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_美学论文

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精神分析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01)04-0057-08

精神分析运动是二十世纪人文科学的重要现象,对美学理论而言,其意义和作用并不亚于哲学发展中的“语言学转向”。从学理上说,精神分析理论是非理性思潮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在基本理念、研究方法及概念系统等方面却又十分不同。我们认为,精神分析学派的美学思潮是一种用实证主义方法和理论研究解答美学现代性问题的学术思潮,因其思路和方法的特殊性而成为人文科学领域影响巨大的一个学术思潮。近年来虽然国内学术界对精神分析美学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不少问题的解释仍然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就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行们。

一、精神分析美问题的提出

弗洛伊德在谈到精神分析的发现和贡献时曾说过:“在我之前诗人们已经说出了一切。”的确,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分析经常以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例证。精神分析理论关于情感和心理世界复杂矛盾的系统分析,关于个体心理内驱力的深入剖析,在某种意义上带来了人文科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美学和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方面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这种影响的分析的评价,是中国文论建设和发展绕不开的一项工作。

从现代人文科学的角度看,弗洛伊德心理学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对菲勒斯崇拜的深刻批判。弗洛伊德认为,“性幻觉”是文化压抑的一种基本形式,对它的批判与对“性”的社会内容的研究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弗洛姆曾经指出,弗洛伊德的这种理论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1]弗洛伊德一生最大的理论抱负,是在性观念、性伦理以及精神健康的文化观念之外,为“解放人类的肉体”这一目标寻找一个客观而坚实的理论立足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化批判意义,特别是在美学和文化批评方面的意义,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反而在某种意义上被现代社会的“消费文明”所同化,成为某种虚假满足的“科学根据”。这就造成了精神分析研究和评价中的复杂现象,我们在研究时,应注意把精神分析理论与庸俗化、商业化的弗洛伊德主义分开。商业化和庸俗化的弗洛伊德主义是一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现象。

精神分析理论一直在两个方面同时发展着:一个是对现代社会病态的人格和性崇拜现象的深刻批判,在这一方面,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流派例如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学派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理论关于欲望和欲望表达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人的欲望与人格的关系,欲望与日常生活行为的关系,欲望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说明。这种关于欲望的系统研究,在切断和掩盖了其提出问题的背景和基础前提的条件下,很容易转化为强调欲望的本体性、自律性的哲学和文化理论,从而扭曲了人的存在意义的问题,成为服务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在后一方面,精神分析理论所起的消极作用十分巨大,成为许多思想家评论和批判的对象,也成为精神分析理论中不断响起“回到弗洛伊德”呼声的一个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原因。

精神分析思潮及其美学理论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弗洛伊德自身学术发展的经典阶段,包括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德勒和荣格对弗洛伊德学说的阐发和发展,这一阶段精神分析理论在学术上有许多建树,但在美学理论方面其关注的重点是古典艺术现象及其美学问题。精神分析美学思潮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二战结束到八十年代,这是精神分析理论迅速扩展到西方学术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引起强烈兴趣和众多争论的时期。这一时期,精神分析理论不再局限于弗洛伊德的概念和方法,而是按其学理提供的可能,从不同的方面发展和拓宽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内涵,使精神分析理论出现多元发展的格局。对美学和艺术创作也发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现代派艺术的兴起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理论家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结构论精神分析的代表拉康,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学派”代表克莱茵,维也纳后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弗兰克等。在这一阶段,精神分析理论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发展,精神分析学派与美学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第三个阶段,是从八十年代至今的理论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学术思潮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反映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内部,出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重心的一系列转移。这一时期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德洛兹、罗兰·巴尔特、利科、米·福柯,美籍印度的斯皮瓦克,美国的霍兰德等人。这一阶段精神分析理论的许多论题是从美学和艺术批评方面提出来的。精神分析思潮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以病态人格为研究重心的阴影,并且与文化研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联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弗洛伊德的观点和理论是一种对现代性、现代文化的批判性认识。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看起来十分复杂艰深,但是在把弗洛伊德的著作作一个全面梳理之后,我们可以看出在复杂的理论和方法中,有三个范畴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是无意识的概念、无意识的运行机制或表达机制(梦的机制),以及俄狄浦斯情结(“自恋性人格”),这三个范畴成为理解和评价精神分析美学的关键。

