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1-13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重视朗读的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我在这里谈谈几点拙见:
1、抓住重点词语朗读,感悟文章情味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理解词语是理解句意、领悟中心的基础,是朗读训练的前奏,特别是对文中重点词、中心词的理解,更是深入阅读的突破口。所以抓住了文中的中心词和关键词,读出意蕴、悟出情趣,就能把握住文章的重点。
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就从“军神”一词中的“神”字入手,第一步,读读这个词,说说对“神”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这个词,读出情味来,然后请学生自由读全文,找找悟悟能表现“军神”的句子;第二步,四人一组,自由地尝试合作,朗读找出的这些句子;第三步,让学生说说,通过自己读、小组读,此时此刻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第四步,以“感动、敬佩”的情感因素为切入点,让学生精抓一两句话作深入分析、朗读、感悟,读出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如此一来,学生通过朗读词语,感悟到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2、抓住重点语句朗读,感悟文章意趣
指导学生朗读好每一个句子,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到课文中既可意会又可言传的内容,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朗读,学生还能感悟到一些写作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教学中,我连续叫几位学生朗读这个句子,然后比较谁的情感领悟得体,并分析读好的原因是:语气逐渐强烈,情感逐渐深入,读到“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时应达到高峰,读出了强烈的爱国语气。接着请全班学生齐读,当他们读完时,我及时提高声音问“言下之意是——”,有的学生马上会说“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有的学生说“华罗庚真了不起!”,有的学生还说了“华罗庚放弃了美国的洋房、汽车,为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学识”,最后请学生再读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后,感悟到了文中强烈的思想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抓住重点段落朗读,感悟文章思想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比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中第十一自然段:“从爸爸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了。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如何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呢?且看下面的教学。
师:自由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但不管怎样读都得有个说法。
生:自由朗读,感悟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1:“斩钉截铁”要读得坚定、响亮,因为它表示爸爸的话是不允许的反抗的,爸爸的话就是命令,必须服从。
生2:“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中要突出“丝毫”,可以读得慢些,表示一点儿商量的余地也没有。
生3:我觉得“慢吞吞”这个叠词不仅写出了汤姆取下鱼钩的动作,更写出了其实汤姆并不想把鱼放掉,可又不能违反爸爸的命令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汤姆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出来。
师:那就请你读读这句话。
生4:我觉得最后一句话要读得慢些、伤感一点。因为汤姆好不容易才钓到了这么大的一条鲈鱼,爸爸却硬要他放掉,他尽管只能听爸爸的话,要做一个遵守规定的人,但他肯定是非常伤心、非常想哭的。
生5:我觉得汤姆非常了不起,为了遵守规定,舍得放掉这么大的一条鲈鱼,所以“把鱼放回水中”要读出他的坚强。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读读这段话吧!
生:自由读,指名个别读,评价后齐读。
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启引下,真切地感受到了汤姆和爸爸都是自觉遵守规定的人,并且被他们的思想所感动,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朗读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朗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论文作者:肖昌银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汤姆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华罗庚论文; 爸爸论文; 的人论文; 情感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