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的资本——造福资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从深层次上探寻社会主义经济奥秘的系列论文之一,本文拟对社会主义的资本——造福资本作一论述。
问题的提出
经过90年代关于资本的讨论,人们已经认定: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资本和资本范畴。可是,社会主义的资本是什么样的资本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几种,我们先考察一下。
“本来意义的资本”。所谓“本来意义的资本”是“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用于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 正如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而存在“本来意义上的剩余价值”一样,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这种“本来意义上的资本”。“三资”企业里,某些民营企业里存在这种资本,便是例证。但是,说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所有资本都是“本来意义的资本”,那就是以偏概全了。因为事实上,社会主义社会里的资本的主体部分,即社会主义的资本(或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就其本质来说并不是用来剥削工人的,那就不能说社会主义的资本是“本来意义的资本”,更不能以偏概全地说社会主义社会里的资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都是“本来意义的资本”。
“资本”。这种说法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通用的范畴,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都具有价值增殖的性质,都是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因而不要分什么资本主义的资本,社会主义的资本,就叫“资本”好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资本除了具有价值增殖性质的“资本一般”之外,还具有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特殊”,而资本主义的资本即“资本”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主义的资本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截然不同的。既然如此,怎么能够只承认“资本一般”而不承认“资本特殊”呢?怎么能够模糊“社会主义的资本”与“资本主义的资本”的界线,硬说“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通用的范畴呢?!
“公有资本”。这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的资本就是“公有资本”,可以在两者之间划等号。我们以为这种说法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以偏概全。因为事实表明,公有资本虽然是社会主义的资本的主体部分,但不是它的全部。
“社会主义资本”。这种说法的实质是“在资本前面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2],而且,这种说法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人们问:“社会主义的资本是什么样的资本?”答曰:“社会主义的资本就是社会主义资本”。这不是同语反复,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又是什么?概念“社会主义的资本”与概念“社会主义资本”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呵!
显然,上述几种答案都不能很好地回答“社会主义的资本是什么样的资本”的问题。那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资本?条件有二:一曰反映“资本一般”的要求,二曰反映“资本特殊”,亦即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能满足这种要求的资本只能是造福资本。这就意味着说:社会主义的资本是造福资本。——就其实质而言,情况便是如此。
“造福资本”出现的依据
“造福资本”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它出现的依据主要有二。
(一)从经济运行结果看问题。“造福资本”的出现是从经济运行的结果看问题的产物。邓小平说,判断各方面的根本是非,“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 邓小平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这就是从经济运行结果看问题的原则[4] 。以这种原则衡量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的资本,我们就会认为,能够为社会全体成员创造物质福利,使人民富裕幸福的资本,才是社会主义的资本。否则就不是。由于为社会全体成员创造物质福利,使人民富裕幸福的资本的简称是“造福资本”,因此,邓小平提出的从经济运行结果看问题的原则,就成了“造福资本”概念出现的一个依据。
(二)经济理论系统的内在逻辑。“造福资本”的出现还是经济理论系统内在逻辑发展的产物。我们知道,从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性出发,任何一个发展的理论系统都有它的内在逻辑,经济理论系统也不例外。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作为一个发展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成三个部分,构成三大理论,“这三个部分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地位是:商品经济一般理论是基础,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主体,资本积累理论是结论。通过这三大理论,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5]。显然,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作为一个发展的经济理论系统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同样道理,我们的从分析福利商品开始的经济理论系统也是一个发展的经济理论系统,也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按照这个内在逻辑,我们分析了福利商品之后,便分析蕴藏在福利商品中的造福价值;而在分析了造福价值之后,就要分析带来造福价值,使造福价值增殖的价值,即造福资本。这种系列分析就表明,分析了造福价值之后,必然要分析带来造福价值的价值。显然,作为带来造福价值的价值,造福资本的出现是我们的经济理论系统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简示如下:福利商品→造福价值→造福价值的增殖即造福资本。
