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伶俐
永州市中心医院 425000
摘要:目的:研讨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的临床作用。方法:2014年1月-8月我院神经内科积极开展品管圈护理活动,参与人员共28名,活动主要参照品管圈10大步骤落实,以1年为周期,比较实施前后我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我科护士的责任意识、操作技巧、解决问题能力与预见性护理能力均明显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相比实施前明显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事件率上,实施后为3.3%,与实施前的16.7%相比有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品管圈理念运用到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增强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降低坠床、跌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临床作用
品管圈(QCC)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团队合作模式,多由同一工作场所内部人员自发组成,旨在通过全员的彼此启发或自我启发,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最终起到降低成本预算、突破工作绩效和提高工作质量等效果[1]。为了加强我院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我们于2014年1月-8月组织开展了品管圈护理活动,取得较理想效果,现将内容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4月-12月(未实施品管圈)、2014年1月-8月(已实施品管圈)的同批护士作为考核对象,人数共28名,其中年龄最大者41岁,最小者23岁,平均(28.3±4.6)岁;包括主管护师、护师和责任护士各有2名、6名和20名。文化程度:本科、大专和中专各有10名、13名和5名。同时于实施品管圈前后各选择60例住院患者作调查和访问,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相似,P>0.05,适合统计。
1.2 方法
1.2.1 活动前期准备
由护士长通过集体讲座的形式向参与人员讲解品管圈的相关知识,包括基础理念、活动目的、大致流程和方法等,同时组织全员进行全线系统培训,让护士在日常护理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定期考核其对品管圈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品管手法、责任态度和团队凝聚力等。
1.2.2 成立品管圈体系
经培训和考核后,将我科作为单位组圈,28名护士分配到4个品管圈小组中,由圈内成员选任1名护士作为圈长,由护士长担任总圈长。再根据品管圈活动要求,制定具体护理计划和目标,分析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现状,每月固定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检讨,并通过头脑风暴法及脑力激荡法分析和解决问题[2]。
1.2.3 分阶段管理
本次活动主要分成活动前期、活动中期和活动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由总圈长组织各组成员反馈问题、评估护理效果,并总结当前阶段开展的方案实现情况,再完善下一阶段目标计划。将三个阶段及其核心步骤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并对科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分。
1.3 评定标准
项目实施情况主要由自由讨论的形式反馈和评估,同时全面评价参与活动的护士工作情况,记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住院时间,同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其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7.0软件对研究数据做处理,由X?和t完成计数与计量资料的检验,均数±标准差显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的显示由百分率描述,P<0.05,说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情况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我科护士的责任意识、操作技巧、解决问题能力与预见性护理能力均明显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如下表:
3 讨论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整个管理过程均需要在人的参与下方可运作。为了在管理过程中达成某个目标,往往离不开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让人明确掌握目标计划,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有助于推动整个管理项目的完成[2]。在以往的护理管理中,我们通常将重点放在利用现有设备及资源,向患者提供一系列有助于康复的护理服务与技术上,而忽视了人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近年随着品管圈在国内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我科2014年1月开始将其应用至护理管理中,发现该活动理念对我科护理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而且改善了工作质量。
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普遍较急,多数预后不佳,常规对症护理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但不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通过在该科室实施品管圈护理,能够增进护患关系,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3],并充分发挥科室护理“团队”的作用,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4]。涂晓凤[5]研究通过分组比较320例实施品管圈活动与常规护理的住院患者资料,指出品管圈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默契和情感,而且经实施后,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普遍更高,护理满意度可达到100%。结合本研究分析,我科在实施品管圈后,护士的总体护理质量与实施前相比明显得到了很大改善,而且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除此之外,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坠床、跌伤等事件的概率也有了很明显的下降,与上述文献基本吻合[1,5]。
综上所述,将品管圈理念运用到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增强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降低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月梅.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管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259-260.
[2]申桂荣.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73.
[3]王永霞,董俊桦.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7):40-41.
[4]王菁菁.品管圈对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109-110.
[5]涂晓凤.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116-118.
论文作者:蒋伶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品管论文; 患者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护士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满意度论文; 质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