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某幼儿园绿色建筑如何贯彻“海绵城市”措施论文_龚颍姣

昆山某幼儿园绿色建筑如何贯彻“海绵城市”措施论文_龚颍姣

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介绍了某幼儿园的工程概况、景观绿化设计、景观给排水设计,着重介绍了海绵城市技术如何贯彻实施到绿色建筑中,通过雨水渗透、雨水净化和利用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以达到径流总量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要求,打造一个蓄水、补水、净水为一体的生态绿色建筑体系,配合场地中的透水地面、植被屋面、生态绿化等进一步缓解建筑群形成“热岛效应”,成为名副其实绿色建筑“海绵”校园。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硬化地面增加,暴雨后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愈发严重,传统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等新型城市雨水管理方案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笔者结合景观学中都市设计理念,梳理出新的校园内水资源网,构筑合理的校园生活环境,以发挥绿色建筑在都市建设中的作用。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该幼儿园位于苏州市昆山,地块规划用地面积13856㎡,地上共3层,总建筑面积11217㎡。地上建筑面积10911㎡,主要功能为普通活动室、公共教室、音体室、办公、食堂等;地下306㎡,地下空间功能为消防水池和泵房。机动车停车26辆,非机动车停车120辆。

1.2气候情况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6.1℃,年平均降水量1133.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24天,最多年降水日数144天,最少年降水日数9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74.8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无霜日230天,年平均风速3.1米/秒,冬季盛行东北风~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

2海绵技术

海绵城市开发的重要功能是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减少不透水地面面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就地入渗,补充地下水资源。海绵城市设计中的渗透及截污净化设施主要包括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渗透塘、调节塘、雨水花园、生态树池、植被缓冲带,以及初期雨水弃流、人工土壤渗虑等。

3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主要包括透水性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性沥青铺装、透水性地砖铺装三类。

(1)透水型混凝土铺装:透水混凝土属于全透水类型,有很好的透水性、保水性和透气性,比其他地面铺装材料更优良及更生态。其路面结构形式自下到上依次是素土夯实、砂卵石或级配砂石、60~200mm的透水混凝土、无色透明密封。主要适用于道路、通道、人行道和广场等道路承载较大的地段。

(2)透水性沥青铺装:透水性沥青属于半透明类型,其路面结构形式与普通滤清路面相同,只在道路表面层采用透水沥青。该铺装需在底面层两侧增加碎石排水暗沟,以保证渗水通过路面底面层横向流入两侧的排水暗沟中。同时每隔一定距离需在路边设置渗水井,使雨水通过渗水井渗透到路基以下,或统一储存于蓄水池便于循环利用。主要适用于园路、广场、人行道和车行干道。

(3)透水砖铺装:以废弃工业料、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粉碎、筛留、成型和高温烧制而成的具有透水性能得陶瓷透水性地砖。通过废物循环利用,减轻污染并节省能源,且具有高透水性和高摩擦系数,装饰效果与吸音效果也较好,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透水性地砖的构成原料,分为普通透水性地砖(用于一般街区人行步道和广场)、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性地砖(用于市政、重要工程和住宅小区的人行步道、广场和停车场)、彩石复合混凝土透水性地砖(用于豪华商业区、酒店广场、停车场和高档住宅小区)、混凝土透水性地砖(用于高速路、飞机场跑道、车行道、人行道、广场和园林建筑)和生态砂基透水性地砖(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透水铺装作为海绵城市生态环保可持续的铺装工程,根据实践中形成合理高效施工流程:①材料准备②材料搅拌③湿润浇筑④轻巧振捣⑤多次辗压⑥浇水维护。透水铺装的养护:根据不同铺装材质的透水率衰减率,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对透水铺装进行高压冲水清洗,或采用专业设备进行清洗,将阻塞空隙的颗粒和杂物冲走,保证透水率的可持续性,才能延长透水铺装路面的寿命。

透水性好,透水铺装的孔隙率大于8%,根据实际应用状况及经验总结,透水铺装的孔隙率15%~25%比较适宜,可以达到31~52L/(m?h),保证达到通畅透水的效果。

4屋顶绿化

屋面径流是建筑雨水径流的直接来源,对降落到屋面的雨水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城市地表雨水经流量,进而减轻城市给排水设施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负荷,是实现绿色建筑理念的关键。绿色屋顶通过植被种植实现屋顶景观绿化,同时实现雨水的精华、存储以及资源化利用。

绿色屋顶结构:根据植物种植基质的深度以及景观布置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式绿色屋顶和复杂式绿色屋顶。简单式绿色屋顶仅种植地被植物和低矮灌木,基质深度不超过150mm;复杂式绿色屋顶在种植乔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的基础上,还布置园路或者园林小品,基质深度可超过600mm。屋顶种植区构造层由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水层、隔根层和分离滑动层等组成(坡屋面种植土厚度小于150mm不宜设置排水层)。

绿色屋顶设计:绿色屋顶对屋面荷载、防水、坡度、空间条件等有严格要求,一般适宜建造在符合屋顶荷载、防水等条件的平屋顶建筑以及坡度≤15°的坡屋顶。具体参考《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

5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在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池内种植地被植物、花灌木甚至乔木等植物的专类工程设施。它收集屋顶或地面雨水,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使之净化,并将雨水暂时蓄留其中,之后慢慢入渗土壤从而减少径流量,从源头上实现雨水净化。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建筑、住宅区、商业区以及工业区的建筑、停车场、道路等的周边地区,还可用于处理别墅区和旅游生态村等分散建筑和新建村镇。

雨水花园主要有5部分组成,由内而外一般为砾石层、砂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其中在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可以铺设一层砂层或土工布。同时设有穿孔管收集雨水,溢流管以排除超过设计蓄水量的积水。根据雨水花园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和环境条件可以采用防渗或不防渗两种做法。

6身边小环境

构筑身边绿色小环境,在绿化的作用外,不仅供人欣赏,还应该使人们能融入其中,使其成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目前校内除行道树基本配置合格外,其它大量的户外活动空间内景观树种的配置仍不齐全。应通过屋面绿化、植被浅沟相互结合,完善绿化的整体性;种植与植物观赏季相符合的植物[,突出景观的季节性。在设计屋面与路面绿化时,考虑到宿舍区本身的日常排污需求。在宿舍区设立可活动的垃圾集装箱,布置在道路两边,解决潜在的污染问题。

结语

根据国内外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和都市设计相关研究,提出“校园都市性建设”的观点。并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提出4块区域建筑设施相应的改造方案,构建水资源网络和身边小环境。以弥补在规划中对水资源利用和生活环境建设的不足,以达到解决洪涝、增加绿化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钰,唐洪亚.“海绵校园”排水系统问题分析与研究——以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4):242-243.

[2]刘宁.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宁明杰.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新校区簇群式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论文作者:龚颍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昆山某幼儿园绿色建筑如何贯彻“海绵城市”措施论文_龚颍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