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认证研究综述_质量管理论文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管理体系论文,有效性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包括以下四种: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OMS certification,QMSC)、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EMS certification,EMSC)、OHSAS18000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认证、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其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业界广泛认可的“ISO 9000热潮”。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积极推行ISO 9000国际标准,约有40多个质量体系认可机构,认可了约300多家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0多万家企业拿到了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一套国际标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被这么多国家采用,影响如此广泛,这在国际标准化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现象,已经被公认为“ISO 9000现象”。而我国自1978年9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来,截至2006年6月30日,共有获证企业352 213个,其中质量认证企业147 532个,占41.88%[1]。

然而,质量体系认证究竟对企业有没有效果,它如何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绩效,改善的程度有多大?等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者、业内人士和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质量管理大师JURAN对该问题曾有很好的总结:“……实际上缺乏研究使得我们对这样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那些获得ISO 9000认证的企业是否真的比没有认证的企业能够生产更好的产品……我们并不真正地了解企业从昂贵的ISO 9000认证中获得了哪些益处。我们应当开展这种必需的研究以找出答案”(Quality Progress.1999,p.30)。国内外学者S.SUBBA RAO.T.S.RAGU- NATHAN LUIS E.SOLIS (1997),田武,张则钦(1998),Terziovski et al.(1997),章德达(1998),Ashutosh Deshmukh(1999),王一飞,闫国范(1999),沈安东,张伟波(1999),沈太,金广林(1999),Gavin P.M.Dick(2000)刘卓慧(2000),韩福荣、郝进(2000),U.H.Acharya & Aanjit Ray(2000),游峰、陈其良(2000),陆关新(2000),袁俊(2001),Singels et.al.(2001),Calisir,Cahit A.Bayraktar & Berna Beskese(2001),王凤清(2003),Jeh- Nan Pan(2003),Marjan Pivka(2004)等分别从实证与经验推理角度研究了特定国家和地区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问题,他们的研究表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总体上促进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但也有统计资料显示,已经获证企业中,经营状况好、一般和差的各约占30%[2]。

尽管如此,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质量体系)认证有效性的概念,目前尚缺乏权威定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取得一致认识。因此,对它们的内涵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度量、评价以及保证和提高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是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起点。基于此,本文对有效性的概念进行了归纳和综述,以便为有效性机制的探讨、有效性度量指标体系和结构模型的建构打下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概述

2000版ISO 9001标准明确规定:“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ISO 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而ISO 9001∶1994指出:“本标准规定要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防止从设计到服务的所有阶段中出现不合格,以使顾客满意”。两者相比,ISO9000∶1994系列标准强调“符合性”,ISO 9000∶2000版标准则重点强调本质,强调“有效性”,“有效性”成为ISO 9001∶2000标准中贯彻始终的准则。但是在贯标认证实践中,绝大多数咨询人员和审核人员往往主要关注的是“符合性”,很少涉及“有效性”问题。因此在“有效性”问题上认证机构和被认证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导致“有效性”问题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我国贯标认证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1、对“有效性”的几种定义

为了准确、全面地给出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有效性”的定义,需要首先探讨“有效”、“有效性”的一般定义、主要出处或依据。

(1)有效: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而效果则是“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4)。则达到效果谓之具备有效性,否则就是缺乏有效性(或者无有效性),这是人们的一般认识。而实际上,有效性表示特定事物的一种能力,它除去有或无之外,还应该有好、差、显著、微弱(程度)的区别。也可以表现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短期的和长期的,显现的和隐含的(罗国英,1999)[3]。

(2)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的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是指做对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的能力(P.F.Drucker,1967)[4]。这是将有效性定义为一种使能力、资源产出更多的工具。

(3)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在英文中,Effectiveness和Validity都被译为“有效性”,但实际上其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效率、效果的有效,达成某种目的的能力和程度;而后者则是指有效期(药品、合同、文件、信用卡等),“有效(Valid)”意味着尚未过期、尚可使用、被法律认可等含义;此时无所谓有效性高低,只是说仍然可以使用。显然,本文讨论的应该是前者:即Effectiveness。

