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生态、社会——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王灏翔[2](2020)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的的体现,具有文化历史的城市其公共空间是城市地域文化的表达,在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形成独特地域城市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有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以及其他环境设备要素等,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城市广场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济发展水平提升显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现代城市生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广场的休闲功能逐渐显现出来,作为居民休息的重要场所被大家所关注。因此,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城市精神、历史文脉以及准确反映本地主导产业等要素的城市广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从地域文化视角对城市广场进行研究。广场空间可被视为与地理文化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成为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寻找生态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联系,还有就是地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新的解决途径。研究首先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广场的关系出发,指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广场的作用。然后研究了城市广场的类型、特征、功能与其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主要研究的行政类广场、主题类广场以及文化类广场进行案例解析与设计要点总结。接下来探讨了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广场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以及对我国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现状做出判断。通过巴彦淖尔三种不同类型城市广场的地域文化的表达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设计者视角与使用者的使用后评价各层面总结归纳问题,并运用此方法对上述重点案例进行空间的品质提升。最后总结了城市广场地域性表达的原则、方法以及策略等,论述在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表达中如何运用规划学、景观学以及美学等理论进行设计。文章结尾是由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的对于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在社会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思考。
张皓翔[3](2020)在《基于活力再生视角的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一般认为,具有公众活动属性的城市广场源自于西方的城市建设传统。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了不少城市广场,但很多广场目前面临着公共活动缺失、活力不够的困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内涵品质提升、人本规划成为当今关注的重点议题,那些曾经处于城市中心、濒临衰退的广场获得了改造更新以重新激发其活力的机遇。本文以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项目为载体,借助大量一手实地调研资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从活力再生的视角探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策略。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展望的思路开展设计研究。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目的,对“活力再生”与“城市广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回顾。第二章对“活力”一词引入到城市建筑领域所代表的概念进行解读,同时引入“显性”与“隐性”的概念,构建影响广场活力再生的要素系统,并归纳出显性与隐性要素之间相辅相成、互动辩证的关系。第三章结合常州文化宫广场实例,从历史延续、空间审美取向和多方主体诉求三个方面,对广场活力再生的隐性要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隐性要素的筛选与整合原则。以此为据,进一步凝练出能够落实到物质空间中的规划设计要点。第四章,以跨尺度的视角,从空间结构、空间构成、节点设计三个层面、七个子类分别详细探析了影响广场活力再生的显性要素,并构建出显性要素的规划设计原则,同时总结出不同层面和子类的显性要素设计策略。第五章阐述影响文化宫广场活力再生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如何共构落实于项目实践,并对设计成果进行评述,反思现实状态与理想方案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第六章归纳出导致当前城市中心广场失活的四个主要原因,并剖析当前城市活力所展现出的新特征与设计新视角,同时指出应当重视公众参与和多维要素整合等方法在未来广场活力再生设计框架中的运用。总体而言,本文借助实际案例系统地研究了活力再生视角下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同时探讨了我国部分城市广场发展不佳的共性原因并对未来活力再生设计进行了展望,期待研究成果可以为相似的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参考。全文正文约6.4万字,图表120余幅(组)。
张梦鸽[4](2020)在《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人口膨胀、用地紧张、功能混乱等困境,城市新区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然而新区建设往往面临着城市文脉断裂、千城一面的质疑和批判,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空间设计与文化意义的传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延安市是陕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域文脉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疏散老城区功能、保护历史革命遗址,延安市于2011年动工建设新区,文化广场位于新区中轴线最南端,是承担市民活动的主要公共空间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本文以文化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延安市地域文脉特征的深入研析,结合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从地域文脉传承的视角构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利用满意度和空间使用方式两种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文化广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实施,分析总结评价数据,总结新区广场在文脉传承方面现存的优点与不足,分析其内在原因,并提出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提升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使用者对文化广场空间品质整体满意度较高;其次,游客对延安新区广场的空间评价受到心理学效应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补偿效应、间歇效应、触媒效应;最后,地域文脉传承下的广场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可总结为以下三点:文脉的延续策略、文脉的重组策略、文脉的再生策略。
