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民合灌区管理站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建筑材料,正确的把握和应用混凝土技术可以解决当前建筑行业的众多难题。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现浇清水混凝土渠道施工工艺方法,结合当前的实际建筑形式,对其技术流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其在提高农业灌溉、促进渠道功能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根据自我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土方;清水混凝土;工艺流程
现浇清水混凝土技术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其在混凝土的施工渠道和工艺方面比传统的施工性价比要高。一般来说,这种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渠道的开挖阶段,其次是整体施工管理阶段。我国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中拥有先进的施工方法,这些施工的方法适合当前的施工需要,是重要的施工措施之一。
1 渠道土方开挖、整形施工阶段
所以渠道开挖和整体施工,都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阶段和基础性的工作,在这个方面,主要的工艺流程为:运用工具进行土层的开挖——对开挖的部分进行整形处理——整理地上附属物,并弃土——完成渠道底部垫层的施工。
1.1 土方开挖前的准备
(1)一般来说,在渠道开挖之前需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这是施工的首要步骤,只有做好了该项工作,才能够彻底清除施工中的障碍物,对现场进行清扫。在对工程的质量的控制方面,需要采用有质量的混凝土和腐殖土成分,其中的软土包含量需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并根据素土的规格进行碾压。做好现场的施工处理工作,保证地下水位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干爽。
(2)在渠道开挖准备工作就绪之后,需要在该地进行放线工作。当土方开挖时,可根据现场的桩体放置轴线,根据开挖的灰线进行处理。一般来说,现场的监理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需要检测认定后,方可进行施工。
1.2 土方开挖、整形
渠道开挖的第二步是土方的开挖和整形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是根据土方开挖工程量的大小进行判断,可进行人工开挖,也可通过机械开挖进行,在整个的开挖过程中,需要地面的土质情况,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工开挖的过程中,需要预留一部分的孔隙保护土层。如果土层的松软程度较高,需要预留部分的土层,防止出现塌方的现象,用机械开挖的过程更需要注意。
(2)一般来说,对预留的土层需要使用人工的方法进行修补和维护,在整个的休整过程中,要合理的保护地上的土层,方式出现基础裂痕,尽可能的提高面标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3 弃渣处理
弃渣处理是整个渠道开挖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土方经过开挖和整形会形成一定的废物,这些废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后期的混凝土施工工作,因此可以用作回填土的处理,也可以有组织的将土层堆放在施工现场,剩余的土壤将被运送到制定的地面,留出进料口,保证现场的施工操作。
1.4 开挖、整形后的检验
土方开挖整形后,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会同相关的部分对当前的方案进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验收方案,而在一些线性的标准方面,需要设定一定的基准线和基准符,需要根据地基的强度进行设计处理,检测出现来的数据需要经测定和观察做出判断,做好验收。
1.5 渠底垫层的施工
在施工中,根据相应的工序确定施工的创造层面,不同的工作面需要良好的环境,在渠道的浇筑和安装中,需要根据强度的不同,设置一定的垫层基底。
(1)施工要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渠底混凝土垫层较长且狭窄,应每隔(5~10)m 设一根中间水平桩,以控制其厚度的准确性;当垫层面积较大时,垫层混凝土宜采用分仓浇筑的方法进行,可根据变形缝的位置、不同基础部位等情况进行分仓,也可根据坡面混凝土伸缩缝的相应位置进行分仓。
(2)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0。
2 渠道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
现浇清水混凝土渠道工程对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浇筑前的准备→投料与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模板、伸缩缝板拆除→导滤管安装→混凝土养护→渠底混凝土浇筑与养护→伸缩缝填充、勾缝与土料回填。
2.1 浇筑前的准备
(1)开挖、整形后的土渠及渠底垫层的检查与清理。再次检查土渠的线型、高程、断面尺寸、坡比等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渠底垫层混凝土浇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土渠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填写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表。
(2)材料的准备。将进场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送检;根据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投料时的施工配合比;根据施工现场所使用搅拌机的容量计算出每搅拌一盘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并挂牌公示在搅拌现场。
(3)预埋砂砾导滤层的施工与检查。预埋砂砾导滤层位置、级配、厚度、直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路面做上记号,此工序经检查合格、签发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表后,方可安装模板。
(5)浇筑部位的清理、模板及伸缩缝板的制作与安装、检查。
① 模板安装前,应对残留在浇筑部位的泥土、浮砂、废弃纸屑等杂物进行清扫,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不得留有积水;
② 模板应根据渠道断面尺寸制作成两边连成整体的固定模板,伸缩缝板的厚度与宽度应根据伸缩缝的设计宽度与深度制作;安装时要注意模板的接缝,接缝较大时应用水泥袋纸或纸筋灰填实,特别是模板与伸缩缝板的接缝应严密;
③ 由于渠道坡面混凝土浇筑、振捣时的挤压力可能导致模板上浮,因此应在模板安装、效正后,在模板支撑两端分别压上4 人可抬动的混凝土预制板,这样既可形成压力防止模板上浮、确保渠道线形和坡面的一致性。
2.2 投料与搅拌
(1)投料、搅拌。采用二次投料法,先将水泥、砂和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再投入石子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二次投料法比一次投料法节约水泥并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此法。
(2)搅拌时间。搅拌时间是指从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不容许用超过混凝土搅拌机说明书规定的回转速度进行搅拌来缩短搅拌延续时间。
2.3 混凝土运输
(1)运输机具。根据施工方法、工程特点、运距长短等,选择可满足施工要求的手推车、机动翻抖车等运输工具。
(2)运输中的一般要求: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如出现离析现象,应在施工现场经人工拌和并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后再入仓;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能连续进行。
3结语: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施工工艺,制定科学的方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外在土层的处理方面,可采用手工和机械的方法进行,因地制宜,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平安.现浇清水混凝土渠道施工工艺流程与技术[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09)
[2] 赵祖林.燕山水库防浪墙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9)
[3] 谢仕群.东深供水改造工程B-Ⅲ3标段(架空)明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01)
论文作者: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渠道论文; 土方论文; 土层论文; 伸缩缝论文; 模板论文; 工艺流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