综合以上几种描述,P.F.Drucker的说法(2)概括性强,对研究“有效性”的具体所指有启发,但太笼统;说法(1)和(3)给出了定义“有效性”的基本立足点,之后的定义探讨和研究应该围绕这2种描述展开。其中,罗国英的观点科学性更强,其中规定了有效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对于有效性的定义及评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的界定

“有效性强调的是系统的输出,是系统对外部环境所作的贡献。然而,要获得有效性则必须从系统内部程序入手。有效性有赖于过程转换的增值效率。”[34]。也就是说有效性是使输入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对于管理系统,显然有效性又是管理者的一种工具,是达到目标和绩效的途径(P.F.Drucker)。所以有效性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在前人的研究中,王堃(1997)是我国较早意识到质量管理有效性问题的学者之一。针对质量管理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了“有效质量管理(EQM)”概念,认为EQM是科学质量管理发展的必然,并从理论技术、顾客、质量、效益、权变、第一次作正确的事、人本原理、质量核心、持续改进、基础等10个方面来诠释其内涵[6],其主要观点是质量管理应该关注有效性。

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概念方面,ISO 9000∶2000把有效性定义为: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有学者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李旎,2001)[7]。那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是不是可以定义为“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的认证结果的程度”呢?众所周知,就认证机构而言,质量认证的策划实际上就是对企业认证过程的策划,主要关注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相对于ISO 9001标准的符合性,达到这样的“策划结果”就认为其质量体系是有效的,有失肤浅;就企业而言,不同企业对质量体系认证过程、方式和结果的策划肯定是不同的,甚至于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简单的“有效”似乎也难以概括体系的有效性及认证的有效性问题。因此,上文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定义太过简单化,需要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外在行为表现等方面来寻求较为准确和全面的定义。孙华(1999)认为,有效性是衡量实施ISO 9000系列标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指依据ISO 9000标准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的各组成要素能否正确运行,并最终能够实现质量目标和产品赢利。实施ISO 9000系列标准有效性除去好与坏之外,还应有显著与微弱的区别[8]。游峰、陈其良(2000)认为,“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就是指我们在质量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能否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评价有效性除要看其是否有效外,还要看其是否明显,是否存在提高的能力。指出领导作用和培训、注重管理评审,加强内部审核等是保证QMS有效性的前提[9]。虽然没有提及有效性究竟包括哪些因素,应该从哪些指标出发进行衡量和评价,但给出的评价原则和罗国英(1999)不谋而合。李岐新(1999)认为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应包含四个方面:质量体系认证的有效性、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质量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认证证书的有效性等[10]。这考虑到了有效性可能涉及的多个因素,但没有在层次上加以区分,也没有进一步对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及其细化指标进行论述。这样一来,由于考虑因素过多,层次关系不清,不利于之后的深入研究。

根据上述研究,本文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记为E[,QMS]):是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李旎,2001)。本文对此定义给予认可,并认为E[,QMS]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方针目标;产品质量改善程度;企业绩效;生产效率;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程度(CSI);持续改进机制(CQI);综合管理水平;协调性;质量成本;各要素正确运行;质量意识;创新能力;高层态度;高层对ISO 9000的理解;ISO9000与TOM的结合;管理者及员工的参与程度等。本质上讲,E[,QMS]是一种企业内部运作层面的概念,属于内部管理素质水平范畴。

定义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记为E[,QMSC]):是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MSC)带给组织的实际效果及其效果实现的程度。E[,QMSC]可以体现在方针、目标实现程度;产品质量;效益/企业绩效(Business performance);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竞争优势;企业信誉;应变能力;认证动机;质量文化;审核风格;赢利能力等。需要指出的是,(1)对于E[,QMSC]不同类型的组织可能体现在完全不同的若干方面,以取得利润为主要目的的企业和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在E[,QMSC]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2)以企业系统为界,E[,QMS]是E[,QMSC]的内在基础和根本立足点,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外在表现;(3)E[,QMSC]是一种企业系统之外部环境层面的概念,属于外部承认范畴。

需要注意的是,E[,QMS]和E[,QMSC]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不可以截然分开。前者是后者的内在基础,后者是前者体现在外部认可上的外在表现,可以为组织提供外部信任的保证。过分强调其区别而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是一种既不利于实践应用,又不利于理论研究的做法。

