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论文_黄运红,谌珊,杜留学,缪丽兰

(广州市胸科医院ICU 广东广州 510095)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结核患者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的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以恐惧、焦虑和抑郁等为主,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让其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症肺结核;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39-02

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结核病,其主要是因为结核菌感染所致。肺结核患者发病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此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或控制[1]。但根据临床实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导致其不能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出现病情不断加重的情况,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对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男72例,女28例,年龄21~70岁,平均(43.25±6.92)岁。试验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23~69岁,平均(43.55±6.79)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为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内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患者住院期间每日使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消毒灭菌处理2次。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咳嗽、咳痰和打喷嚏时使用双层纸巾掩盖口鼻,并将痰液吐到专门的器皿中,及时对患者使用过的纸巾进行焚烧处理,并让患者在咳嗽和喷嚏后及时洗手,对患者使用过的餐具和其它个人物品进行煮沸消毒,并且要将其衣物置于烈日下暴晒等。

试验组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引导患者完成入院手续的办理,并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为其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医护人员的信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其介绍肺结核相关的知识,让其加深对疾病的了解。日常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在患者有不良情绪时应及时给予其开导,告知患者在积极用药的情况下能让其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引导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多给予其鼓励,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帮助其消除恐惧并建立治愈的信心。由于患者住院期间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容易导致其产生自卑和孤独感,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与患者分享日常生活并为患者解答其存在的疑问,为患者准备书刊报纸和相应的书籍,让其能够在闲暇时间以此打发时间,避免其空闲时间过多而导致其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患者治疗期间还要不断为其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帮助其建立治愈的信心,在患者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将情况告知患者,让其看到治愈的希望,减轻其心理负担。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多与朋友及亲人进行通讯,以此增加彼此的情感交流,避免患者因长时间住院而担心与亲朋好友疏远时产生孤独感。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引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家庭生活的回忆,勾起患者对家庭生活的向往,从而促使其积极调整自身心态。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不良情绪评分主要是对患者焦虑和抑郁进行评分,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完成,分值越高代表不良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用SF-36量表完成,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χ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根据表,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在发病后通常需要隔离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并且治疗效果容易因各种因素受到影响。根据临床上对重症肺结核患者的观察,其在治疗期间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下降,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2]。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明确其心理特征并给予其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及其重要。

根据临床上对重症肺结核患者的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较多,其中恐惧、绝望、焦虑、抑郁等均较为常见,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还会导致其身体机能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干预措施[3]。针对肺结核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时首先应让其迅速适应医院的环境,协助其逐渐适应独处,避免其出现恐惧和孤独感等不良情绪;其次要联合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怀与鼓励,并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为其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从而促使其树立治愈信心;另外,还要耐心为患者介绍疾病的病理知识和治疗方案等,告知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况下能让其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让其能更加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4]。

本研究对重症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患者可存在多种不良情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让其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邱春霞.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5):637-639.

[2]沈炎琴.综合护理干预对国内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01):171-176.

[3]窦侠玲.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感染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7):130-132.

[4]李小卫,肖燕.对重症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0):8-9.

论文作者:黄运红,谌珊,杜留学,缪丽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论文_黄运红,谌珊,杜留学,缪丽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