无意识最初是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提出来的,通过弗洛伊德本人,荣格、拉康等人的著作逐渐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二十世纪初期,无意识领域的发现既是对人类盲目乐观自信心理的一种打击,也是向现代社会打开了一条认识人类自身以及认识世界的途径。精神分析把人类的精神世界理解为一个由诸种相矛盾的因素构成的复杂世界,大体上可区分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其中超我是社会和文化对个体的要求在心理上的投影,在马克思的理论话语中,超我的概念接近于意识形态概念和意识形态的“凝视”。

努力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观念来研究人的深层意识,努力探索类似于自然本质的人的本质,也就是说,努力用实证的方法去研究和说明人的本质及形成不同人格的原因,是精神分析的突出特点。这种思想方法在早期阶段不免机械甚至可笑,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已经逐步超越和摆脱了这种机械性而成为理解和分析人、人的活动、文化的特征、包括美和艺术的根源等重要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文科学中涉及精神现象的一系列根本而复杂的问题,成为可以具体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对象。这无疑是二十世纪人文科学的重要发展。

无意识的运行和表达的机制,存在于梦和艺术以及与艺术有关的其它社会生活领域。在《作家与白日梦》、《笑与无意识的关系》以及论述达·芬奇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系列论文中,弗洛伊德论证了艺术是无意识获得表达的一个重要的现实生活领域的观点。与梦境相似的地方在于艺术和笑都是理性、意识和文化控制较为薄弱的领域,无意识也得以通过凝聚、置换、转移、二次加工等方式表达出来,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通过乔装打扮的形象或叙事得以表现出来。弗洛伊德认为,美和艺术不是非功利的、没有欲望的,事实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内容和目的。美和艺术是无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其实质就是用特殊的形式表达出无意识的要求和愿望。对于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与传统美学的区别,特里·伊格尔顿这样评论道:

“传统的美学思想通过欲望的主体来想象对于先验法则的摄取。弗洛伊德的学说是这个范式深刻的复杂化:因为两个本来相同的术语如今成了分裂的、模糊的、不稳定的、共生的。这不再是个有关在感性上烙上仁慈的法则的印记的问题,而是有关把不可能自相矛盾的力量强加于现已空洞和分裂的肉体之上的问题。我们知道,表面上很严厉的法则其实并不严厉;但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看起来好象比法则的无个性特征的判决更个性化,更直接得多的欲望,实际上是一种非个人的力量。”[2]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美学发现,个体的欲望和想象并不是绝对自律和自由的,事实上,是社会的要求、文化的要求以曲折的形式在主体身上的表现。因此,对主体欲望的分析也就有可能成为对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分析。主体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和欲望不是来自于先验的形式,而是来自于主体内部的矛盾以及主体与外在世界(他者)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俄锹浦斯情结这个重要概念对于所有的人和不同类型的文化都具有普遍性。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许多艺术作品得以产生的心理动力和心理原因,通过对作家传记材料的研究,往往能从其童年经历中找到形成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因。循着这一思路,精神分析理论开创了作家心理研究这个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对于解构十七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美学的天才论,对于分析作品创作与作家生活经历,特别是作家童年生活的经历的关系,说明作家的现实生活与作品的关系,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贡献。这种把艺术问题的思考与实证论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方式,的确开启了不同于古典时期和启蒙时代把艺术主要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现象来研究的思维方式,为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以对人的身体的研究为基础(主要是欲望),以讨论人的想象(幻想)与现实的关系为中心,以美和艺术的心理医疗作用为现实效果的美学思路。