王燕[5](2020)在《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们当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中,更多的是追求建筑的功能,而城市空间中应该体现的人类感情因素已经被削弱了,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城市建设都停留在单纯追求土地利用率以及如何提高城市交通等物质上的功能,失去了城市是为人创造满足多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的本质。如今随着民主社会推进,“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理念也越来越成为市民大众对城市空间环境关注的重点,人性化设计是将使用者作为设计的主体,全面地考虑人的生理、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并且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加入对人多层次需求的满足,体现设计对人的关怀,如何在城市空间当中发挥人性化设计的积极作用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在当下,市民广场不仅作为政府机关和市民服务中心的外部空间,更是逐渐转变为传播城市文化的空间载体从而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意义,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市民广场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满足市民活动的需求,同时体现其本身文化功能,实现市民广场人性化,这才是市民广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这也是市民广场在当代的精神文化属性决定了人性化原则在其规划设计过程当中的必要性。如何创造人性化的市民广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国内对市民广场的研究不多,针对市民广场人性化的研究就更少。西安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城市规模、城市功能、空间建设上都有了显着的发展,张家堡广场紧邻西安行政中心是西安市轴线上一个重要的城市节点,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具备成为西安市民广场的条件,通过合理建设也将成为西安的新中心。本文采用实际调研、案例整理分析和理论文献研究的方法,以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为目标,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五方面研究西安市民广场的人性化设计,人是空间的使用主体,想要在城市中营造人性的城市市民广场,在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使用者多层次的需求,本文分析使用者需求层次与市民广场设计间的联系,针对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缺失问题提出人性化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实践在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中。论文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整体文章的框架,对市民广场的概念进行解析,并对本文的指导理论进行阐释;第二章收集并整理相关案例,从而对后文的设计进行指导。第三章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对西安市民广场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对使用者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构成基础性的分析工作。第四章将需求层级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联系,基于上文的理论,结合调研分析和案例总结对其进行分析,针对人性化缺失问题提出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策略;第五章应用前文总结的策略和原则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对西安市民广场进行人性化设计实践。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城市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郝硕[6](2020)在《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景观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处于大建设时代,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全国城市普遍掀起了城市建设热潮,新增的建筑物数量十分庞大,然而在近乎疯狂的城市建设发展势必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建筑物质量参差不齐、城市文脉断裂等;城市广场作为城市极其重要的空间节点,是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代表城市的形象,在大建设过程之中,也暴露出非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广场建设的雷同性,缺少地方特色;本论文以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城市广场的地方性、文化性、生态性,增进广场景观与市民生活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关系。本论文以地方文化、城市景观、城市广场等概念为研究着手视角,从各个角度和立场研究三者之间的外在和内在联系;通过从实际案例中总结出的我国当前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剖析和经验总结,得出如何将地方文化、地方艺术以及生态性运用到设计中的手法,并在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景观设计中加以实践;笔者希望能以一个设计师的视角,提出一套可行的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的城市广场的设计手法,可以为今后其他设计师或城市建设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框架等;第二章论述了地方文化、城市景观、城市广场等相关概念以及三者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总结出广场设计的手法;第三章论述了本课题拟定设计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所在区位盘锦的相关信息,包括自然、气候、人文等各个方面;第四章着重介绍了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第五章论述了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内涵及细节;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刘福龙[7](2019)在《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今全球一体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城市景观建设的数量和规模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同时普遍出现了“雷同化”现象,一种新的认同危机开始在城市景观中蔓延,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和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积极探求能够有效解决认同危机的策略成为当今城市景观学科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论文将引入源于建筑学领域的场所精神理论,提出运用公共艺术手段介入城市景观定向感和认同感,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可行性,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与归纳,构建起系统的协同介入策略,进而经过实际项目的应用研究和POE评价研究,最终形成“支撑理论引入—实践案例分析—理论策略构建—实际项目应用”的整体化研究思路。论文研究整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二部分为基础理论和史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以及概念的阐述;其次对当今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史学研究角度探求公共艺术在东西方园林史中基于场所精神表征的实践经验和价值意义,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第三部分为主体理论研究内容:论文分别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历程、元素、场地类型、感知主体价值取向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将“城市景观、人、公共艺术”三者有机关联,把场所精神理论、城市景观理论、公共艺术理论等相关理论有机结合,整体建构起“四三三”研究的主体理论体系。第四部分为核心研究内容,即介入策略和POE评价的系统化构建。论文结合对当今国内外已建成的优秀项目案例的研究以及大量项目实践的分析,在遵循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造物哲学观的前提下,构建起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一核两式五维”介入策略。所谓“两域”是指在两类场地区域中,在最大限度传承与创新原有景观构成元素基础上所采取的:1)原有丰富实体元素和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策略;2)原有受损或缺失元素的再生与重塑策略。所谓“五维”是指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对当今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真实需求前提下的:1)审美维度表征策略;2)生态维度表征策略;3)体验维度表征策略;4)交互维度表征策略;5)归属维度表征策略。同时,在风景园林学和艺术学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原则下,构建起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方法和指标集。从“应用”到“评价”,形成了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整体化介入策略。第五部分为应用实践研究内容,结合一项本人历时两年参与完成的实际项目,对“一核两式五维”理论策略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验证了策略应用的有效性和其推广的价值性。论文最终形成了以下三个创新点:(1)创建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一核两式五维”公共艺术介入策略,为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方法。(2)提出“城市景观—人—公共艺术”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为基于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思路。(3)从价值认同需求出发,并结合风景园林学和艺术学相关评价方法及标准,构建起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方法及指标集,为检验公共艺术介入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解决的效能提供了新评价机制。
