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的整体监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促进企业投融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积极发展企业现代财务工作,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对企业的整体控制力,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我国各地席卷,我国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蓬勃发展,带动了一大批国有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在短时间的发展速度过快,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这就造成了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管理之间的不平衡,使得国有企业失去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事实上,财务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快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让企业朝着稳定、高速、健康的方向发展,让我国的国有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金融市场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1 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服务于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模块,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综合的服务于企业的管理行为,在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目标下,对企业在主要经营事项的运作流程里,对其所产生的所有与财务相关的财务管理行为的总称贯穿着企业生产和运营的整个流程。
2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首先是企业更好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如何更好促进国有企业发展也是政府极为关注的经济发展课题。由于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较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程较为缓慢,依托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带动国有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升以更好发展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其次,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能够使得国有资产得到较好保全和增值,国有企业通常拥有大量国有资产,如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实际上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较低时,国有资产闲置与浪费现象严重,国有资产也难以得到较好保全和增值,这也要求国有企业务必要加强财务管理,从而更好实现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管理。
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财务风险频发
在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在国有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完善内控监督制度,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只重视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现金流,对内控制度缺乏一定的重视。因此,财务风险频发,国有资产账实不符,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成本把控不严格。中小型国有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员工也没有办法根据规章制度进行资金管理,账实不符的现象经常发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一个有效的内控监督体系可以对资金使用以及投资情况监督,进而发现财务漏洞,通过对财务漏洞进行弥补从而提升资金管理效率,避免资金滥用等情况的发生。但是,国有企业对内控监督制度并没有起到一定的重视作用,在体系内部没有相应的内控部门,员工工作较为散漫,导致内部监督力度不够,最终导致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频繁发生,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3.2 国有企业财务中对于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我国国有企业在资金的使用上往往有着较为复杂的程序,对于资金的投放等问题也比较复杂,这就是一些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监管,进而使得资金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比较混乱,导致了财务管理在整个方面的作用就比较差。因此,在整个财务管理中,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往往就是在资金使用上监督不够,缺陷比较明显。使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账目上应收账款比较多,进而导致了坏账准备也比较多,使得整个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资金困扰,所以,就目前来看,我国国有企业资金问题给整个财务管理带来的重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部队伍建设存在缺陷
从内部队伍建设来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存在管理与监督机制两个层面的缺陷性。首先,从至关重要的内部管理来看,存在制度与执行层面的落差,在实际中常常存在执行忽略已有的规范制度的情况,使得管理机制流于形式。且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相关领导往往起着主要作用,难以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且外部审计也存在形式化、过场化的问题,部分审计事务所受经济利益及社会性利益的驱动,甚至做出违规、违法的审计行为。这就造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效率也难以提升。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也亟待完善,从社会化监督来看,外部监督机构在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下也得以发展,但其独立性及成熟性仍然不强;从企业内部监督来看,监事制度、职工监督等形式虽然存在,但其实际监督权力受到企业核心决策层面的较大影响,这就很难保证企业内部形成一套运转流畅、实效较强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队伍人才来看,由于激励机制的不足,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较差,造成队伍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高效企业的发展。
4解决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由于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没有完善优化,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财务漏洞与风险,最终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利益,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的规模与经营情况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通过内控制度使员工有章可循,按照规章制度工作;其次,应该建立规模适中的内控管理部门,部门员工直接受国有企业领导层管理,其监督工作只对国有企业领导层负责,从而保证监督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与干扰,最终提高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最后,应该强化相关的监督工作,定期组织员工交流会,对财务监督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交流,从而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漏洞修复,最终提高财务监督工作的效率。
4.2 完善有效的预算体系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由于本身预算体系的问题,使得在财务管理中问题比较明显。为了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需要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在进行相应建设的时候,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建立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部门,也就是说在企业的监督中,要积极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需要进行一些预算部门的配合,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部门,可以极大提升企业的发展正确性,因此,需要建立以企业复杂人为主的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其次,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提升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在面对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竞争的时候,需要提升企业的风险把控意识,也就是需要不断提升企业内在的风险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和预防机制,这对于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十分有益的。因此,这就是当前提升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举措,当然,上面的基本方法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本土化和自身化。
4.3 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就要推动对财务管理队伍的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严格发揮好职工监督制度、监事会制度的内控机制作用,同时引进积极有效的外部监督,在企业内部形成严格、完善的监督氛围。同时,要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通过考核及激励机制推动相关人员不断完善自身工作,鼓励其主动学习当前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为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注入专业化的动力。
5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对我国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面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需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规律,发挥企业内外部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才能保障国有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迎难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东燕.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18,(24): 11-12.
[2]连风. 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提高策略探究[J].财会学习,2018,(22): 44-45.
论文作者:康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国有企业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财务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国有资产论文; 内控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