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atz曲线看中小学教师的流动管理_卡兹论文

从卡兹曲线看中小学教师流动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教师论文,曲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理论介绍

(一)中小学校教师概述

中小学校教师是指在各中小学校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社会属性上是提供教育服务的特殊职业人员。我国学校内部主要存在三种岗位,分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其中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兼任管理人员岗位,占学校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本文讨论的中小学教师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或兼任管理人员的人员,即通常所称的一般教师及行政人员。

目前,中小学行政人员的流动基本形成制度,优秀校长或行政人员在一定的区域(指市、县、镇(区)内的轮岗调动)可以实行流动。但一般教师间的流动较少,除少数特殊教师以外(个人要求的调动及极少数问题教师的接纳等),流动制度尚未建立。

(二)卡兹曲线理论介绍

卡兹曲线(见图一)是美国学者卡兹通过大量调查统计做出了一条组织寿命曲线。该曲线的研究对象是一起工作的科研人员,研究的结果是这些工作人员在一年半到五年期间信息沟通和获得成果都达到十分高的水平;反之,在一年半之前以及五年之后的期间里,组织的创造力都表现不佳。卡兹曲线证明了人员流动的必要性,在一起工作的人员,信息沟通水平最佳年龄区为1.5年至5年,超过5年,就会出现沟通减少、反应迟钝等问题,如果不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其创造力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因此充分利用最佳的沟通时期和适当人员的横向流动,也是工作激励的方法之一。正如一个人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长期得不到提升,势必造成工作热情降低,在这个时候,调换他的工作岗位,让他在新的岗位上迎接新的挑战,对他也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本文正是想通过卡兹曲线研究中小学校中教师流动的科学规律,以提学校教师的工作效率。

图1 卡兹曲线

(三)教师流动的类型

教师流动,是指教师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的岗位、工作的地点、职业的性质、服务的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中小学校教师流动具体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1.校内流动和学校间流动

校内流动,是教师在本学校内部进行的流动。内流动通常由人事部门通过提升或调动来完成的,是组织管理行为的结果。

学校间流动,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人才流动,是学校教师离开本学校,向另一学校所进行的职业流动。本文所进行的教师流动管理讨论包括校内流动和校外流动。

2.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所谓水平流动,是指教师在学校同一地位等级的职业系列中,从一种职位流动到另一种职位。如一个主抓教学的行政换岗后主抓德育工作,级别不变。垂直流动,即上下流动,指教师在不同地位等级的职位系列中,从一种职位流动到另一种职位。如一个普通教师提升到学科教研组长。

二、中小学教师流动原因

(一)为中小学校补充新鲜血液

往往一个人进入学校三四年后会发现必须改善的地方很多,但时间一久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新教师的进入还可以带来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新鲜的东西。同时任何一个行业群体都有一个适者生存和人才优化组合的过程,学校也不例外。在教师流动适当的学校中可以通过教师流动,调试磨合最终达成一个相对组织和谐、配合默契的团队以发挥学校最大效能。反之,如果教师缺乏流动,就很难实现学校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

(二)增强中小学校教师的岗位意识

低流动率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是让教师缺乏岗位意识和工作激情。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岗位工作时间太长,都是重复自己非常熟悉的工作,这个人就会慢慢变得散漫、懒惰和迟钝,因为面对的始终是同一的年级的学生同一性质的工作,再有满腔的激情,也会被岁月所磨灭,继而缺乏岗位意识,创新意识。

(三)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

中小学校教师从进入学校开始便要接受差不多是终身的教育,所学内容基本是其所在岗位相关的教育、教学及一部分岗位事务管理,只要职位不变,教育的内容就是不变的,由于接受单一的理念教育造成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对外部新思想、新经验的了解和学习。适度而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师流动,可以改变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对于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及能力再发掘都有好处,是开发学校人力资源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中小学校教师流动管理策略

(一)科学的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是基于中小学校教师日常表现的一整套量化的评判体系,缺乏考核标准,教师的流动就没有可信赖的依据。教师流动就无从谈起,因此,科学的考核标准的建立是教师流动制度的首要条件。