魏郁璇[8](2019)在《瓷拼艺术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进行日常娱乐休闲活动的必备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纽带,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广场与城市居民三者之间的关系鸥水相依。我国当下处于大规模的城镇化时期,逐渐加快的城市改造节奏使得如今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城市广场设计显露出了形式单一、缺乏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尺度不合理等问题。瓷器是一个贯穿于古今中外的存在,经过窑火的淬炼展现出千变万化的釉色、独一无二的肌理效果以及精良的制作工艺,瓷器在古代长期享有皇家的青睐在当代是则是大众生活里的必需品,一直活跃于人们的视线,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脉络的载体。随着发展的脚步,瓷器这一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使用频率明显上升,景观环境中瓷器的出现使其摆脱了大众眼中只是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和摆件的单一印象,壁画、雕塑、城市公共设施等表现形式刷新了大众对瓷器的认识,同时这对陶瓷艺术的发展和推广也有着质的提升。为了使瓷器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运用有更深一步的拓展,本文将瓷器以“拼贴”的形式介入到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为中心点来展开论述,文中称之为瓷拼艺术。提到瓷拼艺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马赛克拼贴,但我国潮州的嵌瓷工艺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从瓷拼艺术的历史渊源出发,对瓷拼艺术的概述、类型、材料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探讨以及瓷拼艺术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是本文的重难点。瓷拼艺术运用到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无论是对环境陶艺的发展还是对城市建设文化语言的表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起到独特的作用,另外,瓷拼艺术活泼、亲近自然,极易让城市居民与广场的环境设计产生一种文化互动,更加丰富的展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肯定了瓷拼艺术介入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价值。
董华琳[9](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建设规模得以扩展,在带动城镇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诸如,小城镇历史文化风貌遭到破坏,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城镇的景观环境也日渐衰败。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城镇为了追求政绩造成本土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人们逐步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城镇的灵魂在于它独有的特色而存在,为城镇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城镇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当下城镇化的猛烈冲击,小城镇的地域文化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使之顺应时代的潮流,保护和弘扬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文化来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在建设小城镇时,广场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广场设计体现并传承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打造出小城镇的新形象,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到得快速发展,其物质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更加重视,因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设计得到了重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了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手段。广场设计对于激发城镇活力、改善城镇历史文化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不仅能够提升城镇的品质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优秀的广场设计能够融入到整个环境之中,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感受到城镇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近几十年来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弥补了城镇公共空间的缺失,但也呈现了一系列问题,脱离本国的实际一味的盲目模仿西方广场模式,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本国历史文化的丧失。现今不少学者专家们提出对本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之一些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兴起,各地方政府开始挖掘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但却过于急功近利最终导致文化被滥用,设计手法缺乏创新。一些地方文化广场的兴起,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播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对于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文章中提出对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对于国内外的广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时,总结设计方法和理念,对陈留镇广场的实践案例进行印证。在陈留镇广场设计中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对陈留镇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到陈留镇广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宜于小城镇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的综合效益。其次陈留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汉文化、河图文化等,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广场景观设计元素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本土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得以体现,游人身临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还能满足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需求。如今文化广场不计其数,如何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建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广场,避免文化上的单一重复也是当今设计师所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研究项目的所在地陈留镇,项目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塑造文化景观在陈留镇的新形象,同时挖掘陈留的地域性文化进行体现,并将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到现代广场设计中,为现代城镇新形象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对小城镇地域性历史文化深入研究,在新城镇建设中将广场设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先是通过对广场设计背景的调查研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设计目标;接下来分析广场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设计表现,运用到实践案例陈留镇广场中,提出实施策略。最后将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总结,供今后参考和借鉴。
