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城市的绿化水平往往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化水平,道路园林的绿化直接体现了城市的外在形象和生态状况,道路和园林的绿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科学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园林;绿化;要点
一、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分析
现阶段,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市政类工程项目不断增加,为满足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强化道路园林绿化建设成为必然要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大大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降低污染指数,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园林绿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效果,对植物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做好草木的科学化管理与设计,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的工艺与设计程序,强化对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凸显园林景观的价值,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打造更为优质的氛围。园林绿化工程的不断推进,使城市的绿化面积不断拓宽,充分应用植物的生态价值,改善城市生活中所产生的噪音、灰尘等,可大大缓解人们的压力,缓解身心疲劳,符合现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
二、市政工程道路绿化的现状分析
道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人文、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等,不同地区的园林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达到的实际目的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同的绿化工程项目采用同样的施工管理方法不一定能得到同样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每项道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都具有明显的个性化色彩,施工管理的效果受施工单位、天气状况、地形地貌以及施工技术的影响,导致不同道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存在较大差异。道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形式比较单一,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一项目建设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后期的施工管理效果。因此,道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人员应该在明确道路园林绿化施工现状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道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2.1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性、地域性不够明显
目前,很多道路绿化形式相对简单,特别是行道树树池大多是硬质材料填充为主,树池中绿化相对较少;还有一些“一板两带式”的街道,即使是绿化带内,大多采用的是单一模纹绿化设计,街道绿化整体景观单调。很多城市的街道绿化配置不丰富,缺乏主题意向,对道路绿化景观带内的模纹、小品等具有地方特色内涵挖掘不够。
2.2树种选择未能处理好与建筑、路宽、管道网的关系
首先,由于在较窄的人行道中种植树冠开阔的行道树,大树与路边的建筑之间矛盾日益增大。如悬铃木,与道路两侧的建筑矛盾很大,以至于每年不得不强行缩冠或遭人为破坏,有的树形不整齐,造成街景不美观。其次,有些树种虽然比较适宜种植在较宽的城市道路中,但生长很慢,冠幅较窄,如女贞、广玉兰、银杏等在景观道路上难出效果,营造的林荫效果相对很弱。最后,有些道路规划设计时未考虑道路绿化的空间,因此,规划部门与园林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相互协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
3.1保证道路绿化种植土的质量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直接载体,没有土地,植物将无法生存。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种植土的质量决定着道路绿化的效果。我们知道,在道路周围的土地中,总是会掺杂着许多混凝土、沥青等建筑垃圾的残留物,这些都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因此,绿化施工的第一步,就要清理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劣质土壤,回填适合树木生长的种植土。为使苗木成活,土地还可以进行深翻。所谓的土壤深翻,指的是在苗木布置栽植之前将土壤进行深层翻耕处理,以利于植物的生长。土地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增强透气性,提高养分有效性,促进地上部生长发育,增强光合作用。还可以在回填土中掺加一些草木灰和稻壳,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树木生长。
3.2树种的科学性配置
市政道路属于城市发展的主干道,以维持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为了彰显主干道的重要价值,应重视道路在园林绿化上的建设,做好绿化树种科学性的选择与配置。第一,在行道树的外部形象方面。在选择行道树时,应尽量选择树冠相对圆润、规整、冠幅较大、枝叶茂盛的树种,要从行车安全角度出发,选择形态规范、端正的大树,同时还要保证在空气质量改善上具有优势。行道树必须选择抗旱、抗寒、抗病虫害、阻隔噪音能力强、寿命长、四季常青的树木,以保证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第二,树木配置方面。为了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应尽量选择乡土类植物,根据当地土壤成分进行相应树种的选择,尽量不选外来树种,既增加成本,且树木的成活率也不高。乡土类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成活率高,还能彰显城市的特色文化。
3.3强化规范栽植的相关技术
道路绿化除了对所用的土壤有要求外。还必须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栽植才可以。例如在挖树穴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树木土球的大小,不可挖的过大或者过小。因为,如果树穴挖太小。在生长时,树木的根系就很难扎下去。在种植一些较大乔木时,如果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要挖深一点,并且放一些瓦块、粗沙、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透水层,有利于植物根部的透水,栽植后根系不宜腐烂,有利于存活并正常的生长。当然,在栽植树木时,如果遇到电杆、消防栓、邮筒或者路牌等设施物是,一定要保持2m以上的间距。当遇到各类门户时,为了出行方便,必须留出出入行车通道。
3.4注重绿化养护管理
(1)定时灌溉
因为城市所用的绿化植物已经脱离了野外自然环境,所以单纯的依靠市区内部降雨对其进行灌溉必然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少灌、勤灌水”的原则,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所在位置干旱程度制订灌水周期表,合理安排灌溉用水量和灌溉次数,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实际工作中,要先对新栽培的植物进行灌溉,因为植物的幼苗生存能力与成年的植物相比,明显不如成珠植物,必须特殊照顾。
(2)加强土壤排水工作
许多地区都曾出现过因为土壤的含水量过多,导致植物被淹死的情况,这会影响城市绿化与美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时刻关注植物吸水量和土壤的含水量,通过多种排水方式来保证土壤含水量适中。在对园林景观和绿化土壤进行排水时,需要先对植物生长地区进行检查,保证地面上不存在任何的坑洼和死角,为排水设计减轻难度。如果遭逢连续降雨或者是暴雨天气,且降水量会对植物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开挖明沟的方式,起到排水减涝的作用。
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城市逐渐意识到市政道路园林化工程的重要性,各地针对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园林绿化水平,建设者应该高度重视道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作,明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实际状况,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我国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志发,海均,张艳枝,等.绿化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意义[J].中国园艺文摘,2012.
[2]章叶文.浅谈道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
[3]杜贵尚.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
论文作者:王金枚1,邓永玲2,刘建国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道路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土壤论文; 城市论文; 园林论文; 树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