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与强化措施论文_成晨

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与强化措施论文_成晨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2

摘要:市政项目在建设时,其中对于成本、工期以及质量方面的控制是政府部门所需要管理的重要方面,并且这三个基本因素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想要质量提升那么成本就很可能随之增长,若是对项目施工工期有所要求,那么建设成本也一定会随之升高,市政府项目施工工期管理主要就是将这三个方面间的状态调节至最佳,各个方面的利益都相互协调,从而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市政度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强化措施进行分析,通过对成本、工期以及质量三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成本低、工期短以及质量优的最佳效果,让市政项目获取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市政项目工程建设得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项目建设;施工工期管理;必要性;强化措施

市政项目对于施工工期的管理,指的是开始对项目进行施工直至竣工的整个过程,对各个阶段的管理都可直接体现工程进展程度,并且工期长短对于项目建设时间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市政项目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措施的优化管理,施工工期也要进行严格调整以及管理,大幅度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项目具体实施时,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项目招标以及投标的不确定性,施工工期不具备合理性,监督施工工期的力度不足,不规范的施工工期的赔偿,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对工程进度造成严重影响,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如今首要任务就是将这些问题有些进行解决,让工程得以顺利、有序的进行。

1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招标和投标具有不确定性

市政项目工程的投标和招标时,施工单位以及其他部门,最关注的依然是工程质量和造价,对于施工工期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因此,施工项目对工期进行管理时,通常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市政项目开始施工之前,应先对施工工期合理性进行相应考察,但很多相关部门往往没有对其进行考察,或者是在对施工工期的管理标准进行制定时,并没有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由此一来施工单位一旦中标,对于工期问题不会进行考虑,托工、工程延期等现象时有发生,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无从保障。

1.2施工工期不合理

如今我国很多地区市政项目的工程极少能按照规定工期完成竣工,拖延工期现象在大多数项目工程中时有发生,因此,“胡子工程”以及“尾巴工程”情况的出现大幅度增加,根本原因就是工程的机械设备不能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很多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明显不足,管理人员对施工组织不合理,材料资金经常出现不到位现象,审计施工计划设计总是在不断改变,从而严重耽误工期,大大影响了工程的进度。施工企业对质量进行管理时,其中很多环节依然有很多缺陷,例如,很多企业内都开始实施内部承包制度,公司只要收取项目部给的管理费就可以了,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企业监管项目部的力度,导致工程质量大幅度下降,对整个项目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1.3监管力度弱

市政项目在施工时,受各种原因的影响相关部门对工程进度进行编制时,对于不确定的因素很难进行预测,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偶然或必然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展。因此,为解决不确定问题,相关部门对于监督制度的制定是势在必行,对于施工任何一个细节都要严格进行审查。但是根据我国现如今对市政项目进行管理时,项目监督的管理体制依然不完善,并且存在着管理人员擅离职守、迟到、早退、不负责任等现象的发生。

1.4工期赔偿不规范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工程施工期间发生工期增加或延误现象,非责任方有权利向责任方收取经济赔偿,但在实际工程运行时,工期赔偿问题所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实际操作时难度较大,例如,承包商对工期延误情况提出赔偿要求,可以因赔偿材料不齐全或运作方式没走正常途径,极大程度上赔偿制度无法落实,赔偿程度不能按照流程进行,从而使得承包商利益受到严重侵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关于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强化措施研究

2.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项目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准备施工现场场地、准备物质、准备技术以及准备施工力量,只有施工准备工作做到位,才能保障整个项目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和完工,在此对于人员积极性应该充分的进行发挥,以节约原材料和投资为主要基础,促使工程得以快速进行,因此,对于施工准备四个方面进行不断优化是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重要方面。

2.1.1施工现场场地准备

施工现场场地准备包含施工现场准确测量、发包单位所制定的施工生产中用电电源系列准备工作、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建设及施工现场平整度测量等。

2.1.2物资准备

对工程物资进行准备主要包括,施工期间所需要的工具、原材料、临时设备、机械设备以及配构件等工程设施的准备,只有将这些物资准备周全,才能让施工人员更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工程任务,从而保障施工工期。

2.1.3技术准备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是要将市政项目相关的资料进行调查和设计,同时集合具有专业素养的施工人员参与到设计施工计划工作中,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确定,例如对施工方案、施工季度计划以及施工现场平面图的布置情况等方面。只有上述几个方面施工计划的合理制定,让能让工程得以有序进行,从而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缩短同期的同时让工程获取较大经济效益,保障整个项目工程得以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施工。

2.1.4准备施工力量

需提前建立施工现场的基层管理结构,让施工队伍有序进场,劳动组织体系必须健全;对于临时工和合同工的招收和培训要有较为科学的体系为指导;对于施工中所应用的特殊技术工种、稀缺技术工种以及新技术工种等都必须进行相应培训工作,并需要每一个操作人员都必须明了。

2.2应用新技术进行工程建设

我国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建筑行业新技术也不断发展,在建筑行业新技术众多的情况下,属BTM应用技术最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中新型高科技属于数据化应用工作,BIM系统可有效将项目中各个数据以参数形式进行整合,从而有效实现成本节约、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缩短工期的好效果,但是也需要整个项目在生命周期时实现信息传递以及共享。主要以二维图纸应用为根据,对建筑物3D信息模型建立可利用BIM建模软件,这种模式的使用可有效将工程量进行计算,以BIM-3D模型为依据从而使计碰撞检查模式有效实现,这样就可针对工程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配置资源。对项目施工进行实时管理所涉及的因素较多,例如,人力、物力、进度、质量、成本等等,若想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统一管理,可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进度计划以及土建模型相互衔接,从而对施工阶段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建筑信息4D模型的建立。

结束语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我家对于市政项目投资金额也在逐年递增,因此,施工工期进行管理尤为重要,通过政府和各个部门间的配合对施工工期进行管理才能有效推动项目工程顺利进行,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良好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锦科.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与强化措施[J].门窗,2014(2):382-382.

[2]曹汴东.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管理必要性与强化措施[J].工业c,2016(4):00267-00268.

[3]曾武胜.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工业c,2015(26):204-205.

论文作者:成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与强化措施论文_成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