毛华丽[10](2019)在《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广场是户外功能性强、人流密度相对较高的开放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之一,是城市文化的集中表现。在现今经济迅速发展和大批城建扩张的影响之下,各地出现了众多形式的广场设计,城市生活的逐渐丰富及使用需求促使广场向多功能复合的方向发展。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广场设计出现了逐渐被同化,地域特色和空间场所感逐步消失等众多问题;同时中国社会消费观念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方式和文化学习,更在意对城市的心理印象,只有当人参与到景观空间中,深入感悟文化氛围,设计才能真正充满灵魂和活力,加深人的情感记忆。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逐渐融入景观设计中,如何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继承传统文化,冲破传统的设计思想,应用现代科技与自然元素相结合进一步创新设计来展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以此来创造奇特的集商业、文化休闲、集散、纪念等多样化的综合性主题广场景观空间,让广场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提高城市的景观品质和知名度,成为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焦点。文章通过研究和了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对现代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案例研究和实践设计,分析山西省霍州地区文化的历史背景,以传承尧文化为主要目标,密切联系人的环境行为和心理需求,寻求霍州地域文化在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中的创作方法和设计表现,通过雕塑小品、铺装、植物设计、公共设施等景观载体来实现设计语言表达,将提炼的文化元素进行艺术符号的形式转化,应用抽象的设计表现手法渗入到城市广场景观的三维空间中,渲染具有活力的城市文化广场景观环境,总结出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景观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多因素影响下的地域性设计方法,为着力于展现现代城市文化魅力,提高城市活力的户外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实践,在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案例中得出以下设计方法:(1)城市文化广场的景观环境设计,应立足于本土自然环境,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对现有的景观资源进行分析与整合,在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对场地进行整体定位、规划及设计,发掘地方的特色,焕发城市的价值。(2)现代广场景观空间的设计在创新性的融合设计时应遵循地域性以及环境协调性,顺应新时代发展背景要求,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地方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元素通过不同的创新设计手法展现在广场空间中。(3)现代广场景观空间的设计应结合物质要素(实体与空间——空间品质)和非物质要素(人的活动——社会品质)提高广场的综合品质,将人的活动与空间统一,注重人的参与性,并将情感与精神文明融入设计中,使人与之产生共鸣。
二、人文、生态、社会——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文、生态、社会——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政策导向:弘扬本土优秀地域文化 |
1.1.3 .文化背景:地域文化空间的重要性 |
1.1.4 .问题突出:城市广场特征性的缺失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城市广场地域性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城市广场地域性的研究 |
1.2.3 .研究趋势与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际意义 |
1.5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城市广场的设计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公共空间 |
2.1.2 .城市广场 |
2.2 .城市广场的功能作用 |
2.3 .广场形式的分类 |
2.3.1 .行政类广场 |
2.3.2 .文化类广场 |
2.3.3 .主题类广场 |
2.3.4 .交通类广场 |
2.3.5 .商业类广场 |
2.4 .城市广场的设计载体解析 |
2.4.1 .铺装 |
2.4.2 .水景 |
2.4.3 .绿植 |
2.4.4 .座椅 |
2.4.5 .景观小品 |
2.4.6 .无障碍设计 |
2.5 .城市广场发展动向探析 |
2.5.1 .未来发展趋势 |
2.5.2 .“公园化”现象 |
2.6 .本章小结 |
3.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表达 |
3.1 .地域文化视角下对城市广场的探索 |
3.1.1 .地域文化的组成与特点 |
3.1.2 .城市与地域文化的互动 |
3.1.3 .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思想 |
3.2 .广场地域性表达的影响要素 |
3.2.1 .自然环境要素 |
3.2.2 .人文历史要素 |
3.2.3 .政治经济要素 |
3.3 .优秀案例解读 |
3.3.1 .行政类广场 |
3.3.2 .文化类广场 |
3.3.3 .主题类广场 |
3.4 .三种类型城市广场设计要点总结 |
3.4.1 .行政类广场 |
3.4.2 .文化类广场 |
3.4.3 .主题类广场 |
3.5 .本章小结 |
4.巴彦淖尔城市广场现状调查与解析 |
4.1 .巴彦淖尔基本概况 |
4.1.1 .自然环境概况 |
4.1.2 .人文环境概况 |
4.2 .地域文化的语言形式 |
4.2.1 .民族传统的形态语言 |
4.2.2 .地方特色的图示语言 |
4.2.3 .民俗图案的符号语言 |
4.3 .城市广场解读 |
4.3.1 .行政类广场——市政中心广场 |
4.3.2 .主题类广场——运动休闲公园 |
4.3.3 .文化类广场——河套文化公园 |
4.3.4 .三类广场横向对比分析 |
4.4 .城市广场空间品质使用后评价 |
4.4.1 .选择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 |
4.4.2 .明确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目标 |
4.4.3 .构建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模型 |
4.4.4 .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方案设计 |
4.4.5 .城市广场使用后评价结果分析 |
4.5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问题梳理 |
4.5.1 .环境设计手法相似 |
4.5.2 .地域文化塑造不足 |
4.5.3 .广场缺乏主题性规划 |
4.5.4 .盲目移植或文不对题 |
4.6 .本章小结 |
5.地域文化视角下巴彦淖尔城市广场空间提升思考 |
5.1 .城市广场地域性提升层面 |
5.1.1 .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回应 |
5.1.2 .对人文历史要素的回应 |
5.1.3 .对政治经济要素的回应 |
5.2 .城市广场地域性提升策略 |
5.2.1 .本土植物的使用 |
5.2.2 .乡土材料的运用 |
5.2.3 .传统色彩的搭配 |
5.2.4 .地域文化的创新运用 |
5.3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改进建议 |
5.3.1 .兼顾生态与文化 |
5.3.2 .融入文化性元素 |
5.3.3 .增加标志性建筑 |
5.3.4 .注重人性化设计 |
5.4 .城市广场空间提升措施 |
5.4.1 .市政中心广场——增加前导空间层次 |
5.4.2 .运动休闲公园——现有环境品质提升 |
5.4.3 .河套文化公园——提升地域文化氛围 |
5.5 .本章小结 |
6.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广场设计 |
6.1 .城市广场设计原则 |
6.2 .城市广场设计方法 |
6.3 .城市广场设计要点 |
6.4 .本章小结 |
7.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不足 |
7.3 .论文展望 |
后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
致谢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广场空间使用评价调查表 |
附录二 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授权的专利 |
参考文献 |
