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内隐记忆:内隐记忆中的情绪指标_内隐记忆论文

情绪内隐记忆:内隐记忆中的情绪指标_内隐记忆论文

情绪性内隐记忆:内隐记忆中的情绪指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绪论文,指标论文,记忆论文,情绪性论文,记忆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62(2000)04-0023-06

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主要的理论议题是记忆与情绪的双向关系。一般而言,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意识性”或外显记忆:个体对于先发情节的有意的意识性记忆,这一点在标准化再认或再现测量中最为普遍。比如,在编码和恢复阶段的心境之间的同余关系似乎影响记忆的可提取性。而且,情绪记忆的恢复明显会影响个体的心境。虽然这一效应未得到实验文献的足够重视,然而,较之人们可以通过有意的意识性再认或再现活动而得以觉察,记忆应当拥有更多的内容。本文的目的在于阐述涉及无意识记忆、无觉察记忆或内隐记忆的可以概括化的情绪诸方面的研究现状。

一、作为内隐记忆的情绪

虽然内隐记忆的情绪研究大部分使用诸如词根和残词补全、词汇决策或自由联想等视觉作业,但是原则上广泛的作业变式能更好地揭示先前事件对经验、思维和活动的影响。比如,Schacter等人(1990)揭示出内隐记忆有助于被试作出线条图画——一种与流行研究范式相左的知觉作业——是否表征可信客体的决策。内隐记忆还能揭示涉及眼帘条件反射、点模式辨认以及听觉噪音判断等作业。如此以来,内隐记忆似乎还可能通过情绪反应来表达(JaCoby等,1988),即情绪反应以及知觉和语义记忆作业绩效可能反应了某种先前经验的内隐记忆。

(一)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

外显与内隐记忆之间的最为戏剧性的分离(比如,边缘系统(包括海马)以及间脑(包括乳头体)的双侧医疗损伤所造成的外显与记忆之间的分离)已经在具有器质性脑症候的患者身上观察到了。这一领域的大量实验亦证明:当缺乏外显记忆基础时,情绪反应仍然可在遗忘症患者的内隐记忆中得以保存。Claparede(1911/1951)的观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Korsakoff甚至更早(1889)——他第一个辨认出遗忘症——观察到对经验没有外显记忆的患者在接受电击时通过陈述可能对电击他的医生以及电击器具的情景作出反应,从而表明情绪反应与内隐记忆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Johnson等人(1985)所作的两个实验将上述发现引入正式的实验研究。他们的第一个实验基于Zajonc(1968)描述的“纯粹接触”效应(对一个客体的重复接触趋向于增加相似性的判断,尽管不存在实质性信息增强这种变化)。实验呈现给Korsakoff遗忘症患者及其对应控制组不熟悉的韩国音乐,正如“纯粹接触”效应所预期的那样,两者都喜欢旧音乐胜过新音乐;然而患者表现出再认水平的极大损伤。第二个实验则让被试与刺激材料有了更多的直接联系。实验伴随琐碎的自传信息呈现给Korsakoff遗忘症患者及其对应控制组两张颜面图,其中描述一人为好人而另一人则为坏人。当问及他们喜欢谁时,控制组挑出与积极信息相配的颜面,并且能够基于伴随的描述信息陈述他们的判断。患者也表现出对“好人”的强烈偏好:但是他们没有说出明确的理由,而这种偏好保持了一年之久。Damasio(1985)等人研究了因疤疹性脑炎而引发严重遗忘症的患者Boswell,发现他需要什么时就会去找一位特别慷慨的同事。在实验中,Boswell分别遇到与三位同积极、消极和中性遭遇相连的同事。在继后问答中,Boswell无法回忆任何一人且从未以任何方式表示他们是熟人。当在强迫测验中问及哪个人最好时,他强烈偏好“好人”,而中性同事则居于中间。这一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较Johnson等人得到的结果更难解释,因为颜面和情感效价的匹配并未平衡,同时亦无实验前偏好检查方面的信息。无论如何,研究表明涉及比较复杂的行为交互作用的情绪能反应遗忘症患者中的内隐记忆。颜面识别无能症患者也不同程度地发现相似的结果:他们不能识别先前遇到的熟悉面孔,但却对新旧面孔表现出不同的自主反应(通过皮肤电和电阻测试)。当然,这类反应并不是情绪的必然本质。由于绝大多数理论家同意情绪伴随有生理反应,因此,这些研究产生了一种可能性:至少颜面的初始情绪反应可以保

