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上也很迅速,供电系统作为电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供电系统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整个电网将会无法正常运行,这就要求供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自动性。电气自动化所用到的电气工程系统的每一步,都非常关键。由于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具有节能、自动等优良特点,因此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
1供配电系统的概述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的电力输送主要是通过10kV电压输送来实现的。电力首先通过高压配电,将电压设置成10kV,然后将电力科学合理的分配给各个终端,当电力通过低压变电时,就变成了常规的用电电压,最后将电能输送给每个家庭,供人们的日常使用。因此,供配电系统保障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状况,如果供配电系统出现了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可靠的供配电设备作为支持,其他的电力设备将会无法正常运转,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效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将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的应用到供配电系统当中,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还可以保证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
2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特点
通过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了对供配电系统的监测、保护以及控制的作用。在供配电系统没有应用自动化技术以前,在进行相关的供配电系统操作时需要员工直接的手动操作,这不仅严重制约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威胁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近些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供配电系统进行直接的操作,这不仅提升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以有效的保证了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随着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了对断路器的自动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的检测到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流量,一旦检测到电流值超过标准值时,供配电系统就会实现自动跳闸以保护整个供配电系统。
3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应用中功能
3.1监测功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很重要一个功能就是监测功能。其监测功能主要包括监测运行参数、监测远程计量、监测电能质量以及监测故障报警等。
3.1.1监测运行参数
首先自动化技术对运行参数监测主要是对电网运行过程中。一些最常用参数监测。比如电压、电流、频率、波形等监测。将这些监控数据实时显示在监控计算机上。并将这些数据保存下来,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以后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查看分析数据。如某些数据超出预先设定范围,则会出现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检查,维护。
3.1.2监测远程计量
供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在远程计量上对目前电力发展极为有用,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电力工作人员抄表劳动强度。使得抄表变为远程抄表,并且方便快捷,还可方便电力用户对使用电量查询,特别是那些每月使用电量较大企业用户,对于实时掌握使用电量对企业成本控制非常有用。
3.1.3监测电能质量
在电能质量监测上,主要监测电力线路在供配电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线路上用电设备影响,在线路上产生很大谐波和回路电压。如有则会报警,并会做出及时准确处理。
3.1.4监测故障报警事件
在供配电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之后,电力线路故障监测变得更加直观,因为自动化技术故障报警功能会将故障点实时传送给计算机终端,并发出相应报警声。甚至会产生明确故障点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得维护人员可以顺利快速找到故障点并进行维护。
3.2控制功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供配电操作已经不再是原来人工操作。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就近设备操作。这给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好保障,也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远程操作远程设备,使得电力部门人员配置更加容易。这样使得供配电各项操作既安全又可靠及时。
3.3保护功能
供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涉及到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使得供配电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另外基于自动化技术自动控制装置,也能够很及时对供配电系统中产生故障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处理。确保整个电网稳定运行,避免出现停电事故。
4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4.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针对以往供配电系统突发故障或问题,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对电力供配电系统各个环节或是设备故障进行排除,而在故障排除时使用的也都是供配电系统人工检查方式。比如发生区域内的停电问题,就要求供配电系统工作人员阻断该区域内所有电流或是全部切断该区域内电路,再一一排查供配电系统每条线路每个环节,显然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耗时耗力,甚至还会对区域内民众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影响。利用自动化技术代替传统处理方式,能够对具体故障位置直观反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诊断各种故障和问题,通过自动化全面分析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可见,这一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是对劳动力和人工费用大大节省,同时故障处理效率提升还使得电力系统运转过程更加稳定,故障区域内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4.2自动化仿真技术应用
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不断和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基于这一发展趋势和背景,电气自动化技术构成中重要组成部分,即自动化实时仿真系统在应用和推广上也不断得到普及。比如建立了混合实时仿真环境能力实验室,能够对在不同环境条件喜爱暂态实验和稳态实验进行仿真模拟,这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是极其宝贵仿真实验数据资料。在不同控制装置配合下,闭环系统形成能够通过新装置测试促进新装置性能测试准确度提升,通过有效控制为其他研究实验如灵活输电系统或智能保护系统提供不可或缺实验条件。
4.3 PLC技术应用
作为继电接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相互结合产物,PLC技术凭借自身信息记录、自动编程及运算优势在运行中发挥了重要指令发布作用,低能耗状态形成后其整体运行灵活度也大供配电系统大提高。PLC技术在运行中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控制,PLC技术能够对闭环系统有效模拟,从而对各环路工作适时调节;其次,PLC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还能够辅助系统本身数据处理,这其中就涉及到信息采集、分析、整合、转换和传递等环节,这有利于柔性操作智能控制效果实现;再次,将PLC技术应用到开关量控制方面,这一技术能够对信号输入和输出以及断电通电进行控制,这更加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和高效化生产实现;最后,PLC技术在顺序控制中应用能够得到系统运行过程中单独模块信息,这一单独模块信息获得能够使工作有序性和协调性得到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供配电系统各个关键环节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熟练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操作方法,同时还应在工作中结合自己丰富工作经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作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建平.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J].机电息,2012,06(16).
[2]黄雪芳.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07).
作者简介:
肖康(1988.10),男,浙江温州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本科,电气设计,单位,浙江维宏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单位邮编,325000
论文作者:肖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供配电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故障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