(3)基于活力再生视角的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与“城市活力”话题的升温 |
1.1.2 我国城市广场发展现状 |
1.1.3 项目实践的契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活力的概念 |
1.2.2 活力再生 |
1.2.3 城市广场 |
1.3 研究对象选择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有关活力再生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
1.4.2 有关城市广场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
1.4.3 对本文的价值与启示 |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广场活力再生系统建构 |
2.1 活力的定义与产生要素分析 |
2.1.1 活力的定义 |
2.1.2 活力的产生要素分析 |
2.2 活力再生的隐性要素 |
2.2.1 历史延续 |
2.2.2 空间审美取向 |
2.2.3 多方主体诉求 |
2.3 活力再生的显性要素 |
2.3.1 空间结构 |
2.3.2 空间构成 |
2.3.3 节点设计 |
2.4 活力再生显性与隐性要素的互动 |
第三章 常州文化宫广场活力再生的隐性要素分析 |
3.1 常州文化宫广场的历史延续 |
3.1.1 封建社会时期 |
3.1.2 近代民国时期 |
3.1.3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
3.1.3.1 改革开放前(1949-1978) |
3.1.3.2 改革开放后(1978-至今) |
3.1.4 小结 |
3.2 常州文化宫广场的空间审美取向 |
3.2.1 文化宫广场区域空间审美取向变迁分析 |
3.2.2 中西方城市广场空间审美取向对比 |
3.3 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中的多方主体诉求 |
3.3.1 政府对文化宫广场更新改造的要求 |
3.3.2 工人文化宫等周边区域与文化宫广场设计的关联分析 |
3.3.3 社会公众对文化宫广场设计的期待 |
3.3.4 设计师对文化宫广场设计的专业思考 |
3.4 活力再生隐性要素的整合与归纳 |
3.4.1 活力再生隐性要素的筛选整合原则 |
3.4.1.1 文脉叠合,历史传承 |
3.4.1.2 求同存异,与时俱进 |
3.4.1.3 多元参与,合理利用 |
3.4.2 历史延续信息与空间审美取向特征分析汇总 |
3.4.3 多元主体诉求汇总 |
3.4.4 社会公众意向调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州文化宫广场活力再生的显性要素分析 |
4.1 常州文化宫广场空间结构分析 |
4.1.1 景观格局 |
4.1.2 交通布局 |
4.2 常州文化宫广场空间构成分析 |
4.2.1 空间尺度 |
4.2.2 平面形态 |
4.2.3 界面构成 |
4.3 常州文化宫广场节点设计分析 |
4.3.1 小品设施 |
4.3.2 植被铺装 |
4.3.2.1 植被绿化 |
4.3.2.2 广场铺装 |
4.4 活力再生显性要素的整合与设计 |
4.4.1 活力再生显性要素的整合与设计原则 |
4.4.1.1 整体考量,有机协调 |
4.4.1.2 理性回应,尺度弥合 |
4.4.1.3 人性当先,特色彰显 |
4.4.2 结构梳理 |
4.4.2.1 结构延续传递 |
4.4.2.2 结构整合重构 |
4.4.3 空间生成 |
4.4.3.1 形态生成 |
4.4.3.2 尺度控制 |
4.4.3.3 界面处理 |
4.4.4 节点营造 |
4.4.4.1 特色表达 |
4.4.4.2 人性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力再生显性与隐性要素共构的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研究 |
5.1 项目实践中活力再生隐性要素的筛选 |
5.1.1 空间结构层面隐性要素的筛选 |
5.1.2 空间构成层面隐性要素的筛选 |
5.1.3 节点设计层面隐性要素的筛选 |
5.2 项目实践中活力再生显性要素的设计 |
5.2.1 结构织补 |
5.2.1.1 古今融合的结构延续 |
5.2.1.2 多维视角的结构重构 |
5.2.2 空间生成 |
5.2.2.1 多元形态生成 |
5.2.2.2 多变尺度控制 |
5.2.2.3 多样界面处理 |
5.2.3 节点营造 |
5.2.3.1 节点特色表达 |
5.2.3.2 节点的人性化设计 |
5.3 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成果评述 |
5.3.1 现实中活力再生隐性要素筛选评述 |
5.3.2 现实中活力再生显性要素设计评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力再生视角下的城市中心广场设计的反思与总结 |
6.1 城市中心广场活力缺失原因反思 |
6.1.1 城市中心的变迁 |
6.1.2 审美取向的差异 |
6.1.3 功能定位的转变 |
6.1.4 人本设计的忽视 |
6.2 城市活力的认知与再生设计建议 |
6.2.1 多维视角对当代的城市活力再认知 |
6.2.1.1 城市活力的新特征 |
6.2.1.2 活力再生的新视角 |
6.2.2 注重公众参与、多维要素整合在设计中的运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期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4)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文脉主义相关理论 |
2.1.2 广场设计理论研究 |
2.2 城市广场实践探索 |
2.2.1 西方广场建设发展 |
2.2.2 中国广场建设发展 |
2.3 现有研究的未尽之处 |
3 延安市特色地域文脉研析 |
3.1 延安城市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人文特色概况 |
3.2 延安城市建设发展 |
3.2.1 城市沿革 |
3.2.2 建筑特点 |
3.2.3 公共空间 |
3.3 显性文脉要素 |
3.3.1 道路 |
3.3.2 边界 |
3.3.3 区域 |
3.3.4 节点 |
3.3.5 标志 |
3.4 隐性文脉要素 |
3.4.1 社会与文化层面 |
3.4.2 心理与行为层面 |
3.5 本章小结 |
4 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 |
4.1 延安新区广场概况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场址概况 |
4.1.3 广场现状 |
4.2 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文脉构成要素的评价框架建立 |
4.2.3 评价流程的设计 |
4.2.4 评价旨趣 |
4.3 本章小结 |
5 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实施及结果分析 |
5.1 满意度评价 |
5.1.1 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5.1.2 满意度评价测量方法 |
5.1.3 满意度评价分析 |
5.2 广场使用方式及空间活力评价 |
5.2.1 行为地图分析 |
5.2.2 行为日志观察分析 |
5.2.3 广场空间活力评价 |
5.3 评价结果总结及反思 |
5.3.1 问题总结 |
5.3.2 影响空间品质的心理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地域文脉下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 |
6.1 基于地域文脉的广场设计原则 |
6.1.1 原真性原则 |
6.1.2 场所性原则 |
6.1.3 人本性原则 |
6.1.4 多元性原则 |
6.2 基于地域文脉的广场设计策略 |
6.2.1 “形似”——文脉的延续策略 |
6.2.2 “神似”——文脉的重组策略 |
6.2.3 “再生”——文脉的更新策略 |
6.3 新区广场现有文脉传承策略及提升建议 |
6.3.1 现有策略 |
6.3.2 提升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成果与结论 |
7.1.1 结论一 |
7.1.2 结论二 |
7.1.3 结论三 |
7.1.4 结论四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 行为地图记录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1.访谈记录一 |
2.访谈记录二 |
3.访谈记录三 |
附录三 调查问卷 |
1.前期调查问卷 |
2.标准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不同使用人群满意度平均值统计表 |
致谢 |
(5)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相关概念 |
1.5.1 城市广场 |
1.5.2 城市广场分类 |
1.5.3 市民广场 |
1.5.4 人性化设计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案例分析 |
2.1 区域设计 |
2.1.1 总体布局 |
2.1.2 功能 |
2.1.3 空间尺度 |
2.1.4 公共设施设计 |
2.2 道路交通 |
2.2.1 平面混合 |
2.2.2 平面分流 |
2.2.3 立体分流 |
2.3 边界设计 |
2.4 空间节点 |
2.5 标志物 |
2.6 对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民广场调研及分析 |
3.1 西安市民广场调研 |
3.1.1 调研问卷设置 |
3.1.2 调研工作概况 |
3.1.3 使用者基本信息 |
3.2 西安市民广场区域概况 |
3.2.1 西安城市概况 |
3.2.2 西安市民广场总体空间概况 |
3.2.3 西安市民广场公共设施现状 |
3.2.4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行为调研及分析 |
3.2.5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心理需求调研及分析 |
3.3 西安市民广场道路现状 |
3.3.1 西安市民出行方式现状 |
3.3.2 西安市民广场交通现状 |
3.3.3 西安市民到达交通方式及使用频率 |
3.4 西安市民广场边界现状 |
3.5 西安市民广场节点与标志物现状 |