留,甚至在缺少这类反应依据的有意记忆时。

(二)机能性遗忘症

除了大脑结构病变产生的记忆紊乱,还存在一些机能性遗忘症——不由大脑结构病变或损伤而导致的归因于事件或过程的记忆丧失。其中主要的分类学症候为心因性遗忘症(也叫局限性遗忘症)、心因性神游症(也叫逆行性遗忘症)和多项人格紊乱。在每个个案中,患者体验到自传体记忆的丧失、并且经常伴随辨别力的丧失或改变。机能性遗忘症的一个有趣的特征是患者对在意识记忆中丧失的事件依然具有内隐记忆:有时这种内隐记忆是以情绪反应的形式来表现的。Gudjollsson和Haward(1982)发现:一位神游症患者虽然不能记起自我自杀威胁和周围的环境,但却对主试所描述的自杀想像有强烈的反应趋向;在Kasmizk等人报告的个案中,一位遭到同性恋强暴的遗忘症患者虽然对事件本身无记忆,但却在观看TAT统觉卡片(一个人从身后攻击他人)时体验到极度的压抑;Ckistlanson和Nill(1989)观察到:一位遭到凌辱和强暴的妇女虽然对事件本身无记忆,但却在观看有关凌辱的画面时体验到极度的恐慌。

人格遗忘症是多项人格紊乱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如同其他机能性遗忘症个案一样,人格遗忘症亦存在表明内隐记忆以情绪反应这种形式在自我状态之间迁移的证据。Lmrja等人(1972)采用实验的方法检查了患者Jonah的个案中人格之间获得性信息的迁移,该患者的自我状态中对其他三个有严重的遗忘。他们发现对光或声的一种条件性恐惧的迁移(先前匹配电击)且对有关人格的显著独特情绪单词具有GSR反应。

(三)遗忘症与催眠情绪诱发

催眠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其中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的建议来想像涉及知觉、记忆、思维和自觉行为改变的体验。其中最为戏剧化的效应是催眠后遗忘症——被试不能回忆在催眠期所激发的事件或体验。无论如何,正如前面所说,一系列研究表明催眠后遗忘症效应选择性地损伤了外显记忆但却分享着内隐记忆。催眠暗示典型地有意改变了认知机能的某些方面,但却依然具有情绪与动机效应,即被试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催眠暗示直接或间接予以改变。

在一个经典性研究系列中,Luria(1932)建议催眠被试认为已经犯了难以想像的罪刑;这一记忆错误则伴随更进一步的建议造成催眠后遗忘症。虽然被试对记忆错误建议没有任何有意回忆且不能再认从记忆错误带来的单词的显著性以及与建议相关的关键词,但是他们趋向于对同记忆错误有关的刺激词反应出无关的手部运动(一种情绪压抑标志)。Luria的观察基本上为Huston等人(1934,1944)所证实。Reyher及其同事(1967)通过研究与Luria不同的另一种催眠后知觉,发现记忆错误可以设计来引发性欲或攻击欲。其他一些研究也使用记忆错误技术的变式。比如,Blum(1967,1976)要求催眠被试重温威胁自我童年期的充满冲突性一段真实体验。记忆事件本身则为遗忘建议所遮盖,同时让被试处于自由漂移的情绪唤醒状态。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认知与人格测验的唤醒性操作的情绪成绩。相似地,Bower(1981)设计了一种催眠心境技术,它涉及在催眠时建议直视和再体验个体情绪化效价事件、并且在恢复中体验到某种情感强度,然后给予一个催眠建议。被试对产生情绪的想像无记忆但却对与一种特殊情绪相连的线索(如一种有色纸)有反应。相反,Levitt等人(1964,1979)则伴随遗忘建议直接施加焦虑。在两种情景下,被试表现出较之控制组在标准化心理测验中(MMPI与投射测验)和实验作业中(心理指数、Stoop成绩)情绪唤起的增长。Reyher及其同事通过显示其程序可以产生一系列躯体症状(如恶心、头痛、发汗等)而将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化。然而,遗忘症被试对情绪状态源依然无意识。除了Bower(1981)的研究,上述实验都是在外显催眠框架下设计和解释的,其中催眠后遗忘症被看作是压抑的类比物。因此,对有意记忆情绪状态源的场合中的情绪和其他冲突恢复的失败标志被认为是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压抑回归”的类比物。然而,没有很好的证据支持这一主张。而另一种解释则为外显与内隐记忆的分离,即遗忘症被试缺乏对暗示的外显记忆,但是后继体验到的情绪唤起可以看作是对于事件的内隐记忆。因此被试在缺乏对为何体验情绪的外显记忆时表现出对线索反应当中想像的内隐记忆。

