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金融经营特点及热点问题的思考_银行论文

对我国金融经营特点及热点问题的思考_银行论文

对#39;98我国金融运行特点和热点问题的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问题论文,看法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8年金融运行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998年,我国金融形势总体上保持稳步健康发展。人民银行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增长;金融改革有重大突破;金融监管取得新的成效;加大外汇管理执法力度,打击了套汇、骗汇,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1.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切实改进金融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实现。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采取八条措施,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1月1日,正式宣布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控制;3月25日,改革和调整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并降低存贷款利率;7月1日、12月7日又两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同时适时将全年贷款指导性计划由9000亿元调增到10000亿元;制定并发布《关于改革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督促国有商业银行纠正在基层行实行简单“存贷挂钩”的做法,完善集中有度、审批及时的审批制度,研究完善封闭贷款办法;组织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对基础建设项目贷款的审查和发放;各商业银行积极改进工作作风,调整贷款力度,加强了金融服务,还普遍设置了中小企业信贷专业管理机构。

上述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各层次货币增幅持续回升,逐步实现了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标;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逐月加快;企业存款增速回升,居民储蓄存款稳步增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到11月末,广义货币M[,2]为102229亿元,增长16.7%;狭义货币M[,1]为37415亿元,增长13.7%;市场现金流通量M[,0]为10671亿元,增长9.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84597亿元,增长17.1%;各项存款余额为94420亿元,增长18.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2952亿元,增长18%。

2.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一,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不断完善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水平和银行监管专业化水平。(1)宣布撤销人民银行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行,成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在不设分行的省会城市设立金融监管办事处,撤销在同一城市重复设置的分支机构,并明确了总行、分行、中心支行、支行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权利和责任,强化了分支机构的金融监管职责;(2)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重大进展。国有商业银行不再承担政策性业务,同时按经济合理、精简高效原则,减少管理层次,大力撤并分支机构。另外适当增加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已批准开业的有87家;(3)对银行、证券、保险及信托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现已把中国人民银行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督管理,先后划归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新成立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对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二,努力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经全国人大批准,国家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这将促进国家银行更加稳健经营。在运行制度上,取消了多年采用的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改进贷款质量分类方法和考核制度,改革和完善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第三,努力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采取坚决措施要求金融机构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对存在严重金融风险、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金融机构实施关闭。研究探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办法,借鉴国外风险防范和处理手段,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

3.加强外汇管理执法力度,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从7月份起,我国加大外汇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套汇的行为,取得明显成效。自9月份以来,中央银行外汇占款明显增加。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继续坚持金融业对外开放。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人民银行又批准了9家外国银行在华成立营业机构,并把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从上海浦东扩大到深圳。同时,批准引进4家外国保险公司到中国经营保险业务。截止到10月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有175家,总资产为354亿美元,外汇贷款总额为270亿美元,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占境内全部外汇贷款的近1/4,8个国家的9家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12家营业性机构,其中10家已经开业。

1998年我国金融改革有以下鲜明特点:

1.进行多项标志性的改革。取消多年来实行的贷款规模管理,是我国金融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的重要标志;对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多年来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的状况,标志着中央银行组织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迈出了关键步伐;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促使其更加符合国际惯例。中央金融工委的成立,从党的建设方面为更好地发挥金融作用创造了良好条件。1998年出台的诸多改革措施,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改革力度和难度大。以往的改革更多地是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要求,增加市场主体要素,一般表现为机构增设,难度相对较小,而这次改革是收缩性改革,表现为机构和人员的缩减,难度相当大。加之改革有明确的时间表,很多改革方案又需要反复研究和讨论,时间紧迫。

3.金融调控措施多。实际上,从1997年秋季起人民银行就采取了一些扩大货币供应量措施。1998年以来,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程度的加深,又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持了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这对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主动参与国际金融事务。面对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高度负责的态度。中国人民银行代表中国政府通过国际货币基金操作预算和双边关系,为发生危机国家提供了40多亿美元的贷款援助;代表政府参加了多次国际金融事务活动,提高了中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