3.6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缺失问题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4 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分析 |
4.1 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构成因素 |
4.1.1 市民广场人性化的体现——人的活动 |
4.1.2 市民广场人性化的条件——场所 |
4.2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设计的联系 |
4.2.1 使用者多层次需求 |
4.2.2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设计的联系 |
4.3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策略 |
4.3.1 区域人性化设计 |
4.3.2 道路人性化设计 |
4.3.3 边界人性化设计 |
4.3.4 节点人性化设计 |
4.3.5 标志物人性化设计 |
4.4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原则 |
4.4.1 整体性 |
4.4.2 可达性 |
4.4.3 舒适性 |
4.4.4 多样化 |
4.4.5 互动性 |
4.4.6 文化性 |
4.4.7 安全性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 |
5.1 西安市民广场区域人性化设计 |
5.1.1 总体空间布局 |
5.1.2 西安市民广场功能 |
5.1.3 西安市民广场尺度 |
5.1.4 西安市民广场景观绿化 |
5.1.5 西安市民广场公共设施 |
5.1.6 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5.2 西安市民广场道路人性化设计 |
5.2.1 与城市交通联系 |
5.2.2 内部交通组织 |
5.2.3 交通标识 |
5.3 西安市民广场边界人性化设计 |
5.3.1 边界 |
5.3.2 出入口 |
5.4 西安市民广场节点人性化设计 |
5.4.1 协调周边环境 |
5.4.2 运用历史典故 |
5.4.3 营造文化景观 |
5.4.4 营造新的主题 |
5.5 西安市民广场标志物人性化设计 |
5.5.1 广场雕塑 |
5.5.2 水景喷泉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二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调研问卷 |
附录三 西安市民广场设计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
(6)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景观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概况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艺术街区广场景观设计研究概述 |
2.1 地方文化性 |
2.1.1 地方文化性概念 |
2.1.2 地方文化的成因 |
2.1.3 中国主要的地方文化 |
2.1.4 地方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
2.2 城市景观 |
2.2.1 城市景观的概念 |
2.2.2 城市景观发展历程 |
2.2.3 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
2.3 城市广场 |
2.3.1 城市广场的概念 |
2.3.2 城市广场的类型 |
2.3.3 我国城市广场的发展问题 |
2.4 地方文化性、城市景观、城市广场三者的关系 |
2.4.1 城市景观、城市广场是地方文化性艺术性的转换空间 |
2.4.2 地方文化性是城市景观、城市广场特色塑造的手段 |
2.4.3 地方文化性、城市景观、城市广场共同提升城市的价值 |
2.5 国内外广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2.5.1 国外广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2.5.2 国内广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2.6 案例分析设计手法总结 |
2.6.1 挖掘地方文化艺术,保护城市记忆 |
2.6.2 解析城市特色肌理,延续城市文脉 |
2.6.3 探索景观艺术设计,加强细节表达 |
第3章 盘锦广厦艺术街区设计前期分析 |
3.1 盘锦城市特色与文化 |
3.1.1 自然环境 |
3.1.2 盘锦城市文化表现 |
3.2 原有艺术街区设计的漏洞和弊端 |
3.2.1 规划上整体性差 |
3.2.2 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 |
3.2.3 文化特色不突出 |
3.3 对艺术街区景观规划的新方向 |
3.3.1 艺术街区的城市文化定位和设计内涵 |
3.3.2 艺术街区的设计新理念 |
3.3.3 艺术街区的人文性体现 |
3.3.4 艺术街区的集约型设计 |
第4章 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设计 |
4.1 项目分析 |
4.1.1 项目概况 |
4.1.2 交通分析 |
4.1.3 周边情况分析 |
4.1.4 服务人群 |
4.1.5 SWOT分析 |
4.2 设计理念 |
4.3 设计构思 |
4.4 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总体设计 |
4.4.1 总平面布局 |
4.4.2 功能分区设计 |
4.4.3 交通流线分析 |
4.4.4 广场景观尺度设计 |
4.5 细节设计 |
4.5.1 入口广场设计 |
4.5.2 中心舞台设计 |
4.5.3 生活广场设计 |
4.5.4 生态文化体验区设计 |
4.5.5 空间回廊步行街设计 |
4.5.6 商业外街设计 |
第5章 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设计内涵 |
5.1 地域文化性的整体规划 |
5.1.1 展现城市的当地特色 |
5.1.2 迎合当地的气候特点 |
5.1.3 构建有序的交通组织 |
5.2 人文多元化的设计表现 |
5.2.1 展现艺术的人性关怀 |
5.2.2 构建浪漫的景观环境 |
5.2.3 打造多元的艺术街区 |
5.3 绿色集约型的设计手段 |
5.3.1 紧凑型的空间组织 |
5.3.2 节能型的环境设计 |
5.3.3 海绵型的广场构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国家“文化认同”战略的提出 |
1.1.2 家乡的城市景观改造和建设项目 |
1.1.3 主流媒体对当今城市景观建设的关注和呼吁 |
1.1.4 本人的专业研究和实践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时代背景下城市景观的趋同与存异 |
1.2.2 时代的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 |
1.2.3 国外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的缘起与发展 |
1.2.4 国内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建设的机遇和困境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综述 |
1.5 研究的范畴、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的范畴 |
1.5.2 研究的内容 |
1.5.3 论文研究框架及逻辑关系 |
1.6 研究的方法 |
1.6.1 以学科交叉与文献综合为研究根基 |
1.6.2 以历史启示为研究参考 |
1.6.3 以实践课题为研究支撑 |
1.6.4 以国内外纪实考察为研究视野 |
1.6.5 以纵横向比较归纳为研究依据 |
1.7 基本概念与理论 |
1.7.1 景观与城市景观 |
1.7.2 认同与认同理论 |
1.7.3 场所与场所精神理论 |
1.7.4 表征的概念及内涵 |
1.7.5 公共艺术的概念、属性与历史流变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1.9 小结 |
2 城市景观中的场所精神与公共艺术 |
2.1 相关理论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诉求的阐述 |
2.1.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 城市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
2.2.1 城市景观引入场所精神的意义 |
2.2.2 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缺失的主要层面 |
2.3 公众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及分析 |
2.3.1 关于公众对城市景观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 |
2.3.2 调研的总结与启示 |
2.4 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价值认同取向 |
2.4.1 审美价值认同取向 |
2.4.2 生态价值认同取向 |
2.4.3 体验价值认同取向 |
2.4.4 交互价值认同取向 |
2.4.5 归属价值认同取向 |
2.5 公共艺术的场所效应与场所精神表征语境 |
2.5.1 公共艺术的场所效应 |
2.5.2 共艺术的场所精神表征语境 |
2.6 小结 |
3 中西方古代造园中公共艺术的介入启示 |
3.1 西方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
3.1.1 神性精神的表征 |
3.1.2 征服精神的表征 |
3.1.3 唯理精神的表征 |
3.1.4 尚感精神的表征 |
3.2 中国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
3.2.1 敬畏意境的表征 |
3.2.2 共融意境的表征 |
3.2.3 隐喻意境的表征 |
3.2.4 写意意境的表征 |
3.3 小结 |
4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表征 |
4.1 介入表征的历程 |
4.1.1 介入定向感的表征 |
4.1.2 介入认同感的表征 |
4.2 介入定向感表征的构成元素 |
4.2.1 实体元素 |
4.2.2 空间元素 |
