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十大论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论点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06)06—0005—11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总结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发展走势,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新认识、新总结、新概括。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解决国际国内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系统、辩证地理解并深入贯彻落实,是党执政兴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重要保证。因此,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要从内涵上把握以下十大论点:
一、发展首位论
讲科学发展观,不是不要发展,不是说发展过了头,或者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心地位发生了转移,如果这样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也是十分有害的。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以发展为前提,强调的是怎样又快又好的发展,发展的基础地位没有变。
首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没有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基于对国情的科学判断,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科学定位,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说,“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除非发生大规模战争,否则,就不能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并在国际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和威望,所有这些都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引的结果。
第二,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今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占有率又比较低的国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主要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再就业困难,一部分人生活水平低下,利益矛盾、社会矛盾凸显。解决这些矛盾,必须配套改革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支付成本。随着改革的攻坚,所支付的成本将越来越大。只有加快发展步伐,增大公共财力,才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解决利益关系的矛盾。鉴于社会公共产品不足、公共服务事业落后的现状,有人提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矛盾,其实,这一矛盾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必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入手,坚持不懈地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第三,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没有变。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还会把发展的成果毁掉。因此,稳定是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发展的政治保证。只有发展了,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稳定。丰衣足食,才能安居乐业,这是已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所充分证明了的一条真理。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也是诸多矛盾的凸显期,许多矛盾是利益关系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归根结底还得靠经济手段,靠发展。香港《中国评论社》评论员钟维乎打了一个比方:中国社会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就像“一箩螃蟹互相纠缠到一起,生掰硬拉,必然损手断脚,如果把这箩螃蟹放到水中,螃蟹无需别人拉拽,必会互相松开。”他说,“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水”就是“发展”[1]。所以,“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把物质基础夯实,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论断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充分体现。
二、发展全面论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首先,全面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的整体性思想的具体体现。列宁曾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即使我们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2] 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整体的功能与效益是认识并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兼顾构成该系统的各个要素。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视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与整体进步,抛弃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保持GDP的适度增长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远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发展应当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全面综合指标的增长。
第二,全面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建设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一个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总体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发展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全面达到,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 还应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等等。
第三,全面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决策。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3]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由世界排名第十位跃升到第六位;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生活的梦想,今天已经开始成为现实。所以说,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物质前提条件已经具备。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发展协调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首先,协调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的深刻反映。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列宁指出:“单个的对象仅仅是真理的一个方面,真理还需要现实的其他方面,这些方面也只是好像独立存在着的,真理只是在它们的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能实现。”[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相互联系,互为存在,并提供互为发展的条件。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做到统筹兼顾,坚持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必须做到“五个统筹”,这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又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关于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既标志着对中国现实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的自省,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面对未来的深刻自觉,注重“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构成了引导和推动中国的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最终实现新的平衡和协调的强大动力。
第二,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是有机的互为联系的统一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都是在和谐与不和谐、协调与不协调的矛盾中变化发展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加强协调,协调是和谐的手段,和谐是协调的目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增强协调发展能力。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同时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良好环境。
第三,协调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容易造成各方面关系的不协调和失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和失衡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即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相对超前,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在城乡、地区和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收入分配的失衡。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三是外需和内需的不平衡。今后应以扩大内需为主,同时高度重视外需的积极作用,保持内需与外需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应该成为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但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改变过于依赖外需的倾向,着力扩大内需,以内需的扩大而不是简单地抑制外需来平衡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这应成为未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则。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还是不发展,不应仅仅根据某种单一的经济指标,而应根据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指标,依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
四、发展持续论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要内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首先,可持续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立统一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依赖又彼此制约的关系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仅用28年的时间即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我们走的是一条传统发展道路,采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消耗大、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有关数据显示,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7%。如果扣除浪费损失和生态赤字,这15年我国的GDP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代际公平获得的。因此, 必须改变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片面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
第二,可持续发展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最终目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谓节约型社会,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完善法规、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开展宣传教育等手段,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对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资源的承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受破坏,经济发展就会倒退。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
第三,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我国长远发展的最终要求。可持续发展是能够长期延续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得以持续进行,这是从纵向关系对发展的一种把握。科学发展观认为,应以持续的和长远的获利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任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计未来损害的所谓发展,都应被视为非科学、非理性的发展。换言之,在科学发展观看来,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当前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应对保持或改善未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因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是一个特殊问题,它不像其他问题可以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改善。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是由于非科学、非理性的发展破坏了环境所致,合理地保护和改善环境能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科学的发展又为治理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我们要改变那种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经济增长、缺乏长远的规划,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从而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发展人本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指出为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还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回答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肯定了人民的价值与力量,又充分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首先,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正如《共产党宣言》响亮地向全世界宣布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 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过程中,将对历史、社会和人的问题的关注作为基本动力。他毕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都贯穿着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基于这一意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就是关于人类如何得到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政党,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建设,无论是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轰轰烈烈的建设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体系的核心所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历届领导人的战略决策中均有体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为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是对我们党的宗旨的科学概括,都诠释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内涵。