(四)内隐知觉中的“纯粹接触”效应

在标准化内隐记忆实验中,被试在事件发生时的那一刻有所意识,但却在后来无法有意回忆事件。然而,即使在缺乏意识性觉醒下也能观察到相似的效应。比如,Zajonc已发现无意识性觉醒下的“纯粹接触”效应。Wilson(1979)发现较之没有呈现过的声调,被试更喜欢先前呈现在双听程序中不被注意的耳道中的声调,虽然后者的再认成绩受到明显破坏。同样地,Kunst-Wilson和Zajonc(1980)利用速示仪短暂呈现不规则的多边形图形,发现尽管刺激本身的再认只是处于机遇水平,但被试对此的评估却受先前呈现的影响。被试所表现出来的偏好反应了内隐知觉与记忆,并且可能蕴含着可以明显标志为“情绪”的后继情绪性判断和行为。Bargh和Pietromollaco(1982)发现较之未接触消极单词的被试,无意识地接触消极单词的被试趋向于对回忆归咎更多的消极属性。同样地,Bornstein等人(1987)发现无意识接触不仅影响人们的颜面偏好、而且影响个体之间的相互行为。Greenwald等人(1989)发现单词的评估性判断可由相似情感效价的掩蔽启动呈现而促进。

(五)分离与去同步化

上述涉及的四个领域提供了在缺乏体验本身的外显记忆时评估性判断、情感反应或情绪状态的一些证据。在某种程度上,情绪反应与外显记忆的分离是情绪反应系统去同步化概念的回顾。关于狗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经典研究中业已观察到条件反射的分离成分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速度上获得与消除,进而导致“反映分裂症”。为此,Lang(1968,1971)提出了有关情绪的多重系统理论,其中一些成分——主观的、行为的和生理的——是不完全耦合的。当三个系统同步反应时,个体就会体验到强烈的情绪唤起。Rachman(1978)就焦虑症的治疗进一步探究了情绪系统中去同步化的含义,认为情绪的内爆破在一些主观成分或生理成分之前必然影响恐惧的行为成分。Miller(1979)很好地利用电惊厥休克(ESC)诱发老鼠遗忘的方法说明了去同步化现象。ESC实施的同时伴随有一个标准减压被动回避条件反射范式(走出藏匿处而接受腿部电击)来产生一种普通的逆行性遗忘:动物不再作出被动回避反应。然而当老鼠走出藏匿处时其心跳明显加快。对于恐惧刺激行为反应(被动回避)与生理反应(心跳加快)的差别意味着去同步化。当然,两种反应都是记忆(对于腿部电击)与恐惧(入套)的索引,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先前所述的遗忘症症候以及催眠遗忘症文献中相似的言语行为同生理反应之间的分离亦有所记载。

虽然去同步化与分离之间的比拟是诱人的,但目前还不精确。比如,回忆或再认言语报告通常被划归为外显记忆的证据。如此以来,很难将外显记忆认同为一种情绪成分,而将内隐记忆认同为另一种情绪成分。并且似乎情绪主观体验本身至少含有三种成分——反映个体对情绪状态、业已消失的刺激以及与该刺激相连的过去的情绪际遇的觉察。在这种方式中,外显与内隐记忆的分离提供了去同步化问题的新视角:可能存在情绪内部以及情绪成分之间的分离。

二、内隐记忆的情绪效应

我们现在转入心境或情绪状态是否影响内隐记忆这一议题的思考。心境对记忆的影响可分为三个范畴:(1)记忆的心境依赖效应,其中恢复为编码和恢复时的心境匹配所促进;(2)记忆的心境一致性效应,即编码和恢复时的心境促使在感受上一致的材料得以恢复;(3)资源分配效应,即编码和恢复时极端积极或消极的心境会损害加工。如前所述,这些效应在外显记忆研究中都已有所揭示,这里主要讨论它们对于内隐记忆的影响。