4.2.3 事件元素 |
4.3 介入认同感表征的维度 |
4.3.1 审美维度 |
4.3.2 生态维度 |
4.3.3 体验维度 |
4.3.4 交互维度 |
4.3.5 归属维度 |
4.4 小结 |
5 公共艺术介入策略及理论构建 |
5.1 传统造物哲学观的启示 |
5.1.1 “立象以尽意”的哲学内涵诠释 |
5.1.2 公共艺术的完形、立象与尽意 |
5.2 “两式”定向感介入策略 |
5.2.1 原有场地实体与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式策略 |
5.2.2 载入场地事件元素的再生和重塑式策略 |
5.3 “五维”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1 审美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2 生态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3 体验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4 交互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5 归属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4 小结 |
6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 |
6.1 POE评价相关阐释 |
6.1.1 评价的内涵 |
6.1.2 建成环境评价 |
6.1.3 POE评价的含义 |
6.1.4 POE评价的思想根源 |
6.2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释义 |
6.2.1 含义 |
6.2.2 内在制约因素分析 |
6.2.3 评价的目的 |
6.3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模式 |
6.4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测量及程序 |
6.4.1 评价的测量 |
6.4.2 评价的程序 |
6.5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集构建 |
6.5.1 国外可借鉴的评价指标 |
6.5.2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6.6 小结 |
7 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应用研究——以河南灵宝函谷关历史文化景区项目为例 |
7.1 项目概况 |
7.2 策略应用之“两式”定向介入策略 |
7.2.1 原有场地实体与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式策略 |
7.2.2 载入场地事件元素的再生与重塑式策略 |
7.3 策略应用之“五维”认同介入策略 |
7.3.1 审美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2 生态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3 体验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4 交互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5 归属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4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景区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 |
7.4.1 运用李克特量表法的问卷统计分析 |
7.4.2 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 |
7.4.3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7.4.4 模糊综合评价值计算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件一:公众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问卷 |
附件二:公共艺术介入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公众满意度评价问卷 |
附件三:公共介入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专家问卷 |
(8)瓷拼艺术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2 瓷拼艺术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外案例分析 |
2.1 瓷拼艺术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
2.2 瓷拼艺术的表现形式 |
2.2.1 雕塑 |
2.2.2 壁画 |
2.2.3 公共设施 |
2.2.4 建筑装饰 |
2.3 瓷拼艺术的材料 |
2.4 瓷拼艺术的适用场所 |
3 瓷拼艺术运用于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研究分析 |
3.1 瓷拼艺术介入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适宜性 |
3.1.1 生态环保性 |
3.1.2 可塑性 |
3.1.3 公共性 |
3.2 瓷拼艺术介入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独特性 |
3.2.1 亲和性 |
3.2.2 恒久性 |
3.2.3 审美优势 |
3.3 瓷拼艺术介入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文化价值体现 |
3.3.1 民族性 |
3.3.2 地域性 |
3.3.3 人文优势 |
3.4 瓷拼艺术介入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局限性 |
4 瓷拼艺术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运用原则与方法 |
4.1 瓷拼艺术在现代城市广场中的设计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地域性原则 |
4.1.3 人性化原则 |
4.1.4 生态化原则 |
4.2 平面中的基本形式实现方法 |
4.2.1 平面图形的表现方式 |
4.2.2 二维形态与三维形态相互转化的实现形式 |
4.3 瓷拼艺术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氛围营造方式 |
4.3.1 光影 |
4.3.2 色彩 |
5 瓷拼艺术在胶州北站休闲活动广场中的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用地范围 |
5.1.2 周边现状分析 |
5.2 设计概念形成 |
5.3 设计方案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率先提出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
1.1.2 国内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提升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
1.1.3 河南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着重提高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收集、整理文献综合分析法 |
1.5.2 走访座谈评析法 |
1.5.3 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法 |
1.5.4 理论联系实践印证法 |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
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 |
2.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地域 |
2.1.3 地域文化 |
2.1.4 地域文化的特征 |
2.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形成及重要性 |
2.3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性文化的迫切性 |
2.4 小城镇建设中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目标定位 |
2.4.1 促进区域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
2.4.2 迎合新时代精神需求 |
2.4.3 创造文化多元性 |
2.5 小城镇建设中空间形态呈现的地域文化特色 |
2.5.1 外环境空间 |
2.5.2 街巷空间 |
2.5.3 建筑空间 |
2.5.4 街道空间 |
2.5.5 小型公园空间 |
2.5.6 广场空间 |
2.6 本章小结 |
3 小城镇广场在体现城镇地域文化中的作用 |
3.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与作用 |
3.1.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 |
3.1.2 传统城镇广场的发展历程 |
3.1.3 传统城镇中广场的作用 |
3.2 小城镇广场的相关理论 |
3.2.1 小城镇的界定及特点 |
3.2.2 小城镇广场的定义与形成 |
3.2.3 小城镇广场的分类 |
3.3 小城镇广场的特点及其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小城镇广场自身的特点 |
3.3.2 小城镇广场与城市广场的对比 |
3.3.3 小城镇广场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4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
3.4.1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载体的地位分析 |
