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教育思考(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篇
上善若水,平淡求真
◆教风自定
教学,或风风火火,或平平淡淡,或山峰突兀、怪石嶙峋,或大江平流、潭静水清,虽各有千秋,但都以自己的条件为前提,以便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认为,最好的教学风格,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表现形式。
我讲课,没有组内其他教师激情澎湃的言语震撼力,没有组内其他教师清新婉转的情绪渲染力。早年曾有人这样评我讲课:语言直,情绪平,动若静。我思考怎样弥补,别人的东西学不来也学不像,只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掘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平平静静叙事,平平静静说理,讲述常人都能听懂的故事,说常人都能信服的道理。
◆教学就像过日子
我喜欢这样的说法:教学也像过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从教学内容上说,不刻意追求新、奇、特,而是讲学生易于理解的道理;从教学流程上说,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要平实自然,不给学生急刹车、再启动的顿挫感;从教学方式上说,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平等对话;从教学意境上说,要追求“小桥、流水、人家”恬淡的教学图景。下面呈现的两个教学片断,或许多多少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片断一]教学环节的过渡
教学内容:数学家祖冲之、农学家贾思勰、地理学家郦道元。
祖冲之:以询问“咱们同学中有没有木匠师傅”切入,引出古代木工“周三径一,方五斜七”的计算圆周率古训。贾思勰:以询问“咱们同学中有没有‘庄稼把式’”切入,引出对《贾思勰种植农作物》图片的学习。郦道元:以描述性的语言引入——“今天北京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但是古代却不是这个样子。在咱们学校斜对面,是浓缩老北京风貌的什刹海。积水潭、什刹海、北海、南海是古高梁河的河道,高梁河曾是永定河的故道,永定河古称漯水。《水经注》记载:‘蓟东十里,有高梁水者也,其水又东南入漯水。’由此确定永定河的位置。《水经注》是怎样一部书,就是我们要学习到的内容——地理学家郦道元。”
祖冲之和贾思勰是由生活经验的例证引入,郦道元是由周边景观的例证引入,注重的是生活,强调的是平和,突出的是自然,给学生留下的是亲切感和随和感。
[片断二]教学意境的创设
教学内容:郦道元的地理学成就与北京城古今地貌变迁。
首先,引曹植诗创设古时北京水乡泽国的野景意境:“出自蓟北门,遥望湖池桑。枝枝自相植,叶叶自相当。”然后,缓缓道出对古时北京田园风光的留恋,对未来北京郊野风情的憧憬:“那时的北京地区,河网密布,湖沼连片,芦苇丛生,禽鸟隐现。想一想,置身这样的郊野风光中,不喝酒也醉了。今天,北京正在四、五环之间建设连串的郊野公园,我们期望着更有野趣情调、水乡泽国的新北京呈现在世人面前。”
“上善若水”,我希望自己的教学像平缓的流水一样,波澜不惊,平和自然地浸润学生的心灵。
◆用最简洁的语言讲述最普通的故事
历史课程是一门“说”的课程,不管如何研究、探究,怎样活动、扮演,教师的说始终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京剧表演艺术讲究“唱、念、做、打”,这是京剧演员的基本功。历史教师也必须具备语言的基本功。教师的说、讲、读、白是“征服”学生求知欲望的“利器”。学生正是通过教师的口,听说道、品味道、看门道,吸纳知识于无形之中。所以,教学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享受。我看到有人这样描述教学语言,很有见地,抄录于此,与大家共勉。
讲述性语言:如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经历练。
问答性语言:如巧设机关,一问一答求互动。
情感性语言:如春风化雨,一吟一咏润心田。
激励性语言:如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
我认为,这样的概括性描述,本身就是一首韵律诗。在日常教学中,我也有自己的语言追求,核心就是一个“简”字。这缘于我十多年前在另一所中学的初中教学经历。当时的课堂教学,教学的组织、纪律的维持要费神用时。不过,历史课有优势,即情节多、故事多,这对于抓取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兴奋点有特效。但是,讲故事不能啰嗦,说情节不能累赘,这就要求语言凝练、简洁。历史是门课程,讲故事要说明道理,画龙点睛的语言就要悉心琢磨,追求立一字而震千钧。历史是门富有思想内容的课,学习知识,要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这就要求语言的逻辑性,说话要严谨,层次要分明。授课的语言和语言习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要求自己,语速要缓,适合学生听课、记笔记;用语要准,不产生歧义和误解;叙事要明,有利于学生消化理解。认识自己,“塑造”风格,不能激情就平缓,让教学节奏如和风细雨;我希望能带给学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听课享受。