3、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因素的研究

在有效性外在表现因素方面,孙华(1998)认为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综合管理素质和质量意识提高;(2)具备了自我完善、自我纠正的能力;(3)实物质量提高,质量问题和返修率减少;(4)质量成本下降,经济效益和生产率提高;(5)市场占有率上升;(6)取得客户信任,赢得顾客[8]。李旎(2001)认为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应体现在四个方面:(1)实现本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程度;(2)产品质量持续稳定符合要求并有所提高;(3)不断提高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程度;(4)持续的质量改进机制已经形成。章德达(1998)认为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有效性体现在七个方面:(1)质量方针全面贯彻、落实。(2)质量目标全面达标并有新的提高。(3)组织结构、职能分配及资源适应了质量体系的要求,并符合本企业的特点。(4)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企业及社会经济效益相应提高。(5)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形象及产品在用户中的信誉度相应提高。(6)内部管理优化,质量体系运行中相互协调。(7)质量体系取证计划按期完成,取证验收工作一次通过等[11]。陆关新(2000)提出了质量体系认证的相关方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即:申请认证企业、认证机构、国家认证管理机构。他认为,申请认证的企业是认证机构的顾客,而国家认证管理机构则是间接向获证企业提供有效性保证服务。并提出对于认证企业而言,其有效性可以表现在:(1)生产效率的提高;(2)质量改进;(3)顾客满意度提高,订单增加;(4)市场应变能力提高;(5)质量损失减小,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五个方面[12]。可以看到,这不仅仅局限于从企业内部角度来讨论有效性问题,同时涉及外部承认问题,因而实际上谈的问题是质量体系自身及其认证的有效性兼而有之,没有进行明确区分。

在有效性影响因素方面,Milé Terziovski等(1999)认为ISO 9000认证的有效性来自于许多因素,其中的3个典型因素为:公司质量文化(Quality culture)、寻求认证的动机(Motivation for certification)、审核风格(Auditing style)。并通过澳大利亚认证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1)质量文化的成熟程度和认证动机对来自ISO 9000认证的收益和企业绩效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即两者可以为ISO 9000认证公司带来明显的收益和绩效改善;(2)审核风格则没有得到证明具有这种明显影响[13]。然而,他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存在于组织质量体系中的一种“时间效应”,随着时间推移组织的质量体系越来越成熟,经理人员对ISO 9000体系的某些益处的认知(Perception)会逐渐减少,进而得出结论:ISO 9000认证对于企业绩效的贡献主要是在质量文化上;而这种贡献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得越来越不显著。U.H.Acharya,Sanjit Ray(2000)于1998-1999年组织了一次对印度获得ISO 9000认证企业的调查,涵盖了各种规模和行业的1200个企业,结果显示,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施得益于:对于工作程序的较好理解、对自身权责的较好领会以及组织内部良好的沟通接口[14]。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底特律理工学院教授Hung,Chuan- Chen(1999)针对台湾地区的建筑行业进行了一次关于实施和采用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调查,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台湾建筑企业对于采用ISO 9000体系的态度和认同程度[15]。通过SPSS对1 80个随机选取的台湾建筑企业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成功实施ISO 9000体系的三个因素是:管理者参与;成功的员工教育与员工参与。该研究充分说明了积极的员工参与对有效实施QMS的重要性。

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企业寻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动机问题;(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3)质量审核风格和方式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系。

(1)关于认证动机的实证研究

企业寻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动机究竟是什么?Milé Terziovski等认为对企业绩效贡献最大的实际上是以顾客关注为焦点(Customer focus)而导致的管理者推动方式,也因此发现企业追求ISO 9000认证的最主要动机来自于顾客压力(Customer pressure)[13]。Jeh- Nan Pan(2003)对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日本、韩国ISO 9000认证企业动机的比较研究表明,它们寻求ISO 9000认证的动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获得竞争优势;改进公共关系等[16]。Gerald E,Fryxell和Agnes Szeto(2002)共同撰文探讨了香港企业寻求ISO14000认证的动机[17]。文章指出,企业追求ISO 14000的动机其实并不是它想改善环境,而是想要在公众中确立一种良好的企业商誉(to enhance firm reputation);当然,企业的这种追求又在客观上对其改善环境绩效起到了积极作用。那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呢?这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面谈等方法来研究。