造福资本的涵义
造福资本是用于造福劳动而带来造福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的生产关系。这一定义包含着三层意义而构成了造福资本的涵义。
第一层,造福资本是一种价值。既然是一种价值,造福资本就以交换价值为表现形式,并且具有交换价值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换。这种情况还表明,造福资本和一般资本一样,可以进行买卖,并且形成造福资本市场。
第二层,造福资本能够用于造福劳动并且带来造福价值。这里又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用于造福劳动。造福资本和一般资本一样,应该用于劳动。不把它用于劳动,不把它投入到劳动中去,造福资本就只能是一些“死钱”而不能显示出它的存在价值。要使造福资本显示出存在价值,就必须将它投入到为民造福的劳动中去。第二重意思是能够像一般资本带来剩余价值一样的带来造福价值。对于造福资本的本身来说,这一重意思非常重要,因为它显示了资本所特有的“本钱性”、“资本性”。没有这一重意思,造福资本就不成其为造福资本。对于造福资本的拥有者来说,这一重意思更是非常重要。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幸福、福利也会“增殖”、提高。如果说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福利是“生活上的利益”,那么,八九十年代的幸福、福利不会同于五六十年代的幸福、福利,一二十年以后的幸福、福利也不会同于现在的幸福、福利。要适应幸福、福利“增殖”、提高的情况,满足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不同时代的幸福、福利的追求,就必须将造福资本用于造福劳动,让它带来新的不断增加的造福价值。只有让造福价值不断地增殖,才能适应幸福、福利的不断“增殖”、提高,这对造福资本拥有者来说,其实是常识性的道理。
第三层意义是造福资本体现了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的生产关系。这层意义表明造福资本与一般资本一样也具有社会属性,是一种人格化的资本。造福资本的这种社会属性和人格化,意味着劳动带来的价值剩余的主体部分“会被劳动者控制用来为全体人民谋福利”,也就是说,能保证资本带来的价值增殖部分最大限度地反哺于劳动人民,使劳动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收入又会向资本转化,资本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又会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在更大范围内变得更为直接,由此改变着传统国有经济中因结合方式的间接性及层次性过多而引发的资产流失和腐败现象,造福资本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的生产关系,也就意味着资本能与劳动共生、共进、共荣。这么一来,不仅能够解决资本与劳动相统一的“世界性难题”,还能够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6]。
不过,造福资本对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的生产关系的体现,并不意味着自主劳动者对造福资本的全部拥有,也不意味着所有造福资本都归自主劳动者所拥有。不,情况不是这么简单。造福资本对自主劳动者联合创造物质福利的生产关系的体现还是比较复杂的,其具体情况如下:第一,对造福资本的拥有是多元的;第二,造福资本的主体部分是归包括国家、集体在内的自主劳动者联合体所拥有的;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力量从中保证着自主劳动者联合体的为社会全体成员谋福利的利益稳定,并使私有资本将其一部分用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为社会全体成员造福。
造福资本的性质
造福资本的性质至少有四。
(一)造福资本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马克思是就说过,资本有“资本一般”和“各特殊资本”之分。所谓“资本一般”就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每个一定的价值额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7]。这种规定“按其本质来说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 一切剩余价值,不论这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式上结晶起来,实际上是无酬劳动的物化。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8]。 所谓“特殊资本”是与不同的“财富形式或(社会)生产发展方式”[9]结合在一起的资本。 造福资本就是资本的这么一种特殊形式,或者说,就是这么一种特殊资本。这种资本的特殊形式或特殊资本既具有“资本一般”的“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的性质,也具有与财富形式“福利商品”以及“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的社会主义生产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特性。这种与社会主义社会里的财富形式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特性是其他资本所没有的,因而谓“特殊”。