有位语文教师对我说,她所带班的学生这样评价我教授的历史课:“别人是把一句讲成十句,李老师是把十句讲成一句。”我喜欢这样的评价,喜欢学生对我的概括,愿以此作为自己教学的不懈追求。为了课堂,为了学生,我教学的路未有穷期。
知识教育不是“知识”教学
◆知识的学问
历史知识,就教学而言,可分为史实性知识和智慧性知识。史实性知识陈述一个人物、一个过程、一种现象,是学生学历史的基本素材。史实性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的有效接受,即可掌握。智慧性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启迪学生获取历史智慧的借鉴。智慧型知识的获取不能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必须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通过探究、思考、判断,形成感悟、体会、反思,才能转化成学生的智慧性知识。所以,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以史实性知识的传授为基础,重在方法技能的训练和历史智慧的养成。
◆教育的学问
当前的课程改革,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性,更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性。作为一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传授知识的过程性和教育性问题。如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教学层次安排:
(1)仅叙述一个事件过程,学生得到的是知识的表述,是过程演绎,是史实铺垫,不能形成分析和认识的智慧。
(2)通过过程的叙述,让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主客观原因,中国战败的主客观因素,形成因果关系的认识,得到追因寻果的分析方法的训练;对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进行比较,从两场战争异同关系的分析中,形成危害程度加深的认识,得到比较分析方法的训练。这样,知识变成技能训练的手段。
(3)把鸦片战争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观察,做出价值判断,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变起点的认识,也就习得社会发展阶段转化划分标志的判定方法。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鸦片战争也是先进中国人百年强国梦的开端,将屈辱与强国联系到一起,消极中看积极,得到辩证思维的品质训练和历史性认识的新视角。这样,知识上升为情感因素。
学生在掌握鸦片战争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鸦片战争的分析方法和探究角度,正确认识和评价鸦片战争的多种角度。历史知识就不再是纯粹的史实,而是带有方法、情感的知识,“知识”教学(指单纯知识的教学)因此而转化为知识教育。
教学,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更希望学生能够感知知识、体验过程、感悟人生。这也就是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转化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政治的学问
历史教学中还有一种教育因素,就是教学中的政治责任感。历史教学是一门政治性、原则性很强的学科,它应当、也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和方针,教学中,这个大的原则和方向不能迷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家“三长说”,要求史学家具备“才、学、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清人章学诚又提出“史德”标准。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时,提出“史家的四长”,把“史德”排在第一位,这就是“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史德的提出以及置于最重要的地位,这是历史学认识和历史学家的自觉意识提高的重要标志。
