最大,最难以把握,极具复杂性。此板块主要由案例解析、模拟实践和创业实践构成,以期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先是紧抓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用大量鲜活、生动的现实案例,拉近大学生同企业的距离,搭建校企沟通的桥梁。为了能够将市场、企业对就业实践素养的需求融入就业课堂教学,使大学生学习更贴近市场与企业的需要,授课教师借助真实案例,向大学生讲授企业在发展中渴望获得的人才类型,企业招聘时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引导大学生个人制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的职场竞争力。紧接着通过模拟实践让大学生了解就业基本流程,增长大学生就业实践知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完善就业素养。最后利用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创业实践载体为大学生就业打造平台,使大学生充分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积累丰富的就业经验和储备优良的就业知识,尽可能丰富自身的就业素养。

4.以就业科研素养为补充,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大学生“预就业”指导机制

就业科研素养,是指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科学研究素养为目的,围绕“就业现状评析”、“就业行动研究”、“就业论文撰写”等主题展开,并借助“请进来,走出去”的“预就业”指导机制全面开展。具体而言,“请进来”,就是在坚持就业课程教学的同时,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借助毕业校友就业专访、模拟就业和多种形式的就业专题讲座,形成高效、务实、优质的预就业良性循环,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互利共生,相融共赢的预期目标。“走出去”,就是根据当前就业环境进行多种形式的就业体验,倡导“基层就业”、“寒暑假带薪实习”、“顶岗支教”和网络就业指导等形式,紧紧与时代相呼应,启迪大学生就业思维转变,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又能适应当前与以后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之路,实现大学生专业成才、道德成人、职业成功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Watts, A.G. & Van Esbroek, R. New Skills for New Futures: Higher Education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Brussels. VUB Press.1998.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j.xinhuanet. com/2012 -11/19/c_113722546.htm,2012-11-08.

[3]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4]邓卓明.彰显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应当把握的几个原则[N].光明日报,2008-08-19(09).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l,2010-09-21.

[6][7][8]曾继平.论大学生板块式就业指导模式:内涵、特点及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2):41-46.

作者简介:

曾继平(1965-),男,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学院招就处副处长,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庆 万州 404100)

课题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板块式就业指导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3067)的阶段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曾继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基于大学生就业素养的高校就业课程体系探索论文_曾继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