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苹 谭江曼通讯作者
上海市长征医院 肿瘤科 200003
【摘 要】目的: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2例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PICC导管的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7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穿刺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不规范、导管维护不当、穿刺过度、营养状况、年龄等,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经外周静脉注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预后质量,并可能增加患者的致死率[1-2]。本研究将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旨在降低相关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预后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2例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PICC导管的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的年龄在18~70岁,平均年龄为(45.6±3.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的年龄在18~70岁,平均年龄为(46.2±3.5)岁。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措施
1.2.1加强无菌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无菌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要求操作者佩戴口罩,穿刺前需对操作者的手进行严格消毒,对患者的皮肤做好皮肤消毒,对相关仪器、药品进行常规消毒。
1.2.2提高穿刺技术 加强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对患者的同一血管进行反复穿刺。
1.2.3控制导管的留置时间 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及相关感染事件的概率越高,因此应尽量减少导管的留置时间,且PICC导管的留置最长不超过12个月。
1.2.4对于营养液应进行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避免导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如需输注脂肪乳剂等高营养液,应每隔四小时冲管1次。
1.2.5及时更换敷料 采用无菌纱布等敷料持续覆盖在输液工具上,若患者出现渗血、渗血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敷料[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6提高对免疫力低下、病重、年龄偏大患者的护理管理 做好对相关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理能力。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7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3.1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穿刺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不规范、导管维护不当、穿刺过度、营养状况、年龄等。(1)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成功率与护理人员的操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若操作不当可能会诱发静脉血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甚至可能刺激血管内壁,引起静脉炎。(2)护理人员无菌意识不强:若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也可增加穿刺感染的发生率[4]。(3)导管维护不当:若肝素帽和正压接头受到污染会造成管内细菌残留,诱发相关感染。除此之外,冲管不彻底、导管固定不牢、暴力揭膜等均可能增加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4)注射液无染: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型注射液,若受到污染将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经导管输入后细菌会在导管内大量繁殖,引起相关性感染。(5)穿刺过度:同一部位多多次穿刺可能会诱发,血管强度单和血栓性静脉炎,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6)其他因素: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合并症、机体免疫力等均可能是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因素[5]。
3.2护理效果分析
经外周静脉注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应用于静脉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营养输入以及标本采集等。PICC术后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最常见的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约占全部并发症的40%左右。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7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给予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丽丽,李丹,侯彩妍,等.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v.21(19):4043-4045.
[2]高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2,02(8):381-382.
[3]陈婉媚,朱丽贞.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26):2910-2911.
[4]吉娟.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5,5(32):128-129.
[5]刘冰艳,赵菊红,苏宝艳,等.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13):87-89.
论文作者:武会苹,谭江曼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导管论文; 相关性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满意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