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立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应该强化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严防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护理风险隐患的识别分析,提出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护理 风险隐患 对策
0引言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风险隐患[1]。目前,随着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法律法规和医院整体制度不完善,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给医护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的同时也影响医院的形象,因此,对护理工作中安全风险隐患进行识别,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对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并且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护理风险隐患识别
1.1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严,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2]。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工作繁重,生活不规律,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想方设法换岗或离岗。护士自身综合素质偏低,由于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及受到环境的影响,医院对护理工作的重视不够,投入较少,使护士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偏少,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护士应变能力差,护患之间沟通不良。另外由于在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轻护士,资历浅,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娴熟,工作中理论不能联系实践,容易导致操作失误而发生护理差错。因此,护理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
1.2患者因素
护理是一项需要护士和患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工作,由于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情绪不稳定,或者患者缺乏对病情知识的相关了解,对医院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期待过高所不能达到预期时,对护理工作存在误解,都极易引起患者不满导致出现护患纠纷。
1.3药物因素
给药不足,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病人漏服药物,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1.4医疗设施配备因素
因医院的资金、技术有限,导致医疗设备存在设备缺乏、原有的设备性能不足、医护人员对设备使用了解不全面,特别是急救设备不足导致无法发挥医护人员的技术,严重影响救治效率。同时在医疗实施中还存在物品数量不足和质量欠佳,如输液器发生漏液、消毒不彻底等都是护理安全工作中严重的安全隐患[3]。
1.5环境因素
医院的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拦造成坠床,热水袋使用不当导致烫伤等。环境污染导致院内交叉感染;安全危险品管理制度措施不完善等都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6管理因素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职责落实不到位,护士长对质量检查不严格,监督力量不强,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细节管理理念,安全意识不强,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很好地落实“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0护理风险隐患防范对策
2.1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组织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每位护士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依法执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保障护理安全;制订和健全各项护理制度,使其认识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2.2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充足的护士人数也是完成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对护士的排班模式可采取弹性排班制,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注重开发护士的潜能,以最少的人力投入提供最大的护理服务。
2.3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护士的专业素质与护理差错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管理者要千方百计为护士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并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不断了解国内外的新知识。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在护理工作中遇到难点、疑点时才会学会观察、分析和判断;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强化培训学习。另外,护士还要适当学习一些关于人文、心理、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2.4完善药品安全管理
注意药品配伍禁忌,输液速度,随时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对节假日、霉雨季节,易出差错人,时间进行超前监控,超前教育,统一规定药品、针剂、毒麻,限制药品保管要求。建立贵重药品登记本,毒麻药品上锁等,对质量差、失效药品不使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5完善医疗设备和药物
根据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病情的复杂变化,医院要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并将其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在药物的引进方面,要结合本院患者的特点及疾病的种类,逐步完善医院的医疗条件,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
2.6高危患者的安全管理
将大手术后、危重患者、长期卧床、有心理障碍、婴幼儿患者等作为科室的高危患者对待。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对待高危患者要进行床头交接班。防止患者压疮,跌到,坠床等,这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凡是烦躁患者,除常规使用床栏外,还要对其双上肢进行保护性约束(需征得家人同意),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或转科时,必须有医护人员护送,防止发生意外。对高危患者护士长要做到:每天要了解病情,治疗效果,基础护理工作完成情况,经常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对患者提出的意见给予及时的解决,同时注意在护士晨会上进行讲评,引起大家的重视。
2.7加强安全管理
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4],要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实行分级管理,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工作[5],系统地观察护士的自觉性,对违规违纪者要处理并全院警告。在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同时,必须加强证据的搜集和管理,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规定对一些关键性、创伤性的护理操作,知情同意,重要的告知教育内容要在记录中体现。
2.8规范护理病历书写
护理病历已成为发生纠纷和事故必须出具的材料之一。对此要充分认识到病历公开后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要求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数据准确,材料真实,及时完整。要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与医生记录保持一致,严禁涂改、拆装。在规范病历书写的同时,护士还应注意履行告知义务,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病情观察的重点告知病人,引起病人的重视。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定期对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进行检查,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
3.0结论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隐患,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提高防范意识,提高操作技能,严格控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人为本,以护理环节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早发现、早纠正,使影响服务质量的技术、管理、过程和人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程传苗,连斌,方国恩等.把医疗投诉作为改进医院工作的动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51-52.
[3]冯力,王淑芳,甘琪等.安全护理与事故防范研究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0(1):13.
[4]何晓英,闫翔,王雪梅等.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J].西南军医,2007,9(11):143-144.
[5]黄荔红,林丹.加强安全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41.
论文作者:叶敏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隐患论文; 质量论文; 病历论文; 风险论文; 《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