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工素质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基础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职工论文,素质论文,作用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因此,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便成为近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积极探讨和实践的热门话题。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呢?研究者们纷纷从资源、制度、市场和技术等不同层面对它们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做了深入地探讨。但是,我们看到,在诸多的研究中,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却很少涉及,这应该说是研究中的一个不足。那么,什么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呢?笔者认为,是企业职工素质。
一、职工素质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空前发展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早已从产品竞争、科学技术竞争演化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和发展的优势,谁就能够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而拥有一批思想上进、勤奋工作、懂技术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更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以职工基本素质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企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其质量的高低势必影响到生产产品的好坏,影响到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企业管理者的水平再高,企业技术水平再高,最终的产品都要通过企业职工来制造。所以,一个企业,只有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优势,才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可见,企业职工素质的状况如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职工素质则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企业领导人素质
过去一提到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便片面地理解为只是提高普通职工的素质。今天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还包含企业的组织领导者和各个管理层的负责人员、管理人员。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应涉及职工群众及企业领导者等不同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企业领导人的素质。第一,领导者既是企业的带头人,又是企业职工中的一员,离开职工队伍,则无领导可言。第二,起“领路开道”作用的企业领导,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好队伍、发展生产、挑战市场的重任,要求其素质更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市场千变万化,知识更新加速,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掌握资本运营、WTO知识以及新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是企业领导所必需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的形势。第三,领导对不断提高职工素质有着组织领导和率先垂范的作用。强将手下无弱兵,高素质的领导才能带出高素质的队伍。
2.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理论素质和品德素质。政治素质是指应具有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也就是要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原则性强;思想理论素质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理论素质较高,就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品德素质则是指新时期的职工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应具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
3.企业一线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
据统计,我国现有技术工人约7000多万,但高级技术工人仅为技术工人总数的3.5%,这与发达国家达到20%以上的水平相比较,差距很大。不少企业存在技能人才断层问题,而由于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生产的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培养建立企业高中级技术工人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培养建立一支高中级技工队伍,是企业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重要保证。
4.企业的整体素质
职工素质,不仅指企业职工的个体素质而且还指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在现代企业中,职工个体素质集中表现为企业的整体素质。要提高整体素质,首先必须提高个体素质。只有众多高素质的个体才能构成高素质的整体,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企业整体素质如何也影响着职工个体素质能否提高。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则难以激发职工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只有企业有了高水平的管理,高素质的个体才有施展才华之地。没有整体素质的提高,个体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如一副环环扣紧的链条,任何环节薄弱,均将影响整个企业运转。因此,我们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应立足于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提高生产一线工人的素质,而且更应注意提高机关管理人员的素质。
我们认为,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是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1.激发职工工作和学习热情,使企业形成有激情的团队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宗旨,形成企业优秀的价值观念,并通过企业制度的制定和物质文化设计,以及企业领导和管理层的宣传和以身作则,贯彻到职工中去,为职工所认可,构成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激发职工工作和学习热情,形成有激情的团队,从而使职工产生创新的愿望和要求,不断地进行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和优秀价值观的确立,是在我国目前职工思想迷茫、价值取向不定的情况下首要的培训内容。
2.加大培训经费投入,确保培训工作开展
人力作为一种资本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没有投入当然也就没有产出。无论是目前效益好还是效益差的企业,都不应把职工培训费用作为企业的负担,而应该当作一项高回报率的投资,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3.建立完善有效的体制,确保职工培训深入进行
要确保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注重对企业各级领导的激励约束,把年度培训计划纳入企业的年度任务目标和各级领导的承包责任目标,作为对企业各级领导进行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制度,使企业的职工培训机制与劳动人事机制协调配合,制定培训、考核、使用、效益、待遇五位一体的激励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干部、工人参加培训学习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尤其要建立起“上岗、试岗、待岗、转岗”的动态管理制度,在岗位考核的基础上,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使每名职工都真正意识到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术、技术靠培训,使在岗人员学理论、学技术、练技能蔚然成风。
4.强化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培训,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在这样一个新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的时代,要使企业的科技人员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不断开发高科技含量、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产品,就必须不断地对科技人员实施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使他们能够时刻紧跟现代科技的发展步伐,主动吸纳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并不断地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科技人才是企业人才的重中之重,科技人才的培育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忽略了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就等于放弃了企业的发展。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永远都会把对科技人员的继续培训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而不会有丝毫的松懈。
5.结合企业、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企业职工开展灵活方便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过去举办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其讲授的内容大多空泛无味,脱离职工的要求和工作实际,致使职工受训积极性不高,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①岗位培训。以技能提高为主,可采用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方式。②基地培训。可采用企业全员轮训和分类集中培训方式,使员工经过培训,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或完成特殊任务。③院校培训。可办短期培训或长期培训,短期培训的目的是完成应急任务,长期培训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研究和创新人员。④合作交流。即企业之间、校企之间、行业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代培技术人员,在合作中提高各自生产力。⑤其他方式。可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板报、讲座、晚会等方式进行培训。
6.拓宽培训内容,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使职工精力充沛和精神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尊重和关心下属,使下属真正感到企业给予的温暖,才能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现代培训中,不仅要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还要关心他们的需求,使他们生活得健康愉快,这样他们才会产生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
7.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始终是困扰企业职工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防止出现企业职工接受培训后流失而使企业利益受损的情况,企业可以在培训前与职工签订有关受训后服务期规定的协议,在其中明确违约培训费补偿和离开本企业后不得使用所培训技术等责任条款,并请公证部门予以公证,借助法律来防止人才流失。但绝不可因噎废食,怕人才流失就不进行职工培训。另外,还要建立培训教育部门和相关部门组成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管理、协调配套的人才开发、培训、使用与管理的完整体系,以保证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8.政府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引导和支持,使社会共同关注职工培训
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方面的法律,保证培训单位和被培训者各自的利益,调动企业培训的积极性。政府应适当加大投入,支持社会力量进行职工培训,组织和协调企业、行业、高校及相关部门在职工培训方面的合作,加强岗前培训,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使职业资格证书与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有同等效力,解决用人单位单纯以学历证书作为招聘职工衡量尺度的不合理做法,引导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