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二)论文_董微 杨英华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853农场小学教师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853农场小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四、综合与实践对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做了以下要求: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

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过程目标,行为动词是感受、体验,学习水平是经历体验。学习内容是积累搭配的经验。

第二条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了解搭配的办法。

教材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一课的内容是排列组合问题,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接触了搭配问题,本单元是搭配问题延续和提升。重点使学生学会找出简单实物的组数,能够表述出思维的过程,最后能够发现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本单元安排3个例题,例2主要是研究不同的搭配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感受不同的上装与下装搭配,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穿法。教材试图让学生用画图、连线等方法解决问题,从中学会有序,有条理的思考,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排列和组合是后续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我校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养成了分享的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他们对搭配问题,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劣势:排列与组合知识是三年级学生初步接触,但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对搭配没有足够的

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用图示法找出简单的不同搭配方法。

课标要求“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初步解决问题的时候,思路会杂乱无章,结果会有重复或遗漏的情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培养有序,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会用图示法找出简单的不同搭配的方法;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3、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具:图片 幻灯片

教学流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预设时间3分钟)

(课件出示)周末的早上,小红从睡梦中醒来,今天约好和同学去游乐园玩。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她有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怎么样搭配才好呢?同学们你能帮帮小红吗?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 (学生独立思考)

【点评: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获取数学信息,提取本课的教学素材,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衣服搭配的问题,这种取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活动二、自主思索,求异创新(预设时间8分钟)

1、师: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请同学们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好不好,可以摆一摆手中的图片。(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写:①短袖配短裙;

②长袖配裤子;

③长袖配长裙;……

也有可能用数字或字母表示,有的杂乱无章,有的能按一定的顺序。

教师巡视,及时收集学生的记录想法和摆卡片过程:

(1)摆放有序和无序;

(2)方法多样和唯一;

(3)记录无序。

3、汇报展示,说一说自己的搭配想法。

【点评: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择优方法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活动三:探索择优,渗透数学思想。(预设时间15分钟)

1、无序表述,方法不全面。有什么感受?(乱)

2、只会表达其中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或者两件上衣配两件下装。

3、能有序说出所有的六种方法。有什么感受?(不乱)

4、哪种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如何做到从乱-----不乱?(渗透有序思想)

【点评:让学生从教师搜集的各种想法中感知从无序到有序,从片面到全面的思考过程。最初学生搭配的方法不一定全面,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对比、交流,不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进行补充,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寻求找到解决问题策略的渴望,为本课数学思想的渗透做好铺垫。】

师:我们再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有序的方法摆一摆图片,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

(学生摆一摆,说一说)

生:如果没有图片,还可以连线,用数字,用字母、符号等代替图片,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在衣服的搭配中还要考虑场合,美观等因素。(帮小红选一套衣服,掌声)

【点评:学生了解了有序的方法之后,再一次通过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写一写各种方法表示服装之间的搭配关系。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智慧。在这环节中,比较、优化,既巩固了有序搭配的方法,又让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活动四:拓展延伸,发现规律。(预设时间3分钟)

操作感知:每种方式都有6种搭配方法,可以怎样列算式?(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一件上衣有3种搭配方法,两件上衣就有2个3种,可以列式:3+3=6(种)或者3×2=6(种)。

分别说明3.2.6各表示什么意义。

【点评:让学生在掌握有序思考,用不同策略搭配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两类不同事物可以用乘法算式来求解。】

活动五: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预设10分钟)

1、小红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选好了衣服,要吃早餐了。两种点心,三种饮料,只能各选一种,应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2、小红和同学来到了游乐场(出示游园示意图)从鸟岛到狮虎山共有多少条路线?

(2人合作:一人说,一人连线,增强趣味性。)

【点评:练习的设置首尾呼应,整节课形成完整的设计链接,并将学生的眼光引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课堂小结(预设时间1分钟)

结合板书:“乱(有序,不重不漏)不乱”进行全课总结。

【点评:简洁归纳,深化认知,知识得以升华。】

总体点评: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三年级难度又有所提高。组合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由于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好素材。

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渗透了数学思想,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进行了实践。创设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于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选择的教学素材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时,让学校借助道具,明白了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不足在于:尽管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但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重复或遗漏的现象,学习不能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

论文作者:董微 杨英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搭配(二)论文_董微 杨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