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战线论文,伟大旗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要实现这个纲领,没有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没有广大知识分子创造性的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当代,知识和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能不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进而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党内的还是党外的,都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很大变化,知识分子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理论研讨会不仅非常及时,而且十分必要。
这次会议将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研究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坚持和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而进一步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系统钻研、全面领会邓小平有关知识分子的理论和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灵魂,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江泽民同志指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表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庄严宣告:无论什么困难和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坚定信念,而只会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去克服困难,战胜风险,胜利前进。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十五大号召全党要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从各自工作的领域对这一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从总体上深入学习、认真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同时,系统钻研和深刻理解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对于从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同志,则特别要系统钻研和深刻理解邓小平有关知识分子的理论和思想。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知识分子问题,是我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知识分子始终作为受“教育”被“改造”的对象,而不能与工人、农民取得同等政治地位。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技术工作与直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知识分子与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农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知识分子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问题,解决科学技术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关系问题,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在全党树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在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1975年,邓小平亲自抓了当时处于半瘫痪、半取消状态的科研机构的整顿工作。选派胡耀邦等同志到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并要求他们尽快就科学院的整顿问题提出意见。胡耀邦等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草稿。1975年9 月26日,邓小平在听取汇报时,肯定了“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并且强调指出,“科研必须走在国民经济的前面”。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在开幕式上作了长篇重要讲话。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把科学技术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国家实力、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保障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阐明了科学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重。他反复提醒全党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他提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要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也是不行的。”1988年9月12日, 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 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1992年初,邓小平在巡视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再次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作用,不仅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为我们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拨乱反正,正确制定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从逻辑上说,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就必然要肯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是劳动者;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必然要肯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肯定科学技术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也就必然要肯定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一样,都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的依靠力量。就这一点而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党制定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根本的理论依据。
(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判断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正确制定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早在1939年就提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毛泽东长期把知识分子的主体看作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他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并不是一个阶级或阶层。但是从他们的家庭出身看,从他们的生活条件看,从他们的政治立场看,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多数是可以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的。”而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是从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有些人即使是出身于工人农民的家庭,但是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他们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因此,毛泽东在强调要团结知识分子并发挥他们作用的同时,也反复强调要改造知识分子。1956年,为了解决我国知识分子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急速发展需要的矛盾,以及当时党对于知识分子的使用和待遇中某些不合理的现象,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党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报告, 他明确指出:经过解放后6年多,党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知识分子中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在团结、教育、改造旧知识分子的同时,党又用了很大的力量来培养大量的新的知识分子,其中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劳动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由于这一切,我国的知识界的面貌在过去六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周恩来对知识分子队伍的这一科学论断,不仅在当时为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所一致同意,而且被不久以后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吸收。时隔不久,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党内“左”的思想占了上风由此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会议断言:“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并且宣布我国社会有“两个剥削阶级和两个劳动阶级”:右派分子同被打倒了的地主买办阶级和其他反动派被称为一个剥削阶级:“正在逐步地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它的知识分子”被称为另一个剥削阶级;工人和农民是两个劳动阶级。这样,知识分子实际上一般地被列入第二个剥削阶级的范围。此后,在知识分子中有过一些过火的和错误的批判,党内一些同志在对待知识、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上有片面的认识,简单粗暴的现象也有滋长。60年代初,由于受到严重困难的教训,全党和中央逐步清醒过来,开始认真调查,纠正错误,调整政策。同经济工作的调整相配合,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也进行了调整。1962年,在广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戏剧创作会议上,周恩来又一次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毅然从实质上恢复1956年知识分子会议上党对我国现在的知识分子的阶级状况所做的基本估计,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然而,由于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存有不同认识,周恩来等同志的正确主张没能在全党得到贯彻执行。到“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利用了党在知识分子理论上的失误,并把这种失误推向极端,将知识分子统统打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在思想上造成极大的混乱,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我们党真正从理论上端正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并坚决贯彻落实,是邓小平的重要功绩。还在“四人帮”甚嚣尘上的时候,邓小平于1975年,冒着再次被打倒的风险,毅然提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粉碎“四人帮”后,为了迅速扭转党和国家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迅速摆脱出来,重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发展科技和教育着手,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又必须首先解决知识分子问题。197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毛泽东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同时也非常注意知识分子要好好地改造世界观。”“应该承认,毛泽东曾经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这样的话我们现在不能继续讲。”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指出:“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不是讲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吗?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是劳动,脑力劳动也是劳动嘛。……要把这类问题讲清楚,因为它同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关。”