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问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小学生论文,英语阅读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其他阶段教育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其他教育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2001年开始我国小学阶段才开设英语课,对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殊规律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对小学英语的课程目标、任务和实施途径等都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从而导致了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上的一些困扰。本文将根据英语国家儿童阅读发展的规律,对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中有关小学阶段阅读能力的表述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英语国家儿童阅读发展过程及相关理论 对儿童来说,无论是习得母语,还是学习第二语言,要学会阅读,首要的任务是要识别书面单词(对汉语来说是汉字)。而要成为熟练的阅读者,儿童则必须获得高水平的单词识别技能。阅读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字词识别包含很多认知加工过程,即视觉、正字法(字形或拼写)、语音和语义的加工以及这些过程的整合。有效的字词识别依赖于这些加工过程的有机整合以及自动化加工的程度。目前,有很多理论解释儿童字词识别能力的发展过程。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基于英语等拼音文字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不同语言背景的儿童来说,他们的阅读发展轨迹都是相似的(Adams,1990;Gough & Juel,1991;Spear-Swerling & Sternberg,1996)。 (一)单词识别阶段发展理论 阅读发展的阶段理论阐述了不同阅读发展阶段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策略,以及这些过程是如何随着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早期的阅读阶段理论是由Gough和Hillinger(1980),Gough和Juel(1991)以及Frith(1985)提出来的,后来经过Ehri(1984,1991)以及Spear-Swerling和Sternberg(1996)等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在阅读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Ehri(1991,1992)首先提出了视觉单词阅读理论,并发展了四阶段阅读发展理论模型。视觉单词即sight words,是指那些能够被自动识别出来,不需要进行语言解码的单词。每一个阶段都是通过视觉线索和记忆中的特定信息之间的联系的特征来划分的。儿童识别单词先后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前拼音阶段、部分拼音阶段、完全拼音阶段和高级拼读阶段。经过了这四个阶段,儿童完全掌握了拼读规则。 第一个阶段是前拼音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儿童不懂得拼读规则,他们不会通过字母与音素之间的对应知识来拼读单词,而是选择单词中某些视觉特征与单词的读音和意义相联系。如,他们记忆“look”这个单词,把中间的两个字母o看成是两个眼球,把“dog”中的字母g看做是狗的尾巴,或者“camel”中的字母m看做是骆驼的驼峰。单词中这些显著的视觉线索与单词的读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结是随意的,儿童需要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个阶段又被称为视觉线索阶段或图标阶段(logographic),这意味着单词的拼写与读音之间没有产生任何联系,与语音无关。Gough和Juel(1991)把这个阶段叫做视觉联结阶段。由于不是所有的单词都有这些容易记忆的线索,儿童在这个阶段还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者。 第二个阶段是部分拼音阶段。在这个阶段,当儿童学会了字母,他们会使用这些字母发音的基本知识来拼读单词。也就是说,他们能够利用字母的读音作为线索来识别单词。与第一个阶段的儿童相比,他们开始注意字母的顺序,并能够意识到字母是用来指示声音的。他们利用字母读音的知识来建立单词中的字母与读音之间系统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结是不全面的,只有某些字母与读音相联系,通常是单词的首个字母或结尾字母。 第三个阶段叫做完全拼音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更成熟地运用形音对应规则来拼读单词,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音素切分和语音解码的技能,因此他们能够把单个字母或字母组合与音素联系起来。运用形音对应规则来拼读单词的一个好处就是单词识别能够更加准确,在拼写上相似的单词不容易被混淆。这个阶段,儿童能够解码不熟悉的单词,他们能够创造出一些拼读方式来表征所有的音素,而且能够正确地记住单词的拼写。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视觉单词,也就是说,他们能够快速而准确地从记忆中提取这些单词的语音和语义。 第四个阶段叫做高级拼读阶段。当儿童在记忆中储存了更多数量的视觉词汇之后,就进入了这一阶段。当他们发现一些熟悉的字母组合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单词中时,单词中形音联结就变为更大的单位。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儿童能够利用字母组合或亚词汇单位来拼读单词,如常见的首音、韵尾、音节、前缀或词根等。 除了这四个阶段,Ehri(1992)又提出了视觉单词阅读发展的两个维度:自动化和速度。她认为自动化阶段是在高级拼音阶段之后,用来描述熟练阅读者能够自动化快速识别单词的一种状态。她认为,随着人们对单词的熟悉程度的增加,他们能够快速地从记忆中提取这个单词的语音和语义而不需要任何注意和意志上的努力,这样的单词就成为视觉单词。这与LaBerge和Samuels(1985)提出的自动化理论是一致的。单词识别的自动化通常出现在7到8岁,或者二到三年级(Chall,1983)。 Spear-Swerling和Sternberg(1996)进一步发展了阶段理论,提出了六阶段阅读发展模型,即视觉线索识别、语音线索识别、控制化单词识别、自动化单词识别、策略化阅读和熟练阅读阶段。到了三年级或四年级时,儿童就进入第五个阶段。他们会依赖一些策略,如使用词典、重复阅读或跳读等。 阅读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单词识别和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背景。虽然经历这些阅读发展阶段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对所有的阅读者来说,最终的目的都是能够正确自动化地识别单词,以有利于阅读理解。正确快速地识别单词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所以说,快速正确的单词识别是阅读理解的一个显著的预测指标,特别是对于初步学习阅读的儿童而言。 