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照 日照市技师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 要:技能大赛是职业类院校学生出彩的机会之一,而竞赛学生的选拔和训练则是技能竞赛的重点工作。如何对参赛学生进行选拔并选择有针对性训练方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培训经验,对中职学校工程测量技能竞赛学生的选拔和训练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测量技能竞赛 学生选拔 综合素质
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如何挑选参赛学生是整个训练前期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更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遵循自愿原则,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再对其进行筛选。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无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奉献精神。工程测量本身就是较高强度的体力劳作,一直都处于站立、快步走状态。技能竞赛练习时间长,往往需要选手连续数天不间断练习,只有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才能胜任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其次需要参考的是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包括建筑识图、施工技术、工程测量等,这些专业知识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在技能训练的学习效果。在初期选拔时,可以选正式比赛选手数量成一定倍数的学生,选拔训练期间可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及考核采取淘汰制,做到优胜劣汰,训练过程中进行多次选拔,随后逐轮淘汰,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一定压力,竞赛意识、学习的劲头将会大大提高。
二、扎实的技能基本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
1.技能操作的训练。
工程测量技能操作训练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指导老师应准备详细的训练计划,做到逐步推进。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浅入深地对每个操作步骤进行系统地讲解、分析和演示,为以后的赛场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工程测量技能竞赛训练不同于一般的技能竞赛,中职的工程测量技能比赛项目主要是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导线测量等。参加竞赛时,竞赛规则都会指定仪器设备的型号,教师要严格根据比赛难度和比赛指定的仪器设备型号来训练。这样训练内容更具针对性,与比赛内容才能对接。
2.三个“度”的把握。
建筑类技能讲解三个“度”——“速度、精度、精美度”在日常训练中、指导老师应时刻检查学生的工艺编排、仪器选择及操作规范性等,因为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三个“度”。有些学生为了速度而忽略了精度和精美度,肯定得不到好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一定要提高学生仪器的操作完全熟练操作能力,以确保比赛过程顺利进行。在正式比赛中由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操作过程出错再去修改往往浪费时间,又影响到速度。其次,对比赛场地的分析,有些学生一拿到考题就拿起仪器进行测量,对比赛现场的地势、地物情况考虑不够周到,测量到一半发现场地受限,不能继续进行,导致前功尽弃。在训练时一定要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宁可花十分钟认真分析比赛场地而不为图一时之快乱了大局。最后是细节的把握。尤其测量记录表格的“精美度”。通常能参加大赛的学生操作仪器、观测数据都是非常熟练的,如果出现数据多次修改、卷面模糊不清等扣分问题。前期再好的表现也会付之东流。另外,工程测量技能竞赛一般都有一定比例的理论成绩,理论考试一般都有考试范围,只要让学生理解着记忆,这部分理论所占的成绩是不应该丢掉的。
3.在压力环境下心理的稳定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操作竞赛中,由于选手对场地地势、地物情况不熟悉,加上心理紧张和疏忽大意等因素,往往会出现视线受阻、视距超限等问题。所以日常训练中要将学生技能的提高与学生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出现问题后,指导老师不要代为解决,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任何比赛过程都难免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训练学生强大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4.在竞赛环境下集体协作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工程测量竞赛都是集体项目,更加考验每位选手在平时练习时的配合及默契,一个人发挥失常会影响全局。同时,平时在训练时,选手对同学、老师以及训练场地都比较熟悉,心态平和,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但是,当选手进入陌生的比赛环境后,竞赛气氛骤然紧张,会促使其产生紧张心理,导致技术水平无法正常发挥甚至失误。所以,在平日选拔训练时,就要模拟竞赛氛围,将每一场训练都客观考核、考试,直接公布评分排名。指导教师观察选手心理稳定性的表现,对起伏较大的选手进行淘汰。
三、综合评价,注重职业素养
测量技能竞赛选拔训练工作是一项集科学性、创新性、挑战性于一体的工作,每位指导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参赛学生最终实力差别都很小,尤其是排名靠前的选手。那么如何来裁定他们之间的细微差距呢?这就需要对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综合实力的核心是职业素养,对参赛学生而言,每个步骤都要一丝不苟地去完成,事先准备充分,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对每次失误的地方要认真反思,吸取教训,避免重复犯一样的错误。此外,赛前赛后仪器的摆放,仪表仪态等细节处,都体现出一名真正职业工作者的素质,在日常技能训练中,就要求指导老师对选手完成的工作进行结果性评价,也要在操作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的职业素养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论文作者:李星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学生论文; 测量论文; 技能论文; 选手论文; 工程论文; 操作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