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液标本细菌感染后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论文_兰天博

浅析血液标本细菌感染后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论文_兰天博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6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标本细菌感染后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我院出现血液标本细菌感染的标本4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与未受感染标本进行评价指标内容比较。结果 受细菌感染标本的沙门氏菌、布氏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未受感染的血液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少降低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血液标本细菌感染对提高标本检验准确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标本细菌感染;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acterial infection on the results of microbial examination in blood samples.Methods 42 blood samples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influence of infection on the test results was analyzed,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uninfected samples.Result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Salmonella,Brucella,Gram-negative bacilli,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Candid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nfected blood samples than in uninfected blood samples(P < 0.05).

Conclusion Reducing bacterial infection in blood samples for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pecimen examination.

[Key words] Bacterial infection in blood samples;Microbial test results;Impact analysis

血液微生物检验是临床用于一些疾病如急性脓毒病、急性亚急性心内膜炎、不明发热、间隙性寒战等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检验血液中如沙门菌、布氏杆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情况进行病情判定,在临床检验中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血液标本的特殊心,在其采集、送运、培养等过程中会受到非病原菌的感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而降低检验质量[1]。为此我们进行血液标本细菌感染后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0月间我院出现血液标本细菌感染的标本4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7.7±3.2)岁。并选择同期未受感染的42例血液标本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8.2±3.3)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血液微生物标本培养检验规程进行。

1.2.2 由检验科负责成立感染质量问题处理小组,组员包括血液标本细菌感染問题所涉及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和实验室相应医务人员。

1.2.3 对出现血液标本细菌感染的42份标本的检验结果与未有感染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检验单内容要求参与人员仔细回顾,确定造成感染的原因,并邀请部分患者参与共同完善降低减少标本感染的措施。

1.3 评价指标

将血液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评价指标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两组血液样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研究组的沙门氏菌、布氏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阳性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通过本文结果可以看到,受到细菌感染的血液标本其微生物检出阳性率远高于未受感染的样本,从而影响检验质量并因此可能波及到对疾病的准确诊断[3]。

造成血液标本感染的因素较多,通过本文内容研究我们认为主要为:采集时的消毒因素、送检因素、标本保存因素、患者因素等。为此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我们采取措施为:(1)规范检验人员的检验流程,制定检验人员的业务考核标准,对检验人员的考核严格依据检验规程中的各项内容为主,并结合医院其它方面的考核内容,对违反规程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严加处理。(2)加强血液微生物检验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患者了解检验对诊断病情的重要性和影响检验报告准确性的因素,对进行采样前应严格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服用可能影响到血液标本的药物(抗生素)等情况。(3)加强对检验采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在采集前要求采集人员熟悉化验单内容并掌握相关步骤,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及保存运输器具,待患者采集条件符合要求后准备采血,对患者采血部位进行仔细消毒,采集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采集时要避开炎症位置,尽量取平坐位,选择肘静脉为主。(4)在送检过程中要严格掌控时间,以免停留时间过长出现感染情况;在送检过程中避免标本出现剧烈晃动和摇摆,避免接触强光源照射,避免与其它物品接触,并使用专用的采集送检标本器具(具有短暂保温、放污染性能)[4]。

综上所述,受细菌感染的血液标本对微生物的检出有显著影响,需我们重视血液标本的采集运送等过程,以提高标本的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 军,贾 伟,周晓燕.血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5,26(23):2133-2135.

[2] 张 艳,华 川.血流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2(14):1594-1596.

[3] 马红英,赵江花,吕春兰,等.3126例血培养结果的细菌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8(12):1490-1492.

[4] 李光辉,朱德妹,张婴元,等.1995-2001年上海地区部分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5(06):691-696.

论文作者:兰天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析血液标本细菌感染后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论文_兰天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