从某种角度来说,情绪状态可能不会对内隐记忆产生影响。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心境依存恢复现象。记忆编码与恢复之间心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被试内部生理环境变化的模拟,如药物状态依存记忆、外部生态化记忆以及内部生理环境依存记忆等。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场合的变化似乎可以导致某种记忆遗忘症,虽然在外显水平上记忆的丧失较大,但在内隐水平上信息则相对有所保留。从这一事实出发,人们可能会预期由于心境的变化内隐记忆将会保留那些未提取到外显记忆中的材料。也就是说,当外显记忆没有表现出来时,内隐记忆可能会负载有某种心境的变化。这个假设为对外显、内隐记忆的机能性分离的进一步考察所支持。虽然外显记忆为广泛的编码变量所影响,但影响内隐记忆的变量似乎比较一致。它们是事物表面特征的变化,至少当内隐记忆测量为数据驱动或以知觉为基础时如此。由于情感可以改变事件的内涵而不改变其知觉特征,因此心境极有可能构成另一个影响外显而不影响内隐记忆的变量。另一方面,不少人主张场合效应(包括心境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于内隐而非外显记忆中可被观测到。比如,精神药物(如酒精、金盏花、巴比妥酸盐等)可以诱导人类的状态依存记忆,而环境场合直接改变着人们对事件知觉或表面特征的加工,所有这些场合的变迁都会在不影响外显记忆的同时却对内隐记忆有影响。同样的观点亦可以用来解释心境场合:世界在悲伤者看来是灰暗的,而对于快乐者则是明亮的。而且心境并不仅仅是一种场合,它如同睡眠一样对人类的生存而言十分重要。心境也是一种场合性线索,在记忆编码与恢复过程中也存在对它的加工。为了理解场合依存记忆,Eich认为状态依存记忆是一种线索依存现象,其作用要依赖于记忆恢复时其他线索的强度,线索强度越高则场合的作用越弱。因而记忆的状态依存效应在自由反应中最大,而在线索回忆或再认测验中则相反。

上述分析表明在两种条件下心境依存效应会增加:1.心境与词表项目的联系增强时;2.其他潜在的高级线索被削弱且因此突现了心境线索时。关于心境-项目联系不可能是自动编码的,可能只有当心境激发的前提下才会出现。当然,确保被试注意心境的一种方法是增加心境强度,这种要求在实验室条件下似乎很难满足。但是Bower和Mayer(1989)认为项目与心境的联系在要求被试学习这种联系时似乎最有可能予以加强。这种方法强调心境与测量的相关,并且增加了心境线索与记忆一同编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还增加了心境依存记忆与心境连贯记忆混淆的可能性,即如果项目是与编码的心境明显相关的话,则可能会存在编码与恢复之间心境的连贯性或心境与记忆之间的连贯性而易化回忆加工。

有关潜在竞争线索的削弱问题。使用自由回忆与线索回忆或再认得到的结果相反。而有效的减少由主试提供的线索信息数量且使用与有意学习条件相反的间接学习会使被试在后期利用具有自我指导功能的编码线索的可能性减至最小。Ellis发现心境效应在缺乏编码或间接记忆测量中更易出现。但是竞争线索不可能总是被削弱,即使是自由回忆也包含具体的时空场合,并且被试总是在有意回忆过程中自我产生线索。

由于内隐记忆研究时间较短,因此有关内隐记忆的变量心境效应方面的实验评估很少。WelngaKer等人(1977)首先发现在单词联想学习中存在状态依存的现象:当处于同一心境状态下时,被试更易产生相同的联想。但是他们并未明确设计一个内隐记忆测量。Heltelf和Hardin(1990)发现内隐记忆在压抑与中性心境转移时会出现变化,而再认则否。Matllew等人检测了焦虑者的注意偏向,实验材料为威胁词,并进行了字词补全测验,结果表明在外显与内隐水平被试均对威胁词产生注意偏向,而内隐条件下则最为显著。由此证明心境效应在内隐记忆中强于外显记忆。Mathew等人认为情绪状态与心境连贯性项目记忆倾向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因而将之归结于注意偏向。有人研究了实验诱发快乐与悲伤的记忆效应,他们使用词干补笔来寻找心境依存内隐记忆的证据。实验中通过一段音乐来诱发心境,进而在编码与恢复之间操作心境。但是在内隐与外显记忆中未发现心境依存效应。虽然词干补笔是内隐记忆变量的一种常用测量方法,但是它可能不适用于研究心境与其他场合效应。因为词干补笔项目本身具有相当强的线索效应,因而可能会遮蔽心境线索。此外,由于词干补笔主要涉及数据驱动加工,因而它使得记忆笼罩于词表项目的知觉属性之中。虽然也有人认为心境“渲染”着我们对事件的知觉,并且心境还改变着对事件的理解,但是如果心境效应的主要本质是概括化的,则加工的适宜性会导致我们预期心境对诸如词干补笔等数据加工作业无影响。