对于“史德”,我理解的是,作为历史学家,在写历史的时候,以客观的历史态度去尊重历史事实,决不能将史家主观的成分掺杂到客观的历史事实中去。但是,作 为历史教师,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含义,即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十几岁的学生,似成熟非成熟,善思辨又易偏激,正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对他们进行历史观教育,特别是涉及一些不易讲清,或一时很难讲清的话题,回避可能是最理性的做法。有的教师的话是有道理的:“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禁忌。”也就是说,学术研究倡自由,教学讲课有责任。总之,历史教学,政治的原则性和历史知识的学术性不可偏废。历史教学不仅要对学科教学的知识负责,更要对教学的对象——学生的成长负责,这是最大的师德。由此,我想到当前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一些为某某历史人物、某某历史事件“翻案”的文章和言论,这些文章和言论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中学历史教学界。对此,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思考:
第一,今天与昨天的关系。历史学的重要作用是镜鉴和垂训,但它的突出特点是后人研究前人前事。当后人有了众多前人研究成果后,站在几十年后的时空点上,不是科学负责任地总结经验教训,吸取历史的智慧,而是任意指责前人前事,是否是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历史学家的职责是总结经验教训,以资政、以警世、以垂训后人;作为后人,要尊重历史、宽容历史,而不要过多的宣泄、指责。我想,历史教师的教学更应该这样。所以,我们要做“后事之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不是“事后之师”(事后诸葛亮)
第二,是历史学科与政治现实的关系。现在社会上出现许多以政治解读历史的书籍,还很受追捧。我认为,这是学术浮躁的表现。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学与政治学、伦理学有相通的地方,又有各自的畛域。有个幽默故事,或许能说明这一现象与关系。俾斯麦是19世纪德意志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一个舞会上赞美某女士的美貌,该女士回答说:“你们外交官的话从来都不可信!当你们说‘是’的时候,意思是‘可能’;说‘可能’的时候,意思是‘不行’;嘴若真的说‘不行’,那他就不会是外交官了。”俾斯麦说:“对,夫人,您说得完全正确,这可能是我们职业上的特点,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但你们女人却恰恰相反。当女人说‘不行’的时候,意思其实是‘可能’;当女人说‘可能’时,意思是‘是’;而嘴上若真的说‘是’,那她就不是女人了。”这则对话,幽默而精妙地点破了外交和社交的区别。
正因如此,对同一社会现象,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解读。就我的理解来说,历史讲求因果关系,追求来龙去脉,探寻发展演变规律。政治讲求力量博弈,寻求妥协平衡,追求利益最大化。这还是仅就学科间的不同讲的,更不要说学科与社会政治有更大的区分了。所以,历史学科,守好自己的本业,尊重别的学科的选择。历史教学,也应坚守这条底线。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参与中成长
◆尊重学生的“世界”
学生总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总有自己的一个小秘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一选择。
尊重学生天性。初中学生好动,既动口又动手,既动脑又动情,会为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狂喜或悲哀, 可能教师还浑然不知。因此,对于课堂上好表现的学生,既要给予机会,又要适度控制,不能让他们“控制”课堂。一些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和对历史的偏好,就鼓励他们做些历史小研究,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一些学生对某些人物、事件有浓厚的兴趣,产生不同观点的交锋,就给学生提供课堂辩论的机会。学生善画,让他画出历史;学生善歌,让他歌出历史。我收藏着初一学生画的《科举制》想象图画,极富创意与思索;学生制作的多种历史小课件,也充满智慧与新意。这样,历史既在课堂中,历史更在学生心中。
尊重学生的隐私。正像人的性格上有隐私一样,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隐私。就历史课来说,突出表现在课上回答或讨论问题、考试成绩公布之时。对于课堂讨论,我总是尽可能把机会让给发言较少的学生。但对于某些过于腼腆的学生,一定会注意做好对发言学生的鼓励、保护、点评、激发、引领、指导,平日亦常嘱咐所有学生以诚敬互助待人,营造一个“安全”发言环境,养成一个积极向上心态。遇到这样的情形,我可能会这样说:“我知道你有很多话要说,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表达。大家也都想听听你的见解,从你的发言中得到启发。试试看,说上一两句,下次再多说点儿。”学生不愿主动发言,一是觉得思考不完全,怕挂一漏万;二是怕答错。这时需要打消学生的犹疑和顾虑。遇到这样的情形,我可能这样说:“你看,刚才我(或某一学生)还说了错话,大家并没有耻笑我,还给了我改正的机会。你即使说得不对,还能有我的错大吗?”
