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研究机器人自动化实训中心的建设目的和建设机器人自动化实训中心建设各个环节的规划,总结实训中心课程设置,以及机器人自动化实训中心对中职院校建设的作用和在校企合作的意义。
关键词:机器人;校企合作;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日渐提高,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使用到各个生产领域中。机器人技术综合了机械加工、喷涂、装配、焊接、搬运等多个应用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机器人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同时降低由于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失误导致的报废产品风险等,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应用机器人技术,可以执行各项高风险生产环节,比传统工艺技术更加先进有效。
机器人实训室是为了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训室软硬件产品、生产加工”等多种功能机器人应用技术建造基地,帮助学生完成实际操作的基本条件,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在中职院校实际操作技术,实训体制建设,完善区域经济,推进技术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全面的引导作用。
一、机器人自动化实训中心建设目标
经过以往自动化实训室的更新、扩建等从而形成完善的机器人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打造成机器人自动化应用技术教学、创新、服务于社会等多项功能实训中心;帮助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从而加强本专业在中职学校同等专业中的主导地位;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创造具有多样性的专业建设奠定下了坚实的根基,提升校企合作,变成具有特色的产学研用教学方式,帮助社会提升了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新技术的培养训练。
二、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建设结构
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的建设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创建的模式,把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切实运用到项目、案例以及计划与学习的教学方式相融合,这样一来,可以一起加强工业机器人专业层次技术型人才的培育。
在创建校内实训室时可以按照以下观点:便于实训教学,按部就班、帮助仿真教学和项目工程。校内实训室建立以普遍应用型技能和工作站为主要手段,综合性运用技能为次要手段,统一筹划,分布实行。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建设的前期考察、研究与实行,引用了以下建设结构。
(一)通用技能实训室是基础
工业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含量较高的设施,要想做到对设备的熟悉使用必须遵循以机械、电气等基本技能入手。遵照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的原则,本着“实行、实质、实用”为基础,设立通用技能实验室。实行一体化通用技能内容包括:电子电工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LC单片机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诊断与维修等。通过对基础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为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技能实行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对机器人实训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中职学生在专业问题的处理能力,这就涉及到开创具有趣味性的机器人实验室。应用具有趣味的机器人进行实训,更新教学方式,全方位引入技术先进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习了专业技能和知识,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意识,有效应用于相关专业的教学更新与教学实习当中。
(三)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与视觉检测实训室是基本功
工业机器人自动装配与视觉检测实训室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快的学习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伺服电气驱动控制、执行机构设计与控制设计、工业机器人编程、视觉技术、运动控制使用等知识。它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实际工厂使用相对应自动化工作场景,以紧凑型工业机器人为基本,集成自动螺丝排列系统、自动拧螺丝装置、视觉处理系统、自动上下料装置、自动贴标系统等工业化应用,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基本操作水平。
(四)工业机器人协调装配实训室是兴奋剂
自动装配机器人实训室由两台工业机器人以及装配夹具组成,装配夹具由进口气缸驱动,在小体积限制下实现多种功能。通过自动装配机器人工作站,可以实现对自动装配机器人系统构成和基础操作的教学,学习如何搭建自动装配机器人系统和相关维护排错技能、装配轨迹在线示教编程、装配轨迹在线语言编程、装配轨迹离线编程等,也可利用两台工业机器人做一些兴趣化教学,如同步跳舞或协同动作,同时该工作站具有完整的配套实训课程,为完成相关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增强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该工业机器人协调实训室是以能够满足工业机器人编程、系统调试、机电设备安装实训教学要求为目标,设计工业机器人基本认识实训;ABB机器人控制器结构认识;FlexPendant主要组成实训;ABB示教器基本操作实训;平面矩形描图编程与示教实训等实训项目,在工业机器人协调装配实训室里让学生掌握到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基本组成,了解工业机器人示教器使用方法,学会一些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基本能力和工业机器人TCP定点的编程与调试方法。在工业机器人协调装配实训室具体配置时,还要注意遵从理实一体化形式展开建设行为,以工具集中化管理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活跃实训学习气氛。
(五)工业机器人抛光、打磨与去毛刺实训室是培训摇篮
抛光、打磨与去毛刺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是以工业机器人本体为基础,集成自动打磨、自动抛光、自动去毛刺等工业化应用,使学习者快速学习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执行机构设计与控制设计、工业机器人编程。该平台适合于电气类、自动控制类、机电类专业人员学习工业机器人设计、应用、维护等知识,可以有效的培育相关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应用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工人的缺失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工业机器人代替工人将成为必然的发展态势。