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与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_银行存款论文

储蓄与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_银行存款论文

储蓄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储蓄与投资是宏观经济中的两个重要变量,它们的变化及均衡关系直接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国民收入水平。近年来,我国总储蓄一直以较快的速度上升,1989年储蓄总额已占GDP的36%, 世界银行的一项分析表明,增长率与储蓄率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即增长率的变化可以解释大部分储蓄率的变动,1993年中央政府加引宏观调控的基本导因之一就是居民储蓄滑坡,导致生产和重点建设资金供应紧张,加大了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压力,严重冲击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储蓄、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一、储蓄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自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们就一直致力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二战后,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各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总结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理论,形成了发展经济学的各种流派。其中以劳力剩余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费景汉、拉尼斯在《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的生命周期理论”,对劳力剩余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费、拉认为,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包括转折点以前的钦发达阶段和转折点以后的成熟阶段,而且经济在成熟阶段所发生的最引人注目的结构特点是它的储蓄基础大大地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正是每一时刻涌现的储蓄数量的增长,规定着经济增长实绩。从很大程度上讲,我国传统经济是典型意义上的劳力剩余经济,几乎具有费、拉所描述的欠发达经济的结构特征。因此,运用费、拉发展理论模型,分析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于更深入地把握我国经济运行的脉络,展望经济发展的趋势,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可分为两个阶段——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其中八十年代又可分为两个时期,1980年~1983年为第一时期,1984~1988年为第二时期,在第一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取得巨大的成就,这个时期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农业所占份额在40%~60%之间,农村提供了整个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第二时期,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情况下,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减税让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同时农村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8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业比重首次超过了农业,农业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69%下降到1988年的47%,1987年乡镇企业平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41%7%,占社会总产值的21%, 占农业村社会总产值的50.3%,〔1〕可见在这个时期, 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有力地推动着整个经济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八十年代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储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动。从表一可看出,在近10年的时间内,国民储蓄结构中,居民储蓄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的31.90上升到1988年的62.70%,而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则分别由1980年的25.85%和42.45%下降到1988年的11.12%和18.16%,由此可见,我国国民储蓄结构,已由政府和企业主导型迅速向居民主导型转换。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使居民储蓄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1979~1989年,居民储蓄存款占银行各项存款的比重由20%上升到50%以上,占全部信贷资金的比重由18%上升到33%,在各项资金来源中居首位。那么,这部分居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据有关部门调查,在企业全部资金中,约四分之一以上来自居民储蓄,又据部克莎博士对1979~1988年经济增因素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和效益的研究表明,1979~1988年,我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6.85%,其中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占45.4%,由此可见,占企业资金四分之一的居民储蓄对整个八十年代特别是后期的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由于居民储蓄的继续高涨,这种推动力正日益增强。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与费拉理论模型在许多方面是基本吻合的,经济增长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业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后,经济增长转移到为消化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其它资源方向,如中国的乡镇企业,承担吸收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推动着整个经济向“转折点”迈进。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八十年代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确实大大推进了经济的增长速度,但这种过快的储蓄增长也说明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过分向个人倾斜,这种状况如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以国家财政的巨额赤字和企业自有资金的严重短缺为代价。

表一〔2〕

年份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国民储蓄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政府储蓄

25.85 28.11 23.51 24.50 24.11 24.38 22.20 16.38 11.12

企业储蓄

42.45 41.88 31.20 31.20 25.31 25.85 18.27 22.47 18.16

居民储蓄

31.90 32.02 34.54 44.75 50.50 50.08 59.58 61.1562.70

表二〔3〕

年份居民储蓄净增额增长率

(亿元) (亿元) (%)

1980 400- -

1989 5146

4746 1187

1990 7034

1888 36.60

1991 9107

2073 29.47

199211545

2435 26.80

如果说八十年代经济增长只表现出“储蓄推进”的态势的话,那么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居民储蓄增量的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已步入、“储蓄推进”的发展阶段。从表二可看出,由于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居民储蓄存款已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居民储蓄存款已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居民储蓄存款占国家银行各项存款的比重由1980年的30%上升到1985年的35%和1992年的55%〔4〕,进入九十年代,居民储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居民金融意识明显增强,直接投资的比重显著提高,1992年末各类有价证券余额达3255亿元,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28%〔5〕,据估计, 目前居民储蓄总规模已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居民储蓄已成为我国投资的重要来源。1993年针对居民储蓄存款严重滑坡,货币投放过多,通货膨胀开始抬头的情况,中央政府为加强宏观调控,两次大幅度提高存款利率,仅仅两个月时间内,扭转了储蓄滑坡的局面,经济“过热”现象得到控制这次宏观调控的实施进一步表明了居民储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居民储蓄已成为中央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然而,储蓄只是投资的必要条件,投资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从国民经济的运行看,储蓄表现为一种资金供给,投资表现为一种资金需求,储蓄形成投资有一个过程且要经过一些中间环节,因而又存在一个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问题。