学生的情绪是靠调动的,学生的自信力是靠一次次成功的体验磨炼的。教师的责任是调动、发现和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今天默无声响的学生,明天可能就是一方人才。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每每温习一遍,我就有一遍新的思考、新的体会。
尊重学生就要与学生同忧乐。当你把学生当作“自己人”的时候,学生也会把你当作“自己人”。我在这里直录学生期中考试作文中的一段话,既是对我的“奖赏”,又是对我的鞭策:
“他总是笑眯眯地对我们,公开课上严肃的表情反而会叫我暗暗发笑。老师是严肃不了多长时间的,当想笑的时候,通常会给我们讲个故事,跟着我们一起笑,也算是给自己解围。写到这儿,我不禁说出一句话:‘我那爱笑的老师呦!’”[1]
多年的教育教学使我对尊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尊重是一种理解,理解需要平等;尊重是一种宽容,宽容需要大度;尊重更需要一种高尚,做教师的,就要高尚。
◆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有人问哈佛大学校长:哈佛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哈佛最引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
给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首先和主要是学校的职责,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选择,多样化的活动方式选择,多样化的成长方式选择,多样化的发展机会选择等。但是,教师在这里不是被动的,而应主动配合好学校,运用好学校提供的选择机会,履行好自己的教书育人职责。其核心在于:把自己的教学工作,作为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选择机会的重要尝试。如果学生不能在我的课程中得到知识、能力和思想的充实和提高,那不仅是学生学业的失败,更是我给学生带来的人生选择机会的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无小事,教学关人生。
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关键是什么空间,毫无疑问,应该是自主学习空间,思维和能力发展空间,情感渲染空间。
自主学习,一是课内教学。关于课前学生演讲,我提倡: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谈一点感受。关于课上教学、研习课文,我提出:归纳层次含义,概括段落中心思想,区分史实知识和观点结论知识,探寻教材由史实到结论的分析方法。如阅读引述文献资料:第一步,通读材料,尽可能先由学生自己化解古文字阅读障碍;第二步,分析文献内容,找出与课文之间的联系,说明观点倾向;第三步,探究论者的主观意图及社会影响。如观察图片:第一步,指导有序观察,即先整体再局部,先方位后现象,先静态后动态,(人物)先形态后内心(揣摩);第二步,说明图片与课文的联系,评述图片内容的社会功用。
二是课外教学。主要是外出考察、假期活动型和探究型作业。我主张走向社会,抓取历史凝固的瞬间,见人见事见现象,以古导今,以今寻古(寻古人之幽思,发今人之智慧),开发社会这本大历史书。下面是我拟定的初中历史组暑假作业(节选):
首先,找一两本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读一读。尝试着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思考一下故事能带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我们能从中吸取哪些历史的借鉴。如果确有收获,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用笔记录下来,讲给父母、伙伴听。
其次,从影视作品、戏曲剧作中了解北京的过去和今天,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再次,到现实社会中去寻找历史的陈迹。可以了解自己居家附近是否还有历史的陈迹、街巷胡同的历史变迁、长辈人口中和记忆中的旧京时景、文化掌故等。我们提倡从生活中、从社会中追寻历史,但请你在调查和了解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人身安全。
其实,历史是随处可见,随时可见。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剧作、一段经历,都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我们在感受历史的同时要建立起历史与今天的联系,要培养自己洞悉社会的历史观察力,要涵养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
当你真的感到要对历史说些什么的时候,当你真的感觉自己已经完成从儿童到少年的转变的时候,请完成它交给你的作业:
1.把自己看到、听到或感受的历史记录下来。
2.用相机把见到的“历史”或历史遗迹拍照下来。
3.有绘画等艺术基础的同学可通过画笔等形式把感受到的历史画或“做”出来。
4.为你的同学和朋友开列一个历史书目单,并将你看过的书做一简要介绍,推荐给同学阅读。
◆学生体验的真谛