当前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高,收息率低;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有所增加;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遗留问题较多;乱办金融业务、乱搞集资活动屡禁不止;有些地方政府和单位违法举借外债和对外提供担保,企业拖欠、甚至逃废债务的问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是多年累积的,随着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逐步加以解决。

二、对1998年金融运行中几个突出问题的看法

1.关于银行贷款增长—是否存在惜贷问题?从1997年四季度开始,理论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关于银行“惜贷”的议论较多。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有关分行多次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银行贷款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国家确定的重点企业和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贷款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一些生产规模小、信用等级差、资产负债率高、产品销路差的亏损企业,各商业银行对其减少贷款或基本不安排贷款。调查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限后,在基层行搞简单存贷比例挂钩,甚至有个别基层行取消了县支行贷款权限。另外,对中小企业这一市场主动开拓不够,金融服务还难以符合实际需求。人民银行对此及时下发文件,要求立即纠正。

所谓“惜贷”,是指商业银行在“三有一符合”(即有放款能力、有放款对象、借款人有贷款需求、符合申请贷款条件)情况下,不愿发放贷款,而将多余资金通过购买债券或上存上级行等方式谋取比较利益,又不违背“三性”原则的一种消极经营行为。外界认为银行“惜贷”主要理由是银行贷款增长偏慢。对此,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1)前11个月贷款增长是适度的,银行贷款增长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1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9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6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和国家银行贷款分别增长17.1%和17.3%,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涨幅之和。因此,贷款增加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贷款增长的有效需求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一是经济增长减缓对贷款需求相应减弱。1998年以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居民收入少增,消费需求不旺。同时,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增速放慢。这些也影响了贷款需求。二是许多项目资本金不落实,配套资金跟不上也是制约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的因素。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建立了新建项目的法人责任制,完善了项目资本金制度,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投资冲动。这样,当项目资本金、配套资金不到位时,银行就不愿贷款。(3)贷款增长趋于理性是商业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经历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各商业银行更加重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严格贷款“三查”制度,加大信贷部门和信贷人员的责任,在发放新贷款时认真调查,严格审批,基本上制止了不合理贷款的扩张,并且普遍建立了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然,作为现代化商业银行,应当更加主动地面向市场,深入市场,开拓市场,为经济发展、企业融资提供更加良好的金融服务。

2.关于物价增长—是否存在通货紧缩问题?1997年10月份以来,我国零售物价一直呈现负增长态势。1998年2月以来,消费物价也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把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这种情况与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简单类比是不妥当的,但也应当警觉物价持续下降的一些负面效应,采用更加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大萧条通货紧缩,货币主义学者弗里德曼认为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是由于货币供应持续地低于货币需求所致。但我国目前的物价持续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经济结构性问题。新的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了新的需求结构,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没有随之升级,出现了消费无热点;(2)资源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转化,买方市场正在形成,但一些市场微观单位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导致市场不景气;(3)随着各项改革的铺开,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障、住房购买、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增加,从而直接减少了居民的即期支出,造成市场消费不旺;(4)前几年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滞后影响。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威胁,一些国家已联合行动,采取了诸如降低利率等措施。我国也相继采取了一些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措施。但需要指出的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应该是有效率的增加,既要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还要注意防止通货膨胀重新高位攀升的负效应。

3.关于金融风险—是否存在大面积支付危机?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金融部门一直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1993年下半年集中力量整顿金融秩序,促进银行与证券、投资分业经营;1995年7月开始清帐户、清资金、清理非银行金融机构、清理房地产贷款等工作,整顿和规范国债回购市场;1996年以来,通过注资、收购、债转股、关闭等方式,化解了几家金融机构严重风险。也就是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政府已开始着手于解决我国金融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必要的和及时的。1997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提出了15条措施,归纳起来就是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和良好的金融秩序。当前,金融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从总体看,金融业在改革中健康发展。我们已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一体制在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公众对整个金融稳定有信心。1997年底,占全部银行资产70%以上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可能收不回来的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为6-7%;按同比口径计算,1997年实现利润为175.6亿元,比1996年增加5.04亿元。在国家注资2700亿元后,四家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达到或接近8%,抗风险能力增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局部地区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也出现了一些支付困难,但总体看,由于我国政治经济稳定,对资本项目严格管理,金融监管正在加强,不会出现类似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俄罗斯那样的危机。