为了有效迎合社会改革,培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刻不容缓,许多中职学校也相继开展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由于工业机器人运用涉及到多项学科的应用,所以不仅要学好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学习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工业机器人实训步骤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处理问题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所以,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多种调查研究、走访企业和中职院校,拟定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培养主要针对于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商和企业等,通过培养生产各项环节,包括工业机器人的安装、编程、试用、维修、保养、运作和管理,还有工业机器人的售前和售后服务等,具有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多方面素质发展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从上述的培训内容来看,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要在工业机器人的现场进行编程、运作维护、保养、管理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如果是具备结合生产工艺的类型,并采用手动示教编程结合附近的辅助设备,使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的技能,那样更会受到企业的喜欢,而中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要一直建立在培养目标上来进行。
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的建立,在培育人才方式创新过程中,也可以结合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研究、实行工业机器人技能型培育方式,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
(二)公共技能内容的拓展。在原有实训内容基础上,不断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汽车、机械等专业公共技能内容的开发和应用。
(三)加强工业机器人工种实用型师资团队力量建设,依靠企业资源形成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工种应用型师资团队建设计划。
(四)持续加强与“美的”等大型机器人企业合作,从而达到机器人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处理计划,将校企合作融入到整个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五)研究建设适用中职院校实际的当代学徒制模式。将招生和招工融为一体,校企一起开发人才培育计划,企业高层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实行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和学习,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六)研究教学工厂形式。在教学环境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通过企业内容和创新内容,促使学生将学到的内容和技能可以多方面运用。学生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培养了深厚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加强校企合作
(一)加强校企合作,派遣中职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从合作企业单位中引进精英人员任职专业顾问和教学教师,设立外校实训基地。经过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立,建设企业工作岗位,增强创新成效。
(二)顶岗实习。结合教学安排和培养计划,学期最后一年派遣专业学生到合作单位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单位和学生要互相选择,学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商量意见统一基础之上,遵循共同进步的宗旨,建立合作共赢的体制,校企双方从遵守学生规则,帮助企业发展,符合用人单位生产的角度,建立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可行性方案,实行六定管理政策,保证学生实习期间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另外,学习要提升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教育工作,学校教师要定期到用人单位帮助学生做好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任务,用人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帮助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确保学生自身工作技术水平的提升,顶岗实习期间要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更加有保障。
(三)订单培育和冠名班。学校和企业双方结合学校有效资料和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创建冠名班,以合作企业名称命名,确保校企合作培育的人才能力,师资力量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同时,企业要推举技术较强的人才担任学校的部分教学任务,并帮助学生提升顶岗实习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尽快达到企业实习标准,学校要对合作企业提出的培养计划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企业和学校要协同发展,工作和学校共同进步,遵循企业人才标准设立相对应课程,确保培养出高品质人才,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后,获得学生和企业颁发的专业证书,企业要遵循双方签订的合同对学生进行转业审核,确保学生的岗位安排。
(四)学校要与知名企业合作,构建成人才优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目标。另外,要积极创建互联网共享平台,加强校企双方的未来发展。
(五)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创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内部结构,加强企业课程种类的优化,模仿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相关教学经验,增设教学种类,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企业处理困难,积极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发现毛病,并能及时处理毛病的能力,熟悉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六)提高工业机器人在中职院校中的专业重要性,强化专业规模,全方面的培育出高技能人才。
结束语:
本文对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重点对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有效的帮助中高职院校对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改善和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亲自动手能力和工作技术水平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校企双方有利合作和学生的自身未来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勇,邵长伟,李刚.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设计[J].酒城教育,2017(04):25-29.
[2]孙涛,王亚芳.高职高专院校机器人创新实训室建设方案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1):140.
作者简介:谢健(1983.7—),男,汉族,广西浦北人,本科,机电工程师,广西交通运输学校,研究方向:智能制造。
论文作者:谢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机器人论文; 工业论文; 实训论文; 学生论文; 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专业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