儿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读出单词。(1)通过上下文猜测单词的读音。如看到“The barefoot boy kicked the door and broke his...”这个句子时,他能够猜测出his后面的单词是“toes”。(2)根据记忆读出单词。如儿童在阅读中反复接触到一个单词并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记忆当中,当他们再见到这个单词时,就能从记忆中提取这个单词的读音。(3)通过与其他已经学过的单词进行类比读出单词。如根据bat的读音来读出sat这个单词。(4)通过拼读规则读出单词。如见到tab这个词,t对应/t/,a对应//,b对应/b/,儿童能够通过拼读规则读出这个单词。 (二)儿童阅读发展的阶段划分 1.前阅读阶段(0-5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虽然还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但是与阅读有关的语言与认知技能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学前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发展。他们拥有一定的口语词汇量,有了初步的语法知识,随着不断与人的交流,他们也获得了与周围世界和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在与周围环境中的印刷文字接触以及与成人一起读书的过程中,他们也掌握了一定的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所有这些技能都为儿童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读写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前拼读阶段,主要是通过前文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读出单词。 2.学习拼读阶段(6-7岁) 当儿童的书写明显地体现出拼读规则的时候,就表明儿童进入了部分拼读阶段,并逐步过渡到完全拼音阶段。部分拼读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完全正确地拼写出单词,但是他们能够运用字母知识和对单词中一些音的意识创造出能够拼读或者大体上能够被拼读出的单词。自创拼写的策略是听到单词的读音,然后选择那些能代表单词中某个发音的字母。如,把while拼写成YL,把chicken拼写成HKN。学会分析单词的发音并用字母来代替它们说明了儿童为习得单词阅读的技能做好了准备。这是因为阅读和拼写都需要关于拼音系统的知识。 随着儿童的拼读规则知识的发展成熟,他们逐渐进入完全拼音阶段,学会根据拼读规则读出单词。这种策略叫做语音解码,对阅读不熟悉的单词是很有帮助的。观察儿童语音解码技能最好方式是让他们读出一些假词(符合拼读规则但不存在的单词)。 3.流畅阅读阶段(8-9岁) 当儿童能够熟练应用拼读规则,并能够运用多种策略来加工单词的时候,儿童就进入了高级拼读阶段,单词识别逐渐达到自动化或流畅的程度。这个阶段,儿童获得了正确、快速、不依赖上下文背景来阅读单词的技能(Stanovich & West,1989)。不仅儿童的视觉词汇大幅度增加,他们读出熟悉单词的速度也得到提高。视觉单词就是那些能够快速被识别出来、并且读音和意义都同时被提取出来的单词,不管是否有上下文的背景。儿童能够快速地读出这些单词,就像读出字母和数字这些最熟悉的视觉符号一样。 在自动化或流畅阶段,所有这些过程都协调一致。按照交互理论,篇章阅读包括很多同时进行和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些过程的协调统一支持了快速、正确的阅读。当眼睛看到一行文字的时候,视觉词汇被自动识别,它们的意义从读者记忆中被提取出来;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确保了单词的意义符合句子结构以及前面读到的信息;不熟悉的单词的意义通过解码、类比或上下文来推断;如果出现理解上的不一致,自我监测的过程会进一步验证;在字词识别上耗费的认知资源越少,就有更多的资源分配到阅读理解上面。 4.熟练阅读阶段(10岁及以上,小学高年级) 儿童经过流畅阶段以后,就逐渐过渡到熟练阅读阶段。熟练阅读者在单词识别的精确性和流畅性方面以及理解能力(单词的意义,篇章的大意和根据篇章进行推论)都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单词识别 熟练的阅读者不仅知道拼写单位与读音之间的对应关系,还能根据经验觉察到单词或亚单词出现的频率。在大多数情况下,熟练阅读者都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单词。遇到生词,他们能够运用拼读规则对单词进行解码或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义。 (2)理解能力 熟练的阅读者理解能力强。他们能准确理解单词的含义;不仅能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并且能根据文本做出正确的推论;能够使用理解监测策略并对自己的理解进行修正。 通过对英语国家儿童阅读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其一,拼读能力对英语国家儿童来说也非常重要,而且与阅读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他们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瓶颈;其二,拼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学习,英语国家儿童才能逐渐获得成熟的拼读能力。 三、对《课标2011年版》阅读能力标准描述的分析 《课标2011年版》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把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划分为九个级别,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育部,2012:5)。考虑到有些英语教育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课,小学阶段结束会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另外,三级也是作为一个过渡级别,因此本文将分析一至三级对阅读能力的标准描述。 《课标2011年版》对于阅读能力的描述有些地方是模糊的,各级之间没有明显的难度梯度,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识词方面 一级标准中仅仅要求看图识词,或是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词语,没有要求识别单词;二级标准中只要求“能认读所学词语”,并没有规定认读单词的数量。 (二)拼读方面 二级标准中要求“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这其中“简单的单词”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实际上,拼读能力是体现在能够拼读出不认识的单词。 (三)阅读方面 一级标准中要求“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二级是“能根据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这两级之间显然没有显著难度上的差异。三级中规定“能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并抓住大意”,并且“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4万字以上”,二、三级之间又缺乏合理的过渡。 