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8月到2018年6月CT引导下穿刺切割活检病例82例,其中肺内肿块70例,纵膈内肿块12例,均作组织病理和细胞涂片检查。结果:本组82例中活检取材全部成功,病理确诊率95.12%,细胞涂片阳性率60.97%,组织病理学阳性率92.68%,并发症为气胸9.76%,肺出血12.20%,少量咯血7.32%。结论:CT引导经皮胸部肿块穿刺切割活检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综合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可提高术区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肿块;计算机体层成像;定位;穿刺
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加,已跃居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1],CT影像检查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重要。CT引导穿刺活检术安全有效,能取得组织细胞学病理依据,在胸部,尤其是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有不可或缺。本文分析我院经CT引导穿刺切割活检的82例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 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共82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25岁~72岁,平均年龄52岁。所有病例均在1周内作胸部CT平扫,70例行CT增强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全套结果均无明显异常。纳入标准:一般检查方法如痰检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肺部病变;性质待定的肺、纵膈孤立结节或肿块;有手术禁忌的肺和纵膈恶性肿块,必须明确组织类型以便进一步治疗;肺内转移瘤寻找原发灶;肺内感染明确微生物类型。排除标准:支气管哮喘患者;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Brightspeed CT,扫描参数:轴向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80 mA层厚5 mm,层间隔5 mm,转速1 秒/层。查找病灶,在病灶最大层面放置定位标志,规划进针路线、角度、距离。
1.3 穿刺方法 根据需要分别取患者仰卧、俯卧、侧卧位,常规5 mm扫描病灶,围绕穿刺层面作薄层扫描,选择合适穿刺部位,局部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局麻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再次做CT扫描,确认针尖在预定目标后,屏气吐针取出活检枪后,快速用针头把取得组织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然后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科。简单包扎后做全肺扫描,了解有无气胸及出血。休息1小时后离开,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留观,给予止血、抗炎、吸氧等对症处理,所有患者24 h后复查正侧位胸片,了解有无并发症。
1A 1B
图1 患者男,54岁,右上叶前段占位,支气管镜检查失败,在CT定位下,成功穿刺,取得病理组织,图1A贴定位标志胸部CT扫描,图1B在CT引导下细针穿刺顺利刺进入病灶内。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肺腺癌38例,鳞癌18例,腺鳞癌4例,结核2例,神经内分泌癌3例,淋巴瘤10例,胸腺瘤3例,正常肺组、肺泡间隔及部分炎性细胞浸润1例。病理结果中细胞学60例,组织学病理76例,两者结合74例阳性。并发症中气胸8例,4例为中等量气胸,行胸膜腔闭式引流好转后转入临床开始化疗,另4例未做特殊处理,肺出血10例,血痰6例。肺部病变68例,纵膈病变10例,同时有病变4例。单发16例,多发56例,弥漫性10例。
3 讨论
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准确安全有效[2],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胸部特别是纵膈解剖复杂,而CT能精确定位,避开重要脏器,因此CT导向胸部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结节或肿块,纵膈占位,胸壁病变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
3.1 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提高术前诊断率
文献报道一般在80%~100%[3],其中体积大的病灶检出率高于小病灶,恶性病变阳性率高于良性病变。提高穿刺成功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操作步骤,手术者与助手应配合默契;选择合适的器械,根据病灶的部位选择活检枪的合适长度,穿刺针以18 G~22 G为宜;术前应训练患者呼吸,避免呼吸幅度过大、幅度不一、咳嗽等;拟定合适的穿刺部位,并常规5 mm薄层扫描,减少容积效应。本组82例中78例取得病理组织,仅2例穿刺结果为肺泡及间隔组织,后临床随访为腺癌。组织病理阳性74例,细胞涂片病理50例,结合两者阳性76例,可见槽式活检针取的组织较理想,阳性率高,结合涂片可进一步提高成功率。本组病例中有1例肺腺癌和1例鳞癌,组织与细胞病理学结果存在差异,给诊断带来困惑。原因分析:一是穿刺与手术取材不在同一部位,穿刺取材较少,而病例为腺鳞癌所致;二是涂片时组织受到挤压,导致变形引起误诊。遇到以上情况,以组织病理结果较可靠。经皮切割活检一般仅作组织病理检查[4],结合涂片作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提高阳性率。纵膈病变有一定的分布规律,CT能提供病灶形态、边界及内部有无钙化、脂肪、出血等变化,但是对许多纵膈病变仍难以正确诊断。本组纵膈病例阳性率100%,特别是4例淋巴瘤通过免疫组化进一步分型,给临床治疗提供了详尽信息。操作中全部取胸骨旁入路,避开胸廓内动脉等较大血管,无需通过肺组织,安全可靠,CT导向纵膈肿块穿刺活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甚至可以与纵膈镜媲美。
3.2 经皮肺穿刺活检常见并发症与处置
经皮肺穿刺活检有抽吸和切割两种方法,所用器械分别为抽吸针和切割针,在CT透视下结合两种穿刺法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而并不增加风险。一般认为细切割针并发症发生概率低,本组研究中,气胸发生率为7.89%,仅3例为中等量,经闭式胸膜腔引流后吸收。其他并发症包括肺出血10例(10/82),少量咯血6例(6/82)。尽管本技术采用微创方法,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并发症。采用以下方法,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减少紧张恐惧情绪,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进胸膜时要快,进退针和取组织时要屏气;选择穿刺路径尽量经过最短肺组织,避免通过叶间裂,肺大泡;在胸壁内调整好角度后进针,减少穿刺次数。
总之,CT导向经皮胸部穿刺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胸部病变的定性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恩涛,范 丽,肖湘生.CT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诊断对肺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与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39:55-60.
[2]胡兰,郭庆,文丹,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癌准确性的回顾性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7:274-277.
[3]田云,CT引导经皮穿刺活体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2016,9:166-167.
[4]张雪梅,丁仕义,牟玮,等.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病灶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1):41 39.
论文作者:许学龙,陶景山(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组织论文; 病灶论文; 肿块论文; 病理论文; 并发症论文; 胸部论文; 涂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