历史不能复现,但是历史教学可以通过间接的模拟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下面三个教学实例是我具体教学探索的片断。
[例1]情境模拟:感受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重税政策
看到一则美国历史课的报道,教师以“发纸收钱”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税收压迫的情感。我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学习、模仿,并在初二年级的课上进行了尝试。具体方法与相关体会如下:
步骤一:上课伊始,说明学校“发纸收钱”的“理由”做好情绪上的铺垫。然后发纸,让每名学生写下“欠学校一元”的欠条。
步骤二:学生写出对“发纸收钱”行为的看法。
步骤三:授课“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重税压迫北美殖民地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写出此时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感受。
步骤四:下课前,说明真相,让学生写出对两次体验的看法。
教学反思:“英国税收政策”感受调查表
(时间:2007年5月。班级:初二1班、初二4班,共76人。)
对于“学校交钱买纸”,表示不理解与愤怒的合起来占学生总数80%,说明学生对这种乱收费有抵制情绪。对于“英国税收政策”,表示理解的仅有一人,并且也是有保留的理解。其余学生均持反对态度。其中,明确写出“反抗”的占学生总数的56%,说明学生对英国重税政策由感性了解、体验到理性思考、判断后,才得出的结论。
对于“模拟情境”,学生普遍认可,认为由于增加了模拟场景,更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理解北美人民愤怒的情绪。有这样一个“场景体验”,与没有“场景体验”还是有区别的。下面这两段话是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知道真相了(注:指发纸收钱事),对北美殖民地人民感觉:同情啊。刚听说这件事时,只觉得很愤怒,但我们还可以发泄,也许他们只有无尽的愤怒,但却无处发泄。(初二1班:王玉平)
我非常能够理解北美人民的反抗!(老师,哎呀,您的教学方式它独特了,佩服!佩服!)这个不同寻常的游戏深深地让我体会到了剥削与不平等给人们带来的深深的迫害和压迫。我想,美洲人民的反抗是正确的!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人权的权利。这样的压迫太可怕而可恶了!(初二4班:李卉)
[例2]行动体验:烹制古茶——“唐朝种茶、制茶、饮茶”教学片断
我国是茶叶种植、生产的故乡,茶文化在我国有深厚的积淀。这一内容的教学对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有积极意义。因此,我对唐朝的种茶、制茶、饮茶教学内容作了必要扩展。
步骤一:出示唐朝陆羽《茶经》的内容,展示茶道文化的经典。
步骤二:出示唐人卢仝的《七碗茶诗》,让学生体会唐朝茶风古韵。
步骤三:告诉学生唐宋以前制茶、饮茶方法——先将茶叶捣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之类的东西,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将茶团捣碎,放上葱、姜、橘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煎煮。让学生体会古代饮茶药用的遗风。我还提出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照着上述制茶“药方”,在家尝试做一做。
步骤四:给出古人、今人论茶的言论——“人不可一日无茶”“药食同源”“饮食同宗”。北宋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教师引导:饮茶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现代人对茶文化的追求:会品茶的男人(品清意高);会泡茶的女人(修心养性);会享受茶的老人(延年益寿);会奉茶的少年(尊老敬客)。
通过上述四步教学过程,我希望我的教学能够达到如下的教学目的:
学生“烹制”古茶——品味
学生“参与”古事——体验
学生“神交”古人——感悟
学生“回味”历史——反思
[例3]思维碰撞:“文言”与“白话”的对话
“新文化运动”教学,学生没有文言的环境,难以理解“白话文”兴起的普及意义和进步意义。通过展示胡适的两首诗,让学生在“文”“白”碰撞、对话中,体会文学革命的重大意义。
第一次授课时,我给学生展示了胡适写的第一首白话文诗《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学生听了很不以为然,觉得语言贫乏,内容简单。没有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次授课时,我进行了“教学矫正”。
步骤一:在黑板上写出题目“蝴蝶”,要求学生先用文言写,再用半文不白的语言写。
步骤二:展示胡适的诗。学生在亲身尝试、体验后再读这首诗作,有了一定的体验,感觉也明显不一样了。我因势利导,进一步让学生找出一些文言与白话相对应的字词,再出示胡适的另一诗作:“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上吊;古名虽未必不佳,今名又何尝不妙?”