四、对我国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建议 英语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对儿童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视,从国家政策到科学研究都聚焦在如何使儿童学会阅读以及如何让儿童更好地成长为熟练阅读者。通过对英语国家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对英语国家的儿童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任务。我国儿童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由于缺乏英语环境、课时少、班级人数多,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通过对英语国家儿童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儿童学习英语的特殊性的分析,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小学阶段儿童应该尽早接触英语的文字形式,让儿童逐渐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定的文字意识,同时用整体认读的方式识记一部分单词。这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初步的阅读能力,也能促进他们听说能力的发展。第二,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儿童的单词识别能力和拼读能力,为儿童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和今后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张正东(2004)认为小学生应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拼读能力、书写能力和语境记忆能力。同样地,胡春洞(2005)也指出,“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小学英语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打好初步的口语基础,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打好阅读基础,特别是熟练拼读和朗读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是在听说能力培养之后,而是可以共同发展,只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各项技能可以有所侧重。以一年级开设英语课为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和主要任务如下: 第一个阶段(一、二年级)。这个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学目标主要侧重在培养听说能力,特别是听力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儿童的文字意识,使儿童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儿童不仅能够看图识词,还能够识别一定数量单独呈现的单词,即不借助图片就能识别出的单词。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一门新的语言,所以要求掌握单词的数量不宜太多,大概能够识别100-200个常用单词。这些单词基本是最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一些功能词。这些单词是儿童通过大量接触,以整体认读的方式认识的第一批英语单词。 第二个阶段(三、四年级)。这个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拼读能力。儿童开始学习字母及字母发音,以及单词拼读的知识。通过对拼读规则的学习,逐渐达到完全拼音阶段,即能够做到见词能读的程度。儿童通过整体认读和拼读的方式识别的单词数量越来越多,逐渐就能够读懂简单的初级读物。 第三个阶段(五、六年级)。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量。由于儿童掌握了拼读规则,他们的词汇量会飞速发展,这个阶段就要扩大他们的阅读量,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巩固拼读规则,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技能,为逐渐进入独立阅读阶段做准备。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达到三级标准所规定的4万字课外阅读量的目标。 只有把握科学的规律,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英语课程目标,为教学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对我国儿童来说,英语是作为外语来学习,他们的学习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与英语国家儿童相似的发展过程,因此也要遵循英语国家儿童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根据这一规律,并结合我国儿童具体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合理地规划儿童各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和进程,重视文字意识和拼读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循序渐进地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手记: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研究者在英语教学中十分关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国英语教学的本土化特点以及小学生自身学习的成长规律,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致力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或者教授阅读技巧,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阅读教学中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已经成为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通过研读理论,充分了解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才是“对症下药”的关键。康翠萍老师的这篇文章系统介绍了英语国家儿童阅读发展过程及相关理论,并由此对课程标准中阅读能力的描述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建议,相信能为小学英语教师深入了解儿童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采取针对性策略提供理论方面的有效指导。标签:英语论文; 儿童英语论文; 英语阅读论文; 英语读音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读书论文; 科学记忆论文; 单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