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突出的进步,高速铁路道岔铺设是关键和重点,在当前施工阶段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升整体质量。本次研究中以昌赣客运专线DK42+421.355~DK43+066.02段路基为基础,对道岔的铺设概况分析。
关键词:客运专线;42号无砟高速道岔;铺设要求;质量控制
在当前客运专线设计中,影响因素比较大,结合实际铺设质量和要求等,需要做好整体铺设管理工作。在整个管控过程中,进行线路调整,尽量使其符合整体铺设要求。本次研究中以DK42+421.355~DK43+066.02段路为案例,进行线路分析,确定合适的控制举措。
1.项目概述
DK42+421.355~DK43+066.02段路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段潭乡境内,昌赣正线与西南上、下行联络线相接,设计为高速42号无砟轨道道岔,道岔里程范围为DK42+836.984~DK43+066.02,共229.036米。本段路基路基基床底层以下均采用渗水组A/B料,桥台及涵洞过渡段均采用掺3%水泥级配碎石填筑。正线软基处理采用螺杆桩加固,联络线软基处理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
2.施工工序
2.1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
无砟轨道铺设的质量控制是重点,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线上和线下的指导工作。线下工程模式和底座的混凝土全部完工,并检验合格。在整个铺设无砟道岔前,结合当前的客运专线轨道流程确定技术指南,根据铁路建设要求可知,对桥涵变形现象进行评估,确认路基的实际情况后进行处理此外各个路段可能存在变形以及过渡段异常等现象,要求确定沉降差,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尽量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
2.2混凝土底座质量控制要求
在当前路基底板施工和管控中,针对检验流程和实际要求等,需要监理单位组织进行各项指标,在铺设的过程中进行技术交底处理,只有合理验收后,才能进行交接处理。底座的混凝土结构必须确保密实,在表面处理中,保证均匀性,此外需要进行颜色的处理,避免出现露筋和蜂窝等现象,只有做好各项缺陷处理工作,才能合理管控。对道床板范围内的底座板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不小于75%,在检查力度确定的过程中,确保剪力筋的位置和高度符合要求。
底座混凝土的养护处理也是重点,在养护管控中,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对表面进行清理,此外对底座的器具进行审核。
2.3 CPⅢ交接与复测
道岔控制基准的标准测量是个全面的过程,在验收过程中需要结合对应的标准实施,一般情况下,组织人员和测量人员等对各个点进行检查,只有等到CPⅢ点复核测量结果与从线下施工单位接收的CPⅢ测量成果满足技术条件的限差要求时,直接采用线下施工单位交接的测量成果。如果不满足限差的要求,需要将其上报给监理单位,在线下施工单位组织测量管理中,进行多次负荷检查。依据经复测后的CPⅢ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测设道岔控制基标。
2.4无砟道岔厂内验收
道岔的验收检查在特定的区域内实施,每一组道岔在运输的过程中,在厂内将道岔的区域进行设定,此外需要明确的是连接部分、撤叉区域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调试和检验,安装的过程中涉及到轨件、锁闭装置和转撤机等,在检查过程中结合实际的规定进行,在各个部分检查中,确定检测记录,只有对设计部位按照设计指标进行检查和落实,才能符合整体要求。预组装完成后,对道岔实施出厂前的检查,道岔出厂必须有明显的 标识,内容对应的过程中 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或出厂日期、制造厂名或厂标等。
在设计阶段对原有的标识进行更新,标识内容多,包装箱必须进行各个项目的详细说明。
承包人应制定道岔产品装卸、运输及保管的相关技术条件,并报业主备案;承包人应严格执行道岔产品装卸、运输及保管相关技术条件,确保其满足铺架(设)要求。
3. 42号道岔质量控制点
在客运专线高速道岔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很重要,在当前预设过程中,针对具体设计流程和实际要求等,需要掌握道岔控制的具体要求,实现整体管控,以下对措施分析。
3.1道岔制造质量控制
42号无砟高速道岔的控制受到生产工艺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底部制造精准度差的现象,在现场铺设和管理中,合理的安装和调试等是关键,为了避免存在困扰问题和其他不良影响。间隔铁尺寸和精准度等,进行局部调整。轨道设计中可能存在限制器异常和构造件的加工精确度不高的现象,在实施过程中强调的是生产质量和出厂质量等,需要严格进行验收。无砟道岔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工作内容和实际要求,无砟道岔铝热焊接人员配置如下:
3.2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切实抓好防洪抗汛的准备工作。施工前首先要解决排水问题,疏通原有的排水系统,保证不被破坏;增设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排水畅通,在设备上多考虑些抽水机、草袋,雨棚,临时排水和防洪设施;生活设施、材料堆放等不要布置在低洼处,以免造成损失。
3.3优化底座施工
底座施工的影响因素多,结合道床板的钢性基础,下部直接和站场的路基是连接的,以道岔结构为例,提供的是直接的承载力,在满足静脉设计形式的要求下,基础设计中依然存在弹性不均匀变形的情况。底座的强度以及刚度等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底座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厚度等相对一般的砌体结构高。在施工中,要求确保沉降和CPIII精密性,在评估和选择中,整体评估合格后,可以实施底座施工,下线施工和上线施工等结合办理,对下线的施工项目分析,如果存在不达标的现象,需要进行整改。底座顶面凿毛可能存在外露的现象,需要做好混凝土表面处理工作。针对下线施工的不达标现象,必须尽快处理。施工现场可能存在恶劣的环境,如下图:
图一:施工恶劣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要求负责人掌握自身的工作责任,对下属进行指导,确保安全事故,避免产生其他事故。
3.4道岔吊装
道岔吊装处理模式符合当前吊装模式要求,在整个阶段需要做好方案更新工作,选择对应的起吊设备。吊装方法如果应用不当,容易存在变形的现象,不容易恢复,甚至影响安装质量。在当前道岔吊装施工中采用扁担梁,设计方式本身有重要的优势[1]。
3.5岔区的测量
在当前线下单位的CPIII检测管理范围内,注意的是进行数据分析,线下施工单位将CPIII数据向道岔施工单位进行内业以及外业的移交处理。道岔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复核审核工作,实施单位数据的测量。如果存在异议,线下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的整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线下施工单位重视的是道岔线下处理,确保道岔施工路基符合沉降需求。施工单位在沉降收敛的过程中进行指标分析,不能擅自进行铺设。
在道岔施工单位测量管理中,道岔的铺设工作需要积极落实,根据轨道线路的平整性和前期预设工作要求等,每一组道岔在设计中需要做好各个点的预设,要求结合精密性结果进行基准审核,复核项目检查的过程中,中线、里程以及高程等设计也是关键,在检查设计中,进行勘察,避免后期出现错误。
3.6优化施工组织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全面落实安全、质量、技术责任制。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图纸复核、技术交底、机具设备完整、完好性。严格按报监理、咨询及业主批复后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密切注意周边施工环境变化,对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制订相关的应急预案,确保整组道岔施工质量。
结束语
针对客运专线42号无砟高速道岔铺设的具体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合理进行铺设处理。对所有施工人员不间断的进行安全理论及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进行学习培训,安排专职人员对安全进行现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落实安全责任人,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奖惩制度。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合理的铺设和管理后,能符合实际要求,确保验收管理的合理性,实现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宏伟,孙柏辉 客运专线高速道岔铺设技术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 ,2016,10(01):96-98.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道岔论文; 过程中论文; 底座论文; 的是论文; 路基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测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