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电磁干扰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魏秋雪,李永跃

无线通信电磁干扰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魏秋雪,李永跃

5721厂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无线电通信的应用领域愈加广泛,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所起到的作用也愈加重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电磁干扰现象的研究及防治也受到了重视。因为无线电通信一旦受到干扰,就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其危害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虽然现阶段我们使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都应该按照规定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是在应对一些巨大的电磁干扰以及越来越多样化的电磁干扰源时,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无线电通信的信息安全以及通信质量,我们还是要对其电磁干扰以及防治进行研究,在把控其产生原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方式及措施提高其应对干扰的能力。

关键词:无线通信;电磁干扰;防治关键

1无线电通信概述

无线电通信是电通信的一种,与有线通信相对应。而所谓的电通信指的是一种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式。那么,无线电通信也就是利用无线电磁波来达到传输声音、文字、数据以及图像等信息的目的的一种通信方式。与传统的有线电通信方式不同,无线电通信不需要借助于各种线路,也就不用架设复杂的传输线路。因而,无线电通信在机动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建立时较为简单和快速,而且可以无视距离的限制。但是,无线电通信也并不是没有劣势,这种通信方式往往存在传输质量不稳定的状况,传输信号容易受受到干扰;传输信息也可能会被轻松截获信息,保密性差,传输的安全性较低;除此之外,还会受到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传输不稳定等。

无线电通信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发展和普及,是因为它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它可以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不需要借助传输线路,也就不用铺设导线,在交流尤其是远距离的沟通中更加自由和快捷,可以非常轻松地实现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的传播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电磁波其本身的特性原因,它可以适应多样化条件下的信息传播,有的电磁波可以在地球表面进行传播,有的可以在空间被进行直线传播,还有的可以从大气层上空进行反射传播,甚至还有一些电磁波能够穿透大气层,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内进行传播。而无线电通信也可以因为频率与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通信种类,比如长波通信、短波通信等。

2无线电电磁干扰概述

2.1电磁干扰现象

电磁干扰指的对电缆信号造成干扰,使得传导信号的质量降低,影响了信号完好性的一种电子噪音,国际上往往将其简称为EMI。电磁干扰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周边出现了发射出干扰的电磁辐射发生源,而且,这一现象并不是在无线电通信被广泛应用以后才被发现的,它是人类在很早的时期就发现的一种电磁现象,甚至可以说,它是与电磁效应现象同时被人类发现的,自其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开始了相关的研究。

2.2无线电干扰概述

2.2.1无线电干扰的定义及原理

无线电干扰指的是在利用无线电进行通信时,因为一些电磁能量的影响,导致了通信过程出现问题,正常的通信质量受到影响。一般来说,无线电受到的干扰主要是因为一些电磁能量信号通过直接或间接耦合的方式,有意或者无意地进入到了无线电通信的接收系统或者是信道当中,这些干扰能量对正在进行中的无线电通信的信号接收过程产生了影响,使其接收能力下降,能够接收到的有用信号质量出现变化,导致正在接受的信息发生误差,甚至是直接丢失,更严重的还会阻断通信的正常进行。所以,也有人将这些干扰信号成为无用信号,而因为无用信号影响到的有用无线电信号的正常接收这一既定的事实就是所谓的无线电干扰。

2.2.2无线电干扰的主要危害

无线电干扰的存在会影响到正常的无线电通信,无用的或者说有害的无线电磁能量对理应合法存在、进行的有用的无线电业务产生了危害,使得应该接收道德有用信号出现了误差或者丢失,影响了正常的无线电通信,或者使得正常的通信无法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线电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无线电行业新技术以及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发展,规模各异、性质不同的无线电台(站)数量不断增长,无线电干扰这一现象也获得了快速地发展,影响的范围日益广泛,干扰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航空通信、水上通信等业务来说,这些干扰极大地影响到了业务的安全性,严重的可能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甚至是国家安全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及后果。

3无线电通信电磁干扰防治的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

3.1无线电通信设备校核技术

这一技术是用来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工作进行校验和审核的,主要目的是测定设备是否合格,是否会成为无线电干扰的发生源。这一技术是对仿真技术的利用,通过建立相应的仿真系统,模拟一些工作场景,从而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性能进行测量,在与系统自身设定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之后,分析其抗电磁干扰的能力是否达标。对于不达标的设备进行整修或者销毁,通过从源头上减少干扰源的存在,达到防治无线电干扰的目的。

3.2屏蔽技术及其在减少电磁干扰方面的应用

屏蔽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屏蔽相互之间的感应来减少干扰产生的一种方式。具体说来就是在对某个电子设备或者是通信系统进行检测的时候,通过设置电力线或磁力线的位置来将其影响的范围进行控制,或者将其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或者使其影响力无法进入某些特定的区域等,避免它们相互之间静电或电磁因为产生相互感应而形成电磁干扰。

3.3接地技术及其在消除电磁干扰中的应用

接地这一概念是十分普遍的,把电路以及充作信号电位的某些公共参考点等进行与地面的连接,从而达到的低阻抗目的的方式就是接地技术。在无线电通信中接地技术是为电子设备抗干扰的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将可能产生电磁干扰源的电路以及设备设置地线或者直接与大地之间形成低阻抗连接。

3.4布线技术及其在改善电磁干扰中的应用

布线技术指的就是通过合理地设置电子设备的线路来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最常见最有效的布线技术是设置对称电路。设置对称电路就是把用于接受无线电通信信号的电子设备的双线电路进行处理,将其两根导线以及与其连接的所有电路进行对称处理,也就是在对地或者对其它导线的过程中使其连接的结构相互对称,而其对应的阻抗却保持一致,这样一来,负载上的噪声电压就会互相抵消,从而避免了电磁干扰的产生。

3.5屏蔽体结构材料要求

对于应用磁场屏蔽的,需要屏蔽体采取诸如铁以及合金等在内的铁磁性材料,此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磁特征,能够有助于将诸多磁场能量进行吸收。对于应用电场屏蔽的,需要屏蔽体底板实施良导体,而且对于机壳材料的选择,同样需要符合相同条件,采取良导体可以反射电磁能量。而且基于较高磁场状态中,屏蔽体不仅需要屏蔽电场,同时,也需要屏蔽磁场,所以需要屏蔽体材料结构严格达标。

结束语

文章从无线电通信以及无线电电磁干扰这两个概念入手,分析了电磁干扰现象对于无线电通信的危害,总结了常规的通过加强管理与监督来预防及整治电磁干扰现象的措施,并重点分析了无线电通信电磁干扰与防治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杰.民用航空甚高频通信无线电干扰监测与预防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7):149-150.

[2]刘佳.论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8(02):117-118.

[3]张晓光.浅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48.

[4]陈鹏.关于无线电通信中的电磁兼容分析[J].通讯世界,2017(02):88-89.

论文作者:魏秋雪,李永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无线通信电磁干扰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魏秋雪,李永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