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又系统地论述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他说:“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联带要答复一个问题:怎么看待科学研究这种脑力劳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那末,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是不是劳动者呢?”他分析了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知识分子的情况,指出那时的知识分子中,既有完全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也有很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同样也是受资本家剥削的。在论及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知识分子时,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劳动者,与历史上的剥削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不同了。……总的说来,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这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坚持和推进了周恩来的正确意见,并逐步使全党统一了认识。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彻底清除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左”的影响,使我国的广大知识分子获得了与工人、农民同等的政治地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从而焕发出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是建立在这个科学论断的基础之上。由邓小平重申并在全党确立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为我们党正确地制定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一块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邓小平首先倡导的,对此,他讲得最多、最深刻。
1977年,邓小平在同中央两位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又说:“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强调尊重教师。”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说:“人民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驳斥了“四人帮”胡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并把今天掌握了文化的劳动者及其子弟诬蔑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谬论,指出:“列宁多次强调,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建国以来相当一段时期内,知识分子不仅在政治上被当做资产阶级的一部分,而且在社会地位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甚至被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成为“臭老九”,与党的领导干部一起受到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逐渐好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开始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但是在当时,无论在思想认识上,在社会舆论上,还是在各项政治、经济和组织措施上,都还远远没有彻底清除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在邓小平的极力倡导下,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求全国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骨干,必须在知识分子这个重大问题上,从历史的曲折中吸取经验教训,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理论,坚决反对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狭隘的小农意识和各种各样的错误倾向,确立尊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正确观念,彻底解决知识分子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适应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正是在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指导下,党才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以“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时期知识分子方针和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建设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在邓小平首次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0年后的今天,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在我国逐步深入人心。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随着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社会实践,全党和全国人民逐渐认识并认可了这个道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更是明确提出:“现代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世界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经济竞争,而现代经济竞争本质上又是科技竞争,智力竞争。而无论是发展科技或教育,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努力。我们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包括要依靠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党的十五大进一步要求知识分子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时至今日,知识的力量,人才的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承认,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正在逐步提高,而这一切,首先应当归功于邓小平。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邓小平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思想,除此之外,在关于干部四化标准问题上,在强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问题上,在对知识分子要继续教育问题上,在关于留学生政策和科学文化领域的对外交流问题上,邓小平都提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思想。这些思想都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面对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系统研究、全面掌握、深刻理解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运用这些思想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思想。
二、广泛调研,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这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理论研讨会”,与中央统战部正在进行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状况”调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整个调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开展这项调研,首先是客观形势的需要。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和跨越世纪的重要时期。要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挥人才优势;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知识分子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骨干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聪明才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远景目标能否实现的大局,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我国2700万知识分子中,70%以上在党外。这就需要统战部门对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整体把握,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积极性发挥的情况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提出政策建议,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服务。
其次,开展这项调研,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这种变化更大。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由于人们的利益增进程度不同,有的得到实际利益多些,有的少些,有的快些,有的慢些,有的甚至暂时失去某种利益。由此打破了旧的利益结构,整个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内部出现了分流现象,一些新的社会群体正在出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外知识分子分流的情况如何,他们的政治要求、利益要求、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新的特点。如此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认识还不够全面。如果对这些问题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就不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开展这项调研,又是完善政策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从我国知识分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知识分子方针政策。实践表明,这些方针政策是正确和有效的,是深得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拥护的,是需要继续坚持的。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有的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与现在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某些政策发生了一些碰撞和磨擦;有的政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拿到现在继续用就不适应了。党中央早就明确过统战部负有参与制定知识分子政策和检查贯彻落实的职能。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深入地调查,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知识分子政策哪些需要继续坚持,哪些需要调整充实,哪些需要完善与发展,进行研究,对现行的知识分子政策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总体的评价,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方针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第四,开展这项调研,是理论总结的需要。对新形势下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有助于我们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从理论政策的高度上,深刻总结新的历史条件下知识分子工作的新发展和新经验,认真回答和解决社会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这不但是新时期知识分子工作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发展的需要。
第五,开展这项调研,是推进统战部门知识分子工作的需要。对党外知识分子队伍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调查研究,了解这支队伍的状况,是统一战线几代人的共同心愿。中央统战部的老部长李维汉生前多次讲到,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是他从事统战工作唯一未了的心愿。建国初期,中央统战部做过一些知识分子的调查,1956年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以后,统战部主要是反映知识分子的情况。正是由于这个历史渊源,1979年邓小平提出,知识分子问题,统战部要管、要研究,要反映知识分子全貌。自从1988年中央统战部成立知识分子局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党外知识分子这支队伍总的情况、年龄和职称构成、地区和行业分布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队伍分流和变化情况的底数还不很清楚。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摸清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现状和发展态势,以适应新形势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要求。
