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庆市铜锣山生态休闲游憩规划论文_陈亮,刘鑫垚

1.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摘要:铜锣山是重庆“四山”之一,“四山”不仅是重庆市主城区的自然屏障和隔离带,更是是重庆市的地质宝库、生态绿肺、重要水源涵养区、动植物栖息地、人文高地、和市民及游客的游憩乐园。铜锣山生态休闲游憩规划是重庆市“四山”地区保护发展相关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铜锣山及四山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重庆;四山管制区;铜锣山;生态休闲;生态游憩

铜锣山江北段是重庆市主城区“四山”管制区之一,距城市CBD中心区域仅10公里,位于江北区几何中心,对市民吸引力较大。区内的铁山坪森林公园2014年被正式授予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景点景区已初步形成,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相对完善,拥有较高人气。

1.现状情况

(1)地形地貌特征:南低北高,制高点在规划区北侧与玉峰山交界处,高程值583.3米。

(2)现状林地植被分布:林地资源密集,多为人工再造林,经多年培育和保护,植被条件较好。森林覆盖面积1.8万亩,已成为城市内部重要的“生态肺叶”,被誉为江北区“氧吧”和“绿色宝珠”。

(3)现存问题:虽然铜锣山江北段因铁山坪森林公园的建设,相比于其它“四山”地区配套设施齐全、旅游发展形势较好,但受原管制规划影响,仍存在一定问题与矛盾,如:管制区边界与周边现状建设存在一定矛盾,现状建设突破原管制分区,部分区域未纳入铁山坪森林公园共同管理,基础建设滞后、定位缺失;铁山坪森林公园因因管制和产权原因,配套接待和休闲设施利用率不高,接待能力有限等问题。

鉴于此,规划主要从三个层面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明确和形成指导原则,具体包括:保护工作,即如何有效保护生态资源,限制开发建设活动;发展工作,即明确区域发展功能定位,策划生态休闲游憩项目;协调工作,即完善管制规划,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2.生态休闲游憩规划

2.1 功能定位

依托铜锣山江北段“近郊区位、森林植被、现有设施”的核心资源条件,打造铁山坪“森呼吸”森林公园,构建都市核心区生态肺叶功能;同时,结合其主题愿景,适宜引入“会议、展览、教育”、“休闲、度假、探险”、“健身、游憩、接待”等三大功能板块,并通过现有设施形成具体空间载体。

2.2 规划方案

(一)保护策略

1、调整管制区范围:将需要保护主体的区域,如林地、地形条件复杂的区域划入管制区,将现状建成区、临近原管制区边界且植被条件一般、地形与外围相对平整的区域划出管制区。将铜锣峡全线按照常年水位线划入管制区一并管制,形成整体。

2、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将管制区内按照不同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措施划分原生态保护区、次生态提升区和生态型开发区。

(1)原生态保护区:指生态功能突出、植被本地条件优越、生态敏感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及生态保护区、森林密集区、因保护或修复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需要禁止开发建设的其他区域。对此类区域进行严格管控,进一步强化其生态功能。

(2)次生态提升区:指生态功能退化迹象显现、植被覆盖率相对不足、生态遭到一定破坏的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及外围保护地带、水土流失区、森林疏林区、废弃矿坑区、退耕还林区、石漠化地区、一般农田区、地质灾害影响区、病虫害侵蚀区、因工程建设及其衍生出的地下水疏干影响区、植被覆盖低和植被质量差的其他区域。对此类区域进行生态功能提升,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如进行森林补植,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林相;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高面源污染防控和治理水平,改善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着力水土涵养,采取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对废弃矿坑进行生态景观修复等措施。

(3)生态型开发区:指除原生态保护区和次生态提升区以外的其他因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合理提高公共休闲空间等需要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承载人类建设活动和相关游憩活动。主要包括城镇建设用地、休闲游憩设施用地、交通和市政等基础设施用地。采取绿色建设模式,重点采用低冲击的场地设计和建设、雨洪综合利用、再生水和中水回用、清洁低碳能源系统的建设、垃圾和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排水系统构建、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建筑等技术,建设生态城、生态村、生态景区、生态园,形成一批绿色建筑和生态景观示范项目。

按此原则,在铜锣山江北管制区内,原生态保护区面积约25.47平方公里,占比75%,次生态提升区面积约4.69平方公里,占比14%,生态型开发区面积约3.85平方公里,占比11%。规划至2030年,铜锣山江北管制区森林覆盖率能够达到90%以上。

(二)发展策略

(1)功能分区和景点布局:结合现有资源情况,将铜锣山江北管制区划分为综合服务功能区、休闲观光功能区、生态保育功能区、度假接待功能区和养生养老功能区。按照相应景点、休闲游憩接待项目分布,将管制区划分为七个片区,分别为:铜锣峡谷景区、花田觅香景区、森林公园综合服务区、铁山广场景区、旅游服务接待区、森林植被保育区和养生养老景区。在七大片区内,根据各自特色,打造不同景点,主要依托现有景点和设施,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

(2)公共服务和旅游接待系统:在公共服务方面,结合现有森林公园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区域性综合服务节点;结合现状铁山坪安置小区附近设施和底层商业,形成为本管制区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在主要集中景点附近,按照适当间距设置游憩服务站。在旅游接待方面,一方面依托目前已形成的山庄、农家乐和度假酒店,在现状基础上对既有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品质提升;另一方面适当强化国际会议组织接待和高端接待服务等方面功能。

(3)道路交通系统:依托铁山坪森林公园现有游览线路及车行环线,形成规划范围的主要环线,适当增加上下联系通道。在主要景点周边设置停车设施,避免私家车乱停乱放;根据实际需求,提供便利的社会停车、公交转换、自行车租赁以及过江索道等方面的服务,

使游客能够自主选择多种游览方式和出行方式。

(三)协调策略

划定一般控建区、重点控建区和禁止建设区三大管制分区。严格按照划定的一般控建区和重点控建区边界对相关允许建设用地进行管控;对于原有控规用地覆盖区域,按照实际建设和发件边界线,结合道路实际建设情况,对部分地块边界进行优化调整;重点控建区内用地按照其他建设用地(H9)控制,其中,对于现状已建成区域,按照其建筑基底和建筑量进行管控;新增用地则按照划定的重点控建区相应用地面积的10%左右进行控制,建筑量按照地块容积率不超过1.0,建筑高度不得高于13米控制。

3.结语及相关建议

建议在后续实际管控和建设过程中,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即除生态红线区范围以外,允许其它区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等量置换;尽快制定重点控建区相关管理办法和完善土地使用手续,对农家乐、山庄、度假酒店等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无序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对规划范围内相关建设、森林植被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及时纠正违规违法建设行为,强化对禁建区的管理;强化各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制定适宜的生态补偿机制或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现有居民从事区域生态游憩服务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春艳,张敏,谭龙生.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下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方法探索——以重庆市“四山”管制区歌乐山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

[2]杨建虎,孙雪茹,张国昕.城市山体绿化规划设计探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3

[3]何巨澜.重庆市“四山”管制政策存在的问题对策[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4

[4]邓伟,刘红,李世龙,袁兴中,张跃伟.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变化[J].环境科学研究.2015

作者简介:

陈亮(1986-),男,汉族,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刘鑫垚(1986-),女,汉族,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单位: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论文作者:陈亮,刘鑫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谈重庆市铜锣山生态休闲游憩规划论文_陈亮,刘鑫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