根据卡兹曲线的规律揭示,考核标准的订立一定要符合教师发展规律,在相同时间区间的教师应该是使用相同的评判指标,但是对于不同时间区间的教师来说,如果还是使用同一标准进行考核,就会产生不公平的现象。如处于入职一年半到五年区间教师与处于其他时间区间的教师的考核标准一致的话,就明显忽略了其它教师由于时间区间的差异所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不能客观的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状态。因此,结合卡兹曲线的规律,建立起一套考核标准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人性化的流动制度

根据卡兹曲线的原则,建议实行每个中小学教师每四到五年流动一次的制度。流动的方式有校内及校外流动、晋升、降职等,对于不同的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案。

1.校内及校外流动

校内及校外动是指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内或学校间的横向流动,在不改变薪资和职位等级的情况下变换工作。由于教师的专业性,校内流动的可能性比校外流动要小(如美术教师再怎么流动也不可能当语文教师),但目前校外流动并没有形成制度。流动可以由学校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由学校提出的流动主要包括三方面原因:

(1)调动可以满足学校调整结构的需要。学校的发展或变革经常会带来学校组织结构的调整,需要配置某种类型的教师,或是减少某部分教师的编制,当学校结构发生变动时,学校会对教师进行非提升性的调动,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学校需要从新考虑教师岗位设置。

(2)为了使学校中更多的教师获得激励。传统的学校行政等级是呈现金字塔结构的,高级职位总是比低级职位少,这样就会使很多教师没有晋升的机会。对于那些工作出色但又得不到提升的教师来说,日久了会因得不到激励而丧失工作热情,甚至消极怠工,不思创新,对学校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时,学校可以利用工作调动来为他们提供实现工作多样化,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

(3)校内、校外流动可以使区域内学校实现均衡发展。对于学校中的教师来说,他们在一所学校内积累的教学、管理、沟通等经验可以通过流动的形式带到新的学校中去,从而激活某些学校本来的薄弱环节,带动学校的发展,这样,原来个别学校的优势将可以很好被参与流动的学校学习,达到区域内学校的共同进步。

2.晋升

晋升是指中小学教师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和组织工作的需要,沿着组织等级,由较低职位等级上升至较高等级。对于教师来说,晋升是一种积极的成就,可以使他们具有更高的职业工作地位并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带来更高的薪资福利。所以,一般来说,合理的晋升管理可以对教师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避免教师外流。另外,合理的晋升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还可以激励教师为达到明确可靠的晋升目标而不断进取,致力于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可见,晋升管理工作其重要意义。

有效的晋升管理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①晋升过程正规、平等和透明。②晋升选拔重视能力。③对能力的评价要注重对学校教师理念、表现、经验、适应性以及素质等因素的综合考察。对教师晋升资格进行评价需要借助一些测试方法来评价该教师的可提升性,判断其在各方面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管理方面的潜力。

3.降职

降职是一个教师在学校中向更低职位的移动。相应地,教师的工作责任降低了,收入也降低了。中小学校应该改变以前教师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增强各个行政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在使用降职政策时往往会十分谨慎,因为一个人在降职时往往会情绪激动,感觉愤怒、尴尬、自卑和失望,其生产率也可能进一步降低,给同事带来消极影响。用来减轻由降职引起的精神创伤的方法是建立试用期,在试用期期间,允许被提升的教师尝试新的工作,如果他不能胜任,就将其退回原岗位,这时该教师不会被看成是降级了。

(三)及时的检讨机制

对于不同时间内变量的及时反映是卡兹曲线的核心内容,在中小学校教师的流动机制也应该贯彻执行该核心价值。相对稳定的流动机制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发展,但是一成不变制度最终也会导致与现实之间的脱节以及与最初目标之间的背离,所以及时的检讨机制也是流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来说,中小学校可以设立一定的反馈机制,定期定量的对某些变量进行收集和研究,及时的掌握制度实行的效果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需求的变化,实现教师流动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标签:;  ;  ;  ;  ;  

从Katz曲线看中小学教师的流动管理_卡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