二、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主题

从弗洛伊德到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作为一种以心理学方法为基础的学术思潮,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其重心逐渐从生理学和机械论中超越出来,而越来越偏向哲学、文化理论和美学,这种发展趋指向的学理基础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性问题的内在联系。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与美学问题的关系,特里·伊格尔顿曾作过如下论述:

“在某种意义上,弗洛伊德的思想完全是‘审美的’,它所涉及的全是感觉生活的戏剧。”[3]

“弗洛伊德相反,审美的态度可以补偿存在的痛苦,但不可能保护我们不受这些痛苦的伤害;如果说美学被想象成充实和平衡得以实现的力量的财富,那么,自纳森·斯威夫特以来,极少思想家怀疑过这种理想。”[4]

由于不同理论家的解释和批判,弗洛伊德的理论已经面目全非。在美学上亦是如此。我们认为弗洛伊德在美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人的情感与人的现实存在的关系,主要是情感与人的身体,与人的身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状况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扭转了美学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倾向;(2)研究了无意识、审美、伦理道德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意义问题;(3)开创了对作家、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的深层解读研究,为分析艺术作品的神秘魅力提供了一套具体而实证的方法;(4)开启了对大众心理和大众艺术理解的系统研究,对说明为什么爱情、武打(暴力)成为大众艺术的基本主题提供了学理方面的研究说明。由于这四个方面的创造性研究,使精神分析美学在二十世纪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也使弗洛伊德本人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学思想家”之一。[5]

(1)情感与人的现实存在之间的关系是美学现代性问题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在精神分析美学中也就是俗望的实质及其意义的问题。通过精神分析的研究,现代美学深化了对情感特别是激情的实质的研究和说明。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陷入激情状态的重要原因,也是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的根源。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割断了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曾经具有的较为丰富的联系纽带,人越来越在大众文化的意义上、在意识形态的意义上情感化了,或者说“审美化”了。这是美学在20世纪获得重要地位的原因。

在二十世纪的美学理论中,精神分析的特点就在于精细的剖析了人类的心灵及情感世界,显示了人类内在世界的心理动力:里比多与外在世界的冲突。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美的观念始终与母亲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荣格关于母系氏族时代所创造的原始意象的考察,拉康提出的以“想象界”为中心的表达理论,克莱茵关于个体与对象关系的理论,都把女性的隐喻作为文化凝聚的中心,并将此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前提之一。在说明欲望与审美满足之间的自然联系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理论,精神分析的重要性在于,说明了生理欲望与审美活动的深层联系:“文化是对环境的创造性转变,它刻有心理学等式的印记:母亲=环境”。[6]通过对母婴关系和“家庭罗漫司”的深入研究,精神分析美学较好地说明了主体与审美对象情感联系方式,以及审美情感具有不同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根源。

(2)精神分析美学理论从无意识的角度,或者说从主体的角度,深入研究了审美与伦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精神分析理论在创始阶段就涉及个体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精神分析理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找出影响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沟通的障碍,帮助个体超越心理困境,实现与其他人以及与社会的交流。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在现象学理论传统中表述为“主体间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表述为主体的异化以及对异化的克服,在精神分析理论中主要表现为欲望主体之间的冲突关系。与叔本华不同,对于利比多之间的冲突的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友好相处关系,弗洛伊德是持积极的态度和较为乐观的评价的。弗洛伊德认为,不同主体利比多之间的对抗性冲突是“俄狄浦斯”阶段的特征,是主体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的一种外在表现。人类创造文化的积极方面,就是努力克服个体的自我中心的自恋状态,用一种积极的、建设的态度对待他人和外部世界。人类文化的积极方面就是伦理道德的要求,它通过限制个体的利比多冲动来提升个体,通过创造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对象化中介达到与外在世界的交流。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视野中,伦理与艺术的关系是辩证的,既可以是对立的、冲突的,也可以是一致的、和谐的,区别开两种状态的关键在于主体,当主体处于俄狄浦斯阶段时,美和艺术是利比多的表达形式,而伦理则成为利比多的阻止和限制,而在“生产性人格”中,无意识的表达升华为平等与互惠的爱,主体与对象的矛盾、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在现实中以美的形式得到某种程序的暂时性解决。