(2)关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究竟能否改善企业绩效或带来某些益处?一方面,质量管理过程在强化企业绩效方面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G.S.Sureshchandar等,2000)[18]。Terziovski(2003)发现认证动机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19]。 B.Mahadevappa and G.Kotreshwar认为需要将ISO 9000获证公司的质量管理实践和TQM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实证分析了八类因素对印度ISO 9000获证企业的质量绩效影响情况,研究认为获证企业的ISO 9000实践需要更进一步与TOM紧密整合,方可继续获得质量改进[20]。ASHOK SARKAR(1998)提出可以通过增强员工参与程度和产品质量改进力度,从而以顾客满意度的高低来判断OMS是否有效[21]。Casadesús et al.(2001)也发现西班牙新德里Basque自治州的企业从质量体系认证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益处[22]。V.N.McLachlan则更加详细地把ISO 9000的益处归纳为35点之多,例如:鼓励员工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提供有真实价值的服务;改进公司的培训;管理层开始切实担负起质量责任;一种市场营销工具;……[23]。Elmuti(1996)相信ISO 9000改进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以及组织间的沟通,并提供了一致的产品和竞争优势,因此可以导致更大的顾客忠诚,更高的市场份额,以及使股价升值[24]。Webster(1997)发现ISO 9000体系能使一个公司更清楚地看到其生产和管理实际,并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25]。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人员(Guerin和Rice,1996;Reedy,1994等)却对ISO 9000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ISO 9000是一套要求太多关于质量实践文件化并由第三方进行独立审核的普通标准,他们大都对这种费用—效率模式表示质疑[26]。例如,Reedy(1994)认为,ISO 9000的阻碍作用在于它提高了运作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他还警告说,有远见的企业正在逐渐摒弃ISO 9000体系[27]。 S.Subba Rao和T.S.Ragu- nathan Luis E.Solis (1997)则从经验出发,在ISO 9000被普遍质疑的情况下探究了ISO 9000认证、质量管理实践水平和质量结果之间的关系,认为获证公司只是展示了他们较好的方面[28]。有研究者认为ISO 9000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高层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于标准的理解。A.C.L.Yeung,T.S.Lee和L.Y Chan(2003)关于高层管理者和OMS有效性之关系的研究认为,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无效大部分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制定了错误的管理目标和强加给ISO 9000标准本身的不正确期望所致[29]。斯洛文尼亚Maribor经济商学院的Marjan Pivka(2004)冷静地指出,充分实施ISO 9000标准的质量保证模式并不能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商业上的成功,符合ISO 9000标准只是表明企业获得了定义与识别过程的能力(尽管未必一定有效)以及根据该定义去实施过程[30]。Gavin P.M.Dick(2000)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说明ISO 9000认证和企业绩效有联系,他发现更好的质量水平与企业绩效有一贯的、积极的关系;同时认为ISO 9000获证企业实际上未必拥有改善过程控制或提供更好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31]。Terziovski et al.(1997)and Singels et al.(2001)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的研究认为,ISO 9000和公司组织绩效间没有联系[32,33]。

由此可见,质量认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同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斯洛文尼亚、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结果。就目前研究结果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实证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质量体系认证对企业绩效具有明显而确定的强化影响[19-25,34-37];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质量体系认证对企业绩效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存在负面影响[26-33,38-40]。实际上,由于管理情境问题的存在,出现这样的研究结果差异可能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中国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在内尚未发现类似较为详尽的、专门针对中国企业实际背景的研究。基于较丰富的中国企业调研数据,并注意其纵向企业运营绩效的变化情况,再设置若干匹配对照企业的认证前的运营绩效,可以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关于ISO 9000质量认证对企业绩效明显和持久稳固的影响。

(3)关于质量审核人员的实证研究

从质量审核角度来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问题,Williamson(1996)、Chan(1993)认为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有效的文件化,而不是关注体系的实际结果[41,42]。Hutchins(1993)认为,质量体系审核人员不熟悉所审核的产业、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面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差的一个原因[43]。Terziovski(2003)研究发现审核风格(Auditing style)对于企业绩效有明显的影响,正规而严格的质量审核对企业绩效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而有意无意放松标准、例行公事式的质量审核对企业绩效反而有较强的消极作用[32]。因此,企业对质量审核人员的态度是敬畏的,把他们当作专家来看待。在这种情况下,质量认证审核人员在对企业ISO 9000体系进行核查过程中的审核风格、态度和引导作用,审核水平等对于ISO 9000能否产生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导向作用;而且,这种导向作用究竟是教练员(以帮助企业改进为目的)、法官(居高临下的姿态)还是阻碍者(审核过程中例行公事,应付差事),对ISO 9000对企业绩效能否产生积极作用关系重大。