步骤三:出示胡适做学问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让学生体味新文化运动先驱求自由、破陈规、争进步的民主精神。
体验是行动上的触摸,学生动手动脑真做;体验是思维上的参与,学生揣摩、思考、琢磨;体验是心灵上的感悟,学生由事而理,由物而情,得到思想的升华,顿悟的满足。
◆给学生历史感的现实情怀
历史教育教学若就古说古、割裂古今,教学效果、教学功用肯定大打折扣。那些与现实有联系的事件、现象,在教学中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多留意发掘那些与现实有联系、可比附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恰如其分地参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两个教学片断是我在这方面的探索。
[例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内容: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造成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带来意大利衰落,英国崛起的后果。
补充内容: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太平洋两岸贸易首次超过大西洋两岸贸易,即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额超过与欧洲地区的贸易额,世界经济重心正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思考问题:面对这样两次相似的历史过程,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
[例2]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发展科技,经济迎头赶上和超越先进水平。
补充内容: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年》,中国和美国现代化差100年,2080中国有望成发达国家。《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两次中断、倒退。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现代化倒退20年左右;第二次是“文革”前后,造成我国现代化的重大倒退。所以大政方针不失误尤为重要。
思考问题:对比中国和美国、德国的现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课堂教学:寻求动与静的契合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生成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双向过程。只管知识不管行为的教师,只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半。在一次听课后,我与任课教师交流。学生课上随意说出很不合时宜的话,教师没有及时、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行为指导的缺失;个别学生服饰不整,斜披围巾,有违课堂风貌。人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潜质是有内在联系的。曾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讲,他学习成功之处就是“有序”二字,“有序”就是习惯。
我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秩序维护的第一责任人。谁的课,谁负责,这点对初中教学尤为重要。对于新学期、新班级、新学生的最初几节课,我认为,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加强课堂管理重于知识教学。值得说明的是,“管”是为了学、促进学的手段。“接下茬”是初中学生最爱出现的现象。是善意提醒,还是强力制止,恶意批评?我主张前者。关键看学生“接下茬”的表现,是积极思维,情绪被带入教学内容,不自觉脱口而出,还是有意的显示、标榜,甚至恶作剧;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干扰;是能自控,还是难以自控。“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因一个“接下茬”,而“雷霆万丈”,破坏了全班积极的学习情绪,阻滞了学生入静入化的思考,肯定得不偿失。
就我的教学体验来说,极其安静的历史课堂,有利于学生静默的思维,却不利于学生活跃思维的启发和顿悟思维的灵感。极其安静的课堂,尤其会对单个学生回答问题时产生压抑的气氛,众目睽睽之下难免紧张,无疑会影响思维的延展。相反,稍显躁动一些的课堂,有利于创造一种无拘束、亲和的发言环境,发言者更容易在同学期待和情绪渲染下,迸发智慧的灵感,讲出过人的言论。
实践中,我追求“形”“神”兼备,“形散”而“神不散”的课堂秩序。这种秩序,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或安静,而追求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自由,表现在热闹与安静的转换、“放”和“收”的统一。古人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我希望我的课堂教学也产生同样的意境。
一位历史学家说:“不要拒绝历史,因为历史给我们以智慧;不要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意味着对事业的背叛;不要漠视历史,否则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不要割断历史,因为否定昨天也就将失去明天。”历史教学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因为它有学生的笑声;历史教学是一件充满智慧的事,因为它历练了你的人生。我因历史教学而快乐,我因历史教学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