(3)精神分析美学理论的另一个贡献是发展了关于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深层解读的方法和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在一般的意义上,艺术作品是从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转化的产物。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事实上艺术作品决不可能达到快乐原则的完全实现。在他看来,艺术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在现实生活仍然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平等,存在某种形式的压迫的条件下,个体内部的无意识以想象性和虚构的形式得到表达,并且达到了与现实世界的某种妥协,建立起某种联系。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艺术家和艺术不仅是研究无意识与现实世界的多种关系的媒介,而且努力阐发其中的道理,从而为积极的心理治疗提供依据。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艺术作品是情感的表达,但是产生艺术的真正动因还是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作品与无意识的关系是复杂而辩证的,艺术作品既表达情感和无意识,也隐瞒和掩盖情感和无意识,艺术作品的根本作用在于建立无意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能否成功地建立内在世界(无意识)与外在现实世界的联系,事实上是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由于每个人,特别是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内在世界,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因而不同的作家,甚至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都存在着“风格”上的区别,真正的艺术批评要善于捕捉这种区别。为了准确地把握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必须通过对作品的细读和慢慢阅读,捕捉表征艺术家内在世界的迹象和症候,以便达到对艺术家内在心理矛盾的深刻揭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精神分析美学和批评理论发展起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分析方式,这是精神分析美学不同于其他哲学性美学的地方。

然而,弗洛伊德毕竟不是专业化的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他对艺术作品的具体分析并不多,而且主要是对古希腊艺术、莎士比亚、达·芬奇、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为数不多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分析,这自然与弗洛伊德的艺术趣味和文化品味主要是十九世纪以前的审美趣味有关,他对现代艺术和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也不感兴趣。即便如此,弗洛伊德在美学上的贡献仍然十分突出。因为他所开创的对艺术作品的精神分析方法为后来的美学研究和艺术批评开辟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方向,艺术与精神分析的关系在弗洛伊德之后成为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被不断地研究和阐释,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美学理论的发展。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有了精神分析美学和艺术批评,对现代派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特质和审美意义的研究才得到了具有学理依据的解释。法兰克福派的美学理论、罗兰·巴特的文学批评实践、彼得·福勒的艺术评论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精神分析的艺术理论。

(4)此外,在大众心理与大众的研究方面,精神分析美学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在浪漫主义美学理论和学术视野中,大众艺术是被排斥和否定的,精神分析的美学理论从学理上必然要把大众艺术纳入其学术视野之中,因为从根本上说,精神分析理论是适合于所有人的,弗洛伊德就曾经说过,天底下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进行精神分析。关于大众心理和大众艺术,弗洛伊德本人谈得并不多,在精神分析美学的理论发展中,弗洛伊德本人写的《笑与无意识的关系》也许是这方面最早的论文。荣格的神话研究和心理类型的研究是较早的大众心理的系统研究。60年代以后,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关于大众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迅速发展起来,特别在对电影、电视的美学研究以及对流行音乐、广告等大众艺术形式的心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大众艺术和大众文化研究领域,除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外,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方法和学术思潮具有精神分析美学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潮作出价值判断是十分困难的,原因在于,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精神分析美学思潮和精神分析的美学经常发生变化,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和十分不同的学术立场。精神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实证的、技术性很强的方法和理论,与现代西方不同的哲学观点和学术思潮都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因此也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精神分析,或者不同的哲学对精神分析的“挪用”。这种状况无疑增加了评价的困难。我们这里着重对这一思潮的积极方面作出评价。