4.关于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贬值压力?我国实行有管理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政策。1994年到1997年,我国国际收支中收入大大多于支出,人民币汇率受到升值压力。4年中我国收购外汇1200亿美元,投放人民币资金约1万亿元,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1997年下半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增幅逐步下降,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的压力。面对这种趋势,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维护亚洲金融稳定,我国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一方面,降低利率,扩大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成本;另一方面加强外汇管理,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一年进口付汇量,国际收支平衡有余,物价和利率较低,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仍然有较好的基础。

必须指出,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人民币贬值并不是增加出口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策,反而会带来诸多负面作用。(1)贬值对增加出口的作用有限。我国出口产品中依赖进口的加工贸易出口已占50%以上,人民币贬值将使进口价格上升,直接增加出口成本。我国出口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是东南亚、日本、韩国等进口国的购买力下降,人民币贬值并不能提高这些国家的进口需求和购买力,贬值对打开市场的作用不大。东南亚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幅度均超过50%,但其出口状况和经济增长依然未见起色,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也说明本币贬值不一定能增加出口。(2)贬值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治利益都没有好处。大幅贬值或许可以带来短期刺激出口的作用,但却无助于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能解决长期出口战略的竞争优势问题。同时还将引发其他国家货币新一轮的竞争性贬值,使人民币贬值或许能产生的出口优势丧失,同时对别国利益造成损害。(3)贬值不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的长远平衡。人民币贬值将损害国外投资者信心,使外国来华投资下降甚至撤资,国内企业偿债成本增加,不利于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的平衡。同时由于三资企业的增速放慢,也不利于我国出口的长期稳定增长。(4)人民币贬值将损害人们对汇率及货币政策的信心,造成进一步贬值的强烈预期,引起国内通货膨胀,利率上调,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意愿下降,反过来破坏内需,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维系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比人民币贬值带来外贸出口短期内的有限增长更为重要。

5.关于金融全球化—是否需要加强国际协调?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可以用许多指标来衡量。比如,世界贸易总量、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国际资本流动、外汇交易总量等。1993年全世界贸易总额为75107亿美元,到1997年增至110559亿美元。199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3490亿美元,其中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达810亿美元。目前全球国际游资已高达72000亿美元。1973年,全球每日外汇交易量只有150亿美元,到1997年已经增长到大约1.5万亿美元。19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中,实现了经常项目下货币兑换的只有35个,到1997年初增至137个。由于上述情况,使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传播,这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突出特点。(2)突发性。按照经济周期规律,危机一般发生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现在出现了新的变化,危机不一定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比如泰铢的贬值是在泰国经济发展速度很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危机会突然发生,危害很大。(3)国际资本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前几年发达国家一年流出2500亿美元的资本,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净流出几百亿的情况,如果考虑到过去资本净流入因素,资本逆转近2000亿美元。(4)金融市场上心理因素影响越来越大。印度尼西亚盾,在危机之前是2500盾兑换1美元,危机发生后,达到12000盾兑换1美元,有一段时间甚至更高。(5)对国际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当前国与国之间,开始把金融作为外交的重要内容,金融外交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关系已经是牵涉到区域、甚至全球都关心的共同问题。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不少国家开始注意加强国际间的协调,先后提出了一系列主张,比如日本提出要建立亚洲基金;10月30日,西方七国集团领导人对世界经济发表联合声明,对基金组织增资900亿美元,并提出加强对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和离岸金融机构的操作等进行研究、跟踪;泰国、新加坡等国提议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机制;10月上旬,日本政府提出帮助亚洲危机国家筹集资金、重整债务,提供贸易融资等一揽子措施,还提出了“重建金融机构机能紧急措施法案”、“金融重建委员会设置方案”等稳定国内金融体系的方案。我国一直采取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通过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一直呼吁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实行符合危机国家国情的措施,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恢复作出贡献。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国际金融协调将会有所加强。

标签:;  ;  ;  ;  ;  ;  ;  ;  ;  ;  

对我国金融经营特点及热点问题的思考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