如此以来,Tobias等人(1990)发展出一个最小化主试提供的以概念驱动加工作为基础的内隐记忆作业集,并且预期这将对于心境线索是敏感的。被试首先学习一个由中性、积极和消极词组成的词表并对之进行结构或语义判断:伴随这种编码活动听15分钟的心境录音带。在内隐记忆条件下故意错误地告知被试录音带是一种“阈下知觉”变量,其中词为音乐所遮蔽;为了判断单词十分为阈下知觉,要求被试完成四个作业:1.第一组被试自由回忆;2.第二组被试呈现靶子词的第一个字母后进行线索回忆;3.第三组被试在提供代表概念范畴线索后完成段落填空作业(如一个人感到__或一个人卖了__);4.第四组被试完成词干补笔测验。在上述所有条件中,均要求被试写出第一个想到的单词,并且在回忆测量中从混合词表中挑出已学单词。数据分析表明:每种内隐记忆作业中均存在显著的启动效应,即出现在回忆词表中的基线词明显更多是靶子词,反之主试提供的线索强度则影响靶子记忆的纯粹性以及产生基线单词的数目,但却对启动幅度无影响,并且线索回忆受到编码加工水平的影响、而启动回忆则否。这些结果证明他们实际上已经成功发展出了自由回忆以及最小线索回忆的内隐记忆模拟集。

利用上述实验程序,研究者转向心境效应问题。有关实验通过音乐在编码与恢复阶段操纵快乐与悲伤心境。为了加强心境与项目之间的联系,学习词表中包含了一些积极、中性与消极词。实验中只检验那些与编码心境相一致的项目,发现外显记忆不存在心境依存效应。而在自由回忆与最小线索回忆的内隐条件中则发现了强烈的心境依存效应。编码与恢复均快乐的被试明显较编码快乐而恢复悲伤的被试能回忆出更多的积极单词;编码与恢复均悲伤的被试明显较编码悲伤而恢复快乐的被试能回忆出更多的消极单词;而在中性与非连贯性项目回忆中也存在严重的心境连贯性污染问题。

三、记忆心境与心境记忆

心境效应方面的研究一开始就低估了心境与其他场合之间的区别。像生理状态和环境氛围一样,心境可以是与记忆的其他方面一道编码且具有某种潜在的恢复线索功能特征。消极如精神药物一样可以影响注意对环境的指向;但是它不像药物诱发状态那样直接改变知觉或引发某种遗忘症。心境亦与外部环境场合不同,除非它本身是噪音——环境不影响信息加工注意资源的可利用性,而心境却能改变事件所隐含的意义。这些特点可能都会对记忆的两种形式(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之间的关系产生新的关照。外显与内隐记忆的绝大多数在分离上是不对称的,即大多数变量影响外显而非内隐记忆,而较少变量影响内隐而非外显记忆。心境所适宜的变量仅仅是这种类型:当缺乏双向分离(其中一个变量对外显与内隐记忆实施了相反影响)时,单向分离中往往是内隐记忆受损而情绪记忆未受损,进而支持存在性质不同的记忆过程或相同而非出于作业难度差异的假设。但是如果像Chrianson等人所主张的情绪记忆为一种独立的记忆机制或系统所支持的话,那么对于外显与内隐记忆是否独立存在、内隐记忆主要支持情绪信息的储存这类问题则必然需要作出回答。

但是评估判断和情绪反应的其他方面与外显记忆分离这一事实拓展了内隐记忆的边界。原先经典的内隐记忆涉及言语行为,被试列出第一个想到的单词或对于项目是否是单词作出判断,而今内隐记忆在涉及空间知觉作业而非言语加工中屡屡发现。并且在临床心理学中内隐记忆证据亦来自感受而非单词。

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内隐记忆可能经由归结于某种先验情节体验或活动中的广泛的变量集合来揭示。如果一位暴行受害者经常作恶梦或在罪犯面前表现出恐慌或攻击性,尽管梦境在细节上与先验事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且不能回忆事件本身,则这类行为可能恰恰反映了内隐记忆。对于Breuer和Freud所描述的“癔病患者主要无法回忆,(但是)在绝大多数个案中不可能通过对患者的简单审询而确立起因……原因在于他根本不能回忆且经常沉浸于先验事件与精神病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之中”的无意识(或压抑)记忆,我们可以代之以内隐记忆。如果广泛的精神病症候变量而非仅仅是情绪反应均可反映内隐记忆,则现代心理学必将获得一种整合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框架与手段,从而进一步探究认知、情绪和动机过程乃至身心交互作用等根本性问题。

[收稿日期]1999-12-01

标签:;  ;  ;  

情绪内隐记忆:内隐记忆中的情绪指标_内隐记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