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版化学(必修)习题的特点及教学启示_苏教版论文

苏教版《化学》(必修)中的习题特点及教学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习题论文,苏教版论文,启示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往往能反映出教材编著者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指标。但由于当前教学辅导资料十分丰富,传统教材课后习题与教学评价存在着显著差异,课后习题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导致不少教师轻教材习题而重课外资料。面对新课程,当我们开始使用苏教版化学教材时,有必要对教材中提供的“练习与实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免被业已形成的课后习题观所左右。

一、苏教版《化学》(必修)的习题概况

苏教版《化学1》《化学2》两册教材提供了“练习与实践”,名称有别于传统教材的“习题”,其中“练习”与“习题”的含义相当。而“实践”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可以是解决化学实验中的问题,也可以是解决化学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问题,还可以是解决化学在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化学1》专题1的第一单元的“练习与实践”第9题:“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组成的植物营养液。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配方为

为原料,能否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若能,请写出配制步骤。”这类问题呈现视角独特,既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又赋予问题现实意义。在两册教材中,实践类的习题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都出现,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苏教版《化学1》《化学2》两册教材提供的“练习与实践”共有220题,其中简答题有113题,选择题有55题,填空题35题,计算题17题。题型比例与一般测试卷并不相符,在各种题型中,简答题占总题量的一半多,凸显了教材编著者对简答题的高度重视。简答题侧重于学生用化学原理进行解释、分析和阐述,在检测学生是否“知其所以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简答题比例如此高应该是教材编著者在落实教学目标,重视检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一个体现。题型选择与习题数量取决于教学单元的知识类型,其教学功能重在学习后的巩固而不在应试训练。当我们无法回避应试时,在自主选择习题时有所侧重,适当调整题型比例是现实需要。另外,教材在拓宽课后习题的教学功能和吸收新题、题型创新等方面也作了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尝试。

二、苏教版《化学》(必修)习题的亮点

苏教版教材在选编习题时,注意到对传统教材中习题的继承与创新。继承了一些经典的基础题,调整了各种题型的习题比例,减少了选择题数,加大了简答题分量,使课后习题的重点从应试训练服务转移到适应教学目标的检测需要上来。

苏教版教材吸收了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批新习题,其中,信息题、探究题占了大部分。这些习题较好地结合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又不落俗套,洋溢着时代气息。例如,在“硝酸的性质”课后习题,要求学生以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为原理,在实验现象、反应装置及其创新、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如“蛋白质”课后习题,要求学生以实验过氧化氢分解酶作用,分析题干给出的双氧水在二氧化锰、新鲜鸡肝片、煮熟的鸡肝片、盐酸环境里的新鲜鸡肝片、碱环境里的新鲜鸡肝片等五次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结论。这些习题都是近年来的新习题,检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比较到位。

苏教版教材重视陈题翻新,翻新形式往往有两种。一种是修订相关信息,提升问题的科学性。例如溴化银添加到玻璃中产生变色效应,要求学生分析玻璃变色原理。这是一道老题,溴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是教材已有知识,老题没有提及溴和银是如何重新化合的。在解答此题时,多数老师和学生只能望文生义猜测到两者直接化合。新题尊重反应事实,补充了银粉和溴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化合的信息,补充了变色玻璃中还应掺入少量的氧化铜的信息,使问题更科学,问题情境更符合事实。

另一种翻新形式是改变设问方式,赋予问题新的含义。例如,在《化学1》物质结构部分的习题中,结合道尔顿原子论史料,要求学生分析道尔顿原子论。该题的原型题是给出道尔顿的三个主要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观点的正误。答案是三个观点均是错误的。翻新的问题不回避错误,也给出其中正确的观点,纠正了老题的以偏概全和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的因素。翻新题所给的信息更真实,更详细,把学生拉回到19世纪初那个时代,引导学生要从当初科学技术水平来考虑,指出学说中存在着一些缺陷甚至错误,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允许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允许有不同的看法。新问题还增加了道尔顿成功运用自己的学说对化学现象进行了解释,并请学生尝试。这样做,避免了一些学生可能受到现代原子模型知识的影响,会觉得当初的发现很幼稚,体会不到现代科学知识的形成是离不开艰苦的积累的,提示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规律的发现,既需要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错误,也在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当初道尔顿所作的开创性的贡献。

