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家庭教育理念比较及启示
周 倩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 家庭是幼儿认知与学习的场所,幼儿时期对其影响最深的是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最重要的教育,是幼儿探索世界、学习社会技能、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地研究了中日两国幼儿家庭教育的不同观念,分析了两国教育理念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深刻反思了这种异同带来的启示,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理念的变革,为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家庭教育;中日;幼儿;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是在一个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的引导教育与影响,主要指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和影响。幼儿在出生以后,在学龄前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较多,家长也是幼儿步入校园前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成长有着较为深刻久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从幼儿出生开始,对影响幼儿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在其人格的培养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幼儿成长的开端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石。
在所有模型结果中,Score回归系数始终显著为正,说明融资约束综合指标越大,融资约束程度越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越大。混合截面回归下,融资约束综合指标每上升1个单位,公司发生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可能性会提高4.8%;面板数据回归下的边际变化率降低至3.9%。SA指数在所有模型中的估计系数均为负,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SA指数越大,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对外直接投资倾向越小。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融资约束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抑制作用。
1 中国家庭的教育理念
1.1 高度重视教育却不会教育
第一,在我国,家长普遍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受过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的教育,更多的是父母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大多数家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并自己有一套根据自己所处环境得来的教育理念,而这种教育理念往往是不一定正确的,例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等传统的教育理念。幼儿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会对家长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家长不懂如何教育子女则会导致其优点缺点照单全收。第二,我国的家长都对孩子给予了非常高的期望,都希望子女以后能够学有所成,成就一番事业以“光宗耀祖”,这种教育理念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最明显的表现为对孩子的过分培养,例如,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对高分数和高学历的极端追求。
1.2 注重养育,忽略教育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家庭的子女人数以一到两个居多,其中独生子女不在少数,孩子数量少导致家庭对其过度重视,使得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事事顺着、宠着,甚至是惯着,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导致了孩子自私的性格。由于家长溺爱和对孩子的一味放纵,使其丧失了教育认识,家长的着眼点主要在养育上,对孩子的教育极度缺失,他们将教育孩子与养育孩子混为一谈,认为生活环境的给予、物质条件的满足以及对孩子的看护即是尽责,完全不能察觉这种过分宠爱是对孩子的伤害与不负责任。家长是孩子接触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极其重要,关系着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三,帮助宗教界在经济上实现自养。领导宗教界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实现自治、自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宗教界能够不依赖于西方帝国主义的津贴,在经济上实现自力更生,自我发展。
中日两个国家自古就有密切交往,因此,两国在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传统服饰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个国家的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父母双方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分工,父亲作为一家之主,通常负责孩子的社会引导、理想规范这方面的理性教育;而母亲则主要负责日常琐事、情感交流等生活问题,承担孩子的感性教育。而在日本,家庭划分严格,父亲作为家长为维护自身尊严和权威通常与子女维持一定距离,这就会导致双方情感淡漠,子女对父亲通常更多的是顺从与恭敬;母亲需要照顾家庭日常,与子女接触更多,因此孩子表现为更依赖母亲。
1.4 注重智力教育,忽视品德教育
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优秀是通过高分、名校以及高学历来展现,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过度重视知识的累积,忽略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使其步入盲目教育的泥沼,一切向高分看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思想使孩子成为分数的奴隶,造成了孩子依赖性、不独立、脆弱懦弱等等性格缺陷。
受传统的“光宗耀祖”的观念和国内应试性教育情况的影响,中国的父母通常把孩子的成绩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相比之下,日本可以算得上是儿童的乐园了,因为日本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将来的工作、收入、地位不做过多的要求,日本的教育在追求独立性的同时强调了对个性的尊重和保护。
2 日本家庭教育理念
2.1 重视礼仪教育。在日本,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接受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并将所学到的礼仪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孩子在离开家门时,一定会告诉父母“我走了”;在与人打招呼时会鞠躬致敬等。日本的家长显然意识到了文明礼仪对孩子日后为人处事的重要性,他们通过生活中小事来引导孩子培养礼仪意识和感恩意识,并且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在约束子女的同时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2.3 重视自立教育。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因为在许多家庭中,孩子到一定年龄,父母就会要求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修剪花草、打扫卫生、上街买菜、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父母通过这种方式去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促使其朝着更加自立、自强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家长还会要求孩子自己上下学、独立出行等,以此来锻炼孩子更早地适应独自处理自己的事情。
