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论文_吴艳华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论文_吴艳华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东第四小学 163000

当今社会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人为地给孩子设定一些大小学习目标,追求高分数,追求比别人家孩子学得更多做得更好,将来挣大钱、出国留学,成了孩子们奋斗的目标。攀比心、虚荣心、利益心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意识领域,忽视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教育离人们越来越远,作为品德课教师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品德课程把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德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本课程的总目标。细分析起来和传统文化教育不谋而合。对照课程标准我们品德教师有责任在品德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弥补教育的缺失。

一、把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小学生的思想干净得像白纸一样,教师就像画家一样,画什么,用什么颜料,除了课本提供的内容外,传统文化就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这一代独生子女从小是在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呵护下成长的,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习惯。“孝道”是缺失的教育。“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而备受推崇。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足以见证孝的地位和价值。正因如此,我在讲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我讲到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还辛勤地抚育我们成长,每个同学的成长过程都凝聚着父母的汗水和心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学们对父母的回报应当尽孝,这样自然地把感人至深的《二十四孝》引到课堂中来,通过《亲尝汤药》、《百里负米》、《弃官寻母》等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孝”是儿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情感上使学生自然体验到自己不仅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而且应当铭记在心 。这一课下来,孩子们似乎都长大了。

二、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扩大认知范围。在学习四年级品社课《合理购物ABC》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部分学生扮演消费者。在活动中,我观察到有的学生买东西时随意拿东西、大吵大闹,有的学生不看质量,便宜的就买,有的学生随便往地上扔东西,课堂就像个大市场,把学生生活中的行为显露无疑。见此,我就给学生以课件形式给同学们展示了孔子关于道德的思想,教育学生什么是“礼”、什么是“仁”,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标准去做就是仁,做人做事都要讲诚实,如果有一天人们都这样做了,天下就充满仁爱了。凡是不符合礼要求的东西既不要看,也不要听,既不能说,也不能做。进而引申为在现代社会中升国旗要敬礼,见到老师要敬礼,在家中关爱家人,在学校团结友爱,公共场所要排队,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等,虽然是一节购物课,讲完主要内容后辅之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爱国主义、尊老爱幼,做事情讲规则的教育。

三、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各种习惯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成长起到不可估量作用。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家庭里的文明礼貌 》教学目标是衡量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看他是否讲文明有礼貌。而文明礼貌首先要在自己家里做起。小学生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常识,成了当代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合作、大至行为放浪、甚至触犯法律。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相距甚远。我就引用《三字经》、《弟子规》里的故事教育学生“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能宁”,从意识形态上让学生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四、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虽然现在每年都在进行各式课改,但由于高考指挥棒还存在,百变不离其中,学校的应试教育一点都没放松,小学阶段进行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区里统考,等一个个大考小考一个都不少,再加上学校对课程规定有主课和副课之分,这样的局面即使是小学生也知道那科重要哪科不重要,对于品德课来说,上起课来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课堂上有的同学忙写语数英作业,是常有之事,为了把学生们吸引到本课堂中来,我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如何进行有秩序的学习。我就把古人读书的名言名句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像朱熹的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一节课中怎样集中精力听好课,写作业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学习不但要多动脑筋还要乐学,不断复习考试就不会临阵磨剑。三人行必有我师。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传统文化有关的精华带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学习的准则 ,这样教育把同学们注意力引入品德课堂上来。

不论是品德课还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都是思想的教育,我感觉二者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既与时俱进又不失去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髓,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长大后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做的。

论文作者:吴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论文_吴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