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品牌是指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帮助。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一校之长,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引领学校向前发展。校长素质包括教育思想、创新精神、人格魅力、战略眼光等等,校长素质的优劣,决定一所学校的成败,尤其是在教育品牌建设中,校长素质至关重要。
一、好校长应该具有先进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北京大学举世闻名,首先应当归功于他的校长蔡元培先生。他倡导的“完全人格教育”“尚自然展个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三大教育思想,在当时是无人能及的。
品牌是思想的结晶,是世人所理想的高度。校长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较高的思想水平,学校的品牌建设也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缺乏前进的动力,更谈不上发扬光大。搞好学校的品牌建设,校长必须具备科学的人才观。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后,曾“三顾茅庐”,礼聘“有争议人物”陈独秀做文科学长,并在此后的工作中处处给予帮助和支持,这才使得北大有可能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成为现代中国爱国、民主、进步的旗帜。北大、清华能成为中国大学的“双子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这两所学校都坚持“教授治校”,都有权力很大的“教授委员会”,都有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的教师,都有一名思想先进的、具有创造精神的校长。
二、好校长应该富有创新精神
孔子就是中国的第一位校长,而且是一位极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校长,他变“学在官府”为“学在民间”,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中华新文化的新纪元。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之所以能在众多书院中脱颖而出、名垂千古,也都因为他们的“山长”各有所长,各有创新之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校长不开风气之先,不求创新,学校的品牌建设永远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教育品牌的策划是对学校发展宏观环境的理解和掌控。各个学校应对自身宏观环境作客观分析,联系自身的实际,深挖自身潜在的能量,与众不同才能做好品牌的策划。对于学校管理层来说,实事求是地分析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宏观环境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学校管理者是否具备创造性、战略性思维的重要体现。作为校长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创新的精神为学校的品牌建设创造条件,只有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新求异,品牌才会有生命力。
三、好校长应该散发人格魅力
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前,北大是一种什么情形?学校像“衙门”,学生像“衙内”,校风颓败。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伊始,“从我做起,约法三章:一不做官,二不娶妾,三不打麻将”;他的校长室,学生可推门而进,畅所欲言;他进校门时会向校工脱帽致敬。在蔡元培先生的“身教”之下,北大脱胎换骨,校貌焕然一新。人们常说蔡元培先生有“圣贤气象”,北大的品牌就是这种“圣贤气象”下熏陶出来的。
四、好校长应该成为战略家
自古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校长的工作涉及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校长要具备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才能统筹兼顾、谋划长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宠大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作为决策者,校长要立足当前,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将学校当前的教育现状同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千万不可挂一漏万、急功近利。教育品牌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过程,要实现目标可能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其间可能会遇到种种我们所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把握时代特点,从大局出发,能以科学的发展观思考问题,以长远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保证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综上所述,校长素质关系学校教育品德建设的成败。作为校长既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还要有创新精神;既要有敢于修正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的勇气,还要有能令人信服的综合协调能力;既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又要有一定的战略统筹的能力。只有一位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带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所好的学校。
论文作者:宋卓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校长论文; 学校论文; 思想论文; 品牌论文; 北大论文; 素质论文; 蔡元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