康德美学的巨大张力在于把美学问题放在自由和必然、情感欲望与伦理要求、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之间的两大对组中来考察,它把审美活动解释为一个纯净的永恒性空间。精神分析美学在对欲望与审美活动的分析中引入了辩证思维和实证技术。精神分析理论从人的欲望对象被隔离的现象入手,揭示欲望对这种隔绝的破坏,分析了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剧烈的心理冲突,强调了审美空间的流动性,分析了玷污行为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从个体心理的内部解构了关于想象力绝对自律的现代神话。

另一方面,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强烈冲击了浪漫主义美学的纯净空间,但它们本身却不是一种彻底的理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对此,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卢卡契、巴赫金到佩里·安德森都曾提出过批评。然而,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在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发生了复杂的关系,从法兰克福学派到阿尔都塞学派,从阿多诺到伊格尔顿到斯皮瓦克,我们都会发现精神分析的方法在其理论构架中占据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这个事实不容回避。对此,詹姆逊评论道:

“……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确在结构上表现出一系列惊人的相似之处,把它们的主题列一份清单就能说明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拒斥错误意识以及关于它的对立面的问题(它是真理还是知识?是科学还是个人的确信?);真理的助士的角色及其风险,不管体现为分析者还是先锋队政党,对异化的历史的重新据为己有以及叙事的功能;欲望、价值以及“错误欲望”(或“虚假欲望”)的本质问题;关于革命对过程的终结的悖论,这同精神分析一样,必须被视为一种“无止境”的过程而非一个“目的论”的过程,诸如此类,等等。因此,这两种19世纪的“哲学”在当今的思想氛围里由于它们“天真的语义主义”而成为一种攻击目标也不足为奇了。”[7]

从美学的角度看,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美学在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开拓美学的研究领域,深化对美学现代性问题的研究,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我们不可因为精神分析美学的缺陷和不足,以及这一思潮在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形态而将其中的合理成分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三、拉康的贡献

在后弗洛伊德理论发展中,拉康的地位和意义显得较为突出。拉康的作用在于抵御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庸俗化倾向,把精神分析从一种以医学实践为基础的关于人和社会的看法提升到系统的哲学和哲理化精神分析理论的高度。与弗洛伊德相似,拉康的理论视野很宽,为了深化精神分析理论,拉康广泛吸取了语言学、人类学、哲学、拓朴学等现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从理论本身侧重点和理性表述的特点来说,拉康的理论具有很强的辩证色彩和较强的理论化特征。关于拉康的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术界较多地注意到与索绪尔语言学、语义学的关系,分析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受语言学的影响。其实拉康的理论还受到哲学和人类学的深刻影响,其中最主要是黑格尔、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人类学所提供的大量实证材料的影响。他用人类学的自我概念来支持精神分析的自我概念,采用“人类学”和“语言学”的术语和方法,对“自我”神秘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说明。

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标志,这是一种关于人格发展以及伴随着文化的爱的理论。拉康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在6-18个月期间,如果照镜子会出现一种狂喜,这是其他灵长类动物所没有的。对于主体的自我意识而且言,在对象上观照到自己,是意识独立发展的重要前提。在镜像阶段之前,儿童以为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存在,包括母亲的身体,玩具等都是他/她存在的一部分,进入镜像阶段,主体意识到与对象的区别,主体意识得以强化。在这里面拉康表达了一个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思想:即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以意识的异化,或对象化为前提的,因而在主体意识发展的初始阶段,异化是积极的和必要的。从学理上说,镜象阶段的理论在学理上可以作出两个重要的推论:(1)因为主体的不能移动(6-18个月的儿童基本不能随意移动自己的身体),所以主体和对象之间有一个不可超越,无法弥合的距离。这对于主体而言,是一个最初的创伤,要克服这个中间距离,就需要大量的想象和幻想,所以儿童的想象力特别丰富。(2)视觉的优先发展。在镜像阶段,儿童的手脚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诸因素还很弱,但他的视觉能力却迅速发展起来,达到了与成人基本一致的水平。视觉能力的优先发展就与造型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有关。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美学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造型艺术与个体主体建构之间的关系。

