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化学教材的再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新课程论文,教材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中,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将课程方案转化为教师自己的课程,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考纲》和学情,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作适当的调整和再处理,使之成为自己的课程。新课程化学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编写框架上都作了较大的改动,比老教材更具灵活性和选择性。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难度和广度,无论对新老师还是老教师都是一个值得好好把握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处理好教材的根本是转变观念
要实现新课程方案向“教师的课程”的转变,需要从理解新课程方案开始。老教材坚持的是“以学科为本”的理念,它根据化学学科的内部逻辑性,将化学的不同领域知识放在不同年级让学生学习,因此,三年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学习的内容。老教材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成才功能,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形成,相对忽视了教育更重要的成人功能。而新课程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教育有成才和成人的双重功用,重视教育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影响,教育要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注重学生化学基本素养的形成,强调培养学生的化学志趣。
因此,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认同新课程理念,才能正确地理解教材、处理好教材,否则思想上会抵触新教材。怎样才能转变观念呢?笔者的体会是:认真参加新课程培训;平时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借鉴和学习早期实施新课程的省市的成功经验,努力接受新课程理念;从思想上认清新老课程的差异,彻底摒弃对老教材根深蒂固的认识;自觉践行新课程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在处理教材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转变观念:
1.由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新课程在知识和技能上强调让学生掌握化学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形成化学的基本素养,比老教材的要求略有降低,但是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上有了较大地提高。新课程把学生定位在普通公民,而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化学工作者”,养成学生对化学的志趣比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让学生在亲自参与化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化学的方法论,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由一维目标变成了三维目标。为了节约时间,有的老师常常将探究活动改为演示实验,将化学史料弃之不用,使用负面素材作情景,过度宣演化学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这样处理教材,显然不利于学生化学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由传授知识向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转变。老教材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承担着传承化学知识的作用。因此,老教材是从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和内在逻辑性出发编写的,对于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考虑得较少,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老师是主角,在教学中更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相对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易出现教和学的脱节。而新教材是从学生学习化学的角度出发编写的,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新课程强调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学习的素材,老师是合作者和支持者,教师和教材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和学相互融合。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化学基本素养的最直接的方式。新教材中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科学探究”、“合作探究”等栏目,老师要有效和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人类的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熟悉到未知的过程。新教材将同一领域的知识按认知层次的不同放到不同的模块之中,在素材上多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使教材亲切有趣,不再苦涩难懂,让学生更易接受,乐于接受。然而,有的老师习惯了老教材,将不同模块中的同一领域内容“合二为一”,甚至是“合几为一”,将新教材还原成了老教材;有的老师将情景素材裸化成知识点;有的老师将生产、生活素材弃之不用……这样处理教材,显然违背人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颠倒了师生的主体地位。
3.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转变。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资源都相对不足,我国的高中教育一直是典型的精英教育,目的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生源。因此,对所有学生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高考,教材也只有一种,很难开展差异化教育,不可能照顾到全体学生,是典型的淘汰教育,结果是成才的只是少数而陪读的却有一大批。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中教育也就必须向大众化的公民教育转化,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和为高校输送合格生源同等重要。新课程方案就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程理念认同学生的程度和志趣是有差异的,成才的标准是多样的。因此,教材设置了不同的模块和多种不同的栏目,供不同层次和志趣的学-生选学,并且课后习题也分层次,根据难度不同梯度排列,供不同学生使用。所以,处理教材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同学生的需求差异和志趣差异,除基本要求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外,必须根据不同的学情,用不同的模块组合、选用不同难度的素材、不同的栏目、不同难度的习题,要求不同的学生学习或练习,切忌“一刀切”式地要求所有学生完成。例如教材中的“资料卡”、“科学视野”等栏目,就必须有选择性地要求不同的学生完成。
4.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生源的精英教育,三年的高中学习都是为了高考取胜。老教材基本上是远离生活、纯化学的知识载体,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对考试老师常常是把化学知识剥离出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很多同学对化学学习便慢慢缺乏了兴趣,又因一部分化学理论的抽象性而使部分同学望而却步,即使是坚持下来的学生,也难逃高分低能的结果。新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因为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在处理生活素材时,不能仅仅把化学知识剥离出来学习,而是要充分挖掘其教育意义,通过生活素材让学生认识自然、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为什么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感受生命的崇高,构建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我生成知识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不但要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生活素材,而且要收集和补充有效的生活素材,给深奥的、枯燥的化学知识包裹上一层熟悉的、生动的外衣,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新课程提倡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过程。
二、处理好教材的关键是做到两个“熟悉”
所谓两个熟悉,一是熟悉《课标》、《考标》要求,二是熟悉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
1.熟悉《课标》、《考标》要求。研读《课标》与准确把握教材就是“磨刀与砍柴”的关系,不能为省事就不去做这项工作,否则就会落人“盲人摸象”的陷阱。笔者认为:第一次使用新教材的老师,首先要认真通读《课标》几遍,让自己对《课标》中关于化学的各模块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备课前,要先认真研读《课标》的相关内容,透彻理解《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其次是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集体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第三是认真研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和《高考考试大纲》,特别是肄业年级,往往不重视这一点。其实《考纲》比《课标》更具体、更详细,对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很有好处。第四是充分利用网络和参考书,借鉴别人的经验。
