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实体产业在发展进程中为提高产业效能纷纷应用了自动化技术,在结合了不同种类的行业技术以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能较过去相比上升了一个高度,而使用成果最明显的就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的构建。本文将主要围绕这一体系展开介绍,并提出具体建设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综合防御体系;效能
引言:
伴随我国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其抗风险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定要加大对事故的防范与处理力度,建设完善的综合防御体系,高效避免互联电网发生大规模停电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相关人员在实践中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积极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介绍
电能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生产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电力系统的良好运作能确保社会生活更加稳定。我国在上世纪经常出现一些大面积停电事故,为社会和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些年,伴随我国电力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相关人员已充分意识到电力稳定安全的重大意义,而且能保证电力正常运作。然而伴随我国电力行业的深入发展,建设了巨大的电网,全国范围内电力畅通无阻,并且也建设了西电东输等电力工程项目,让我国电力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构建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关键在于提高电力运输的可靠性,杜绝此进程中出现的波动,提高稳定性。此体系的构建过程比较繁杂,包括不同方面的技术提高和结合,在实际创建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两方面:一是确保电力运输的可靠性,即推进电网设施构建工作,让供电系统在运行时能尽可能维持稳定和安全,不会由于本身因素而出现变动。二是要在电力运输发生问题后能做到实时反馈,利用相关设施第一时间换到备用设施上,保证电力运输能迅速恢复或者把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减至最低[1]。
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探究
从实际状况出发,在我国建设的所有电力网络环境之中,供电系统安全防御系统的框架可通过三大防线来分析,在这些管理工作的协助下,保持我国供电体系安全可靠运作,为各个终端的用户供应更便捷、更高质量的服务。
(一)研究电力系统安全环境三大防线
就整体状况而言,我国现阶段所铺设的电力网络环境比较优化,但安全隐患依然屡见不鲜。所以,在建设综合防御体系时,要加固处置其基本框架,建设保护电力体系安全环境的三个屏障。具体来说,此系统框架中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也叫做三大防线:
第一,在电力体系环境内某一流程发生问题或者出现短路问题时,电力要及时终端问题线路,且迅速切断存在问题的元件或者终端,以此来预防问题延伸到其他用电终端内。
第二.在受到问题信息以后,要选用相应的稳定控制手段来降低电力体系内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维护供电网络良好环境[2]。
第三,要在供电体系发生故障后,实施应急措施,协调体系内可以调动的资源,以防电网体系中出现大规模停电,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用电,减少电力事故为人们带来的各种损失。整体来看,综合防御体系实施应急预案已实现了从主动到被动性质安全保障的转变,之所以选用此种对策,是由于站在不同角度上搜寻供电体系良好运行的对策,包括在出现的故障事故中,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有助于在短时间内让供电体系回到正常状态。
(二)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在全面研究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供电体系运行进程中的三大防线后,进一步加快了安全保障系统框架的搭建速度。总的来看,供电体系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依靠一个体系化、合理化的智能变电站全面监管平台的整合水平,把供电网络环境中的所有终端都融进去,且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比如:如果在供电网络环境中发生不良情况,那么供电体系安全保障工作的技术工作者,便会及时受到通过互联网服务器传递来的数据信息,按照这些信息来选用解决对策,恢复供电体系良好运作状态,其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示意图
通过图可发现,现阶段我国供电网络环境中存在的终端用电设施数量较多,这便加剧了综合防御系统框架建设的困难。因为近些年,全国范围内的电网规模都在逐渐增加,旨在和用电要求相匹配。鉴于此种状况,变电站在基层管理工作中选用了新兴的光电技术等,把智能化体系的运用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建设了完善的综合防御体系框架,以此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环境的技术水平,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国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此框架的重要性,在实际建设中能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确保其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杨青.构建电力系统综合安全防御体系——访中国电科院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室主任 易俊[J].国家电网,2016(12):32-33.
[2]陶国,张涛,白远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02):108-109.
论文作者:钟宁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体系论文; 电力论文; 框架论文; 稳定论文; 系统安全论文; 终端论文; 环境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