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相关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欧瑶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相关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欧瑶

身份证号码:45272419870608xxxx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凸显。软土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部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稳固性,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鉴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影响以及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得工程施工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实践活动的软土地基施工情况,探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正确选择与应用,以便在今后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为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提供切实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地基处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投入不断加大,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无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具有特殊地质条件的地段。软土地质是众多特殊地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存在会给建筑工程造成一种十分严重的威胁。因而,正确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应对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威胁十分重要。软土中含有大量的亲水胶体微粒,在外界建筑重力的作用,地基很容易产生侧向膨胀挤出滑动,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因此必须深刻分析软土地基的特点并对软土地基进行浅层或深层处理。

1、建筑工程地基的基本分析

1.1 软土地基的特性

软土地基问题是困扰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析软土地基的特性不难得出,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软土地基的特性问题是最重要的原因。软土地基是由强度低、压缩量高的软弱土层形成的地基。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弱、抗剪强度低,沉降量大的特点。正是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高,加之其渗水性也比较差,这些都造成了土地的空隙比较大,从而导致土地的抗压能力也会很差。稍微超出其自身承载力,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破坏整个地基建筑,并且一旦事故发生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1.2 软土地基处理的类别及处理原则

由于地基地质情况和土质的构成等问题,在通常处理软土地基时一般从地基的沉降处理和地基的稳定性处理两大方面入手。所谓的沉降处理就是运用固结沉降和减少沉降总量的方法。而软土地基的主要病害就是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因此降低或者避免软土地基的沉降就可以很好地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增强整体强度。

2、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容易出现的事故

2.1 地基失稳

地基土的抗剪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整体地基失稳。具体破坏形式有冲切剪切的破坏、整体剪切破坏以及局部剪切的破坏等,最终会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甚至倒塌。

2.2 地基变形

地基土在结构荷载的作用下发生沉降。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倾斜以及局部倾斜如果超过结构变形的允许值时,就会对结构体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地基失稳现象。

2.3 地下水渗流

基础之下的地下水渗流会对结构回填土造成潜蚀。从而在地基回填土下产生溶洞、土洞。从而致使土体结构发生改变以及出现流沙或管涌等现象,从而会严重破坏建筑的结构质量。

2.4 土坡滑动

在土坡坡顶或坡脚进行建筑施工时,可能由于建筑施工对坡上土质结构加载、坡脚取土以及雨水渗流等造成土坡失稳滑动。

2.5 地震引起的事故

这种问题主要和地震强度、建筑结构体型、结构形式和刚度等因素有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 特殊地基事故

对于特殊土质情况缺乏详细了解而未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施工,从而导致建筑事故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常见的特殊土质有冻土、盐渍土、膨胀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

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

针对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着其适应的对象和其本身的优缺点,因此在选择处理技术时,必须结合当地施工的自然地质环境和实际经济条件,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正确的处理,以解决问题,提高施工质量。

3.1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软土地基表面施加不小于设计使用最大载重的预压荷载,使图中的水从图的缝隙中流出来,从而使图的强度提高。经过整个施工期的预压,软土地基中孔隙体积减少,会使地基完成大部分的沉降,土的有效应力增强,地基强度逐步增加。但是随着预压的结束,卸去了原先的预压荷载,地基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弹。但是,当工程交付使用时,软土地基所能承受使用的荷载再次沉降。排水固结法的主要功效就是控制地基的沉降,通常与沙砾垫层法一起使用。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会由于预压时间过长导致工程的工期加长。

3.2 置换填土法

对于淤泥层比较薄的软土地基,可以采用置换填土的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将原来的软土层全部挖出来换填渗水性强一些的泥土。相对于工程造价较高又不利于防渗的沙石,我们多选用粗砂、水泥石和灰土等一些更加经济实用的材料进行处理。这些材料一般都可以就地取材、造价较低,经济实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回填过程中,一定要用压路机对回填的土进行压实处理,形成一定的受力层。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合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

3.3 粉喷桩的处理措施

之前介绍的置换填土法是针对淤泥层较薄的地基,但是如果淤泥层的厚度非常的大,如果仍然采用换土填土法,工程量会非常的大,经济代价也很大,就不是很实用。针对这类较厚淤泥层的应该采取粉喷桩的处理技术。粉喷桩主要是采用一些粉状物质加固料和原状土进行搅拌从而生成的一种具有高强度的混合材料。而通常情况下,水泥是我们最主要的粉状固化物质材料,经济实用。在进行粉喷桩施工时,要根据施工的时间选用凝结时间适宜的水泥,以避免在施工还未结束水泥就已经发生凝固的情况的发生。同时,水泥的剂量也应该严格进行控制,以确保搅拌的均匀性。

3.4 重锤夯实法

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重锤夯实法也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解决方案即为,利用重锤自由落体的作用,现将其提高到一定的高度,然后让重锤自由下落,产生一个强大的力量,通过敲打地面使土地变得紧实。同时应该注意控制好重锤与地面的作用距离一般保持在10-40m 即为最佳。重锤夯实法相比于其他提到的那些个方法具有自身极强的优势,对地基的加固效果非常好,对于外界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采用的设备也较为简单,更大程度的节约了原材料和劳动力。

3.5 沙砾垫层法

沙砾垫层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好沙砾的厚度。如果垫层时使用的沙砾过多,层度过厚就会对以后的施工带来困难,但是如果垫的过于薄了又会影响工程的质量,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层垫土还能起到一层排水面的作用,增加软土层的排水。让软土再填充负载的情况下能够加速排水稳固结构,这样就可以起到加强软土层强度的作用。但是这种排水层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适用于一些软土层不厚但排水条件却相对较好的路段。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应用是否得当,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制约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运作的有序性。施工单位在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的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和情况,做到因地制宜,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特点和工程建筑设计的规格和要求,正确的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能够在施工期限内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具有确定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达标性。

参考文献:

[1] 万 爽.浅谈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09)

[2] 杨秀星.高速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7)

[3] 潘如升.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2(16)

论文作者:欧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相关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欧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