例如:《课标》指出“化学1”和“化学2”是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打基础,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些只是作为公民的一种基本要求,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达到的,因此不能拔高。有的老师总习惯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高一就向高考看齐,用高考题作练习,显然,这样处理教材就背离了《课标》的要求,是十分不妥的。
2.熟悉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分模块编写,各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而作用各不相同,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组合,供不同需求的人学习,比老教材更具灵活性和选择性,也是处理教材时最难准确把握的地方。因此,老师在教授新课程前,就必须认真通读化学几个模块的教材,有条件的,如能把三个版本的教材都通读一遍效果会更好。
三、坚持整体性原则,合理控制教学的难度、广度和完整性
1.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三维一体,不是三足鼎立。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三维目标呢?有的人就把三者分开来,这一块是知识与技能的,那一块是过程与方法的,还有一块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是把三者很清楚地分开,在教材处理时也是如此,把一个完整的素材人为地分割成几块,以达到分别实现不同的目标。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也不是一节课分成三大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
2.整体把握化学知识体系,分清“主干”和“核心”知识点,控制教学的广度。老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能局限于某章某节,就事论事,不能单纯地追求某个知识点的大而全,而是全面衡量其在整个新教材体系甚至是整个化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使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而又科学系统。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才能有助于老师们准确地把握哪些是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才能有效控制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广度。
例如化学1中的“物质的量”和“摩尔”,教材中将“物质的量”和“摩尔”作为描述性知识来介绍,没有上升到“概念”的高度。把“物质的量”和“摩尔”放到整个化学体系中去衡量,我们会发现这并非是影响化学学习的核心概念,也就是说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还是一个化学工作者,知道了“摩尔”如何用,而不知道“物质的量”和“摩尔”的准确内涵和外延并不会影响他学习化学。就如我们虽不知“质量”的准确定义,却能使用“千克”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还是象老教材一样来详细讨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定义,辨析概念,那么又会形成一道坎,将一大批学生挡在化学的大门之外。新课程放过“物质的量”和“摩尔”这两个概念,只强调“摩尔”怎么用,让学生在反复用的过程中慢慢理解这两个概念。这个例子说明了,新课程并不要求某个概念或某个知识点一次性让学生理解透彻,而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完善,这与人的认知规律是吻合的。
3.综合考虑各模块的作用,控制教学的深度。化学的各个模块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是各不相同的,《课标》的要求也不同,分别适应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时期进行学习。因为不同模块中同一领域的知识的认知层次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在处理教材时,就容易犯错误。
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知识在《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中都有,下表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在两个模块中要求的比较: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出化学2是全体学生要达到的共同基础,对知识技能要求不高,教材安排了两幅图片,一幅是钢铁生锈、牛奶变质、溶洞的形成和烟花爆炸的图片,另一幅是定点爆破的图片,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平时可能不会与化学联系起来,但放在这里,却让学生一下子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用速率来描述的,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都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化学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控制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以提高人类生存的品质。这正是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化学素养和正确的化学观。如果在这里补充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因素以及一般规律,或者更加深一些,显然是不妥当的。一方面,一个普通公民并非一定要掌握这些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志趣不在化学上或化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讲,补充了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得了。这些内容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较高,只适合作为选修的内容,新课程将其安排在《化学反应原理》中学习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化学反应原理》是供化学基础好、准备进入大学化学或相关专业深造的学生学习的。
四、合理取舍,有效增补,落实三维目标
具体到教材某个章节、栏目或素材的取舍时,笔者认为更应该慎重,所选取的素材要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志趣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1.新课程强调教材不是“本”,而是“手段”,反对“教教材”,强调“用教材教学”。新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多样、层次分明、功用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情和《课标》要求合理取舍,切忌照搬教材。例如,由于学生所处的地域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素材并不熟悉,如果换成学生身边的素材效果会更好,新课程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就是这个道理。教材中有些重点的知识点,由于篇幅的原因可能很简略,老师就必须补充。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学生已有了经验或是在其他学科中已经学习过了,就可以缩略。
2.坚持“三讲三不讲”,合理取舍教材。所谓“三讲”是指核心概念、主干知识重点讲,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仔细讲,细枝末节的知识选择讲;“三不讲”就是指学生已学过的或已有经验的知识不讲,老教材有而新教材无的知识坚决不讲,讲了学生也难理解的非主干知识不讲。
例如“铝的重要化合物”这一节,我是这样来处理教材的。的知识已在前面教材中出现了两次,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只是没有提高到两性氧化物的高度,而这一点学生结合前面的知识,并不难理解,因此,我就将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归纳,上课时只在小结时点出,不细讲。在学生过去的已有经验中,是一种碱,学生不但不能理解是两性氢氧化物,而且在思想深处还有强烈的抵触。因此,如何让学生顺利接受是个两性氢氧化物的事实,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采用多种方式重点讲。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制备实验,另一个是的两性验证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我们将实验改成了探究实验,提供四种试剂、氨水、NaOH、HCl,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制备。在进行实验汇报时,不同的现象、意见就出来了。和NaOH反应,有的组出现了浑浊现象,而有的组是先有浑浊后又溶解,并且还出现了添加试剂的顺序不同,现象也不同的组。同一个实验却有不同的结果,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经过大家深入讨论和实验,学生最后得出了结论,过量的NaOH可与发生反应,使溶解。这时新的疑问又产生了,学生根据以往经验,两种碱是不能反应的。这时教师及时点拨,其实不是碱,而是两性氢氧化物,很自然地突破难点,同时也解释了实验室为什么要用氨水而不用NaOH制。本来学习了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后,接下来就应该学习铝的盐,在老教材中对于铝盐作了详细介绍,而新教材却没有。之所以这样安排,我认为是因为铝盐性质复杂,特别是的水解,而对于学生现有经验来说,要理解的水解很显然是很困难的。因此,这里就不应该去补充铝盐的性质。而新教材安排了“资料卡”栏目来介绍明矾,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明矾的净水作用也起到了让“铝的化合物”知识相对完整、系统的作用。
总之,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教好新教材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从老教材中跳出来,自觉接受新课程理念、整体把握教材、讲究方式和方法,才能合理地再处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