(二)造福资本具有价值增殖性。这是从具有“资本一般”的“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的性质而引申出来的性质。由于无酬劳动是会增加、扩大的,所以,只要取得了“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任何资本都会增殖。造福资本亦然。这就是说,造福资本作为“资本”,它具有“增殖性”,即在不断的运动中获取更多的剩余,使自己“自行增殖”。正因为如此,它要按照“G——W(A、Pm)——W’——G ’”的公式运行和循环,不断获取更多的剩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造福资本为了不断增殖,也会灵活地向利润率高的地方流动和转移。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造福资本也会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可能,走联合、并购和兼并之路,不断扩张,不断上规模,实现n倍的投入生产大于n几倍的产出。为了保值和增殖,造福资本在运营中,在购、产、销的各个环节,只会千方百计地降低消耗,减少开支,而不会允许冗员成堆、人浮于事以及用熟人弃能人等等背离“增殖性”的变异行为产生[10]。总之,造福资本和所有资本一样,作为价值运动,它的生命在于为它的所有者带来价值增殖,带来价值增殖的表现——利润。利润高,造福资本就活跃;利润低,造福资本就疲软。如果不能实现价值增殖,不能带来利润,造福资本的存在也就没有什么意义。造福资本的这一源自“资本一般”的性质,就赋予实质为福利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以强大的推动力,从而能够创造出惊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三)造福资本具有造福性。造福资本的这种性质是从“与社会主义的财富形式、生产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特性”引申出来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财富形式——福利商品是能够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福利的商品,社会主义生产是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福利的生产,因而,与社会主义社会财富形式、社会主义生产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资本——造福资本,必定是用来创造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福利的资本。因此,造福资本运动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只能是为全体人民和社会造福的造福价值。由此而来的造福资本的不断增殖,就意味着造福资本能够不断扩大,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正因为如此,它就不会以人的牺牲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也不会在它的运行和增殖过程中危害社会和人民群众,它一般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决不会像本来意义上的资本,亦即被资本主义国家里的资本家掌握着的资本那样,“一有适当的利润”,“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 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11]。
(四)造福资本具有主体公有性。所谓“主体公有性”指的是,造福资本的主体部分为包括国家、集体在内的劳动者联合体所拥有。造福资本的这种性质是由造福资本的造福性所派生的。理由很简单,造福资本的主体部分只有掌握在劳动者联合体的手上,才能为社会全体成员创造物质福利,而如果它的主体部分掌握在私人手里,为私人所有,就会成为为一己私利服务而不为他人服务的东西,甚至会变质为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即“用于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意义上的资本,成为私人即资本家剥削劳动者们的工具、手段。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特别是苏东剧变,一些国家推行私有化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造福资本的这种主体公有性还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所决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定之一。它构成这个社会普照的光。因此,社会主义在自己发展阶段上所存在的资本,不能不深刻地受到这个普照的光的照耀”[12]。就因为如此,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造福资本主体部分就相应地公有,亦即掌握在包括国家、集体在内的劳动者联合体手中。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正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却不排斥“多种所有制经济”,并要求它们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样,在造福资本主体公有的同时,也不排斥造福资本私有。但是,公有的造福资本必须占优势,起主导作用,却是可以肯定的。只有让公有造福资本占优势,起主导作用,才能在全局上抑制私有资本,使私有资本成为私有公用的造福资本。
造福资本的分类
造福资本的分类方法可以有多种,但从为谁所有的角度看问题可以分为三类。
(一)公有造福资本。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公有资本”。因为包括国家、集体在内的劳动者联合体,只要真正是劳动者的联合体,它就会为自己的成员创造物质福利,所以,它们所拥有的资本就会为社会成员造福而成为造福资本。公有造福资本或公有资本不同于私有资本的最大特点是“资本所有者的非人格化”,它的“初始委托人始终是一个组织和机构,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13]。以这个特点为标准,公有造福资本可以划分为国有造福资本(国有资本)、集体造福资本(集体资本)。由于从企业外部来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且,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一切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14],因此,公有资本的投放方向、范围、程度等一开始就要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上的从维护人民群众福利、利益出发的有力调节。当一个企业的经济利益跟与人民群众福利相连的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它就有责任按照国家的宏观调节,使自己的经济利益服从社会效益。显然,这是任何资本主义企业、任何本来意义上的资本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再从企业内部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资本决定企业内部执行不同职能的劳动者之间的旨在维护和发展企业成员福利的平等合作关系。这种平等合作关系要求企业成员参与管理,要求维护全体成员的福利,要求调动每一个人的生产积极性,而不是像旧资本那样,把工人只当做一种被加油的机器或被添加饲料的牲口[15]。
