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 上海 松江201601)
摘 要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7年 3月至 2018 年 5月收治的10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达25.4%,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PSQI值降低,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产妇的睡眠质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字:优质护理;产后出血;睡眠质量;影响
目 录
引言----------------------------------------------------------------------------------------------------1
1.资料与方法-------------------------------------------------------------------------------------1
1.1入选与排除标准------------------------------------------------------------------------1
1.2一般资料------------------------------------------------------------------------1
1.3方法------------------------------------------------------------------------1
1.4评价标准------------------------------------------------------------------------2
1.5统计学处理------------------------------------------------------------------------3
2.结果--------------------------------------------------------------------------------------------------3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3
2.2两组产妇产后睡眠质量情况比较--------------------------------------------3
2.3 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分析---------------------------------------4
3.讨论------------------------------------------------------------------------------------4
4.结论------------------------------------------------------------------------------------4
参考文献-----------------------------------------------------------------------------------------------5
引言
优质护理服务旨在以产妇为中心,强化常规基础护理,全面贯彻落实责任制护理,深化常规基础护理专业技术,从整体上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以产妇为中心需要护理人员时刻在思想准则及护理行为上,处处为产妇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产妇放在首位;紧紧围绕产妇及其家属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同时控制服务成本,制定体系化的服务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产妇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满足并保障产妇的基本生活需要;二、保证产妇的安全;三、使产妇的躯体感觉到舒适;四、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五、获取产妇家属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六、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来提升产妇及其家属以及社会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干预一般以常规基础护理程序为基本,将常规基础护理的程序变得系统化,形成层层紧扣的更为复杂的护理程序,保证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及高质量性。因此,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作为观察对象的住院产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及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比较,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等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与排除标准
1.1.1 入选标准 作为研究对象的产妇均无精神障碍病史,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有精神障碍病史,原发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原发性心脏病等的产妇。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7年 3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10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自然分娩29例,剖宫产22例,其中初产33例,经产18例;对照组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21例,其中初产34例,经产17例。此外,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的在分娩方式、年龄、平均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本文的研究采用了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根据随机化表格,将入选的10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
1.3.2观察组
观察组产妇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程序可分为如下步骤:①入院护理:在产妇进行治疗前,由责任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同时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讲解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完成产妇入院体重及生命体征的收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心理护理:产妇在生产前可能会产生恐惧、无助等不良情绪。因此在产妇进行生产前,责任护士需积极加强与其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可以通过语言疏导、音乐疗法等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2]。③产前护理:简单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医院产房环境,使其能尽快的适应陌生环境,再详细向其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使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这个自然的生理过程有尽可能多的认识,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3]。护理人员还应该时刻根据产妇生产的变化情况,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辅助医生做好各项工作。④产时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全程陪伴,持续性地给予其在生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进行全方位的服务,转移其注意力以达到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许产妇丈夫进入产房,参与分娩过程,增强产妇的信心。同时助产士除观察产程进展、监测胎儿心跳外,在第一产程时,可以通过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等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使其对分娩疼痛敏感性降低;对其进行腰骶部的按摩,缓解子宫收缩带来的疼痛,并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在第二产程时,适当的对产妇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导其配合宫缩时屏气用力,正确使用腹压;根据产妇的生产情况,适时给予适量镇静剂和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并减少出血。同时选择药物镇痛需根据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尽量使产妇舒适、安全地度过分娩期。在第三产程时,发现胎盘出现自然剥离征兆后,轻轻按压子宫下段,牵引脐带帮助胎盘、胎膜完整排出,然后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以促进子宫收缩[4]。⑤产后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生产后2 h内还应该继续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子宫收缩和产后出血的情况,并仔细检查产妇宫底高度、有无产道裂伤和胎盘残留,对产妇实施子宫按摩,加强其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5]。⑥获取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产妇在生产之后其家属的重心可能从产妇转移到新生儿上,故产妇可能会发生产后抑郁等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注意产妇的表情、心理变化,尽量满足产妇的需要。护理人员还应注意提醒产妇家属重视对产妇的关怀与关注并协同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及一些恢复性功能训练,以达到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1.4评价指标