2.2 重视抗压教育。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日本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历一些培养耐力方面的抗压训练,而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往往不会选择直接去帮助他们,而是去鼓励他们自己战胜困难、寻找方法。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孩子从小养成坚强、勇敢的品质,并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2.4 重视创新教育。在日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格外重视对子女创新意识、冒险精神的培养。最开始,父母会引导孩子去玩一些拼接玩具,鼓励孩子去大胆探索,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时父母会带子女去一些博物馆、科技馆进行参观,交流彼此的观点,拓展思维,通过实践来积累知识。
3 中日家庭教育方法存在差异的原因
1.3 注重知识积累,忽略能力培养
第一,家长需要树立全面和谐的发展观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成长能够带动孩子真正得到成长,并且这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是没有终止、十分重要的。只有家长们不断去充实,去发展自己,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成长。只有家长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才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对孩子的培养思路,扭转 “应试教育”只注重智育忽视德育的状况。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格素养,那种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孩子自身道德发展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事实上,
在我国,家长们的终极愿望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人中龙凤”,当今时代竞争愈发激烈,家长们则将幼儿智力的开发放在首位,在追求高分的路上忽视了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造成了幼儿的性格缺陷、不良行为、不良习惯等等,影响到幼儿以后的发展。
中密度纤维板比较热市的产品主要集中在9、12、18 mm规格产品上。中密度纤维板也面临着和胶合板几乎同样的发展困难,那就是原材料的价格疯涨,致使中密度纤维板的出厂价格水涨船高,但是市场价格却不敢调高。据说中密度纤维板销售形势虽然好转,但面临下游生产厂家拖欠资金的问题挺严重。所以总的来看,中密度纤维板市场虽然复苏的迹象明显,但市场资金回笼状态还是不容乐观。
4 中日家庭教育理念带来的启示
第二天,菲利普和理查德的猜测被证实了:毒物专家检查了瓶中的胶囊,发现内含大约65毫克的氰化物,足以致1万个成年人于死地,而受害者的血样检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判断。
在未来的发展中,好成绩并不能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但是是否形成健全的人格却能直接影响到孩子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可动摇。
第二,家长需要形成孩子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具有高度的 “主体性”,“主体性”需具备的特点有积极主动、独立以及创造性。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家长将孩子看作一个单独的个体,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才能转变以往包办一切的行为,充分地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才能够建立科学的、现代的儿童观。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家长对儿童有充分、全面、正确的认识,虽然儿童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与成人不同但儿童并不无知也不无能,相反,儿童阶段因受外界固定思维影响较小其更具有创造力,此阶段的发展也将会更加全面,家长应当尊重儿童,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相信孩子的潜力。教育孩子时,家长要学会相信孩子并善于帮助孩子挖掘潜力,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错误中成长。
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来,政府应该主动转向,政逐步退出直接控制的社会领域,从全能型政府逐步过渡到真正的服务型监管型政府。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此基础上,支持地方自主探索本地区的治理模式,在资金与制度上予以支持,及时以制度形式来保障巩固探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公民社会的壮大,支持自治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推进地方自治。然后逐步扩大试点,共享成功模式与经验。走一条先上而下,后下而上的发展道路。当然,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指导方针应该是谨慎、渐进,“一步一个脚印”,避免急躁、冒进的作风。
第三,家长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念。平等观念意味着家长需放下自己作为家长的姿态,由儿童自由选择发展的方向长需充分认识子女的优缺点,在其达到基本发展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特点发展。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在培养子女时,也应重视孩子的独立性,重视孩子在非智力方面的发展,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丰富其兴趣的发展,并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之奋斗。此外,家长应该与儿童互相了解、沟通,认识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长应当努力创造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改变庇护养育的做法,从日常生活做起让儿童进行自我服务,进而根据自身经验自我调整,以培养儿童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父母在培养孩子时,除了需要关注其身体方面的健康,也要重视孩子心理上的发展。要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状态面对生活,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和责任意识。
结语: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养成和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如何让家庭教育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呢,我们不妨借鉴日本等国家先进的教育方法,结合当前国内的教育现状,发展出适合中国儿童的教育理念。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在关注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对孩子的人格发展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1.2 种植布局趋于合理,栽培模式多样化 坚持川地与山地并进、设施与露地共有,套种与间作并举,在露地韭菜生产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设施大棚韭菜种植模式,并开始推行韭菜套甘蓝、韭菜套菜花,韭菜套萝卜等种植模式,还将多层覆盖技术应用到了韭菜生产上,实现了栽培模式的多样化,达到了均衡生产、四季供应。
参考文献
[1] 张梅,胡学亮.日本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及其背景[J].外国教育研究,2018(03).18-20.
[2] 贾会晓.谈日本的家庭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2).78-80.
[3] 袁振国.朱水新.中日家庭教育调查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17.(24):102-105.
[4] 王玉丽.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8.(11):55-58.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8(C)-0197-02
本文系2018年度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课题名称:中日家庭教育比较研究,课题编号:2018JT031
作者简介: 周倩(1985-),女,山东济南人,山东现代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