(二)私有公用造福资本。所谓“私有公用造福资本”就是钟朋荣所说的“私有公用”的资本。这种资本的特点是资本拥有者是个人,但这种个人“通过自己的精心管理,使这些财富用于社会财富的再创造,用于为社会提供福利”。这种私有公用造福资本至少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私有财产最终捐献于公益事业”;其二是财产的私有制性质没有改变,仍然归个人所有,但所有者拥有“这些资本的真实功能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税收”[16],最终是为社会全体成员创造福利。关于私有公用制产生的原因,钟朋荣说过一段颇为精彩的话:“人们一旦进入财富积累的轨道,似乎就身不由己,你就必须把企业办大。为此,企业每年所创造的利润,就得多积累少消费。而且,你整天忙于办企业,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个人消费和享乐。这时,真正的个人享乐甚至不是来自于消费,而是来自于事业的成功。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机制,即拼命创造财富和拼命积累财富,却又很少消耗财富的机制。结果,巨额财富名义上归自己所有,实际上为社会所用,这就是私有公用制”[17]。这种私有公用制形成的原因也就是私有公用造福资本形成的原因。有鉴于此,只要运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杜绝腐化堕落行为产生的渠道,使众多的私有资本拥有者不挥霍自己的钱财,不走腐化堕落的道路,而将自己的资本用于创造财富,为社会全体成员谋福利的崇高事业,就会有更多的私有公用造福资本出现。
(三)外有公用造福资本。所谓“外有”就是“外资”,就是属于境外资本家、资本集团所有而被我们引进来的资本。在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民族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们所引进的外资是可以成为,或者在某些方面成为造福于我国及其社会成员的资本的。否则,我们就不会下大力气引进外资了。
造福资本的作用
正如资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样,造福资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成员也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造福资本是幸福之本。我们知道,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是“生活、境遇上的称心如意”[18]。这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称心如意的生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是一种经济权利,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纯经济的权利,都可以说是归结于和派生于资本”[19],因此,可以称之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称心如意的生活”,也应该“归结于和派生于资本,当然,这种资本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使工人作牛作马的资本”,而是造福资本。事实上,造福资本作为造福价值的带来者和累积者,只要以它为“本钱”来扩大生产,人们的福利就会越来越多,生活和境遇就会越来越好,这也就是说,会越来越幸福。如此一来,造福资本就成为幸福的“本钱”或“幸福之本”了。由于幸福的“本钱”或“幸福之本”可以简称为“福本”,所以,造福资本也可以简称为“福本”。
写到“福本”这个新造的概念时,我要顺便说几句。为了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马仁典先生提出了“公本”概念[20],卓炯先生提出了“社本”概念[21]。那么,在“公本”、“社本”、“福本”中间,哪一个概念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的生产关系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呢?我们认为,鉴于社会实践已经表明,“公家”、“社会”之类名词概念,会被某些掌握了权力的人用来谋取私利,有的人甚至打着“公家”、“社会”之类招牌剥削和压迫人民,因而有必要总结这个方面的经济教训,寻找更能表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名词概念;鉴于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是社会主义的新型的生产关系,“创造人类的幸福”,“为人民谋幸福”,使人民群众富裕幸福是社会主义社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鉴于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最终还是要体现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得到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福利的得到保证,因此,还是用“福本”来体现、表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的生产关系为好。