1.4.1 产妇产后出血情况
产后出血的评估标准为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是否超过500 ml。一般情况下采取称重和容积法计算产后24 h出血量。 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 ≥500 ml 定义为产后出血[6]。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妇例数/总的产妇例数×100%。
1.4.2 产妇产后睡眠质量情况
分娩会引起产妇强烈的情绪波动,最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易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使神经体液调节发生失衡,导致睡眠紊乱[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编制的。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睡眠质量的评估[8]。根据测评条目统计分值,累积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至2l,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我们在文中运用此指数记录产妇产后的睡眠质量情况。
1.4.3 护理满意度
统计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的形式,有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不了解未告知四项进行选择。由产妇及其家属填写。我们的调查表包括10项调查:1、对入院介绍和接待是否满意;2、对病房的安静和整洁是否满意;3、对您的责任护士的知晓情况是否满意;4、对护士告知的饮食注意事项是否理解、满意;4、护士对您的生活照顾及关心新生儿需要是否满意;5、对护士体谅病情是否满意;6、对护士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操作技术及其在做护理操作的告知是否满意;7、对于出院指导及护士提供的健康指导和母乳喂养指导是否满意;8、对护士的解释疑问及服务态度是否满意;9、对护士在治疗期间对您护理时隐私保护是否满意;10、对住院期间整体护理服务是否满意。我们最后统计每张调查表满意的项目条数,计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①非常满意(8个及8个以上项目为满意),②满意(6-8个项目满意),③不满意(<6个项目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产妇及其家属例数+满意产妇及其家属例数)/总产妇及其家属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对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 或x2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所得数据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比较如下表1所示。对照组产妇共51例,发生产后出血情况的为13例,出血量为216.2±45.37 ml,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5.4%;观察组产妇共51例,发生产后出血情况的为3例,出血量为103.1±43.54 ml,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5.88%。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发生率相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
2.2两组产妇产后睡眠质量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睡眠质量情况比较如下表2所示。观察组产妇在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产妇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PSQI值降低,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变产妇的睡眠质量。
2.3 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分析
两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结果情况统计如下表3所示。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娩是一项涉及到女性躯体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的自然生理过程。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索为产妇精神状况,心理因素与产力,产道和胎儿[9]。对于产妇来说,分娩是其机体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应激反应,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初产妇而言,因为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所以极易受各项社会因素影响,首先生产带来的角色转换容易使产妇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从而使其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和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增加,使子宫收缩乏力,致使产妇疼痛增加,产程延长,产后出血量增多[10]。其次经济负担增重等的压力,容易使产妇发生抑郁等情况,造成其睡眠质量的下降。产后出血是产妇生产过程中最常见和最凶险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产妇健康,还易诱发失血性休克、感染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危及产妇的生命健康[11]。
本文比较了常规基础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情况,统计了两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我们的研究结果,有数据显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仅为5.88%,而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的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达25.4%,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两组的发生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的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数据显示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说明优质护理干预宣传教育在产妇的产后护理中相当重要。有效的宣传教育可以使产妇及其家属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减少恐惧心理,有利于产妇配合医师和护士,做好产后护理工作。同时优质护理干预也使产妇的负面情绪得以缓解,有利于提高产妇康复的自信心。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睡眠质量。
4.结论
与常规基础护理相比,对产妇实行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产妇的睡眠质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疗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曾宇玉.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睡眠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J].中外医疗,2013,31:148-149.
[2] 王燕荣. 癌症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9.
[3] 王冰梅.产前心理因素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11,14(12):68-70.
[4] 林翠红. 干预性护理防治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005-2007.
[5] 李晓红.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48-49.
[6] 高惠芬.预防性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 60-61.
[7] 戴明亮. 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57-58.
[8] Solanki N, Singh BP, Chand P, et al. Effect of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on sleep bruxism score and sleep quality [J]. J Prosthet Dent, 2016, doi: 10.1016/j.prosdent.2016.04.009. [Epub ahead of print].
[9] 汤翠芳,连玉红,徐胜珍.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 [J].护士进修杂志,2010,22(14):6-9.
[10] 段树菊. 心理干预对分娩期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11, 8(1):124-125.
[11] 张保华. 产后出血92例临床分析 [J].吉林医学,2011, 32(21):4388-4390.
论文作者: 蒲莉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家属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情况论文; 满意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