主体把他/她在镜中的形象与镜子之外的形象作对比,找出联系,对外在的世界形成自己的认知系统和评价系统。这个过程也就是主体建构过程。拉康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了俄狄浦斯阶段问题。拉康认为,从镜像阶段开始,主体就进入了俄狄浦斯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心理特征就是自恋。自恋将伴随主体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只有超越了这个阶段,主体才克服了片面的自恋,实现精神和人格的进一步飞跃。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对“自我”的分析是最基本的内容。拉康认为,个体进入俄狄浦斯阶段之后,自我心理诸因素即形成了某种结构性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的总体特征就是自恋和自我中心倾向。为了对这种结构关系作出分析和描述,拉康提出了两种侧重点各不相同的理论模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L图式”的结构分析。通过这种结构分析,拉康把对无意识的研究,以及关于欲望转换(transterence)的分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L图式是关于无意识构成要素以及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的一种结构分析。从L图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体是一个很丰富的存在,在主体的内部蕴含着复杂的关系,以及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多种可能。拉康关于主体结构的L图式,如下图:

在这里,S代表主体,是一个现实的复杂的复合性存在,然而主体却如同桥牌中的“明手”一样自己不能认识自己,只能通过不同的他者或对象来间接地把握自己。在L图式中,a代表想象界,它的转化性形象可以是母亲、艺术、隐喻等等,a'代表着作为主体存在的自我,A代表着象征界,主要指父亲,他者、社会规范、法律、道德、符号系统等。从L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主体是分裂的,以a、a'A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彼此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互动式的。其次,主体的存在是一种叠合性的关系,对主体的分析可以从很多个层面上去剖析,其中两个不对称三角形表示的关系是最为基本的,即a-a'-S和a'-a-A。在a'-a-S关系中,主体性的自我通过想象界或者隐喻性的对象达到对现实主体的认同和把握,这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在a'-a-A关系中,主体性的自我通过想象界而达到对父亲、规范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把握,在这里,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是映照式的,主体处在封闭性结构之中。

关于欲望和无意识拉康提出了十分复杂的理论。概括起来说,无意识这个概念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含义:(1)欲望(无意识)不存在矛盾律,各种矛盾,不同层面的表象可以同时存在;(2)欲望不存在于秩序之中,不存在于物理性时间中,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3)欲望不考虑现实,只服从快乐原则,在初级阶段,呈现出一种无逻辑关系;(4)欲望或无意识中具有着非常活跃的能量,位移过程可以将这种能量从一种表象(欲望表达的对象)转移到另一种表象上去,压缩过程则意味着一种表象蕴含着若干种表象。欲望与主体的关系是一种悲剧性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受欲望的支配和影响,而欲望与主体的意志和愿望常常是不一致的,“无意识是他者的语言”,对于个体来说,欲望又具有较之于主体意识更为基础性和本体性的位置。

拉康认为,在俄狄浦斯阶段,主体通过想象或幻觉性的对象来交流,达到确认自我和与外在世界交流的目的,由于交流的这种特殊性同样的对象对于主体而言可以产生出两种价值意义十分不同的效果,这是在美学研究和艺术分析中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1)倾向于自恋(偏于想象界),俄狄浦斯情结实质上是自恋性的。俄狄浦斯阶段的合理之处在于,通过这种自恋性的对象化,个体与世界建立起了一种联系。但其价值指向是内向的,容易导致主体之间的隔膜和主体间性。