第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也凸显出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的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道德缺失导致某些人见死不救和“一切向钱看”,等等。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人不从实际出发,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盲目追求“高指标”,导致“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等“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屡有发生,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进程。这样的事情在国际上也不胜枚举,“拉美陷阱”就是其中之一。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困人口大量增加,社会问题积重难返。2002年,巴西的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了82%,然而贫困人口却占到了34%。[6] 贫困滋生动乱,如此高的贫困人口,使得拉美国家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增长也出现疲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要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成果,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努力造就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关乎国运,惠及子孙。以人为本,要着重完善五种保障制度:(1)建立健全劳动就业制度,积极应对就业挑战。 据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教授计算,我国至少要提供7.3亿个工作岗位才能满足需求,这个数字远大于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提供的总和。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务必将重视劳动就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落实完善积极的就业方针和政策,确保我国的长治久安。(2)重视完善教育体系,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要改革教育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以维护公民的教育权益。(3)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推进现代医疗改革。 医疗是关系到国民身体素质、国家强盛的公共资源,也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实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以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4)改革完善住房体系,积极推广廉租房。政府要运用信贷等政策,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适时提供资金补贴,要立足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进一步推广廉租房建设和完善廉租房制度。(5)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积极完善农民工保障机制。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真正把《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发展方式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要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这是“十一五”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在长期的实际经济工作中,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加大投资力度是推动发展的有效措施。虽然,投资需求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能过分依赖,必须把握好投资力度和适时调整投资结构。尤其在工业产品供需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采用过度投资去增加所谓新的需求,然后又以更大的投资去维系新的需求并以此实现对生产能力的消化,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势必造成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供给量的增加,而是在商品的品种和质量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提高满足消费者这种更高需求的供给能力。否则,只是单纯地扩大生产能力,就会出现过剩,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因此,必须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实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经济增长需要资源的支持,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不允许我们继续大量地消耗资源来维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否则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实现的。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字显示,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大约10倍, 同时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倍。以2004年为例,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大约50亿吨,其中原油、原煤、铁矿石的消费量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和30%,而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7] 此外,由于装备、 工艺以及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也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反映了我国资源消耗太高,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更说明了这种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性。我国一些资源储量虽大,但已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不多,且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空间的缩小,开采难度的增加,迫使我国能源、原材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市场价格也越涨越高。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由能源和其他各种矿产资源的这种大量消耗推动经济增长,我国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窄。况且,这种高消耗又导致了废气、废水和其他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明显的伤害。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赢得优势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要走向世界,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位置。加入WTO后,我国已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总体格局中逐步承担了重要角色,已经成为国际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对外贸易总额2004年虽然跃居世界第三位,而加工贸易出口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别占到55.3%和57.1%的份额[8], “两头在外”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突出特点。问题随之而来:前头技术开发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大多被外商控制和掌握,或者主要依靠引进;后头销售和服务网络也基本为外商所操控,利润的大头在别人手里。据商务部统计数字显示,在出口工业创造的利润中中国只获得了8%,其余92%都归外国了。[9] 我们只承担中间加工或者组装的任务,收取廉价的加工费,中国成了“世界的加工工厂”,工业污染也随之成为附加品。同时,对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则重视不够,不仅丢掉了巨额的利润,缩小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还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展开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降低产出消耗,在提高质量和效益方面狠下工夫。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七、发展阶段论
我国已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并从各方面显示出与以往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针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的完善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
首先,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的把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彻底革命和革命分阶段进行的原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统一。无产阶级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贯穿从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直到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的全过程,不能半途而废。为了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特殊的本质。毛泽东曾批评过那种不知革命有阶段之分的所谓“一次革命论”,指出这种观点混淆革命的步骤,降低对于当前任务的努力,是很有害的。邓小平也曾指出,中国发展要分阶段实现。他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他在比较中西方经济发展规律后,强调指出:“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快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尔后继续前进。”[10] 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着事物的质的变化, 不应当把这些不同质的阶段混淆起来。认清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3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发展任务、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后的理论升华。应该看到,发展观是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对发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从工业革命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前。第二阶段,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从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追求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阶段,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它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并在全球取得共识为标志。在我国,科学发展观是2003 年9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来的,2004年春,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国“两会”的主题和灵魂。科学发展观作为新阶段的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提出,支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手段等,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学说。
