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化作业探析论文_商冲,樊伟

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化作业探析论文_商冲,樊伟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咸宁市咸安区供电公司 437000)

摘要:电力工程中的标准化作业,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标准化作业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化作业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作业标准化就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方法加以优选优化,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活动过程。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作业就是标准化作业。

一、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功能:

1、能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电力工程建设和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有效地控制自由度极大的人,即控制人的行为。因为人是客观事物的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标准化作业,能把复杂的管理和程序化的作业融为一体,能有效的控制、约束、规范人的失误,把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能有效地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

从数理统计可看出,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甚至更高地发生在班组,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违章现象引起的。标准化作业就是把企业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并在作业单元上严格规定了操作程序、动作要领。把整个作业过程分解为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动作标准之中,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特别是习惯性违章作业。保证作业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

3、为企业积累经验财富

标准化作业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以及通过血与泪撰写的经验教训,通过标准化作业的标准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教训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企业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教训(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标准化作业存在的问题:

1、标准作业卡种类繁多,且相互之间有不连贯现象,不能将标准化作业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

2.标准化巡视作业卡中各类参数未数据化,与实际运行参数无法进行比较,而且有部分与实际不符;

3.电力工程建设中未做详细说明,在实际运用和巡视中有误判断的可能;

4.在标准化作业卡中各变电站均无正常运行方式,因此无法正确判断保护的投切情况和备自投的运行方式。

三、标准化作业的改进措施:

1、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而且应是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的。如五防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挂锁确是挂在刀闸上,为什么不能在检查刀闸的同时检查五防挂锁呢?如果各个挂锁点检查后,那么五防就只检查逻辑关系就行了,即简单又明了,何乐而不为呢?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正确地执行操作”。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正确操作。又比如“正常标准化巡视作业”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巡视检查某一变电站的所有一、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涉及该变电站的所有一、二次设备的详细内容;一次设备的位置指示、各类参数值(有能比对的正常参数值)、是否有发热现象(正常温度范围)、油位(高度)、油色(正常油色)等是否正常”,应有明显直观的判别方法。可以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SF6断路器气体压力值为0.6Mpa、液压机构压力值为26±0.5Mpa”表示;使运行人员巡视到位后会立即发现压力值是否正确。有数值的一定要有明确的数据提示运行人员。

3、准确:将二次控制、保护压板按不同的颜色标注,绘制成二次压板投切图,红色表示正常运行时加用;黄色表示按调度命令按方式加用;绿色表示设备停运时加用;白色为备用。巡视人员一到位就会发现压板投切是否正确;将电源开关也按屏绘制成图,标注每一对应的电源开关的运行位置;将各种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监视灯光信号按颜色提示告知运行人员,以便运行人员核对。

4、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将设备按单元划分,相同的单元规定统一的标准和术语,内容可延伸至每一个点,在一个点上判别这个点是否运行正常,通过点再延伸到面,这样,设备的运行状况就会很直观的反映出来。

5、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能操作和可操作的。

6、及时修订:标准在需要时必须修订。在优秀的企业,工作是按标准进行的,因此标准必须是最新的,是当时正确的操作情况的具体反映。永远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石海英,伍忠文.浅谈变电运维标准化作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10):44-46.

[2]张波.高低压配电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

论文作者:商冲,樊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化作业探析论文_商冲,樊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