这项调研始于1995年11月。当时,中央统战部在福州召开党外知识分子调研工作协调会,全国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5 个副省级市的统战部参加了调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也参加了,分别承担了28个子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有的课题组已经完成了所承担的子课题的调研任务,有的完成了阶段性任务,还有的正在调研中。这次参加会议的甘肃、广东、江苏三个统战部,都是在这次调研中很有特色、很有成效的。例如,甘肃的调研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的政策建议已经被省政府所采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承担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中有关知识分子工作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的探讨”,已经完成了阶段性成果,这个成果线索清楚,资料较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下一步的调研工作要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要在取得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根据新的情况,概括出新的理论,提出新的政策建议,为在跨世纪的征程上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三、把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成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已经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表明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理论研究方面大有可为。近几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地方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在完成统一战线党内外两支干部队伍的培训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次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发起召开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理论研讨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的一次检阅。为了今后更好地在社院开展科研工作,我想借此机会谈几点意见。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首要的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这个理论,从总体上领会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并努力运用这个理论来思考、分析、解答统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避免“左”的和右的错误,使我们的统战理论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生机勃勃地前进。
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密切联系统一战线各方面工作的实际,为统战工作服务,为教学服务。我们要牢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一个有作为的统战理论工作者,必定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又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中概括出新的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政策性,在这个领域中,书斋式的研究没有多大意义,书斋式的学者也没有多大出路。
第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理论研究是艰苦的创造性工作,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前人没有从事过的伟大事业,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前人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理论只是停留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上,这个理论就会僵化,就会成为教条,就会失去生命力。恩格斯早就指出,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和动力。实践总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当前,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正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统一战线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统战理论工作者去研究、去探讨。我们要敢于研究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以邓小平为榜样,努力做到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新境界。在这个问题上,党的十五大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对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作出了新的概括、新的结论,坚持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我们的统战理论工作者在这个学风问题上也应当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第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理论研究要有所创新,就必须具备一个求实、民主的研究环境。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倡独立思考,鼓励畅所欲言,发扬科学精神,吸收世界上一切国家和民族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料,引进相关学科有用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充实,不断完善。要允许提出不同意见,欢迎不同观点之间的互相交流、切磋乃至争论,保护研究者的正当权利,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使真理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发展。同时必须认识到,统一战线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很强。统战理论研究必须尊重政治纪律,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既要有开拓创新的理论胆略,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研究探讨中得出的一些新观点,在课堂讲授时,在公开发表时,一定要严谨慎重,一定要注意同党中央的现行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第五,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前面已经讲过,统战理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这一领域中,书斋式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从事统战理论研究,必须面对实际,必须时刻注意把握党的政策。在这方面,各级统战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具有特殊的优势。从事统战理论研究的同志应当注意同各级统战部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涉及重要政策的问题上,要主动征求统战部门的意见,争取统战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调查研究是统战工作的基本功。在这方面,各级统战部门也有特殊的优势。从事统战理论研究的同志可以依托和借助统战部的组织系统开展调研,也可以参加统战部组织的调研。近几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各地社会主义学院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尝到了一些甜头,希望同志们认真总结经验,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另一方面,在统战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也应当同社院以及学术界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志保持密切的联系。中央统战部一贯重视调查研究,一贯把理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是正确掌握政策的需要。但是,统战部门由于自身的人员和精力有限,研究的重点一般放在政策性、对策性和应急性的热点问题及短期项目上。对于关系统一战线基本政策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开放性课题,对于统战理论研究中的中长期项目,则需要依靠社院的力量,依靠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应当说,在开展统战理论研究上,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各有长处。理论工作者理论准备更充分一些,从事研究的时间更充裕一些;实际工作者实践经验更丰富一些,掌握政策更准确一些,对统战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了解得更多一些。我们提倡两方面的同志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携手并进。这样,我们的统战理论研究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更丰硕的成果,我们的统一战线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更快的发展。
第六,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必须走出社院和统战系统的小圈子,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大天地。要注意加强与学术界专家学者的联系,向他们学习、请教,联合他们共同开展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要注意加强与新闻界的联系,把统一战线工作宣传出去,把统一战线理论宣传出去,争取得到全党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第七,各级社院的领导要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江泽民同志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题词中,提出在2000年以前要实现“四个更”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在统一战线的学术研究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应有的权威性”。实现这个目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要努力,全国各地社院也要共同努力。最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提出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突出科研的龙头地位,使科研起主导作用。这是十分切合社院当前的实际情况的。近几年,中央社院和各地社院已经建立了一支数量和质量都相当可观的师资队伍,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常说“有为才能有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地方各级社会主义学院都应当有这个志气,不仅要成为培训统一战线党内外两支干部队伍的基地,而且要成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如果我们紧紧抓住科研这个龙头,用科研来锻炼教师队伍,用科研来提高教学水平,用科研来带动各方面的工作,就有可能走出一条有社院自己特色的正规化办学之路。在这方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已经带了个头,各地社院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努力。当然,社院科研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统一战线理论的研究上。这是社院的本行,是社院存在的依据,也是社院的优势所在。
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民,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前程似锦,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踏踏实实,努力工作,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为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标签:党外知识分子论文; 知识分子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统一战线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工人阶级论文; 时政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