3.4.2 小城镇广场中地域文化的价值功能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4 地域文化特色小城镇广场设计方法的探究 |
4.1 我国小城镇广场现存的问题 |
4.2 小城镇广场的设计原则及其指导理念 |
4.2.1 凸显小城镇空间环境的地域特色 |
4.2.2 提升小城镇的整体空间序列品质 |
4.2.3 注重小城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
4.2.4 传承小城镇宝贵的历史文化 |
4.3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城镇广场的目标及意义 |
4.3.1 彰显小城镇的个性化 |
4.3.2 增强城镇居民的认同感 |
4.3.3 提升城镇居民的归属感 |
4.3.4 提高城镇居民的自豪感 |
4.3.5 进一步增进城镇居民的舒适感 |
4.4 国内外小城镇广场的实例分析 |
4.4.1 意大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广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
4.4.2 三门峡马嵬驿广场、沈丘槐店镇文化广场、永城芒砀山汉文化广场 |
4.5 小城镇广场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法 |
4.5.1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方法上的体现 |
4.5.2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思想上的体现 |
4.5.3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手法上的体现 |
4.5.4 地域文化在广场空间环境要素上的体现 |
5 实践案例分析小城镇广场的地域文化特色 |
5.1 陈留镇概况 |
5.1.1 陈留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
5.1.2 陈留镇历史文化古迹 |
5.2 陈留镇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5.3 陈留镇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
5.4 陈留镇地域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
5.4.1 陈留镇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
5.4.2 陈留镇广场地域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 |
5.5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
5.5.1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 |
5.5.2 陈留镇广场设计原则 |
5.6 陈留镇广场实例解析 |
5.6.1 广场的场地分析 |
5.6.2 广场设计理念与思想 |
5.6.3 广场景观设计的表现 |
5.6.4 陈留镇广场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剖析及表现手法 |
5.6.5 地域文化在陈留镇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塑造要素 |
5.7 陈留镇广场设计实施策略 |
5.7.1 规划设计方案机会优化降低成本 |
5.7.2 规划设计中利用土地可能性的边界 |
5.7.3 规划设计中建筑物的形态特征与造价 |
5.8 本章总结 |
6 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
6.1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
6.1.1 小城镇地域的基本特色 |
6.1.2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
6.1.3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传承与发展 |
6.2 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
6.2.1 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特征 |
6.2.2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
6.2.3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
6.3 小城镇广场价值体现 |
6.3.1 城镇传统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
6.3.2 增强城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
6.3.3 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上进一步促进城镇旅游业发展 |
6.3.4 展现小城镇的现代文化特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
(10)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现代城市文化广场景观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
2.1 现代城市文化广场景观概念的界定 |
2.2 现代城市文化广场景观设计原则 |
2.2.1 系统性原则 |
2.2.2 生态性的原则 |
2.2.3 人文化原则 |
2.2.4 特色性原则 |
2.2.5 多样性的原则 |
2.3 现代城市文化广场景观的影响因素 |
2.3.1 自然因素 |
2.3.2 人文因素 |
2.4 城市广场的品质 |
2.4.1 非物质要素:人的活动——社会品质 |
2.4.2 物质要素:实体与空间——空间品质 |
2.5 “人本化”设计在现代城市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
2.6 地域特色文化与城市广场活动空间之间的关系 |
2.7 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
2.7.1 设计思想 |
2.7.2 设计手法 |
2.7.3 环境要素 |
2.8 小结 |
3 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上位规划 |
3.1.2 用地概况 |
3.2 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现状分析 |
3.2.1 区位分析 |
3.2.2 环境现状分析 |
3.2.3 人文资源分析 |
3.2.4 周边服务及资源分析 |
3.2.5 使用人群分析 |
4.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 |
4.1 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思路 |
4.1.1 设计定位 |
4.1.2 设计主题 |
4.1.3 设计理念 |
4.2 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方案 |
4.3 总体景观方案设计分析 |
4.3.1 功能分区分析 |
4.3.2 景观结构分析 |
4.3.3 交通流线分析 |
4.4 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分区设计表现 |
4.4.1 广场区 |
4.4.2 文化休闲区 |
4.4.3 商业餐饮区 |
4.5 专项设计表现形式 |
4.5.1 铺装设计表现形式 |
4.5.2 小品设计表现形式 |
4.5.3 亮化设计表现形式 |
4.5.4 户外家具设计表现形式 |
4.6 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应用 |
4.6.1 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
4.6.2 植物设计的策略 |
4.6.3 植物设计的选择应用 |
4.7 设计方法总结 |
4.7.1 设计手法 |
4.7.2 设计表现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书目 |
附录 |
图录 |
图表一:植物配置表 |
图表二:野生植物配置表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设计方案 |
四、人文、生态、社会——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D]. 王灏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活力再生视角的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研究[D]. 张皓翔. 东南大学, 2020(01)
- [4]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张梦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D]. 王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盘锦广厦艺术街区广场景观设计与研究[D]. 郝硕.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7]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D]. 刘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8]瓷拼艺术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魏郁璇.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9]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D]. 董华琳.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山西省中镇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D]. 毛华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