(二)造福资本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1 )造福资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此,我们从要两个层次来说:第一个层次,造福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实质不在于要求等价交换,而在于使投入的价值增殖。市场经济也不在于有无市场,而在于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22],搞市场经济定然要让具有价值增殖功能的生产要素——造福资本进入市场,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第二个层次,造福资本进入市场后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二:其一,造福资本固有的价值增殖的“资本一般”性,会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扩大生产、增加利润而奋斗;其二,造福资本同样固有的造福社会成员的“资本特殊”性,会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自己发展的进程上,刻下为人民谋福利的痕记,任何时候都不背离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福利的大目标。增加利润为的是造福人民,不能造福人民,甚或危害人民的生产纵然有100%、1 000%的利润也不能搞!(2 )造福资本有助于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基本立足点的地位的确立。造福资本运行的目标是带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福利的造福价值,而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同名词恰正是国内人民群众,因此,造福资本的投放基点只能是增加国内人民群众需求,扩大国内人民群众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使我们国家的人民群众,亦即我们社会的全体成员受益得福。要不要加强外贸,扩大出口呢?要,但是“扩大出口、增加国外需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内需求,提高国内生产能力,满足国内消费水平提高的需要”[23]。(3 )造福资本的确立能够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造福资本的确立必然要求企业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福利的大前提下,使生产经营者转变为资本经营者,进而按照资本经营的保证价值增殖的要求,明确产权关系,明确权责界限,对外要与政府分开,既不依赖政府又不受政府的干预;对内则进行科学管理和经营,以实现资本的最大增值。显然,按照造福资本作为资本的要求去做,就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三)造福资本能够联系私有资本,发挥私有资本的积极性。造福资本包括有公有资本、私有公用资本,外有公用资本,这就意味着公用资本、私有公用资本、外有公用资本都可以在“造福”的这一点上形成共同语言,形成共性,而造福资本及其造福性就成为纽带将私有资本和公有资本联系在一起,从而影响私有资本,改造私有资本,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私有资本成为有用于国计民生的给人民群众造福的资本。私有资本既包括国内的民族资本,也包括我国吸收的外国私人资本。到1996年年底,我国内资注册资本67 572.75亿元, 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 752.37亿元,占5.6 %(注:如果考虑到私人承包或租赁的公有企业、联营企业和以个体企业、集体企业名义注册的私营企业,实际注册资本还会大得多),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4 414.85 亿美元(合36705.95亿元),其中外方投资2 897.96亿美元(合24 094.22亿元), 占65.6%。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全部注册资本为104278.7亿元,其中私有资本27 846.59亿元,占26.7%,实际上很可能超过30%[24]。 融入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私有资本的数量是如此之巨大,而造福资本能把它们和公有资本联系在一起,使它们成为私有公用造福资本。由此观之,造福资本联系私有资本,影响私有资本,改造私有资本,发挥私有资本积极性的作用是何等之大、何等之重要呵!
(四)造福资本积累为共产主义的到来提供了物质保证。在马克思的心目中,共产主义是保证个人全面发展,形成和谐完美的自由个性的“自由王国”。那时,“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25]。时间实际上是人类积极的生存,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限度,也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减少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而增加自由时间等于给所有人腾出了发展个性的时间和创造手段,使个人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充分完善的发展。人的这种全面发展也就是共产主义的“目的本身”[26]。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目的本身”,必须依靠造福资本的积累,因为造福资本是用于造福劳动带来造福价值的价值,而自由时间造福价值是造福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27],造福资本的积累就意味着造福价值的积累,特别是自由时间造福价值,亦即自由时间的积累。自由时间积累得越多,到达共产主义的时间就越短,显而易见,为共产主义到来提供物质保证,不是别的什么,而正是造福资本的积累。
综合全文所述,就其实质而言,社会主义的资本是造福资本。“造福资本”概念的出现,是从经济运行结果看问题的结果,也是经济理论系统内在逻辑发展的产物。作为用于造福劳动而带来造福价值的价值,以及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的生产关系的体现,造福资本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价值增殖性、造福性、主体公有性等性质,可以分为公有造福资本、私有公用造福资本、外有公用造福资本等类型。造福资本是幸福之本;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联系私有资本,发挥私有资本的积极性;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到来提供物质保证——造福资本的这些作用,表明可以简称为“福本”的造福资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经济范畴之一,我们理应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收稿日期:1999—03—01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经济利润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幸福企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