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225400
【摘 要】目的 分析药房在药物调剂使用过程中发生差错种类及原因,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药房在 2014年至2015年药物调剂的差错登记,并对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药房共发生160 例药物调剂差错,2014 年发生 92 例,2015 年发生68 例,所有药物调剂使用的差错种类原因中,药物数量差错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药物剂型和品种差错、药物发放差错、用法用量差错以及其他差错。结论 及时发现药物调剂使用的差错种类原因,并采取有效解决及预防措施,加强药房规范化管理,降低调剂差错发生率,保障患者利益。
【关键词】药物调剂;差错;原因;防范
药房的工作主要内容为审核处方、配药、发放药物、退药、药物用法用量解答等,在药物调剂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差错[1]。药物调剂差错往往会导致患者用药错误,使其病情达不到预想的治疗效果,甚至发生患者死亡,也易导致发生医疗纠纷[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药房出现的 160 例药物调剂差错记录,分析差错种类及原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消除降低差错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药房在 2014 年至 2015 年两年期间登记的160 例药物调剂差错记录为研究对象。
1.2 分析方法 运用回顾性研究对 160 张药物调剂使用差错记录;进行分析,分类并汇总差错类型和原因。
1.3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构成比/率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物调剂差错种类分析 通过分析我院 2014 年至 2015 年登记的160 例药物调剂差错记录,发现药物数量差错所占比例最高为27.5%,其次为药物剂型差错 21.8%、药物品种差错 16.2%、药物发放差错 13.1%(发过期药和发错患者)、退药差错 11.3%、用法用量差错10.0%。
2.2 药物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通过对药物调剂差错责任原因分析可见,药师差错是导致药物调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占 55.6%,其次是医师差错占 30%,患者自身原因占 8.8%,其他原因占 5.6%。
3 讨论
3.1 药物调剂差错种类分析 我院药房发生的 160 例药物调剂差错中,药物数量差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药师发放药物不细致及患者自身因素造成的;而药物剂型和药物品种差错主要是由于药物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而药师责任心较差、未及时更新相关知识等原因造成的;发药差错和退药差错则主要是由于药师责任心不强,业务操作不熟练造成的;药物用法用量差错主要是由于医师撰写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或药师对药品使用说明信息不熟悉,或跟患者交流不畅造成的[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药物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3.2.1 药师责任心不强,综合素养不高。一方面,由于药物调剂工作本身具有单调性和重复性,导致部分调剂人员空闲时间较多,极易出现聊天、玩手机、聊电话等跟工作无关的活动,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引发审方、调剂、发药流程不规范,出现差错。另一方面,药物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药师对新药物的包装、使用说明和调配变动等环节不熟悉,导致出现配药和发药错误。
3.2.2 医生处方原因。当患者较多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医生在写处方时容易出现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等行为。这样很容易导致药品名称、规格或剂量书写错误,药师难以辨认医生处方或者审核错误,这样就容易造成药师出现药物调配或者发药时出现错误[3]。
3.2.3 患者自身原因。在取药高峰期时,常常会出现拥挤现象,患者很容易在取药时往往没时间核对清单,出现少拿或者错拿别人药物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病情治疗。
3.3 药物调剂差错的防范措施
3.3.1 建立电子病例信息系统。采取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避免医生处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提高医生处方规范性,降低药房药物调剂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概率,避免出现患者拿错药或者少拿药的现象。
3.3.2 加强药物调剂的规范化管理。通常情况下药房药物调剂包括处方审核、药物调配、复核、发药四大环节,由两名工作人员对每个环节进行审核复核,从根本上减少药物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药师要严格按照药物调剂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一旦出现差错,要进行规范记录及时分析原因,尽量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3.3.3 提高药物调剂人员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定期对药物调剂人员进行规划化业务培训,使其明确自身职责,提高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生命安全服务的意识。制定药物调剂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条例进行规范操作,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医院药房出现药物调剂差错不仅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而且还会诱发医疗事故,给医院带来经济和名誉损害。因此,药物调剂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责任感,尽量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正确分析药物调剂差错种类及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药物调剂差错率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霞.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0(3):417 -420.
[2]曹寅,吴华,周倩,等.中心药房内部调剂差错原因及防范[J].淮海医药,2015,33(2):189 -190.
[3]王彦军.医院处方调剂差错及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21):183 -184.
[4]宜丽,屈慧芹.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97 -198.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差错论文; 药物论文; 原因论文; 患者论文; 药房论文; 处方论文; 药师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