第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 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例如: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尖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国际化趋势明显,同时我们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绩,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同时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趋向多样化,同时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同时对利益关系的调节机制还不健全、不到位;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法治意识淡薄,官员不依法行政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才能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机制和体制,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八、发展目标论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根据我国的国情,“小康社会”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温饱”为目标的“总体小康”,第二阶段是以全面发展为特征的“全面小康”。所谓全面小康,一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均衡的发展;二是指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是全面小康。与我们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是更高水平的小康,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2)社会发展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更加和谐。(3)惠及十几亿人口。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百姓收入普遍增加: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安定的生活。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之所以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最终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共同富裕作为最终发展目标。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目标。小康是一个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概念,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在我们党历届领导人中,最早提出“小康”概念的是邓小平,他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10](P216)。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古代传统“小康”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即着眼于“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并将其确立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目标。在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同样是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并用“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作以描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渐进的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全面小康”是在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江泽民还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发展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不全面,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停留在过分强调经济指标的定量评价上,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社会生活其他各项指标还没有达到,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政治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个阶段是继续消除贫困、逐步提高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不全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将实现从欠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认为,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并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与整体进步。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确定的目标,其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的16项指标:GDP增长速度、人口总数和净增率、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每千人口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住条件、人均生活用电量、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数。[11] 鉴于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1)正确处理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不仅要抓好经济指标,而且要抓好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追求GDP,还应注重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3)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要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降低资源消耗,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考虑并进行决策。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性纲领和根本指针。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作决策,谋划发展新思路,提出发展新举措,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九、发展节约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中,还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全党、全社会面前,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可见,节约资源已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发展经济不仅要既“多”又“快”,还要既“好”又“省”,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经济发展突出矛盾的根本要求。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可开发水能居世界第一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四位,矿产储量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按13亿人口平均计算,人均资源占有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国每年大约要净增人口1500万人。据测算,新增国民收入的1/4将被新增人口所消费。人口增长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资源消耗日益扩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更新资源的破坏日益加剧,表现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耕地、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淡水供给不足,等等。另一方面,不可更新资源,如矿产资源,由于以往的过度开采,储量逐渐减少,有的即将枯竭。由此,我国人均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淡水资源、森林总量和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32.3%、28.1%、14.3%和32.3%。不仅资源相对短缺,更为严重的是资源开采和利用不合理,更加剧了资源的危机,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受到资源相对短缺的制约。[12] 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决定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事关百姓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这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总结。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形态。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中,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建设过程。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当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合理借鉴国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来的,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总结。它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实际上规定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途径、模式和方向。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的条件下,如何取得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第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2003—2005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都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问题,他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允许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型转向。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方式。“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产资源永续利用”的方针,紧紧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要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倡导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切实做到在节约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应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应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应依靠科技进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保证;应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十、发展和谐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总结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战略全局性和历史前瞻性。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和谐理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在本质上揭示了和谐社会应具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谐更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传统。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矛盾论》,到邓小平的和谐辩证法,再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一不包含着和谐的深刻理念。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努力营造人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意消除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理想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阶段,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基础;反过来,和谐社会也为经济、政治、文化的较快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和充分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尽管我国经济长时期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由于基本国情所决定,我们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和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适应,经济社会中还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一是经济上的不和谐。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整体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6,而国际公认基尼系数的警戒线为0.4, 这表明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已相当严重。据统计,最富裕家庭户均占有金融资产是最贫穷家庭的359倍,社会财富呈现向少数人转移的态势, 这种严重的贫富分化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长期存在所产生的张力,将会给社会带来动荡不安的因素。二是政治上的不和谐。即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民主政治制度不健全,民主意识淡薄。表现为:“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的问题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行政,不按程序法办事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三是社会上的不和谐。上学贵、上学难;看病贵、看病难;住房贵,住房难;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再就业困难;弱势群体收入低,生活质量差,这些民生问题成为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并且,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环境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加大力度,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通过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解决关系百姓生活的重大问题,促进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项权利得到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构建一个“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全党各项工作的统领,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协调发展的和谐精神融入社会建设之中,况且,和谐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目标,科学发展是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的发展是真正的硬道理。不科学的发展难免不和谐,不和谐的发展一定不科学。科学发展一方面是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上形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即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科学发展观就其本质而言,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整个社会就难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原则和科学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只有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科学发展观理顺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和谐发展之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收稿日期]2006—05—01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经济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