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氧气吸入护理技术,减少氧疗并发症论文_邵洪岩,徐艳斐

提高氧气吸入护理技术,减少氧疗并发症论文_邵洪岩,徐艳斐

邵洪岩 徐艳斐

(黑龙江省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63312)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氧气吸入治疗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做好氧疗护理,减少氧疗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12例氧疗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基础护理经验。结果:2例无效吸氧因吸氧流量未能达到患者病情要求,3例气道黏膜干燥是因氧流量过大导致的,1例新生儿腹胀因氧气管误入食管造成的,4例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患者因湿化不足,导致鼻出血,2例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了气道导致肺不张。结论:氧气吸入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由于供氧装置问题、医务人员的操作及患者自身原因,可出现无效吸氧、氧中毒、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及肺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临床氧疗护理时,需针对氧疗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加强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以保障患者机体的正常功能。

【关键词】氧疗;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2-0030-02

引言

氧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如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称为缺氧。氧气吸入法又称氧疗,通过给患者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0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并监测其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使用氧疗的目的是为了纠正缺氧,以维持人体代谢和生理需要。氧气吸入法根据吸氧流量的大小分为低流量给氧和高流量给氧。氧气吸入法根据吸氧的方式,分为鼻导管吸氧法、鼻塞法、面罩法、氧气头罩法、氧气枕法五种,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吸氧方法。在氧气吸入操作过程中,如果应用方法、剂量、疗程及监测疗效不到位,可引起一些并发症,不仅不能改善症状,反而使患者病情恶化。因此,要加强氧疗护理,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本文就12例氧疗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2例氧疗并发症患者均来自本院。男8例,女4例,年龄2天~76岁。患者因各种疾病导致呼吸困难,给予吸氧治疗。氧疗过程中,1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的并发症,其中,无效吸氧2例、腹胀1例、鼻出血4例、气道黏膜干燥3例、肺不张2例。

2.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2.1 无效吸氧

导致无效吸氧的原因主要有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吸氧流量未达到病情要求。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为了有效预防无效 吸氧,在治疗前,要仔细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人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1]。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分泌物多的患者,宜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患者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并定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2.2 气道黏膜干燥

氧气湿化瓶内无湿化液或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尤其是患者发热、呼吸急促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黏膜干燥。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因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长期、持续吸氧易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对于长期吸氧者,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减轻刺激作用。吸氧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发热患者,及时做好对症处理[2]。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如使用新型一次性加湿吸氧管,利用凝胶作为湿化物质,仿生学原理模拟呼吸道黏膜进行表面湿化。及时动态评估患者的缺氧情况,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停止吸氧或将长期、持续吸氧改为间歇性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因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

2.3 腹胀

多见于新生儿,鼻导管插入过深,因新生儿上呼吸道相对较短,易误入食管。全麻术后患者咽腔收缩、会厌活动度、食管入口括约肌松弛,舌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使气体排出不畅,咽部成为一个气体正压区。此时氧气的吸入流量大,正压更加明显,迫使气体进入消化道。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地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2.4 吸收性肺不张

多见于支气管阻塞患者。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降低吸氧浓度,控制在60%以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来预防。如出现吸收性肺不张症状,给患者取卧位时头低脚高,患侧向上,以利引流;采用适当的物理治疗;鼓励翻身、咳嗽、深呼吸;应用经鼻导管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等处理。

3.讨论

氧气吸入适用于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气肿、肺不张等;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昏迷患者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患者;某些外科手术后患者,大出血休克患者,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当患者PaO2低于6.6kPa时(正常值10.6~13.3kPa,6.6kPa为最低限值),则应给予吸氧。在氧疗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引起一些并发症,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症状,反而使患者病情恶化。因此,要加强氧疗护理,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徐颖臻,尤丽丽.中心供氧Y形管的设计与使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04:487-487.

[2] 范子英,陈娟萍,麦华玉,等.非湿化氧疗中湿化瓶更换时间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5,01:71-72.

论文作者:邵洪岩,徐艳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提高氧气吸入护理技术,减少氧疗并发症论文_邵洪岩,徐艳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