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应用的愈发广泛,混凝土搅拌站的实质性作用愈发显著。但随着,混凝土搅拌站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能源消耗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这不仅会对生态环境建设造成影响,也会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所以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绿色生产措施进行有效研究是非常有必要。
1 节能措施
1.1 对变频与软启动技术进行合理利用
一般来讲,混凝土搅拌站中所存在的能源消耗问题主要来自于混凝土生产系统中的耗能设备,比如,输送骨料所使用的皮带机、拌和混凝土的搅拌机以及粉料配料所使用的螺旋机等。例如,以某地区的混凝土搅拌站进行举例说明,在该搅拌站中,主电机的驱动功率一般为2×75千瓦,皮带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总功率通常为70千瓦,螺旋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总功率通常为135千瓦。由于机器在开始运作的过程中会受到搅拌能力和输送能力的约束,导致相关设备的单机功率无法在一定范围内得以降低。所以,要想实现对混凝土搅拌站的节能生产,就必须要将相关设备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能源损耗的大幅度降低作为关键点。
因为混凝土的在实际拌制的过程中,主要以周期式的拌制方式为主,所以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搅拌机等待或是皮带机空转的现象。部分工厂为了减少这部分的能耗损失,便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及时的将设备调至停止状态。但对于此类措施而言,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实施效果不够明显。而变频技术的有效应用,恰恰能够实现对此类问题的有效解决。此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检测信号的观察,对相关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进行准确判断。若是判断为空闲状态,就会自动的将转速降低,进而实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若是判断为生产状态,就会立即转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作转速。
对于粉料配料螺旋机而言,它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会以点动的工作方式为主,每次运作的时间只需要15秒左右,并且动作的频繁度比较高,所以此设备在每次启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流就会比较大,其电流消耗问题也比较严重。而对于软启动技术而言,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此类问题的有效解决,更能够起到保护设备、减少能耗的目的。因此,对软启动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科学化管理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生产效率造成严重影响的关键性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点,部分生产车间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生产不均衡以及车辆调度不及时的情况,进而导致生产设备出现了闲置的状态。第二点,部分生产单位存在过度浪费的现象,进而造成了单位能耗问题的愈发严重。针对以上两点问题,均可以利用科学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对于传统方式下的混凝土生产系统来说,其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如下:先利用人工的方式提前对每个车辆所需要执行的生产任务以及其他信息进行下发,然后在车辆段回厂的过程中下达科学并且有效的生产指令,最后完成混凝土的生产及发货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生产模式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多数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对车辆的等待上,进而造成了生产效率的愈发低下。此外,这种生产模式下的工作人员也会存在劳动强度比较大的问题,他们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混凝土的生产情况进行控制,也要对生产车辆的进出情况进行观察,这就导致出错的概率越来越高。针对以上问题,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车牌自动识别系统以及定位系统的合理利用,实现对生产车辆以及进出场顺序的有效识别,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产需求对车辆进行合理调度,以实现均衡生产的目的,这样便可以在减少生产车辆待料时间的同时促进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其次,对于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浪费现象来说,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相关人员无法在车辆中对实际物料的质量进行有效掌握。若是车辆在回厂的过程中存在了余料的现象,就会在下次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物料满罐的现象,进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同理,若是在实际称量的过程中出现了系统故障的问题,就会出现对物料质量的误判现象,进而造成了混凝土的过度浪费。针对以上问题,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运输车辆过磅系统的有效利用,实现对此类问题的有效解决。比如,在车辆回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便可以利用过磅系统,对搅拌车内是否有余料存在进行判断,若是存在余料,便可以在下次生产时结合相应的管理数据对其进行重复利用。
2 减排与污水处理措施
2.1 减排措施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减排主要针对的就是粉尘和扬尘,粉尘就是指物料在实际输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而杨尘就是指混凝土在实际搅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但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是无法从根本上进行避免的,其解决措施只能是尽可能的对搅拌空间进行密封处理。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针对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提出了以下几点减排措施。第一点,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物料布置及工艺合理优化,减少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运转次数。第二点,相关人员可以设计并设置一个独立并且封闭的骨料入口,并对除尘设备进行合理安装。第三点,相关人员可以对运输胶带的清洗装置进行合理安装,并保持运输胶带表面的湿润度,以减少扬尘现象的发生。第四点,相关人员可以在皮带运输的过程中对堵料检测装置进行合理安装,以避免出现事故性物料外泄的情况。第五点,相关人员可以在粉料仓对料位检测装置进行合理安装,以避免出现因进料打爆仓而引起的扬尘现象。第六点,相关人员可以在运输车辆和运输场地中安装相应的清洗装置和防尘装置,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2 污水处理措施
就现阶段而言,混凝土搅拌站所使用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的处理模式,就是在符合配合比条件及相关需求的前提下,直接将污水添加到需要拌制的混凝土中。但这种处理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无法在高标号的混凝土生产中进行使用。而另一种处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对过滤设备的合理安装,实现对污水中杂质的有效去除,再进行重复利用。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但过滤设备的安装导致其生产成本过大,并且设备的能耗问题也比较严重,最终会造成单位混凝土的能耗增加。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对污水处理措施进行了有效创新,并根据污水来源的不同提出了以下几点处理措施。第一点,相关人员可以在骨料仓设计并设置一个独立的废水收集池,在将其进行沉淀处理后,便可以直接投入使用。第二点,相关人员可以在污水池中通过对浓度检测装置的合理安装,实现对污水浓度的实时监测,以便随时调整污水的添加量,进而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障。第三点,相关人员可以安装一个独立的外加剂回收装置,以避免出现因外加剂外泄而造成的污染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愈发迅速,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愈发严重。只有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方面的有效创新,才能够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绿色生产措施进行了研究及分析。
参考文献
[1]利炽熊.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绿色生产及策略分析[J/OL].河南建材,2019(02):266-267.
[2]殷勇.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9(06):176-177+182.
[3]李海卿.绿色生产技术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8(06):3-4.
[4]谭柏枝.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技术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27):46-47.
[5]冯新红,王建强.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措施[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7(08):70-71.
论文作者:从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搅拌站论文; 措施论文; 人员论文; 在实际论文; 物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