5、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有效性”评价因素及评价模型的研究

在有效性评价方面,北京工业大学韩福荣、郝进、蔡溪平等(2000)给出了一种较为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分别从方针和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等3个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性评价(见图1)[2,44]。

图1 质量体系有效性评价体系

罗国英(1999)指出,有效性不仅要看其是否有效,而且要看其是否明显、是否存在着提高的机会。我们的目的是为谋求更好、更显著的有效性,而谋求的途径在于充分重视和发挥过程的增值作用,抓住增值的机会,争取实现更宽领域、更大幅度的增值,使得我们讨论的有效性问题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这种观点更符合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原则。罗国英还提出如图2所示的有效性模型[3] 进行解释说明。

图2 质量体系认证有效性模型

比较图1和图2,不难发现,虽然在指标体系中出现了用户满意度(X[,12]),但从评价视角上,图1实际上是从企业内部来考虑和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问题,若能进一步考虑高层管理者关注程度、持续质量改进(CQI)、质量成本问题,则更为完备。而从质量体系认证的有效性概念来看,应该包括内部实效(内部效果)和外部承认(社会认可)两个方面。而且,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应该是认证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后者应该是前者的外在行为表现。显而易见,如果质量体系在企业内部没有取得效果(这种效果可能表现在多个方面),则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失去了这个基础,也就不可能有认证有效这个结果。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概念模型的构建

为了对E[,QMS]和E[,QMSC]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按照上文中的定义二,结合对相关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的归纳,将高层管理者思想观念因素(包括影响质量意识、对OMS的态度、认证动机)和国家监管(包括对机构的监管、质量审核人员技能水平以及人员资格的监管等)归结为认证环境因素,它作用于OMSC影响其有效性,而QMSC有效性反映为OMS有效性、认证工作规范性和认证采信度三个方面,并进一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据此提出初始概念模型(见图3)。认证环境因素即可能对E[,QMS]和E[,QMSC]存在某种影响的因素,通过对E[,QMS]和E[,QMSC]的作用,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某种内在影响;在初始概念模型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系列基本假设,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前提。

图3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初始概念模型

基本假设:

假设1:高层管理者思想观念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2:高层管理者思想观念与质量认证的采信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3:高层管理者思想观念与质量认证工作的规范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4:国家监管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5:国家监管与质量认证的采信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6:国家监管与质量认证工作的规范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7:质量认证工作规范性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8: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与质量认证的采信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9:质量认证工作的规范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1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11:质量认证的采信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1、主要研究结论

(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企业,应当对这个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以促进中国质量管理科学更好地发展。

(2)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E[,QMS])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E[,QMSC])是两个明显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不可笼统对待,应该加以区别。这对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3)由于管理情境问题的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开展基于中国认证企业的实证研究,以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

2、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1)为了能够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问题,需要在对“有效性”进行准确界定的基础上加以指标化、体系化,以便进行有效性度量。这里,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关键所在;评价指标的设定应当符合以下原则:既符合要实证的概念模型,切合中国国情,又要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前人曾使用过的典型测度指标加以确定。

(2)从认证工作规范性角度来看,要提高QMSC有效性,就应该对“企业-咨询机构-认证机构”三方的博弈关系进行探讨。这样的研究有助于从内在机制上把握由于共谋行为的存在而导致QMSC有效性不高的问题。

(3)提出有效性初始概念模型只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之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相应的变量采取合适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和指标进行测度开展实证研究,从而得出其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为制定符合中国质量行业实际的认证监管政策和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4)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问题,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企业和其它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关注重点是有差异的,譬如,政府机构、医疗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而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绩效测度指标选择及其测度方法上。这一点在后续研究中应给予重视。

标签:;  ;  ;  ;  ;  ;  ;  ;  ;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认证研究综述_质量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