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与训练论文_周聪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与训练论文_周聪

周聪

东华高级中学

摘要: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着的,但也有区别。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

关键词:体育 教学 训练 方法

一、良好体育课堂训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一学生刚刚踏进高中校园,对体育知识的了解还是片面的,加上身体发育不太能成熟,为了他们在以后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开学时就应为他们制定了计,在每节体育课中训练他们的耐力及体能,让他们了解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并掌握好这个规律,逐渐把技术形成技能,这样在考试中能帮助他们取得较优秀的成绩。

"快乐体育,健康第一",体育教师结合这一理念可以在每个学期开展几次别开生面的体育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全体师生表现出的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精神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日后教学,有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也在全校师生的实际行动中有了具体体现。为训练广播操比赛,每位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训练,若碰上其他班级训练,还可以相互交流和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点,正是因为前期的认真准备,比赛那天,平时做操和站队不认真的学生能够端正态度,以最标准的姿势完成每个环节,每个动作。这也体现了每位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体育教师应在每次活动中进行总结和创新,让学校生活变得更丰富,让体育教学变得更有趣。

二、良好体育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体育教学虽然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有训练因素;进行训练虽然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水平为主,但其中也有教学因素。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对学生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育道德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学生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体育课堂中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通过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来提高学生激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结合作意识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健康积极心态的集中体现。毫无疑问,游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同时也为教师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机会。例如,在游戏比赛中有的学生输了不服气而发生摩擦和争执,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之间互相埋怨,从而导致受指责的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而退出比赛。如此,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影响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抓住这一机会,顺势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教导,特别是那些情绪激动的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游戏比赛的意义,重在参与,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成败,而不是互相指责和不满。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析他们会失败的原因,找出能够取胜的有利因素,最终让学生重新振奋起来,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接受能力

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也难免会遭遇挫折。如在一场班级间的拔河比赛中,因为教师发现了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比赛,而大声斥责,结果会导致该班的学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最终失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因为外在因素而非自身因素造成的失败会使学生很难接受,情绪低下不满。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教师应该主动向学生说明真相并且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并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再次比赛的机会。同时我们还可以讲述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事件,使学生们了解到任何一场比赛都可能存在着意外,包括裁判不公平,意外失误等,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能够增强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身情绪调节的能力。

(三)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性格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个性。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学习,而人的性格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应当通过适当的体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与人和谐,积极进龋如在体育分组活动时候,常常发现有个别学生不愿参与,询问其原因,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过深入一些的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不合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亲自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并且指导小组活动的方法,并观察过问该小组中每个成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每个成员取得的成绩,让不合群的学生能够增加信心,融人到群体中去。此外,还可进行一些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其他同学打成一片。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了。

三、体育技能提升的过程

在动作初步掌握的截图,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们展开初步的尝试练习,在自身的脑海中首次建立出一个动作的概念,从而慢慢的对动作的过程和要领进行体会,对动作进行粗略的掌握,在动作粗略掌握的阶段过程之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大脑皮层会受到外界的刺激,从而使大脑皮层处于泛化的阶段,学生的动作往往表现在紧张,不连贯,缺乏一定的控制力等,同时还会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的出现,因此,高中的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动作示范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特征的不同来对动作进行示范和耐心的讲解,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加强学生对动作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引导学生自主的对动作的要领进行分析。并且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对自身的动作和方向进行规范和限制,从而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矗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的动作,仍然是要注意反复地进行习,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机能。因为如果长期练习中断动作会使自动化的动作逐渐消退。同时教师应在运动训练中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改进某些细节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创造优异的成绩。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思维和感知的方式,掌握行动的关键点。体育教学的开展,也需要加强思维的培养,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运动的精髓。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还应注意反复练习和频繁使用,从而提高身体的能力。确保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通过体育减轻自己的负担和压力,从而创造更好的成绩,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矗

参考文献:

[1]王广虎,张放.论教学艺术与体育教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03期.

[2]周志俊,钟以俊.论体育教学中的以美育体[J].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01期.

[3]程芬.体育教学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年03期.

[4]龚坚.现代体育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1.

论文作者:周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与训练论文_周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