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论文_张道勇

试析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论文_张道勇

(雅安市名山区马岭镇中心小学 6251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出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其中,趣味化与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体育教学的趣味化与生活化的内涵,并提出了趣味化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生活化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极为单一,无法激发出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难以保障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然而,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趣味化与生活化教学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至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此可以看出,趣味化与生活化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主要探讨了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化与生活化的具体内涵: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化与生活化的内涵

(一)趣味化教学

所谓趣味化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采用先进的富有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传授学生的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教学内容与方式,利用丰富的生活实例调动学生参与至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化教学法的应用

(一)做好教学前准备工作,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合理的布置与准备教学场地、器材与教具等,确保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于游戏氛围中,从而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保证教学活动质量

为了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到游戏化教学,注重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保证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三)充分利用传统游戏,注重创新与启发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诸如“老鹰捉小鸡”等经典游戏,对于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可以进行开发与创新,并科学合理的设计游戏活动,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右脑智力的开发,提升学生的动作反应速度与灵敏性。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与任务,要求学生安好规定完成动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充分的活动学生的身体各个关节,而且经过捉、闪、跑等动作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数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巧妙应用

(一)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生活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教师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体育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融入诸如“愉快的学习”、“早晨起床好锻炼”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充分的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体育场地与体育教学器材要生活化

通常来说,体育器械以及场地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通过观察小学体育教学器械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器械以竞技类体育器械为主,与小学生的体质不相符合。因此,为了配置适合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器械,要注重在体育场地与器械中融入生活化理念,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活中存在许多的废弃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可用于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废料。通过这一举措既点燃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又培养学生的环保节约的意识。比如,生活中会随处可见易拉罐,这些易拉罐经过改造后可以作为投掷比赛中的投掷物。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易拉罐;其次,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的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点燃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火车运行原理,教师可以融入“开火车”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

四、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

为了实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注重趣味化与生活化体育教学的应用。同时,为了保障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要注重后期的教学评价工作,建立健全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小学体育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同时,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全面的掌握各个学生在性格特点,身体素质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正确的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评价所得出的结果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至体育锻炼活动中去。

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提高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注重开展趣味化与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活跃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至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广文.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3):74+87.

[2]郭景瑞.试论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实现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27+129.

[3]孙志发.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感受[J].现代农村科技,2017(05):78.

[4]普海军.打造趣味化、生活化、游戏化阳光体育运动的尝试[J].学周刊,2017(15):176-177.

论文作者:张道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试析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论文_张道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