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产品扩大关税配额模式及利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弊论文,配额论文,关税论文,敏感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六方”关于敏感产品扩大配额的建议是出口成员与进口成员在市场准入上博弈的结果。虽然六方建议中产品清单涵盖产品范围很广,而且又有一些成员提出添加新的产品,但估计主要发达成员可能指定的敏感产品仍应集中于一些大宗初级产品,也即清单中的核心产品类别,比如奶制品、牛肉、猪肉、禽肉、羊肉、糖、油籽,及小麦、大麦、大米等谷物,以及某些水果蔬菜,而主要出口成员的出口利益也集中在这些产品。因此,在讨论扩大配额量模式的过程中,进口方极力通过系数、低限水平等压缩这些产品的消费量水平,以便减少扩大的配额量,另一方面,出口方则力争增加这些产品的消费量,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形成了以模式中的几条原则为基础的消费量分配比例。同时,在某些成员具有特殊关注的特定产品上,双方达成了一些例外的解决方案。对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一些产品,比如水果、蔬菜和一些加工产品,主要发达成员指定为敏感产品的可能性要小于上述“核心”产品,但如果指定,这些产品分配的消费量也将少于核心产品,配额的扩大估计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低限水平”的谈判结果。而且,欧盟等在水果、蔬菜上也存在敏感性,这些产品将有相当部分被指定为敏感,“六方”建议对于果蔬专门制定了额外的单独方案,并允许成员在两种方案中选择,给予了成员较大的灵活性,其对中国出口影响值得关注。
标签:关税配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