(2)俄狄浦斯情结本身是辩证的存在,包含着多种可能,其中一种是外向性的和创造性的倾向(偏重于象征界、社会、文化),通过对欲望的限制和约束,有可能使主体脱离欲望的混沌状态和自我伤害的状态,使主体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发展。主体通过把自己的欲望与社会契合,通过限制自己来获得发展。因为普遍性的东西,社会性和文化性的东西对于任何主体来说都是一种更高、更丰富、更美好的存在。对于个体来说,使主体偏向社会和文化一极的力量在家庭中主要是父亲的作用,在社会中主要是社会规范和文化的作用。对父亲作用、文化和理性作用的重视和强调,使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具有了更多的哲学品格,而且与美学和艺术批评也建立起了更为深刻而广泛的联系。

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欲望这个概念取代了“利比多”的概念,成为其理论框架中最基本的概念。欲望这个叔本华哲学的基本概念被拉康进行了精神分析的改造,使弗洛伊德的“利比多”概念显示出复杂而辩证的哲学含义。在拉康的理论中,欲望是人的本体性的心理存在,是无限而且不可名状的,人们只能通过欲望的表达形式来探索和把握欲望。对于现实的个体存在而言,欲望的表达有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两种形式,与此相联系,快感也就可以区别为三种不同的形态:生理快感、情感快感、剩余快感。

拉康认为,需要是一种自然性和生理性的要求,对于社会性和具有文化属性的人类来说,需求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但却不可能直接表达,在人类社会中,需要的表达必需借助于语言和其他的文化形式,通过语言和文化形式表达出来的需要就是需求。对此,拉康有个简单的比喻,饥饿对于婴儿来说是一种需要,他用哭喊的形式来表达,哭喊对于婴儿来说,表达了一种需求,母亲用哺乳来满足婴儿,表达了对婴儿的爱。对需求这个概念的研究是拉康对精神分析的发展。在拉康看来,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始终是容易受到创伤的和无助的,具有生理、心理和伦理方面的需要和需求,主体自己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只有通过他者的帮助来满足,这就是需求,需要和需求的分裂正是社会个体具有人性和伦理价值的一种表现,也是主体之间相互交流复杂性的心理学原因。需求是个体通过语言和其他社会符号系统来表达需要而产生的。

通过这种转换,需求就取得了双重的功能:一方面需求是对需要的表达,另一方面,需求又包含着他者和社会的某种规范和需求。拉康的需要理论不同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地方,在于他充分地考察了自然的欲望与欲望的表达之间的区别,分析了其中的矛盾和转化关系,具有更为复杂、也更为深刻的理论特征。在拉康看来,需要的满足获得生理快感,需求得到满足可以获得情感快感,把需求减掉需要,或者说把情感快感减掉生理快感后余下的东西是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伦理的某种体现,拉康称之为剩余快感。剩余快感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脱离了实证主义和机械论的樊篱,上升为一种具有人文主义目标的社会科学理论。在我看来,在拉康的“剩余快感”、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剩余者”,以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等概念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复杂关系。分析这一重要的现象对于阐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意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路易·阿尔都塞、詹姆逊、伊格尔顿的美学和文学理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并且分析这种现象。关于拉康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正如弗·詹姆逊所指出的,“然而,说出在拉康那里实在之物究竟意味着什么并不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它就是历史本身:如果对精神分析来说有问题的历史足可以是主体的历史,那么这个词的回声就提示我们,一种特殊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遇在一起业已无法避免了。”[8]

精神分析理论和精神分析美学思潮,作为二十世纪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是一个很宽泛、很复杂的现象,对它的分析和评价也十分复杂,我想,首先要弄清这些理论产生的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已经在做的学术工作等等;其次要把原创性的理论,与这些理论在社会中的流传、阐释作适当的区分。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简单的用一个尺度和一个标准很难作出准确的评价,正象一条湍急的河流,要受到河谷与大堤的影响一样,任何学术思潮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要受到社会的和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对此,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收稿日期:2001-10-04

标签:;  ;  ;  ;  ;  ;  ;  ;  

论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