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储蓄向投资的转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总量方面的转化,其二是结构方面的转化。

从总储蓄向总投资的转化看,我国改革以来大多数年份的投资率都高于储蓄率,(见表三)由此形成的储蓄缺口是由外汇缺口来弥补的。这就是说,改革以来不仅国内储蓄全部转化为国内投资,而且多数年份的国内投资利用了国外储蓄,这种情况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是相同的,然而不同的是,其它发展中国家是在国内储蓄不高,国内资金供给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条件下利用外资的,面我国则是在国内储蓄率很高,国内资金供给已经很大的条件下引进外资的,这说明我国国内投资率非常高,国内资金需求非常强烈,国内的储蓄资金过多地转化为投资,这种状况极容易导致投资膨胀,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体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大小,甚至不承担风险,这样不仅巨额的储蓄总可以转化为投资,而且资金需求往往超过了资金供给。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投资约束机制,使投资者承担一定的风险,同时,要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一般说来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利率下降,投资上升,这样通过利率的变动可使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在总量上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

表三〔6〕

年 份

占GDP的百分比

总储蓄 总投资 净出口

1978~1980

33.434.5

-1.1

1981~1983

30.529.31.2

1984 32.932.20.7

1985 34.538.8

-4.3

1986 35.938.8

-2.9

1987 37.637.6 0

1988 37 38 -1

1989 36 36

0

从储蓄结构向投资结构的转化看(见表四)

表四〔7〕

年份

居民 企业

储蓄投资 储蓄-投资 储蓄投资

储蓄-投资

1980 7.14.2 2.9 16.213.5 2.7

1981 6.95.5 1.4 15.715.7 0.0

1982 7.84.8 3.0 17.816.9 0.9

1983 10.26.8 3.4 14.916.3-1.4

1984 14.87.2 7.6 11.417.6-6.2

1985 13.88.1 5.7 13.424.5-11.1

1986 16.18.3 7.8 13.724.8-11.1

1987 17.28.2 9.0 16.024.5-8.5

1988 17.58.6 8.9 16.725.9-9.2

年份

政府

储蓄 投资储蓄-投资

1980 7.6 14.3 -6.7

1981 6.9

8.3 -1.4

1982 5.6

6.4 -0.8

1983 5.9

7.2 -1.3

1984 6.7

7.4 -0.7

1985 7.2

6.2

1.0

1986 6.1

5.7

0.4

1987 4.3

4.9 -0.6

1988 2.8

3.5 -0.7

(占GDP的百分比)

从储蓄结构向投资结构的转化看(见表四)

我国改革以来,这一转化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居民储蓄大量转化为企业投资,企业在储蓄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投资率却大幅度提高,所以企业吸收社会储蓄来扩大投资的份额迅速增大。这就是说居民是最大的储蓄者,企业是最大的投资者。这种状况较改革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和推动着这个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储蓄结构不断向居民储蓄方面倾斜,使资金供给变得分散和灵活。其二,投资决策权力下放,使地方和企业有了较多的投资自主权,计划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其三,债券,股票等社会集资形式的发展,使资金筹集渠道多样化和筹集过程市场化。其四,物资分配体制的改革使生产资料市场扩大,为各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其结果是社会储蓄尤其是居民储蓄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城乡个人、集体单位的投资以及全民单位的预算外投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居民的投资率上升的速度远远低于储蓄率的增长,因而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净储蓄,而政府的投资比重持续下降,并且比储蓄比重下降得更快,因此利用社会储蓄来进行直接投资贩部分越来越少,这样势必大大消弱政府在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在市场功能尚不健全的条件下,就出现了重点建设资金缺乏和投资不足的问题,即一方面是急需投资资金的政府,另一方面是有储蓄但缺少投资行为的储户,这种情况说明,我国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已到了非常重要的关口,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也势在必行,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个高收入——高储蓄阶层,在这一阶层中,多数为城乡个体经营者,他们在投资限制的情况下便成为储蓄大户,此外还有一部分高薪收入的职工,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暂时无法消遇,也都变成了存款,这些储蓄已具有转化为资本的可能,只要金融市场开放,他们就会形成投资。上海、深圳、广州等地金融市场的活跃繁荣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总之,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来源,而投资则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因,只有实现储蓄向投资的合理过度,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注释:

〔1〕《经济发展的回顾》学苑出版社,第55页

〔2〕《经济研究》1990年第四期,第13页

〔3〕《金融时报》1993年8月20日,第1版

〔4〕〔5〕《中国统计》1993年第七期,第8页

〔6〕《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

〔7〕《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

标签:;  ;  ;  ;  ;  ;  ;  ;  

储蓄与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_银行存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