技术类问题的引入,成为新题型。例如在“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课后习题,有一题在题干中提供了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的相关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形成氧炔焰的焊枪,其气体出口是一个双层管,氧气从内管喷出,乙炔从外管喷出,在管口燃烧形成高温火焰。如果氧气从外管喷出,乙炔从内管喷出,可以吗?为什么?”这类问题所用的知识并不是单纯的化学原理,但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尽管有些可能连教师也难以解决,但不妨开展集体讨论交流,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求答案的合理性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苏教版习题中,探究类习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每个单元的习题选编中,都有一些探究性习题,体现了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为了规范学生解决探究性习题的一般程序,许多习题以列表的形式给予规范。

在选择探究习题时,教材注重探究情境的现实性,注意选择那些与生活、社会生产和化学事实联系紧密的素材。例如:“现有三种化肥,分别为,请设计实验方案将它们区别开来。”又如:“解释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1)将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2)将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3)向氯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体产生。”有了这些探究素材,除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逻辑探究外,还应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拓展课堂。有时,面对一些难度较大可能难以单独完成的探究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进行集体探究。这类问题虽然只要求学生提出实验方案,但学生的方案是否可行,将能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在实验过程中检验方案的合理性并进行修正,还需要课后到实验室自主实验探究。

苏教版引入部分要求学生开展群体合作完成的习题。例如:“已知氯化铝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略),现以废铝、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制氢氧化铝。请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与同学交流讨论,从中找出最理想的实验方案。”也有一些习题鼓励学生开展相互讨论,倡导合作学习。还有一些习题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塑料薄膜适宜做食品包装袋,聚氯乙烯塑料薄膜不能用于食品包装。取两小片聚乙烯、聚氯乙烯薄膜,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移开酒精灯,观察它们的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它们燃烧的情况将它们区别开来吗?”还有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例如:“联系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实地调查或通过影像资料了解发电厂、煤气厂等工厂的能源消耗、利用情况,写出调查报告。”这些习题改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单调性,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三、苏教版《化学》(必修)习题的教学启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苏教版明显提高了习题难度。不少问题即使用高考要求来衡量也属于中等难度甚至是难题。例如在“氯气”之后有一习题:“向纯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逐滴滴加新制氯水,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并褪去。(1)试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氯水表现出漂白性,你认为甲同学的观点正确吗?(3)乙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不能肯定新制氯水表现出漂白性,若要证明新制氯水是否表现出漂白性,必须继续实验。请你帮助乙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该问题层次分明,难度逐渐加大,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道好题。但是,在教学中,不能以此作为对学生的普遍的、最低的要求。这与传统习题普遍偏易,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的观念有明显区别。在布置课后习题时,宜根据习题难度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防止这些习题过难而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加不必要的额外学习负担,防止过度学习。

有些习题不再单纯地受制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不少习题还承担着拓展教学内容的功能。如教材中对“钠及其氧化物”性质的介绍极其简约,特别是“过氧化钠”性质没有提及,与传统教材中所占的地位差异显著,但在“练习与实践”中又给出了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通过习题补充了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这类习题实际上起到了两重作用:一是通过习题对部分知识作适当的拓展补充;二是提示在教学中,对这类知识的拓展应把握好度,对不同发展方向和现有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有些习题所需知识则不宜拓展,如,给出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要求学生回答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的原因,计算说明,成人平均每天需食用多少加碘盐以获得所需要的碘。该题要求学生运用信息对碘酸钾性质进行猜测,碘酸钾性质教材没有介绍,但不能因此而补充相关知识以免增加学习负担。

简答题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有两点倾向值得关注。一是重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共有40题明确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教学实践表明,当前学生由于初中没有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在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方面基本功不硬,而能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生掌握化学物质性质的重要指标。可见,新教材突出化学方程式的检测适应当前教学需要。二是加强习题的探究性。例如《化学1》专题1的第二单元的“练习与实践”第3题:“草木灰中由于含有碳酸钾而常被用做肥料。现有一份草木灰样品,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其中含有碳酸钾,要求学生分别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这类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在《化学1》中共有20题。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与初中科学相接轨。实验方案设计类习题在传统教材中并非没有,但如此高比例却是前所未有的。这两点倾向给我们的启示是:化学教学必须回归化学本身,需要“化学味”。

苏教版在习题的题型、习题功能和难度控制等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尽管其中显露出选编不成熟,某些习题存在着难度过大、梯度不合理,有些习题的解决需要的知识要求超越了相应的教学内容等问题,但所选习题贴近教学检测需要,强调了习题为教学服务,在习题创新、拓展习题功能等方面的探索值得肯定。

标签:;  ;  ;  

苏联教育版化学(必修)习题的特点及教学启示_苏教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